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后感1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當代出類拔萃的偉大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紀念碑。人們在這紀念碑面前,可以玲聽到許多燴炙人口的有益教誨;可以汲取到許多用來豐富和指導自己工作的理論和經驗;它可以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 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人的教科書、素質教育的教科書, 給人以借鑒。我選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話,來談談我讀書的心得。
一、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形成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我們上課時有時說"這堂課上得很沒勁"。原因也許不同
但教師講課時激發不出學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師對教材講述的含糊不清,針對性不強,以至于在孩子們那里形成了一種沉悶的感覺。教師對教材無所謂的態度,立即會傳遞給學生,這樣一來,教學內容似乎成了架設在師生之間的一條鴻溝。面對著難以逾越的寬度,試問學生怎么能精神得起來呢?在這樣的課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內容豐富的課來學生本不需要緊張,但卻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憊,也許只有下課鈴才能讓他們更興奮一些。
學生對學習的熱切愿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動力。培養這種愿望與學校整個教學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它的`實現首先得依靠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與激勵,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時刻注意克服那種令學生昏昏欲睡的課堂語調,用飽滿的熱情激發學生求知的動力。
二、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校里會有這樣的場景:教師正講解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們認真聽著,講述結束了,教師問學生:"有什么問題嗎?"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師得出結論,新內容學生們都搞懂了。但是當教師把學生單個叫起來,讓他復述的時候,往往又根本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于是,教師不得不把剛才講述的內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講述之前,教師常常不無憤怒地對學生們說:"既然你們一點都沒懂,為什么剛才不提出問題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氣憤學生的不懂裝懂。可是,在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認是錯怪學生了。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學生們根本無法判斷他們對新內容是理解了還是沒有理解。因為在講課之初,教師并沒有明確告訴學生,在學習這一新內容時,他們應該理解什么,在思考過程中應達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過程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教師越是善于把學生的思維活動賦予解決問題的性質,學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積極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學習中的阻力和困難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腦力勞動的過程也就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難的過程。那種認為把教學內容講得越清楚,越明白,學生的問題就會越少,他們的知識就會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師,是大錯特錯的。好老師決不會越俎代庖地替學生解決難題,他們對學生的關心首先表現在讓學生明白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難,不僅僅需要孩子們集中極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們付出極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識,不僅僅要在學生面前揭示教材內容的本質,而且要教給學生怎樣思考,讓他們獨立地,自覺地深入到教師的詳細講解中來。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后感2
暑假里,我和女兒一起讀名著,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美 ——生活的快樂。我也認真拜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選集。這是一部論文集,涉及內容很廣,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方面的論文,也有勞動教育﹑情感教育﹑語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論文;有論述學校教育的論文,也有論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各種教育有機結合的論文。可以說,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結晶。在書中,他從多角度談了教師﹑家庭﹑社會對學生成長的多方面影響,既有對成功做法的贊揚鼓勵,也有對學校和社會錯誤行為的嚴厲批判。讀完全書后,我對蘇霍姆林斯基談到的這幾方面內容深有體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然的、和諧的才是最美的。兒童周圍的世界,首先就是那包含無窮現象和無限美的大自然的世界。這個大自然是兒童理性的永恒源泉。所以“美——生活的快樂”這部分內容在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深信,揭示多姿多彩的、引人入勝的自然界的小藝術作品,其使命不僅要發展兒童的認識興趣,還要產生一股觸及教育過程的許多方面的強大的教育力量。比如《我們拯救了小云雀》我們在小麥地里找到了一個小云雀窩,在窩里有五只小云雀。他們還不會飛。明天收割機就要來割麥了。
我們看著小鳥,而一只大云雀在我們的頭上飛來飛去,我們捧起了小鳥藏身的窩,把鳥窩轉移到了綠色的粟子地里,粟子離收割的時間還早著呢。我們走回家去,看見一只大云雀飛進了鳥窩。它在那里坐了好長時間。然后,他出來了,快樂的唱著歌飛向了藍天,它是在告訴我們:“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孩子!”作者從自然界的事物著手,從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童趣入手,引導孩子要善良的對待所有的生靈,所有的小動物,要與自然界的萬物和睦相處,不正是我們今天提倡的保護生態環境嗎?想想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具有超前的意識!又如《為了蝴蝶不被刺傷》小卓婭在花園中玩,她走近一棵刺槐。
在刺槐上面有尖尖的刺。一只漂亮的蝴蝶正在刺槐上飛。哎喲,它怎么不害怕呀!要是飛到了刺上,那會怎么樣呢?卓婭走到刺槐跟前,摘下了一棵刺、兩棵、三棵。媽媽看到了就問她:“卓婭,你在干什么?”“為了不讓蝴蝶被刺傷”!這是多么美好的心靈,多么純真的想法,多么善良的舉動啊!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那顆純潔無暇的心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保護。在純潔,善良的心靈的感召下,我們自己也將使身心受到洗禮,情操受到感染,世界將充滿關愛!還有《雨和雷》小雨點躺在溫暖的小云朵上。他是這樣一只小鳥,就象小公雞那樣。雷悄悄的走近他的身邊。這是什么樣的野獸啊!披頭散發,全身都是毛。雷偷偷的走近小雨點,還呼隆隆的吼叫。小雨點嚇醒了,哭了起來。他的淚水一個勁掉到了地上。這時地上的人說:“下雨了。”田野和草地在洗臉。小麥和白菜也在洗臉。小雨點哭夠了。雨停了。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把孩子們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描述得如此淺顯易懂。
把有時會給人類帶來傷害的雨和雷也描寫得如此可愛。在作者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那里的陽光、雨露、微風都會讓你感受到生活是如此愜意!世界不是不美,而是我們的雙眼被塵世所蒙蔽,看不到也欣賞不到美好的事物。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別在去計較那些丑惡的不開心的'事情。只要你有一顆寬容的心,包容一切,你將活得非常輕松而又愉快!讀了這本書,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復錘煉,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動,也為自己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毛躁與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讓我深深感受到,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時時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時時不忘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發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他們的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11-27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12-29
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01-05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10-31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09-19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集錦11-14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13篇)12-27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精選13篇)12-27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13篇12-19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13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