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的事作文匯總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事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清明節,空氣里總是彌漫著憂傷的氣息,人們懷著悲痛沉重的心,情掃墓,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然而,在我的家鄉可不是這樣的,清明節這天,我們會非常開心,穿得非常講究,因為我們要讓死去的親人放心,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我們過得很好,讓他們安息。
清明節前一天,我剛回到家,妹妹就拉著我去挖紅雞蛋根。這紅雞蛋根是一種植物,葉和莖都是綠色的,莖上有一些小刺,但不會傷害到手指。我們主要吃的是根,根有粗的.,也有細的,細的還嫩,粗的就表示這雞蛋根有些年齡了,因為根長在地下,挖出來時有許多泥土。要把雞蛋根上的泥土洗干凈之后,才用錘子鑿,直到有紅色的汁兒冒出來,然后把鑿好的根放到盆里熬,大約30分鐘后,把雞蛋放到里去煮,煮出來的當然就是紅通通的雞蛋啦。之后,我們又去摘了染飯花,這染飯更不得了,它可以把飯染成黃色,而且染出來的飯里還有淡淡的花香,吃起來又香又糯,這可是我的最愛喲!
第二天,我們把煮好的紅雞蛋和染好的飯,還有洗好的菜和肉拿到墓地去,掛完紙以后我們開始掃墓,除雜草,掃灰塵……接下來就是在墳邊做飯吃,因為墳旁邊大多有柴火,我們就用磚塊搭灶,全家人一起在墳邊忙活。做完要先把飯放在墓前,燒點“錢紙”,用以供奉死去的親人,然后我們才可以吃飯。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戴“柳帽”,墳邊種得有柳樹,人們說柳樹是寶,可以驅邪避魔,所以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至于柳,頭發長的姑娘把直柳中間的莖抽掉,然后就這樣綁在頭發上。這天,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便可以到處都看得到柳,如果坐車,車上的中國結一定換成了柳;如果走路,路邊的招牌上一定有柳。
看!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這么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后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約來的'錢供給爸爸念書,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3
忘不了,您那忙碌的身影;忘不了媽媽那撕心裂肺的哭聲;更忘不了,您對我那濃濃的愛……
七年了,那段日子仍然使我久久難忘……
記得那是在炎熱的七月。太陽以它最熱的能量烘烤著大地,樹上的知了一直叫個不停,好像在說:"熱死了,熱死了!"大黃狗懶洋洋地趴在房檐下,熱得直吐舌頭。就連平日里"咯咯"叫的老母雞這時也安靜了下來。一切都是一個字——熱!
我坐在小板凳上,享受著精彩的動畫節目——外婆平日是看看戲曲的。吃著我最愛的涼面——外婆為此還專門讓鄰居教她做呢。一切都是那么的愜意!
吃過午飯,我便習慣性地躺在床上——該午休了!外婆拿著那本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書,坐在床邊,一邊輕輕地講著故事,一邊握著那把老蒲扇,也是輕輕地扇著。雖然有媽媽買的臺式電風扇,但她一直都沒用,不是因為她不會,而是怕我感冒了。
就這樣,我舒舒服服地睡著了,沒有感到熱,也沒有蚊子來叮咬。也許是因為我枕著那個神奇的枕頭的緣故吧——那是外婆親手給我做的,紅色,帶著一圈白色的花邊,大小正合適,外婆說那是"長個兒枕頭",天天枕著它睡就會長大個子,我也非常相信,因為那枕上去軟綿綿的,是一種特殊的味道——愛的味道!
一覺醒來,我恍惚中驚奇地發現,外婆疲倦地靠在桌子旁,手里依然握著那把老蒲扇輕輕地為我扇著風。她迷糊中看到我起床了,又馬上振作精神,去樓梯下取出新鮮的桃子,熟練地剝去了皮,從窗戶臺這頭一下整齊地擺到那頭,又是八個,一個也不少!
我穿上鞋,蹲在院子的`臺階上,外婆把桃子一個一個遞給我,我一邊狼吞虎咽地吃著,一邊不停地叫道:"真甜!真甜!"她看到我心滿意足的樣了,也會心地笑了。
在外婆的關懷下,我漸漸上了小學,一步步地跨入了知識的殿堂。而由于學習,我不能經常再到外婆家,像小時候那樣依偎在外婆身旁了。我只能是隔三差五地到外婆家看看。但我清楚地記得,每次從外婆家準備回去時,她總會親切地叮囑我一聲:"妞兒,好好學啊,長大一定要有出息!"我也會回應道:"外婆,您就等著我享清福吧!外婆再見!"于是,我是那么渴望長大,但我卻不知道,外婆也在一天天的衰老……
三年前的一天,那個黑暗的日子。外婆得了重病,卻沒能再換回生命。最終,她走了,深深疼愛我的外婆走了,她沒有等我長大讓她享清福,就先走了。媽媽撕心裂肺地哭著,我也痛苦地哭著,哭得噪子都啞了。那種天塌的感覺,那種失去疼愛的感覺,我至今還能感覺得到。
后來聽舅舅說,外婆臨走前還一直呼喚著我的名字,要讓我有出息……我又一次熱淚盈眶,外婆,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的!
