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六年級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六年級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背著這首古詩就想起了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2
上下五千年,悠悠吳文化。
清明節即將來臨,一年一度的吳文化節就要開幕了,讓我們又想起吳地先祖——泰伯的豐功偉績。遙想當年泰伯為了順從父親傳位給弟弟季歷,從而再把王位傳給孫子姬昌的旨意,三讓天下的故事被人們傳為美談。當年泰伯出亡后,與弟弟仲雍結伴到了陜西西部,建立起了吳文化的雛形——句吳。泰伯出亡后不久,其父病逝,他為盡孝道,回國奔喪。這時季歷提出要讓位予泰伯。泰伯堅決不受,季歷不依。泰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好又回到荊蠻吳部落中,為了表示義無反顧之心,他帶著族人遠走高飛,來到了我的家鄉——無錫,興修水利,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給江南這片蠻夷之地帶來了文明的種子。后來,季歷又派人讓泰伯回北方當王,泰伯用對犯人的刑罰對自己施了一遍,笑著對來人說:“一個犯人怎能當王呢?”
泰伯如此三讓天下,連被稱為圣人的孔子讀到泰伯的故事也拍案驚呼。在他看來,泰伯的品德已達到了幾乎不可逾越的境界。 想想泰伯三讓天下的美德,再想想我們現在連排隊買飯都要插隊;公交車上,有人連個座位都不肯讓給身邊的老婆婆……現在,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想想泰伯當時可不是讓早吃一頓飯、一個座位……是天下!你們這樣做,想想泰伯當時的行為,你們心安理得嗎?想想泰伯當年為了江南水鄉的建設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換來了后來幾千年的繁榮昌盛啊!吳文化是祖先們自古傳承下來的,作為吳文化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刻苦學習,把吳文化發揚光大!
又是清明,我們循著歷代鴻山人的足跡,來到泰伯目前,緬懷先賢的圣德,,作為新一代鴻山人,進一步堅定了認真學習的決心。我們將把這悠悠吳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3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w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辈诲e,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ɑ@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蔽乙宦犨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六年級清明節作文04-07
清明節的六年級作文11-12
六年級清明節作文11-22
六年級清明節的作文07-20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作文08-13
小學六年級清明節作文10-28
【精選】六年級清明節的作文六篇08-09
【精選】六年級清明節的作文四篇08-09
【精選】清明節六年級作文三篇08-09
精選清明節六年級作文9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