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集錦八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小學生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1
今天清明節,我們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親人。那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多少給那個傷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機。看到格外好的天氣,我們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采花,看美麗春色,和幾個小表姐玩耍,心里有壓抑不住的高興。
一大早,大人們都忙著購買祭祀品,我們幾個小孩拿著爸媽給的零花錢,悄悄溜進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車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處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著一排排墳墓,想必這就是那些長眠于地下的'親人吧。高大的墳冢上長滿了雜草,布滿塵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年輪。大人們分頭除草添土,點蠟上香,我們幾個小孩早就想著周圍那些花花草草了。
全然不顧大人們的活動,迫不及待地呼喊著就要離開,一旁當指揮長的外公說話了:“誰都不允許離開,祭祀活動馬上開始了。”隨著震耳的鞭炮聲,正式祭祀開始了,外公帶領大家在墳墓前磕頭作揖,逐一介紹地下的親人,并說出參加祭祀活動的每個人的名字,念了一些祭祀語,整個活動進行了大約半個小時才結束。
大家都不說話,一臉的沉重,可能是思念去世的親人吧!我悄悄地拉過媽媽問:“媽媽,這些親人為什么要葬在半山腰呢?”媽媽解釋說:“是為了方便他們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家園呀!”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細看了每座墳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離房屋不遠,這也可能是后人與先人的之間的一種依戀和不舍吧!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剛才外公的嚴肅語氣,他是借祭祀活動教育我們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緬懷先人,傳承文明。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2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了,每年清明節母親都會領著我去給太爺爺上墳,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天氣很好,所以母親決定帶著我去給太爺爺掃墓。早上吃過飯,我們便開車出發了,不一會,我們便來到漢山明珠陵園,雖然還是早上,但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了,人們手捧著鮮花,還拿著香和蠟,來到自己親人的墓前,獻上鮮花,點上香和蠟,有的跪在墓前磕幾個頭,有的還站在墓前傷心落淚。我們來到太爺爺的墓前,獻上鮮花,母親還在墓碑前放了一些好吃的,我問母親:“太爺爺會來吃嗎?”母親說:“當然不會,他們已經不在了,什么都不知道了,這只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人一種思念方式。”
母親還說:“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誰都不能忘了在今天給死去的親人掃墓。”我把母親的話牢牢記在心里。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雖然沒有下雨,但是天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和姑姑一家去馬蓮臺踏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我們在中午之前到達了馬蓮臺,馬蓮臺的游客很多,車輛川流不息;把車停在龍泉山莊后,我們繼續上山上走去,姑姑從袋子里拿出了幾個小鏟子,對我們說: “走,咱們去挖野菜吧。”我們都答應了,然后向山坡走去。到達了山坡,姑姑教我怎樣挖野菜,還告訴我怎樣辨別野菜,說著挖了幾根野菜給我看了看,還指著根上的小蒜頭,說:“這是野蒜。”然后遞給我一把小鏟子,叫我挖幾根試試,我非常興奮,接過小鏟子就按照姑姑的.指示挖了幾根帶小蒜頭的野菜放進袋子里,姑姑夸我真能干。我很高興,一連又挖了幾個野菜,這時媽媽告訴我,那邊還有苦菜哩。我拿著小鏟子過去,媽媽說,苦菜不用挖根。我心想:原來苦菜比野菜好挖呀,然后我按照媽媽的指點挖了幾個苦菜放進袋子里;就這樣,我流連在山坡上、田野里,忙的不亦樂乎。
媽媽告訴我,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經歷了生活困難時期。那個時候挖野菜是為了果腹,而我們挖野菜是為了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今天我挖了一些野菜,收獲了一兜子的喜悅和一臉的汗水;以后我一定經常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4
