關于清明節作文錦集十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作文 篇1
清明節這天想到的自然只是清明。凡是在這個時節過節的人,大都知道這個節日的起源,就不值得多說了。
在中國人們傳說的古訓,可信可否。
比如說“好人不長壽”,只是對我的父母是可信的,他們都來不及活到高壽,便去做了好人,早已令我時常寄與無盡的哀思。還有“好人一生平安”,卻是可否的,有我的.好多先哲,還沒完成他們或輝煌或艱辛的理想,便只能在清明去被人想起,這又怎能算做是好人一生平安。
在中國人們背誦的古詩,可對可錯。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個物候學的范疇。中國這么大,在清明前后,從春分至谷雨的時段,除了局部地區以外定是會下過雨的。杜牧的清明詩開篇是對的,是很可以討好后人的。“路上行人欲斷魂”就不知是對錯了。待我們讀懂了《清明上河圖》這幅畫作,就又很好解釋了。北宋的張擇端在這幅傳世名畫上,即沒畫老虎也沒畫蒼蠅,這種熙熙攘攘的和平盛世才能叫做清明。明白了這里的清明不是講的時令節氣,也就可以不再犯錯了。
在中國人們知道的古事,可真可假。
清明節前的“春分”,我途徑山西省太原的介休那里有座山叫綿山,也叫“介山”,如果知道了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為何將綿山改做“介山”也就知道了介子推,“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的片衣血詩的典故,也便會知曉了清明的真實意境。
清明清明,清政廉明。
只是可惜今天的輿論導向已將清明定意為“踏青祈福”的節日,似在故意的將清明祭祖的傳統也去遺忘。
二0一三年四月四日
清明日于松原和易齋
清明節作文 篇2
又是清明節,一大早,爸爸便開車帶著我和爺爺去農村給祖父、祖母和祖先們掃墓。一路上,春寒料峭,遠遠望去,路邊的小草、大樹,綠得充滿生機,還不時掠過一束束桃花,但我卻無心欣賞,心中飄蕩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我們來到我們張氏家族的墳山,這里山清水秀,綠樹成蔭,先人們都在這小山坡上安靜的長眠;爸爸從車上拿出一捆花花綠綠的'紙花和紙錢,爺爺也拿出一大捆的炮竹,爺爺首先來到祖母的墳前點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淚水也在眼眶里打轉;爸爸把紙花小心翼翼地掛在竹竿上,然后深深的插在墳堆上,風兒吹過紙花,隨風擺動,好像在為祖母跳著一支悲傷的舞,突然爺爺點燃爆竹,震耳欲聾。這聲音打破山野的寧靜,把我從沉思中驚醒。接著,又是一陣噼噼啪啪聲,煙霧彌漫,火焰熊熊,整個墳場熱鬧起來了,只見每家每戶都在各自的祖墳上,扎紙花,燒紙錢。他們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寄托著對祖先的感恩之心。
掃完墓,回家的路上,我仿佛看到了祖母那燦爛的笑容,還撫摸著我的頭說:“只要你認真學習,鍛煉好身體,我也就放心了……。”
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兒時背的詩,每到清明節.總會重溫此詩.你會問有何感想?談感想不敢當.瞎說說自己心里話.倒有幾句,中國人習俗,清明節前.上墳.祭拜祖宗以故老人 .
