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二天,咱們全家人一起去袁家村,結果去袁家村的路上很堵車,到處都是人和車,車山車海的,所以咱們立刻決定掉頭準備去三原縣。
路上咱們停在路邊,我和爺爺奶奶挖了很多的薺薺菜和麻麻菜,奶奶說明天在家做野菜餃子。咱們到了三原縣城以后,就先去吃了中午飯和下午飯,因為路上太堵車,只好兩頓飯合成一頓飯一起吃,咱們吃了三原大燴菜、千層鍋盔、豇豆角吵肉末,還在著名的三原老黃家吃了泡泡油糕,就是像一個大蘑菇吃起來脆脆的、疙瘩面有三種調料一種是醋碗、第二種是油潑辣子、第三種是肉哨子,先沾第一種調料再沾第二種調料然后再沾第三種調料、吃起來非常的香,金線油塔像一大堆金線堆在一起、千層油餅像一個一個面團油炸后是金黃色的,吃起來脆脆的特別好吃、貴妃珍珠餃像包著皮的'小丸子,我吃了兩碗,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飯咱們準備去三原老城隍廟,結果不知在哪里,媽媽正好碰到了一位老爺爺,哪位老爺爺說:“我用我的車把你們帶過去。”接著媽媽說:“太感謝了!”咱們就坐上了爺爺的車,車是那種三輪電動拉貨的車,咱們和貨物擠在一起,一路顛簸,卻非常好玩。 回家時奶奶還買了好多三原蓼花糖,雖然這次出行沒有按照計劃那樣順利,但咱們都覺得不虛此行呀!還要非常感謝那位幫助咱們的老爺爺,老爺爺謝謝您,好人一生平安!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2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歷4月5日前后。清明節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于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清明節前后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后,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托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钪娜巳ソo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 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說了。可見掃墓這種關系,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逝后修墳墓,占土地,與子孫爭地盤,實屬不當。有人問,火葬之后如何辦?是不是再搞墓穴,作為長眠之地。若如這樣下去,再過百年,墓穴遍地,泛濫成災,令人擔憂,F在已經有人提倡大海(水)長眠、樹根長眠,即將骨灰灑入江海,或埋在樹下,既衛生干凈,又使逝者回歸大自然,實屬明智之舉。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溫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后,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后,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我的爸爸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干凈,接著從車里取出香。蠟。紙和?炮,還有鮮花。然后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我的爸爸的眼里閃著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時,我的爸爸還在念初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著手回家時,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著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著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鮮艷奪目。每一朵花都那么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我的爸爸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哽咽地說著爺爺在世時的往事?粗秋w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4
當寒冷的北風呼嘯離去時,春天就悄悄降臨人間。燕子在呢喃,黃鶯在歌唱,原野披上了綠裝,大地沐浴著春光,萬物生機勃勃,!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在這一個美好的日子里,咱們緬懷著對祖輩的思念之情,跟著爸爸去掃墓。
到了山上,咱們先去祭祀大爺爺和大奶奶。
哇,來的人可真多呀!有嬸婆一家和爸爸兄弟一家。大家分頭做事,二位伯伯負責清除墳墓周圍的雜草,嬸婆、堂嫂在墳前擺上飯菜、水果等祭品,又倒酒,又點香。堂二姑、堂五姑及爸爸拿著冥錢紙,三五張做一疊的用石頭壓放在墳墓的四周。
等以上這些事情做完以后,大伯伯就開始點火燒紙錢了。于是,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拿過金銀元寶紙,將它投進火里。火越燒越旺,嬸婆、伯伯口中不停地祈禱:“爺爺、奶奶啊,請你們老人家在天之靈,多多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健康,出人頭地,都有出息,讀書的將來考上名牌大學,賺錢的日后發大財……”。我也挺來勁,一次次擠進去,大手筆地投進冥幣,每一張面額都是500萬、1000萬什么的。可今天風挺大的,我好幾次都被煙嗆著了。
一會兒功夫,冥錢燒得差不多了,大伯就燃放了一排鞭炮,表示祭祀完畢。嬸婆喊咱們過去:“愛吃什么隨便拿。”大家也確實有點餓了,都各自去拿自己中意的一份吃,堂哥吃魷魚,堂五姑吃花蛤,堂二姑女兒喝王老吉,我起先不想吃,經不住嬸婆、伯伯的客氣,勉強也吃了一根香蕉,最有趣的是爸爸,將油餅夾在光餅里大口地嚼吃起來,嘴里還說太好吃了。大家邊吃邊閑聊著。
吃完后,大人們開始收拾起剩下的祭品。
嬸婆挑著擔子,帶著她一家人下山先回去了。我跟著爸爸、伯伯、堂哥及堂嫂繼續上山,到爺爺奶奶墓那邊祭掃。正當起身要走的時候,不禁放眼山下,我這才注意到,漫山遍野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不絕于耳,掃墓的人都在各自忙著。
不大一會兒,咱們便來到了爺爺奶奶墓前,看到墓周圍草長得不少。記得兩年前奶奶去世時,我也來送葬,沒看到有什么草。
祭祀開始了,整個儀式過程與剛才相似。完畢,又是放鞭炮,又是吃祭品。我發現,此時的祭品并不是先前祭祀大爺爺大奶奶的那一份。我有點好奇,就偷偷地問爸爸:“為什么要準備兩份祭品呢?”爸爸回答說:“如果把人家吃剩下來的再給爺爺奶奶吃,那怎么能行呢?”我感覺爸爸說得有道理,就點點頭表示理解。爸爸還問我墓碑上的字意思懂不懂,我說不懂,于是他又給我講解。
掃完墓后,咱們就下山回家了。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5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卜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彩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為采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群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郁郁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背著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于城里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和城市沒有區別了!
