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1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清明節又到了。清明,不僅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國傳統24節氣之一;它不但是一個祭祖掃墓的日子,更是一個春意盎然的溫暖節日。
每年清明節,爺爺都會帶著我們一家人前往墓園祭奠先人。祭祖掃墓是必不可少的莊重節日,肅靜的墓碑前,爺爺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和我莊嚴鞠躬,向逝去的先祖祈福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健康。一杯濁酒、半疊紙錢、三柱清香寄托著我們全家對先人的無限懷念和哀思。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在懵懵懂懂中清晰感受到家族情感的.傳承,不知不覺間對父母和祖父母的愛愈加濃郁深厚起來。
《歲時百問》有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萌發,欣欣向榮。遠郊近野是藏不住燕語鶯啼,堤邊柳岸是嗅不盡的桃李芬芳。我們流連在十里錦繡的落櫻海洋里,徜徉在金黃綢帶般油菜花田里,盡情感受春的溫暖、呼吸春的氣息。這生機勃勃的清明時節,讓我感悟到“不負大好春光”“萬物生長”的緊迫,點燃了我新學期的激情與活力。
又是一年清明到,歡欣追憶兩交織。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落雨紛紛、云霧迷蒙,天空蒙上了一層輕紗,似乎蒼天也在緬懷那些逝去的人。
今天清晨,我和家人如同往年一樣為過世的外公掃墓。我們步行上山,兩旁的花草都低著頭,天上下起了蒙蒙細雨,它們似乎也在緬懷那些逝者。在我的記憶中,關于外公的`回憶只有外婆家的照片和父母口中的故事。外公是在我兩歲的時候因為腦溢血去世的,那時姐姐還是一位小學生,更別說我了。每次看到外公的照片時,就如同看見了外公那張面帶微笑的臉,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溫暖和歡樂。
現在,我們全家人來到墓前,我拿起掃帚為外公的墓拂掃塵土,為四周的花木去塵澆水,舊墓周邊的塵土灰飛煙散,那些植物也頓時生機四溢,顯露出真正的春色美景。我也回憶起小時候與親人相會的興奮之情。隨著盆中的火苗越來越小,火光星星點點,我們的那些悲痛回憶也煙消云散,心中逐漸平靜不由的滋生出了一種生機。下山時,路旁的花木綠意盎然,它們仿佛也已經拋開了那種悲痛吧!
想起那些已故的親人,心中總有一種惆悵的感覺。那些被歲月接走的親人們啊,希望你們在天堂一切安好……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3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澋奶厥鈿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4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憤上子孫來?”又是一年清明節,自從外婆逝世后,每逢這個日子,爸媽總要到外婆的墳前燒紙焚香,禱告一番。今年又要給外婆上墳了,我本不愿去,可爸媽死活要帶上我,說是別忘了祖宗。
這次上墳與以往不同,以前,爸媽已經燒了許多紙扎的大件,諸如外婆有了別墅、院墻、搖錢樹之類的東西。爸媽想,外婆這些年在陰間待著寂寞,就尋思著給外婆他老人家送臺電視機,還順便買了幾沓冥鈔。面值有幾十萬、幾百萬的。
總算是到了外婆的墳頭,爸媽讓我和他們一同磕頭,接著又把冥鈔燒了起來。爸媽邊燒邊說:“媽,兒女給您送錢來了,您可得收好!蔽衣犃瞬唤胄Γ和馄湃ナ篮枚嗄炅耍趺磿ㄥX呢?再說,錢那么多,花也花不完吶!于是,我看了爸媽一眼,說:“外婆,錢那么多,若是花不完就攢到附近的儲蓄所里,又安全又能支援國家建設!”爸媽聽了忍不住想笑,但隨即又嚴肅起來,還白了我一眼。爸媽又把紙扎電視機燒了起來。邊燒邊叮囑外婆要注意安全,并保護好遙控器。我不禁琢磨著:現在連迷信也都“科學化”了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故意問爸媽,那電視機沒有電源,該怎么看啊?爸媽瞪瞪我,不予回答。我一下子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做給活人看的。我越想越困惑:這樣的迷信又是何苦呢?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5
4月2日,我們明鏡小學四年級的同學來到烈士陵園給那些革命先烈們掃墓。
走到烈士陵園,映入眼簾的一片松柏樹,蒼翠欲滴,挺立在道路兩旁。樹的后面就是一塊用石頭筑成的紀念碑。那座紀念碑足有幾層樓高,矗立在用石頭鋪成的路面上。紀念碑上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陽光的照應下熠熠生輝。
我正沉迷于這壯觀、雄偉的景象中呢,活動就開始了。