現代人物資條件豐富了.上墳祭拜 花樣多,出手也闊綽了 ,泥巴堆堆,越堆越高,越堆越大,更整得亮膛,貼上磁磚,立一塊玉石碑文,這才是真正的光了宗,耀了祖。后人跟著臉上也貼了金,這種我不持任何評議,祖宗嗎?尊重一點,居住好一點,鋪張一點,后人有這個實力應該的。孝敬祖宗是人人稱頌的美德,所以,我們一直傳承發揚光大。說起來大篇大篇的大道理,克己服理,人義道德,在現實生活中,簡直又是一個人,稱得上十足的雙面人,為一丁點小事,哭天嚎地,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仿佛天底下的人都是壞人,唯有剩他一人是好人,大叫冤屈。
我這 樣說,好人更傷心,更不高興了,高不高興我也要說,但我也沒點名道姓,你又何比犯夾疑,硬要屎盤子往自己頭上扣呢?你要扣,我也沒辦法,人不要自己作賤自己,你做你的,我瞎說我的,井水不犯河,身正不怕影子歪。
我自己在想,我死了,把我灑在大海,我可以飄洋過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制度,不同膚色的人,不同的生活飲食習慣,風土人情 ,活著用水泥鋼筋把自己圈起來,過得就比較辛苦了,為什么死了還要那多爛規矩呢?不守成規的思想,愛想當然,但世俗的眼光會殺死你,涎沫會淹死你,只得假老實,假正經,在世人面前是個乖孩子,大好人。死了,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到外邊去溜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什么一定要守著一堆泥巴,蟲蟲螞蟻又多,多遭罪,還讓兒女破費,兒女不破費,又顯太寒磣,沒面子,這個面子是丟不起的,這叫“死”要面子“活”人受罪。
我的理解是,活著的時候,老人需要什么盡量滿足,死了,就沒有必要再勞煩后人,。或許有人說,我才是真正不孝子,但我不習慣看別人臉色,更易灑灑脫脫過一生
清明節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對清明節的一個舊時的描寫。隨著時代發展,青少年朋友和家人完成祭祖活動后,并不是回家,而是一家人一起去青山綠水、鶯飛草長的地方去游玩,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機。那帶著花香的透明空氣是那樣醉人!這真是一年中難得游春的好日子。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贈外,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游。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掃墓是難得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就不多說了。從這些活動就可以看出,人們現在可以因為這個節日而開心的度過一天,所以,現在人們不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了,人們大部分都在清明節時與朋友家人去尋春,去踏青;以前,在清明節,人們都十分傷悲,而現在,清明也變成了快樂的節日,從我們的春游活動就可以看出,我們對清明節的期待。
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節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準備過清明節的東西,有鞭炮和香燭、有祭拜的貢品和吃的干糧。
清明節早上,咱們一大家人把這些東西搬上汽車,爸爸把車開到山腳下,停車之后,大家分別拿好東西,向山上的祖墳出發。山路彎彎曲曲,很難行走,我跟在爸爸后面,只能手腳并用,慢慢爬行。
咱們越走越累,但是都在趕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是咱們晚輩懷念已故的祖先,時間不能推遲。大家好不容易到達了祖墳前,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爸爸拿著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都割掉,伯伯拿著錘子把墳墓前不平整的石頭給打碎了,扔到一邊去。叔叔拿著鏟子要了一塊新土放在墳墓的上面,各個同心協力,做好祖墳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幫助媽媽撿干草。
等到這些事情做完了,媽媽就把一堆干草給點燃了,再點燃蠟燭和香足,把雞肉、豬肉、雞蛋放在墳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們就按照從大到小的輩分依次站在祖墳前,雙手舉香足,開始鞠三個躬,嘴里默默的禱告,再一一插香。
大人們插完香,輪到咱們小孩拜祭了。我也要學著大人那樣去做,媽媽站在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請老祖宗保佑你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長大成才!”原來是咱們祭拜祖宗時,就是將美好的心愿告訴祖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為咱們高興。最后咱們開始放起了鞭炮。咱們小孩就在旁邊觀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宣告祭拜祖先活動結束了。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過了,我的心中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清明節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轉眼間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在清明節——這個神圣的日子里,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憑吊烈士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他們把鮮血灑在家鄉與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是祖國的光榮。
小時候,媽媽、老師常說,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們還不太了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與平與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那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雖然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紅領巾不但是國旗的一角,它還是先輩們的血汗。面對紅領巾,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就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踏著革命烈士的足跡,努力學習,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到底。
同學們,讓我們借清明之際來歌頌他們,緬懷他們吧!
清明節作文 篇7
今年又逢清明節。
今天是清明節,我、弟弟、爸爸與媽媽還有奶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走了一段路,終于到了太公、太婆與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與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與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與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與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太公、太婆與小爺爺你們“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與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與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心里想:以后,我每年都來!
