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品】清明節周記范文集錦八篇
歲月無痕,流水時光,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周記中了。周記怎么寫才條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周記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周記 篇1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里過。在家里,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肴——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里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干凈的報紙,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里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后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后備箱中的佳肴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好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好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后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上墳的經過不具體)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肴。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周記 篇2
4月5日,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我跟隨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去過“清明節”。清明小假期的頭一天,太陽還是高高的掛在天上,我想起大人說的:“清明節那天都會下雨的”,就感到納悶,天氣這么好,明天會下雨嗎?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床了,因為我們要去上墳,祭念我的太姥姥。一出門,就發現天空居然下著毛毛細雨!真靈啊!姥姥帶著我們先去市場上買了些祭祖的物品,我發現市場上到處擺滿了“清明餃”和“青年團”。大家都在爭著買這些傳統食品,有的買來是自己吃的,有的買來是用來上墳的。
我們撐著傘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山上。我在路邊摘了一些好看的鮮花,挷成一束,打算把它送給我的太姥姥。因為媽媽說,我若把它放在墳頭,太姥姥就會看見的,會很開心的!
路上到處都是來上墳的'人,他們看上去都很傷心,我想他們肯定也像我一樣,很想念過世的家人。望著天空飄下來的小雨,我想起了一首從前學過的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現在似乎有點明白并能感受到這首詩的真正含義了!
清明節周記 篇3
又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為了自己已去的親人掃墓,燒紙錢,祝福他們在那邊過的好吧
沒有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楚的之前,我都沒有辦法想像的到那是什么樣的感覺,也是直到前年姥爺因為胃癌去逝,我才明白了失去親人的滋味!
那一年冬天的時候,姥爺臥床不起,媽媽在姥爺家侍候著,我過個一兩天就去看看姥爺,總希望他能好起來。一去姥爺家的時候,總先和姥爺說話,和姥爺說:“姥爺,我是丫頭,你有沒有感覺好點啊?”姥爺那時候還很清醒的時候,就和我說上幾句。然后我就問姥爺,想吃點什么,我去給買。我在天津回家的時候,給姥爺帶過一盒紅棗蓮子羹,姥爺有時會喝上一點。他不能吃太硬的東西,平時只能是吃點軟和的,還有多喝粥,雞蛋之類的,有的時候剛吃下一點就不吃了,又會吐上來。那時候應該是不能進食了吧。后來就有天天睡覺了,一天醒著的時候沒多少時間。手腳都水腫了,看著這些,我心里很難受。后來聽媽媽說,有的時候姥爺很疼的時候,自己受不了了,就伸胳膊,媽媽和姥姥若是問是不是疼,姥爺就強忍著說,不是,只是胳膊有點累了,活動一下!那時候應該就是癌癥晚期了吧……
姥爺這一輩子就是勤快的人,一時也站不住,天天去地里轉悠,或是自己找點活干,有的時候,我們騎自行車去姥爺家,姥爺就給我們檢查自行車哪有問題,幫我們修好了,再往車鏈上放點油。姥爺有的時候也會騎著自行車去我們家,然后給他包餃子,姥爺愛吃炒雞蛋,每次去都給炒上一大盤。忙的時候,姥爺還會來我家給幫忙!姥爺家地里的活都是自己干,為果樹剪枝,鋤草,還有一些其他的活。因為舅舅和妗妗在廠里上班,沒有時間去地里。秋天,地里的玉米全弄回來了,自己就在院里包玉米,撿棗……冬天的時候,就去地里拾柴火,一天天的站不住腳,很少見到姥爺有一天是在家里坐著或是閑著沒事的。也是直到姥爺前幾年得了胃穿孔,身體就一下子垮了下來,總在吃著藥,醫生告訴他,不能喝酒,不能吸煙,可是姥爺還是忍不住,偷偷的喝點小酒,吸幾口煙,我們怎么勸,也都只是表面上嗯著,背后該怎么著就怎么著了。姥爺直到病重后,有的時候疼的時候,姥姥就會給他點支煙,讓他吸幾口……
那是前年臘月十三,早上我還在睡著覺,突然聽到媽媽喊我說,姥爺快不行了,我也顧不了什么,穿上衣服,什么都沒弄就從床上爬起來了,等到了那,姥爺已經不醒人事了,然后我就握著姥爺的手,在姥爺耳邊喊著,姥爺,姥爺,我是丫頭,你還認得我嗎?睜開眼看看我。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邊喊邊哭。一屋子的人,都在哭,只是不敢哭不聲,只是還是希望姥爺能夠醒過來,不想讓他看到我們這樣子吧。后來,聽別人說,快不行了,就來了好些人,給姥爺換上了壽衣,把頭發剃光了,戴上了帽子,穿上了姥爺最喜歡的鞋!最后只聽見別人喊了一聲,把姥爺抬上了那個硬木門上,遮著被子就都抬著姥爺出去了,我哇的哭了,那時候我才明白了失去親人的痛楚!感覺天真的要踏下來了……什么都聽不見了,只能聽見舅舅還有媽媽他們姐弟幾個,還有我們這些做外孫外孫女的哭聲……
到了傍晚,要將姥爺放進棺材了,姥姥跑出來,我攙著姥姥,然后姥姥就說:老頭子,你怎么這么快就走了?讓我再看看你,看你最后一眼,侍候你最后一回的時候,我的心都碎了,我扶著姥姥,生怕姥姥怎么著了,一點也不敢放松,而自己也已經讓眼淚模糊了雙眼……等到出殯的那天,人很多。傍晚我們從廟里回來,還沒有進門,就被一個哥哥給拽著去車上了,在車上看著姥爺的棺材被抬出來的.時候,我就哇哇的哭,這時才知道姥爺再也不會回來了,要將他埋到土里了……到了墳地里,入土的時候,我們圍著墳地繞了一圈,往里面扔土,轉完一圈,一個哥哥又把我和媽媽給拽上車,拉回姥姥家了。
