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故事作文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的故事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
前天,是中秋節,我和姑姑一家、大爺一家在院子里賞月。
當天晚8:00,月亮有暗黃色,我猜想:月餅也是暗黃色,也許是模仿月亮制作的。一到9:00,月亮越來越亮了,周圍的天色有一些光芒,暗紅色,我發現白云擋住了月亮,本來又亮又圓的月亮變成了月牙,再過一會,云慢慢飄走了,月亮還是又亮又圓的月亮,此時此刻,天空緩緩地變的灰暗了。但我開始了美好的遐想。
我突然覺得穿越了時間一樣,我在20xx年,我突然變成了29歲年輕而又帥氣的小伙子,乘載著載人的神舟30號飛向了廣闊的宇宙,啊,那美好的遐想多好呀!這時,我想嫦娥多孤獨啊,誰讓嫦娥偷吃了丈夫那一份藥,我還知道一首詩,是這樣寫嫦娥的:
云母屏風獨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因為太想變成神仙,可剛升起來就想別人會嘲笑她的`,所以躲到了月球,每到中秋節,她就在月球孤獨的度過一個又一個中秋節。
一到中秋節,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吃完飯后,一家人到外面去賞月、吃月餅,會覺得很幸福。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我喜歡中秋節。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2
今天中秋節,我們終于團圓了,我們盼望的燒烤終于來了。
今天下午,我便發瘋的向我媽媽追問:“媽媽,今天晚上的燒烤工具準備好沒有?我好想吃燒烤啊!”終于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好不容易團圓了,姑媽一家,表弟一家還有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都到齊了,我們可以燒烤啦!
我們擺好了工具,拿起了一塊肉放在上面開始燒烤,我燒著燒著抬頭看了看天空,今天的天空真黑啊!月亮真圓啊!簡直就是一個掛在天空上的大月餅,好想把它摘下來放進嘴里吃掉。隨即,我又想到原來月亮圓就是代表家人團圓,家人門過園就是代表月亮圓,原來如此啊!今天真是一個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看看天上的月亮,我真想問:“嫦娥姐姐,你在廣寒宮冷嗎?今晚你有人陪伴嗎?”我又想起了獨自在異鄉的'李白,正在吟誦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當時,我也想敬一杯灑給他,可是我不能喝酒,所以我敬了一個小雞腿給他。想著想著看了看正在忙碌中的爸爸媽媽們,他們一天到晚都在忙前忙后,忙完這個忙那個的,但是他們不管有多忙,都會抽空來陪我,想到自己和李白和嫦娥比,自己比他們好多了,他們沒有親人,沒有人陪伴,只能獨白在生活多么凄涼,多么痛苦啊!
想了那么多,我看了看自己的雞腿都烤焦了,可是我覺得自己很幸福,這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這讓我感受到了家人團聚的快樂,就讓我們好好珍惜一下現在的家人,好好珍惜一下現在團聚的快樂吧!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3
中秋的夜晚,一輪金月徐徐升起。它大如金盤,黃得好看。在那月光皎潔的夜色中,我仿佛看見了一條月亮河盤在飯桌上,把飯桌映得白白的。那天,那月,那月亮河,那飯桌,都不知不覺地合為一體。
發呆了好久,再抬頭看看月亮——她就像一位母親,慈祥、和藹的母親。月色迷人,月兒也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羞答答地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兒。月亮又似變色龍,轉眼間,它的顏色就由淡、金黃變成了淡白。月亮河也由淡黃轉為淡白,美不勝收。
猛然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那時候是做了怎樣艱難的抉擇呵!現在,她和她的小玉兔一定很孤獨。我恨不得讓自己長出一對兒翅膀,飛往那冷清的.月宮,給她們作伴。
星星少得出奇。它們像萬花筒,在月亮周圍,忽而聚攏,忽而散開,在深夜中跳著舞。月,不見了,只剩下星星在一閃一閃地發光。不一會兒,月亮又從云層中現身了——這回,她的顏色又逐漸變成銀白,接著,月亮河也是這樣。
月亮再次在兩顆星星的護送下進入了云層,突然,我發現月亮河竟是那么透明,那么薄弱,好像馬上就會消失似的!我不由得一下子緊張起來。等了一會兒,月亮河沒有破碎,我那懸著的心才穩定下來。
月兒高掛在夜空,月亮河仍在流淌。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4
“云母屏風竹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大家有聽過這首詩嗎?沒錯,這首詩就是詩人李商隱的嫦娥,你知道為甚么我要唱這首歌嗎?因為中秋節就快到了!那么現在嫦娥在月球做甚么是呢?讓我慢慢告訴你們吧!聽著哦!故事要開始了。
故事是這樣的,現在嫦娥正在月球上,看這吳崗那個大帥哥,那跟一個足球一樣大的肌肉,真是太帥了!在一旁的月兔越看越覺得噁心,越覺得噁心就越想吐,這樣月兔不是就變成月吐了嗎,月兔們就每天過著這種日子。
終于有一天,吳崗對嫦娥說:“我們結婚吧!”嫦娥聽了十分高興,她就拜托月兔幫她準備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月餅,她也邀請了天庭上所有大大小小的眾神來參加婚禮,可是當嫦娥的.老公后羿聽到這件事時,非常生氣。心想:“這個狐貍精又在勾引男人了!上次她才勾引過阿姆斯壯而已,現在又在拐那個叫吳什么東西的,他到底在想什么啊?看來我一定要去鬧一下啦!”于是,他就想要去參加婚禮了。
終于嫦娥的婚禮開始了!當天后羿因為看電視,看的太晚,于是睡過頭了,忘記去參加婚禮,就這樣,嫦娥和吳崗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說不定那天嫦娥他也會喜歡上太空人的你哦!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5
中秋節晚上,媽媽要帶我去三友漁村燒烤,我高興極了。
我們一家和表姐一家吃完晚飯后,就開著兩臺車,一共六個人,來到了三友漁村。