清明節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朝詩人杜牧這句詩就是描寫清明的景象,每年陽歷4月5號前后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一一清明節。
今年的清明節我陪著姥姥去墓園給姥姥的爸爸媽媽掃墓。清晨,我們帶著掃墓用的鮮花禮品來到了太姥太姥爺的墓前。我們奉上了鮮花和禮物,姥姥還特意寫了一封信,在他們的墓前高聲宣讀起來,這封信寄托了兒女對父母的深切懷念。回家的路上我問姥姥為什么我們要在清明節來掃墓呢?姥姥向我講述了清明節的由來。
原來清明節最早開始于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袋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
清明節與我國傳統的`其他節日相同,也有自己的習俗,清明節的習俗內容豐富有趣,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最基本的主題。除了這些還包括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斗雞等等一系列風俗活動。而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也有不同的節日食品。在山東,吃雞蛋和涼饅頭,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
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在姥姥的講述中,我們回到了家,原來這么一個看似單純掃墓祭祀的節日還有這么多的來由。我想明年的清明節我們家一定會過得豐富多彩的。
清明節作文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隨著爸爸媽媽回到老家,路上顯得比較擁擠,大家都趕著去老家祭祖。等我們到了老家,親戚們都已經到齊了。我第一次見到這么多人在爺爺奶奶家聚會,比過年還要熱鬧。
我們吃過了中飯,大家便從家里出發,這時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我們帶著奶奶早已準備好的東西,一起上山去祭祖。一路上,田地里油菜花開,蜜蜂嗡嗡,遠遠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陽光照耀下,像金色的綢緞閃閃發光。盡管下過小雨,但還讓人感到春天濃濃的氣息。山上有許多人在祭祖,不時地傳來鞭炮聲。爺爺奶奶說:“我們要先拜祖祖太公的墳。”祖祖太公在全家人的.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每年祭拜都從這里開始。只見伯父們將落葉掃開,將雜枝砍掉,在墳前擺上糖果糕點等,在碗里倒上酒,然后緩緩地灑在地上,奶奶嘴里喃喃地說著,祈求祖宗的保佑。在墳前,大家以輩份與長幼秩序跪拜。燒上紙錢,點燃鞭炮,隆隆的鞭炮聲響徹了這寂靜的山間。
爺爺說:“祭祖是讓我們祭奠自己的祖先,更是要我們知道,人不能忘本,特別是生活在富有條件下的年輕人。”
清明節作文 篇10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這次清明節不但一絲雨都沒下,而且老天爺仿佛故意跟我們作對似得,天氣格外悶熱,鄉下的麥苗似乎蔫了許多。原本的生機勃勃,原本的嫩綠,青綠,漸漸打了黃,這是極其缺水的'階段。
恰巧,放了一天的清明假,再加上原本的兩天星期天,有了拯救麥苗的空間,父親帶著我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
中午終于抵達了目的地,下了車看見母親來接我們了,她鞋子上有點干泥巴,褲子上濕透了。顯然,母親正在給麥苗澆水,知道我們回來,來不及換衣服,就來接我們了。母親說:現在正是給麥苗澆水的時候,非常緊,一口井被三四家占著,父親也加快了速度,回到家換了身舊衣服,就和母親直奔麥地了。
姐姐和我呆在家里,一看表十點了,再往外瞅瞅,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等待中,我們漸漸入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時候,爸媽回來了,早上天剛亮,他們又出去了。
轉眼到了中午,父親和母親回來了,他們又是一身泥,這次上下衣都濕了,鞋子更是濕的厲害,我和姐姐急忙幫父親脫下鞋子,呀!濕鞋子可真難脫,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我們都笑了起來。父親的襪子也濕了,我去把父親的濕襪子洗了洗,濕鞋子重新刷了刷。母親也是累極了,為了讓母親歇會兒,姐姐去做了飯。母親說:有兩個女兒真好,幫我們洗衣服、做飯。聽了,我心里頓時溫暖起來,那時可真幸福,真希望空間在那一刻定格,我們的家永遠幸福下去。父親母親都欣慰的笑了。
原本沉寂的清明節,這次格外溫馨。
【清明節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1-20
清明節踏青清明節作文11-21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1-12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五篇08-07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6篇11-20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6篇)11-20
清明節作文05-12
清明節作文05-12
清明節時作文02-14
清明節時的作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