主持人走到紀念碑前,宣布第一項:唱國歌。主持人的歌聲響起,大家跟著唱了起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大家都把右手高高舉過頭頂,行了一個標準的隊禮。所有人都昂首挺胸,站的筆直。這歌聲是那么的洪亮!那么的激昂!許久,大家放下右手,歌聲也很快停止了。開始默哀了。同學們一個個都低著頭,沉浸在嚴肅的氣氛中。此時的我浮想連篇,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這些革命先烈為了下一代幸福美滿,安詳快樂的生活,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所能盡的.全部力量,在無情的戰場上奮戰到底,永不退縮。革命先烈們,我們會去完成你們未盡的事業,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時間飛逝,很快就到了獻小白花的時候了。我們一隊一隊繞著紀念碑敬獻小白花。輪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捧著小白花,邁著沉重的步伐,輕輕地把小白花放在紀念碑上。
烈士們,安息吧!我們會去完成你們生前的遺愿,讓和平永駐人間!在此,我向你們致敬!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6
清明節的歷史非常悠久,你們一定想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我來跟你們講一講。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之一”。八節為: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記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鼻迕饕坏剑瑲鉁厣,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蔣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些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寒食與清明并合為一日,即為現在的清明節。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蕩秋千等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民間百姓都以蕩秋千為樂。踏青之風也極盛行。北宋時期清明節極為盛行,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河上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也就是今日的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從二零零八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二零零九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清明到,天空應時下起了小雨,天灰蒙蒙,不時夾雜著風,感覺冷冷的,有些凄涼,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獨有的韻味。
我們一大家族人,踏在泥濘的小路,穿過被雨水洗滌過的樹林,來到鐵山坪“祖祖”的墳塋。
作為家族老大——大舅公來到墳前就挽起衣袖奮力清理雜草,二舅公拿出準備好的.帕子輕輕的擦拭石碑上的灰土。婆婆和姨婆找來棍子掛青,給祖祖打遮陽傘。伯伯、爸爸、表叔們和我們小字輩兒都清理周圍的垃圾,大家的動作都輕柔而緩慢。這時一陣風,輕輕吹過,帶著絲絲憂傷。我好像被這憂傷的氣息感染了,鼻子不由的一酸,眼前模糊了,好像回到了小時候。
祖祖生長在農村,特別愛干凈,小時候我的衣服都是她洗的。她特別愛菊花,她常說菊花是花中君子,清麗、高潔。有一次我把口香糖扔到了菊花上,祖祖看見那把臉一沉,嚴肅地對我說:“菊花是能玷污的嗎?”于是,她拿起手帕,輕輕地擦拭著菊花上的口香糖,就像對待她的寶貝似的…..
我凝視著那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眼前仿佛又出現了祖祖的音容笑貌。他仿佛就立在我的身邊,似遠非近,似近非遠,仿佛我們一伸手就能把他抱住。一陣風吹來,還是被無情的風吹走了……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 篇8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F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爸矘湓炝郑^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06-26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07-14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精選)02-28
清明節來歷作文11-07
清明節來歷作文05-31
清明節的來歷01-22
清明節來歷10-23
清明節的來歷11-08
【熱門】清明節的來歷作文11-21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精】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