烤爐點起來了,食物擺上來了。其中有我最愛吃的雞翅。我拿起叉子,動起手來,像大人一樣,把雞翅伸在烤爐上。過了一會兒,翻了一面。媽媽幫我涂上了蜜糖、燒烤醬、油等配料。又烤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燒烤味兒鉆入鼻孔。我說:“好想嘗嘗呀!”媽媽說:“別急,烤熟了就可以吃了。”又過了一會兒,雞翅終于烤熟了。我像一只饑餓的小狼一樣,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燒烤結束,我們搬了桌椅坐在外面賞月。十五的月亮圓圓的,像一個大銀盤。月亮被我們看得不好意思了,急忙把白云拉過去,遮住自己的`臉。
到了夜里十二點,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三友漁村。我祝愿:每個人都能像我們家一樣,都能幸福地團圓。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6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中秋節原是豐收的節日。在中國農業社會,農民在豐收的季節里,總是大事慶祝一番。這個節日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于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7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轉眼間,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佳節,我回到了姥姥姥爺家,和他們一起過中秋節。下面,就讓我來講講中秋節的故事吧!
中秋傳說之一——吳剛折桂
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二——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8
楊貴妃為“月餅”起名
說了月餅來歷的傳說,再說月餅這個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們并不把月餅叫“月餅”,其叫法很多,如李淵說的“胡餅”,還有“小餅”、“月團”、“宮餅”、“金餅”(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餅。過去,漢人把生活在中國北方、西方的匈奴、鮮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統稱為“胡人”,他們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餅,被漢人稱為“胡餅”。這種餅圓圓的,糖餡、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餅又是如何改稱月餅的?這便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有關了。
楊玉環,原名楊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18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美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眾,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見了沒有不動心的。好色的`李隆基聽說后,便把時年已27歲的兒媳婦搞到了自己的后宮,冊封為貴妃,萬千寵愛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節,李隆基和楊貴妃一起吃胡餅賞月,風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風雅,覺得胡餅一名不好聽,想改個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時想不出來。楊貴妃抬頭一望,其時高懸空中的一輪圓月,恰如這圓圓的胡餅,遂脫口而出--月餅。李隆基一聽,連連拍手叫絕。“月餅”一名,由此叫出來了。
但這個傳說似乎不靠譜,有這樣的記載,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節賜餅給新科進士,當時此餅并不叫月餅。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餅仍不叫月餅的。有的學者稱“月餅”一詞出現在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中,我查了一下,并無此詞。
其實,在宋代,人們也不把月餅叫“月餅”,文人喜歡稱之為“金餅”,如與梅堯臣齊名的宋代文學家蘇舜卿有詩句:“云頭艷艷開金餅”、“金餅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尚沒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才變濃,但多稱之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餅”才正式定名,中秋節吃月餅風俗也廣為流行。如“明嘉靖《威縣志》稱,”中秋,置酒玩月,為月餅饋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會》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節故事作文02-05
中秋節故事06-08
中秋節的故事06-09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5篇07-05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5篇)07-05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6篇)02-16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精選6篇02-16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精選35篇)05-04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精選32篇)04-29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精選15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