當濃濃的黑暗籠罩大地時,第一只燈泡如啟明星一般照亮整個世界,我們看到的.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燈泡,可你是否想到過愛迪生發明燈泡過程的復雜和艱難;276.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清明節見聞450字作文黃檀洞南北與東南名山北雁蕩山、中雁蕩山相連,從樂成往北或經王十朋故里四都皆可到達,我們從樂成北門出發。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6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父母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凈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非常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后,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細雨中飄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后,父親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后,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并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自己的父母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假如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許多外地的車輛,母親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母親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母親說:“當時,家里不是非常富裕,但是,母親總是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母親在當時算是非常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母親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看到這句,想起這句,念起這句,總會想知識淵博的曾祖父。
清明節是每個兒女該敬孝的時候。今年我又來到了曾祖父的墳前,旁邊的一花一草都有回憶。
早年,曾祖父是個教書的。曾祖父總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就是不聽。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樣子,他就更加嚴厲,更加嚴肅,更加嚴格。只要他看我頭沒向他那兒,就要被他罵?晌疫是不聽,但是他看我的考卷總是說不好,我問他哪兒不好,你看看基礎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該呀。還有閱讀也被扣了5分。你看該不該呀!還有這個,還有那個那個。你還不知道,我平時叫你多讀課外書,你就是不聽,問題一來你就不知道該怎么解決了吧。
曾祖父我對不起你呀!我不應該不聽你的話?墒乾F在又有什么用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呀!
但是我會努力學習的.!
可是時光飛逝!曾祖父已經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個世界了!……
——我會記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8
今天是清明節,我過得很高興。
在回老家做清明的路上,我看到春雨,行人,酒家,不由得想起杜牧寫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心里覺得這首詩寫得實在是太形象、太貼切了。
剛到老家,我就發現家鄉的景象變化真大呀!路變得又寬又平,像一塊黑色的綢帶;街道兩旁種有一排排綠油油的樹木,可愛的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好像在給咱們說:“歡迎回來!你看,咱們家鄉的變化很大喲!”新建起了一座座高大的樓房;田里種滿了碧綠的農作物,田邊還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家鄉的變化真是令人留戀往返。
到了目的地,咱們先從塑料袋里拿出香紙蠟燭等祭拜用品;然后砍了幾根竹子,把砂紙穿進去后插到了墓頂上;接著擺好雞、豬頭、米酒等貢品,再點燃蠟燭和香,之后,每個人都拿著香朝著墓碑拜三下;拜完后,咱們就插香,燒紙錢、紙衣服、紙鞋。想不到,祭拜的過程那么麻煩,不過也挺有意思的。
清明節過得真有意義,不僅知道清明的重要,還知道清明的習俗呢。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9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神經,損傷肝腎。嘉陵江邊,游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里邊,唾液溶在茶里?v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是茶與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沒什么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裝飾了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里,衣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這街愈走愈黑,到了漢桓侯祠燈也學會了戛然而止。本來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為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
夜深了,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和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么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了。
城里到處都是祭奠后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獲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不孝死了孝,瞎鬧!”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于死地而后快?這般孝順也不過是不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清明,人可醒?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 篇10
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好多大人就會拿著鐵鍬還有黃紙和冥幣到先人的墳墓上燒紙、送錢。好讓亡靈在陰間也有錢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被學校組織起來到烈士陵園掃墓,通過掃墓,讓咱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來,這個清明習俗一直保持著。
不知道為什么,每到清明時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大多會下起雨,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
家鄉清明的另一個習俗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兩旁都要插上柳枝,鍋里煮上好多雞蛋,聽長輩們說,這是在紀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據說,當年皇帝微服私訪,不料餓昏在一戶人家的門口,這戶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見到有人昏倒在家門口,就想辦法救活了這個人,當時老百姓很窮,介子推家也一樣;噬系倪@次微服私訪,使他了解到了民間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決定重賞救命恩人,但是當圣旨到達的時候,介子推嚇壞了,誤以為皇上要殺他,于是乘天黑,背著八旬老母躲進了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于是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樹林,他想用這個辦法逼介子推出來接受他的封賞。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樹林里,當人們看到大柳樹下這對母子的尸體時候,無不嘆息落淚。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柳枝,煮雞蛋,讓已在天國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飽飯,不餓肚子。
時間過去了許多年,習俗保留了下來,但是對習俗的來歷,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想,也許清明節就是要告訴咱們要時刻不忘感恩親人,感恩恩人吧。
家鄉的清明節,我永遠難忘。
【清明節見聞四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見聞作文06-26
清明節見聞作文[經典]09-06
清明節的見聞作文02-04
清明節的見聞作文05-13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范文06-19
清明節見聞作文(合集)02-01
清明節見聞作文[推薦]12-26
關于清明節見聞作文11-21
【熱門】清明節見聞作文11-14
【薦】清明節見聞作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