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清明節的主題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主題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要去掃墓,此時此刻,我的心情無比沉重,因為我想起離故的爺爺。
爺爺很疼我,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剛踏進家門,爺爺就撐著拐杖趕緊走過來說‘哎呦,你們終于到家了,我想死我的小孫女了呦,來,爺爺抱抱,’說找就抱起我親了又親,然后又跑回屋里捧出很多好吃的給我,爺爺對我這么好,可我有時還會惹他老人家生氣,現在想想真不應該。
爺爺很善良,他曾教育我,做人要寬弘大量,善待每一個人,他自己也做到了。每當過馬路時,他總是攙扶老弱病殘的`人,他的這種精神真是值得我這小輩好好學習。
現在回想爺爺說過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也許,你會認為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你們身邊有需要幫忙的人,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爺爺在我心中就是位神圣的天使,是善良的化身,雖然他離我去了另一個世界,但他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心中。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2
清明時,紛紛雨,悠悠思緒飄萬里——題記。
暮春之初,草長鶯飛,流水涓涓,伐三兩跟嫩竹,帶上幾許清酒一塊白肉,一行人便踏上了感懷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牽掛,都有自己所懷念的美好,于是行一路說一路,就像是今朝有酒今朝必醉,非此不可。
墳頭,已長滿了青草,那破敗的拜臺上也被青苔給霸占了。于是,掃墓便開始了。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這土堆里的人現在長什么樣子了,以后還會活過來嗎?幼稚的問題,總是在小孩的思維你亂蹦亂跳著。而事實卻是人已去了,便不會再回來了,一堆土里埋著的也已是一堆散亂的骨架了。一行人懷著的是思念和感恩之情,來追憶一去不返的故人。即便面對著的是一堆骨架,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還是那么虔誠,心中總有所敬畏。同時,從前輩口口相傳的已逝之人的故事中,后輩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于是遐想便引他們在墓前冥思,讓他們有不得不講述給后來人聽得責任。這樣,子子孫孫,千秋萬代,都記住了已去的人。后來人也就有了不得不去墓前懷念一番的`責任和理由。清明掃墓的意義便在于此,懷念祖先,銘記祖先。而在懷念祖先的時候,也引起了許多的思考。
人生在世,不過八九十年的光陰,一路要經歷得苦難遠比想象的要多。就連一代梟雄曹操也在他的《短歌行》中也對酒當歌,慨嘆人生苦短變化無常。古人也惜流水一去不復返。人生就如這趟流水,從源頭飛奔而下,一路上歷經忐忑,或被橫跨在河水上的石塊擋住,或是被擱淺在灘上,或是被一頭素不相識的牛給喝了。這一切都可能發生。當你長途跋涉后,看見了大海。于是你義無反顧地飛騰出去,一生便終結于此。當你匯入大海之后,你什么都不是了,沒有人會在茫茫的大海中認出以前在河邊遇見的那一股清流,只會感慨:大海茫茫一片,包羅萬象。你生前所有的光芒在死后都交給了大海,人們看見的只是大海。
“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這是冰心說的,也是我替那一抔黃土的人說的。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3
清明的習俗, 掃墓前, 都要做一種糕點——艾糕。 今天, 大家開臺了做艾糕、艾餃這些綠色點心。
大家先準備好咸的餡、甜的餡、米粉、印模等西。 這時外公開始煮艾草了, 外公一邊煮, 一邊攪拌, 當艾變得有點糊了的時候, 外公把艾草撈到裝有米粉的盆子里。起先,外公用筷子開始攪拌綠綠的.艾草和白白的米粉,后來,外公干脆用手攪拌。看著粉和艾草漸漸的溶和在一起,面團變得越來越細膩。我好奇的問外公:“如果粉加多了,怎么辦?如果艾草多了怎么辦?如果水多了又怎么辦呢?” 外公說:“如果粉多了就加一點艾汁, 如果艾多了就加一點米粉, 如果水多了就加一點米粉……” 大家正說著,外公已經揉好了面團, 我看著這團綠油油的面團, 偷偷摸了一下,軟軟的、熱熱的, 我又聞了一下, 一陣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 我用力地吸著鼻子, 當時,我真想把所有香氣都吸光呀!
接著大家開始了分工合作做艾餃和艾糕。 外公搟艾餃皮, 外婆放餡,媽媽折艾餃的花邊(這可是最難的部分哦!),爸爸放艾餃, 舅媽做圓團, 我做艾糕, 我先把圓團放進模子里, 然后用力一按, 拿到舅舅那兒, 舅舅用棒子在模具上啪啪兩敲, 一塊塊漂亮的艾糕就從模具里跳了出來。
在嘻嘻哈哈中, 一盆盆艾糕出爐了, 哇, 真好看呀!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 篇4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于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姥爺離去后,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姥爺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姥爺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主題的作文11-08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11-03
清明節主題作文11-05
清明節隨想主題作文04-22
清明節踏青的主題作文05-18
優秀清明節主題作文11-16
關于清明節主題作文11-09
清明節見聞主題作文11-14
【熱】清明節的主題作文11-19
清明節的主題作文【精】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