謝謝您,外婆,感謝您對我的關愛,感謝您讓我的童年充滿歡樂。我愛你,外婆!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4
太好了!太好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 在清明節,我的家鄉有許多習俗。比如:碰雞蛋、吃雞蛋、測前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測前途了。
聽奶奶說,測前途是她們小時候玩的一種游戲。先在幾碗熱騰騰的面條下面放以下幾種東西:鋼筆、硬幣、布、紙……如果抽到鋼筆,說明你長大可能是一個寫東西的;如果抽到硬幣,說明你長大可能 很有錢;如果抽到布,說明你長大可能做裁縫;如果抽到紙,說;明你長大可能是一個設計師……
聽起來還挺有趣嘛!我請求奶奶讓我也玩一次,奶奶答應了。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來到餐桌前一看,桌上已經擺了五碗冒著熱氣的西紅柿雞蛋面了。奶奶笑瞇瞇地看著我,說:“選一碗吧!”我 猶豫了一下,心想:選哪一碗呢?我可真想長對透視眼,看看每一碗下面各放著什么。唉,沒辦法,只好由天聽令了。我拿起中間的那一碗面,下面居然是一支英雄牌鋼筆!我驚奇地對奶奶說:“奶奶 ,奶奶,我抽到了一支鋼筆!”奶奶也高興的說:“喲,我孫女有出息了,長大能去寫東西的了!”我也欣喜若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我興奮地叫醒了爸爸媽媽和叔叔,告訴了他們剛才事情的經過, 他們都夸我本事大。我美滋滋地吃下了這碗西紅柿雞蛋面,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奶奶小時候玩的游戲可真有趣,過清明節真好,到明年的清明節,我一定還玩這個游戲的!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節,為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開心,我也不敢太那么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后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
古代的時候,人們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成為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到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一下,爺爺跟奶奶年紀輕輕地去世,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念書,自己有病也舍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卻不幸得重病去世……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爸爸點上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三個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6
它讓平緩的心跳顫抖,勾起無數人朝朝夕夕的記憶,看透的是亙古不變的生命終點。
它慰藉了世者的悲痛,成為后人祭奠先祖的時節,在冗長的時間河流里世代流傳。
我不是豪情萬丈的詩人,無法感慨逝去的文墨騷人;不是戰爭下的幸存者,無法切膚感受血駐長城的悲愴;更不是那垂暮之年的老者,無法理解生命長河的真諦。我不過正值青春年少,懷有割舍不下的記憶。每當清明,緬懷哀思。
走上坑坑洼洼的山腰,繞過彎曲的幽徑,赫然的墳墓在那一角與自然融合,不顯蕭瑟突兀;那夜親人的哭嚎,宣告了生命的流逝。想來已有八個年頭,卻讓我從童年銘記于心,仿佛昨日重現,歷歷在目。
燒紙、點香、跪拜一切繁雜過后,最樂意的便是在掃過的墓前席地而坐。看著上方的`綠草嫩枝:“外婆的頭發又長了不少啊”。打破了之前的肅寂,活絡著與母親交談,如往年般詢問外婆生前那種種趣事,就算那重復的故事也回味無窮,直到夕陽西落。
在這被人鮮少涉足,清幽靜謐之地,想必外婆也悠然自在。心里于是寬慰不少,這或許是心理作祟,卻也只能如此平復愧疚的心,清明清明啊,想來也是后人自我安慰的人之常情罷了。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7
今天是清明節,說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掃墓祭拜先輩的,所以我早早就起床洗漱了,做好掃墓的準備。
爸爸媽媽比我起床得更早,他們早就將要去祭拜的東西放在一個大籮筐里。“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紙,還有;香蕉,準備好了,蘋果,也準備好了;蠟燭……”我故意在一樣一樣的大聲地數,媽媽也樂得在旁邊看我數。“好,準備齊了,我們向山里出發了!”我叫道。我在前邊引路,爸爸挑著祭品跟在后頭,媽媽也一并隨行。
剛出門,就覺得不大對頭,滿天的烏云,這一朵朵黑沉沉的云仿佛是吸滿水的大海綿,飽脹得就要滴下來似的,難道老天爺也是有靈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傷感?我也不禁擔心起來,對媽媽說:“看來,天要下雨了,真是麻煩。”媽媽說:“是啊,不過東邊的天還好,比較亮。我看了天氣預報,說今天只是雷陣雨,應該不會這么早下吧。走,快點,我們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村子東頭。我們走向奶奶家。進了奶奶的房子。咦?怎么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來:“奶奶,您在哪里?”從后面的菜園傳來了奶奶的聲音,原來,奶奶在田里種菜啊!媽媽也趕緊走去幫忙。真是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媽媽匆匆忙完,我們就去墓地掃墓了。
我們來到墓地。啊,這里的景色真美啊!群山起伏,連綿不斷,這遠處的.山峰上還繚繞著淡淡的云霧呢,峰頂若隱若現,仿佛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樹木茂盛,滿眼的蔥綠,似是給山上穿了一件綠色的連衣裙。山腳邊這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給裙腳鑲上了花邊嗎?再看看近處的小草,草尖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個美夢流下的羞澀的眼淚啊。聽,還有清脆的鳥鳴聲,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頌這里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媽媽哈哈大笑。
