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國學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學作文 篇1
一提到國學,你是不是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誦讀二字呢?誦讀經典固然是好的,但對于國學精粹而言,不僅要多讀,還得細“品”。
什么是“品”呢?你先別急,聽了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之前老師讓我們背《笠翁對韻》,這里面的很多字都不太好讀,死記硬背的話,記起來就好很難,但如果多讀多誦,掌握住音律韻味可就簡單了點兒,但也只是簡單點兒罷了,還是不太好背,我曾為此大發牢騷,很不想背。直到后來,我學會了“品”,才由衷愛上了國學。“品”呢?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品”重在理解,體會。先說理解。《笠翁對韻》中一篇原文讀下來,先是難讀,接著感到不理解;就比如(十五·刪)中有一篇文章寫到“埋筆冢,爛柯山”。有的'同學讀下來就會發問:“什么是埋筆冢?什么是爛柯山”?因為不理解,所以會有些迷茫,不解其義,又怎能熟練背下來呢?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查電腦找解義,如“埋筆冢”是指晉代書法家智永禪師學書三十多年用過的五筐筆頭埋成的墓,又稱“退筆冢”。理解了意思,加深了印象,以后背時絕不會出錯,讀起來也會更加熟練。再說體會;在“品”中,體會也很重要。《笠翁對韻》雖然只是啟蒙音律,但是要想記熟它,也需要體會。比如讀書時讀到“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這句話時,有沒有想到“蛟龍就算潛得再深也終有躍出水面的一天,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聯想呢?這樣多想想實在是好,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就是體會了,既能使我們加深印象,又能讓我們擁有自己的見解,多好哇!
理解與體會結合在一起就是“品”了,學會了“品”,學會國學內容就易如反掌了。
也正是“品”字使我愛上了國學。
國學作文 篇2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早心,報得三春暉。
讀完這首詩,我有很多感觸,或許,大家認為母親為兒女操勞是應該的,確實,世界上最無私最溫暖的莫過于母愛!但是,大家發現了嗎?母親為我們操勞時,皺紋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臉頰,那烏絲般的黑發以快被那白發慢慢取代,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限的,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是永遠無法報答的。
母親,一個神圣的名字;母親,一個光榮的稱呼;當母親為你精心準備飯菜,為一家人默默奉獻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對母親充滿深深的感激之情,當你生病了,是不是母親第一個把你送到醫院,可母親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個勁兒的說:“沒事沒事,一會兒就好了&hllip;&hllip;”難道真的'沒事嗎?不!母親只是不想讓你擔心罷了,她害怕你擔心她自己,會影響學習。當母親責備你時,你會心中不滿嗎?會認為她管得太多嗎?不!她是在愛你!沒有一個母親愿意責備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責備你,但她的心會比你更難受&hllip;多關心關心自己的母親吧!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哪怕是幫她洗洗碗也好!
親愛的母親,用任何詞語也形容不了你對她的愛!
國學作文 篇3
期盼已久的國慶長假終于盼來了,今年是祖國的六十八周歲,在這金秋的農歷八月,還迎來了中秋節,國慶中秋普天同慶。
十月一日是國慶的閱兵盛典,表現出我國繁榮昌盛的大好形勢,而剛過去了這一振奮人心的一天,10月4日,我們有迎來了萬家團圓的中秋佳節,可謂是“雙喜臨門”,中秋為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人們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描繪了一幅幅美好向往的勝景。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人們抒發感情的思念之情。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月光灑滿大地,灑進千千萬萬戶人家,灑進每一個人的心靈。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日作為與親人團聚的佳節,在各地,各族人民有著不同的過節傳統習俗,走月亮,走山橋;燃寶塔燈,放煙花等等。當我們在月光下與家人訴說著家常,吃著點心、水果,月餅時,可有誰會想到遠在邊疆守城的戰士,此時此刻卻不能與家人團聚,為了維護祖國的和平,為了人民的幸福,他們依然堅守這自己的崗位上,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的.自我犧牲的精神,他們是人民的守護神,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
如今,我們是新時代的主人,不僅僅要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我們要好好學習,學會弘揚傳統文化,讓這傳統節日在中華大地上展現出節日的風采。
迎國慶,賀中秋,讓我們為祖國母親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國學作文】相關文章: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國學經典 作文01-09
國學的作文05-08
經典國學的作文06-30
國學的作文06-12
經典國學作文01-07
國學經典誦讀感悟范文-國學07-03
國學經典作文05-09
國學優秀作文06-29
國學話題作文07-02
傳承國學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