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清明節小學六年級作文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小學六年級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1
上一年,我們去了我們的家鄉清明節。
那是一個星期五,一放學我們就趕著回老家。當天回去就忙的不得了,每個家庭成員都趕著做祖先的飯,菜式很豐富,有肉啊,菜啊,海鮮啊,還有我們家鄉最著名的食物小米!整個下午就做飯!等晚上我們吃晚飯,就早早地睡覺,為了迎接清明的到來!
清明節那天,我們早早的起來,去買拜祖先的東西,比如燒給祖先的錢,衣服,手表等,賣完這些還要買彩帶,最后就買炮竹!
我們把吃的放在籃子里,把要燒的東西裝進袋子里,把炮竹,吃的,燒的和彩帶東西放進車后,就去拜祖先。
拜祖先要先上山,車子不能上去,所以就要爬上去。我們去拜祖先時,先燒那些給先人的東西,然后放菜放酒,再用彩帶來圍著祖先的墳墓,接下來就放炮竹。但是最主要先是把雜草除掉才行,還要用紅墨水來涂那些字。
我特別有印象的事是去拜我另一個祖先。這個祖先葬在另一座山上,我們往那邊走去,兩座山之間沒有橋,下面是水,我們只能走上一根水管。水管算大,就像橋似的',但很不安全,一不小心會摔進水里。我們小心翼翼地穿過那座“橋”,又走了二十來分鐘才到祖先的墳墓。到那,我們先要除草和一些雜樹,然后燒那些給先人的東西,放菜放酒,再紅墨水來涂墳墓上刻著的字,再用彩帶來圍著祖先的墳墓,最后放炮竹。我們并不把食物拿回去,而是放在那兒。
清明節是個紀念節日,但是在海豐不僅是一個紀念節日,而是一個隆重的家族聚會!
清明節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2
清明節祭祀故人本是中華民俗,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市民以街頭燒紙方式來祭祀,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有關人士建議,應當采取措施,剎住這一帶有迷信色彩、百害而無一利的陳規陋習。出處:日記
濃煙漫漫、火光能熊,無數身影圍在火堆前,每到清明節期間,街頭燒紙成了路人常可看到的現象,與旁邊嶄新的高樓、街燈極不協調。據沈陽市消防部門統計,清明節期間因燒紙引起的火災事故急劇上升,去年清明節全市接警數量是平常的2倍多,街頭上沒燃完的紙灰引發周邊建筑物起火,釀成嚴重經濟損失。近3年來沈陽因此而發生的`火災600多起,清明節成為消防官兵僅次于除夕夜的又一個忙碌緊張之夜。
來自沈陽市環保部門的監測表明,街頭燒紙直接影響環境質量和市民健康。紙張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煙塵、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環芳烴等,街頭燒紙時煙不容易擴散,造成局部空氣污染物濃度過高,刺激和損害人的氣管、肺等。
清明節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清明節,天氣格外清朗,于是便選擇今天去春游。
這天早上,我們在沂河的小樹林集合,姐姐、我、朱姝一見到對方便高興相互擁抱,一起向小樹林走去。我們走在石子路上,路旁的消化成紫色,一叢叢、一片片,鋪在了土地上,讓我聞到了花的清香,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爬上了山坡,一陣陣清風像撫著我的臉一樣輕柔。柳樹也像吹亂了頭發,顯得生機勃勃。啊,是蝴蝶,我們放下包,脫了衣服開始追它,蝴蝶像喝醉了一樣到處亂飛,我們也隨著它飛了起來,作業、煩惱.....一切都拋開了,自由的在草地上跑了起來。草叢的.旁邊是大沂河了,水又清又美麗,靜止著站在那,水中被風吹起了浪花,讓然感覺到自己是在船上,我站在扶手前;風一下朝我吹過來,頭發吹到了腦后,感覺特別自在,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我們走著走著,看見一個人用一種特別的機器爬上樹,用刀在割生麼東西,我們過去一看,原來那位叔叔正在采蘑菇,我們十分奇怪,問:“這蘑菇能吃嗎?怎么看出來有蘑菇的?以前吃過嗎?”那個叔叔笑著說:“可能吧,再網上查是能吃,回家嘗一嘗再說,以前倒是沒發現,這幾年才知道。”說完,便提著袋子揚長而去了。我們也在樹上找了找,卻只找到了兩個蝸牛殼。
這一次春游真是讓我興奮
清明節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4
清明節就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就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游,我已無心迷戀。又就是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么。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然而那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就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然而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然而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然而當然就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小學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清明節作文10-28
小學六年級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1-02
關于小學六年級清明節作文11-02
小學六年級清明節作文15篇10-28
小學六年級清明節作文(15篇)10-28
清明節小學作文06-08
小學作文清明節12-16
清明節作文小學11-02
小學清明節作文11-04
清明節的小學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