我們結隊走到爺爺的墓地,放下祭品。媽媽對我說:“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這邊去玩,讓媽媽和爸爸好好除掉這些雜草。”說完,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動手拔草。爸爸將較大的樹木砍倒。我問爸爸:“為什么要砍倒呢?這不是濫砍亂伐嗎?”爸爸笑著說:“這不算是濫砍亂伐的,在墓邊的樹要砍掉,就似家里打掃衛生一樣。要不砍掉,到時連墓在哪里找不到了。”我點點頭,閃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機。過了一會兒,墓地清掃干凈了,奶奶把東西擺好,插上香,點著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里念念有詞,也不知在說什么。我見了忙把手中的手機放下,問爸爸,奶奶在念什么。爸爸微微一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這時候不要說話。五分鐘左右,奶奶念完了就叫爸爸去放炮燒紙,然后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說是許許心愿,這些列祖列宗會保佑我的。我聽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們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績似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我們許完愿,就開始放爆竹了。這劈啪劈啪的聲音在山里顯得格外的響亮,連小鳥的聲音也停止了,樹木也站立不動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們不得不趕緊收拾東西回家。一路上,我們還看見了很多人也來掃墓呢,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8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跟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雞蛋,殺好雞,準備好行李。為什么要吃雞蛋呢?我問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征《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吃雞蛋成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艷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么漫長,空氣悶悶的。終于來到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里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跟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后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幾個似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里,開始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里顛簸半天,我們來到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似凝住。整個世界似燒透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算天氣再怎么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斗,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雜草,爸爸跟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跟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后點炮,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摘幾串香蕉我們回家。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夢鄉。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9
四月的風夾裹著紛紛揚揚的雨絲,夾裹著絲絲縷縷的寒意撲打在人的臉上,讓人不禁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
清明節的前一天下午,我校師生去掃英雄紀念碑,我整好隊就出發。一路上,紛紛揚揚的雨絲,夾裹著絲絲縷縷的寒意撲打在同學的臉上,但我仍然邁著整齊的步伐,像一條長龍似的向英雄紀念碑前進。
大約過10幾分鐘,我來到一個很接近英雄紀念碑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樹枝,盡管時而被樹枝絆倒,時而被樹木擋住,但我最終克服重重困難,到達英雄紀念碑。左邊的草苗在風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彩排歡慶的.盛典;右邊是小草,一株株茁壯的小草上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我不僅聞到花香,而且似乎聽到小草的聲音。
首先由鄭老師上去說話,說:“今天我來這里是為紀念用鮮血換來我幸福生活的烈士,我應該永遠記住那些烈士。”接著,由兩個同學把花圈放在英雄紀念碑前。然后,老師讓我默哀3分鐘。3分鐘過后,鄭老師又說:“你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要努力學習,要以優秀的成績回報祖國;不應該像某些同學。來到學校,一天到晚,什么東西也沒學到;也不應該去網吧打游戲,會使成績連續下降,同學,讓我一起奮斗,一起努力學習,以優秀的成績回報我的祖國吧!”聽老師這句話,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讓我隨著理想,永遠奮斗吧!
掃完墓,我就踏上回校的路程。回到學校,我的腿像灌鉛似的,一步也邁不動。告訴你,這天雖然很累,但我卻不覺得苦,因為有英雄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鼓舞著我呢!今天,生活中社會主義社會的我這代青少年,難道不應該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嗎?
這次拜山活動,讓我受益不淺,也讓我明白許多。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10
清明節到,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死,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死亡,也知道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滿臉的皺紋也更多更深。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跟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父母親,也引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事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寫事作文02-14
清明節的寫事作文11-07
清明節后的事作文500字07-19
實用的清明節的事作文10篇08-08
【精華】清明節的事作文9篇08-08
實用的清明節的事作文四篇08-08
實用的清明節的事作文8篇08-09
關于清明節的事作文3篇08-09
關于清明節的事作文四篇08-06
有關清明節的事作文九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