后來,我在逛商場的時候,看著有餡餅,就想買些,因為記得姥爺說想吃餡餅的,可是轉念一想,姥爺已經去世了,上班的路上,有賣鳥的,想起姥爺很喜歡養鳥……姥爺剛去世的那幾個月,時常夢到姥爺,夢到姥爺還活著……真的很想念姥爺,可是卻再也看不見了,只能是留在心里最深處的記憶與那無法割斷的親情……
清明節來了,希望姥爺在那邊過的好嗎?
清明節周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凄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漸入我的視線,鳥兒唱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挑紅,遍地金燦燦的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景象,這又昭示逝去的人新生命的開始,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開始。
這是一個春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清明節周記 篇5
上一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一起去梅州玩。梅州山清水秀,山上有很多茶樹和柚子樹。爺爺家的門后有一座美麗的大花園,里面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有茶樹,還有許多柿子樹、柚子樹。紅紅的柿子像燈籠一樣,真漂亮。到了春天,滿山的`茶花真漂亮!爺爺家門后的花園里還有許多菜,有白菜、菜心……河里養了許多小魚,頭上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金色的,美麗極了!還有一種草叫魚草,魚草可以綠化環境,還可以喂魚。
梅州的景色真美!我們要把梅州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清明節周記 篇6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有"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清明時節,楊柳依依,桃花李花,競相開放。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人們從蕭瑟的冬天過來,春天的景象給人以生命的感悟,以美的享受。因此,清明歷來是郊游、踏青的季節。
清明在北方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在江南則楊柳綻開,桃李芬芳。農民們開始忙碌起來。江南有民諺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后種的樹成活率很高。清明在江南也是開始播種的季節。農諺又云“谷雨清明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總之,清明是大地復蘇、萬物萌生的季節,也是農業上播種耕耘的'季節。
清明,不僅是一個極重要的農事季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俗演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又稱作“清明節”。民間自古有著掃墓、插柳、踏青、放風箏等豐富的紀念和娛樂活動,更使清明充滿了誘人的色彩。
清明節周記 篇7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蒙蒙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班級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圣的地方,這里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后班級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后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里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里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后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于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里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里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后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的眼里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的詮釋吧!
清明節周記 篇8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就是古詩中的清明節。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去山上拜念先人,有的拿著袋子,有的拎著籃子,我手捧著鮮花,走在下過雨的山路上。山路經過雨水的沖洗,泥濘不堪,一深一淺,走得格外小心。一路上讓我最喜歡的是:兩旁長著郁郁蔥蔥,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有的葉子像一把“芭蕉扇”,有的全身趴伏著像蔓藤,有的像鋸子一樣莖上長滿刺,還有的長得像羞含草……我們先來到爺爺的奶奶墓前,因為好久沒來這里,雜草到處都是。
爺爺用刀把墳前雜草除凈,這一除用半多小時。在這段時間里我和媽媽閑著沒事,就抓著四周的竹子抽起竹芯。爺爺除完地上的雜草,又找來“芭蕉扇”把墳前擺臺也掃干凈,放上事先帶來的.水果、鮮花等,開始祭拜。拜完爺爺的奶奶,又去拜太公(也就是爺爺的爸爸)。我一邊拜一邊還悄悄的許愿:希望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們相約明年清明還來。
這次清明節,讓我不僅接觸大自然,又鍛煉身體,還對清明風俗有更多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