翻開日歷,哇!4月5日清明節來了,我們一家三口準備好了貢品,紙錢為祖先掃墓。
早晨,東方剛剛發出第一縷魚肚白,我便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這是我第一次為祖先掃墓,心里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感覺。我們把準備好的供果放進車的.后備箱里,我生怕將供果弄臟,特意讓爸爸將車開得慢些,速度跟牛車差不多。
來到墳前,我將供果小心翼翼地放下,然后又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將寄給逝去親人的紙錢放進去,又準備了鞭炮等,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紙錢也燃盡了,爸爸媽媽跪在墳前,為祖先磕了三個響頭,保佑我們一家人一生平安。
回到家,媽媽又為我們做了一頓酸菜餡的餃子,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感覺別有風味。
清明節,是一個多么有意義的節日啊!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5
聽老人們說“鬼不走干路。”清明節前夕剛好下了一場春雨,那正是為死去的人們鋪好了來和親人相聚的.路。今天是清明節的到來,天氣晴朗,一大早街上的行人就不斷,都在忙著給去世的親人準備衣服,紙錢,和好吃的。我要和外婆去拜祭老外公,一路上經過了好多莊稼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麥苗,到了那里外婆就把準備好的東西在墳頭上擺放好,就開始念叨著,讓老外公,老外婆他們別舍不得花錢,要好好照顧自己。我跟著外婆也在墳頭鞠了三個躬了,外婆又把墳上的雜草清理干凈,感傷了一會我們就回家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就這樣過去了,我也要收心開始上課了。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節日。
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及大伯、大娘、姐姐,去給爺爺上墳。我們帶上一些為爺爺做的菜肴、水果、紙錢以及香燭等貢品。我們開著車往爺爺的墓地出發,到了墓地后就開始行動起來,首先把大白紙鋪在爺爺墓前的.地上,把帶來的菜肴、水果擺在上面,接下來大伯點了三柱香插在墳前,我們把帶來的紙錢堆在一起然后點燃,爸爸嘴里還在念叨:“爸爸別仔細隨便用吧。”最后我們一一給爺爺磕頭,又把菜肴往爺爺墳上撒了一些,而把剩下的菜肴帶走。
我國清明節就是以這種方式來寄托對故人的哀思。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7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姑媽去給過世得爺爺上墳,我把奶奶剜好得羊肚子插在了爺爺得墳頂,然后給爺爺燒紙錢,剛點著突然刮來了一陣風就向羊肚子燒去,羊肚子點燃了,爸爸急忙去救羊肚子,羊肚子沒被救下掉在了旁邊得柴草上,很快干草也被點燃了,大火迅速向旁邊得大楊樹燒去,我急忙向叔叔家跑去,取了一把鐵鍬飛速送給了爸爸,然后又回家拎了一桶水,奶奶看見了忙問:“怎么了”我說:“著火了”,奶奶也拿起一把鐵鍬向著火得地方跑去,我送水時火已經被救得不太大了,但還有一點火我趕忙用水澆滅了。奶奶看見我滿頭大汗得樣子心疼得直夸我是最勇敢得男子漢!
啊!終于平安無事了,你說今天險不險!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8
清明不僅僅是表達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懷念,也應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美麗時節。
清明時節應是草木吐綠的時節。但如果說祭祀是對逝者的敬重,那么,荒唐的做法卻使得掃墓變了味。在逝者安息的綠蔭叢中,煙霧四起,鞭炮火光四射,把所放的鞭炮的多少和所燒的紙張的多少看成是孝與不孝的象征,相互攀比。街市上也堂而皇之地擺出了洋房、麻將、香煙等,有些“冥幣”上還印有“玉皇行長”、“閻羅副行長”的字樣,有些人甚至覺得紙鈔留在逝者“身邊”不方便,特地為他們準備了存折,令人啼笑皆非。
這種做法且不說盜用人民幣圖形的冥幣損害了人民幣的形象。巨額冥幣,存款單的出現,也體現了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金錢至上的腐敗思想。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少數人利欲熏心,什么掙錢賣什么,大大影響了社會的秩序和風氣。
清明的.含義是自然氣候開始清新明朗,清明的明,也應該包含精神文明。
其實,燒“紙保姆”、燒“冥幣銀行存款單”與燒“紙小姐”都是一種社會畸形現象,是愚昧的表現。文明祭祀是人們銘記先輩,而愚昧祭祀就會污染社會,把陋習當成時髦。因此,希望我們為了自己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美好,開始倡導和鼓勵骨灰撒散,種植紀念樹,互聯網上祭掃,家庭“追悼會”等形式,進行文明祭奠,讓清明時節真正成為一個傳承中華文明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