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食節作文集錦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食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寒食節作文 篇1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清明節,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明節前一兩天還有一個寒食節。關于寒食節還有一個割肉讓主子充饑,卻又不求回報的故事。
原本我也不知道由這個故事,后來是在書上偶然看到?吹胶笪冶惚凰臍夤澦钌畹恼鸷沉。對于某些人來說介子推的行為想法有些許的愚昧。然而我卻不這么認為,這和急功近利只為功利的人,對于做事前先考慮對自己影響的好壞的人來說,是多么的引人深思。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愿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并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干糧和冷食。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后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說,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為3天。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后,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于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說,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蛘哒f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于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
寒食節作文 篇2
清明節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傳統的清明節,清明祭掃墳墓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 現在我來講清明節的來源。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很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老母親隱居山中 ,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清明節掃墓,可以讓我們年輕的一代了解祖先在世時的奮斗經歷。 現在我來講清明節的來源。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很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老母親隱居山中 ,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初一—作文:清明節見聞記700字3篇。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清明節掃墓,可以讓我們年輕的一代了解祖先在世時的奮斗經歷。
寒食節作文 篇3
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寒食禁火的習俗相傳是紀念介子推的,這一習俗還有一段“火燒綿山”的故事呢。
介子推是春秋時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避難出逃期間,介子推追隨重耳十九年。重耳逃難途經衛國,饑餓難當,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激不已,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當重耳回晉國執政(號晉文公)后,賞賜隨從人員時,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 背上老母,進入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境)隱居起來。晉文公醒悟后,便親自到綿山求訪介子推,但介子推卻不肯相見。晉文公決定舉火焚林,以為這樣做,孝順的介子推為了保全老母的性命,定會出來。沒想到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和老母相抱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將他葬在綿山,并改綿山為介山。同時,傳令全國,禁止在介子推忌日生火做飯,這天只準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由于寒食節正值春末,野外空氣清新,景物宜人,是野游的好日子。古人是很重視這個節日的,一到這天,不論官民,家家禁火,戶戶寒食。現在,寒食節已不時興,而與清明節自然合一了。
今天是寒食節,大家都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不過,我家的這個寒食過得可不尋常,差點將幾百棵大樹給燒了。
下午,爺爺來叫著我,妹妹和弟弟,扛著鐵鍬,帶著紙,到陵上添土,燒紙。一路上看著四周綠油油的麥苗,享受著細細的春風,我和弟弟一路上鬧著,不久就到了陵上。我們學著爺爺的樣子,把土一點一點的鋤到墳頭上,使其呈屋脊形,求一種美觀,我們畢竟力氣不打,又久旱無雨,所以鋤起來還是費點事的,只等爺爺把表面的干土除了,我們鋤下面比較濕的`。這樣過了不久,在我們和爺爺的努力下,一個個墳頭如翻新了一遍。這項工作完成之后,我們壓完了墳頭紙,擺好酒菜,開始燒紙。先畫一個圈,然后,將元寶什么的擺好,開始燒了。
忽然刮來一陣風,將沒燃燒盡的紙吹到邊上了林子里,現在天氣干燥,地上的枯葉馬上燃燒起來,面積并不大,僅有一小塊?吹酱司,爺爺說:“你快點用樹枝降火抽滅!蔽夷闷饦渲θコ檎l成想,火順著風勢,一會兒就蔓延了五六米,火勢越來越大,爺爺只好先讓妹妹燒著紙,拿著鐵锨來滅火,怎那火勢隨著風越來越大,變得難以控制了。無論我們則么努力還是無濟于事。幸虧爺爺急中生智,用鐵鍬圍著那幾十平方米的火,挖了寬五十公分的隔離帶,我又將周圍個枯葉拼命地推到遠處,這才是剩余的幾百棵樹幸免于難。不過經過這一番收拾,我已成了“掏煤窯的”,里內的部分水已經被烤出來了,我立刻變得口干舌燥。
經過這一次“劫難”,我忽然明白,傳統的祭祀方式確實得改改了,尤其是在春冬季節,天氣干燥,風又大,很容易引發火災。以后我們用鮮花等方式祭祀,表示我們的懷念之心,不也很好嗎?
寒食節作文 篇4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望寒食已至,午睡初醒的李清照遠眺山川,眼波流轉,將筆沾滿了墨,在紙上行云流水,筆走龍蛇,鐵畫銀鉤,鸞漂鳳泊,莞爾著勾勒寒食春景與民間習俗——“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公元前636年,晉文公率領手下,面朝巍峨綿山,腰別利劍,儼然王者,作拱手之勢,高聲道:“介子推先生, 寡人思君為清廉者,望君出仕成卿。”深山密林中, 介子推緩緩走出,披頭散發,素衣簡冠,答曰:“吾甚謝君之贊賞,然小人自愿盡孝于家母,隱于山林,還望君王成全!” 晉文公為使自己曾經的恩人——介子推做官享福,只得下令放火焚燒山林,欲逼其出山?晌丛,介子推寧可與老母共焚,也不求功名利祿。晉文公頗為感傷,含淚下詔:“自今日起, 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節誕生。它延續了2600 多年。隨后,清明節被定義為寒食節的后曲,定在寒食的后一天。
寒食在古代,意義非凡。
大唐初春,一個寒食之日,不許焚火,正值寒春料峭,人們紛紛外出。白居易獨倚樹下,烏鵲啼鳴,伴著掃墓人之哀泣,讓詩人文思泉涌,妙手偶得: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同樣是唐朝的寒食,韓翃立足高原,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人間都邑,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處處飛花。春風拂過,吹入御苑。詩人萬般欣喜,提筆寫下前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傍晚時分,詩人欲踏歸途,卻隱隱看到,皇宮內有亮光閃現。寒食禁火沿襲己久,還未天黑,皇宮內怎得走馬傳燭?原是正值寵臣弄權,政治腐敗,詩人無盡悲涼,又提筆寫下后兩句:“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三年了,早已轉官為農。這年寒食,劇風盛雨,打落海棠。雨聲連綿,輾轉反側,憂心田地,難以入眠。蘇軾沒有點燈,他知寒食禁火,由寒而感,命運多舛,蘸墨揮毫寫下:“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寒食在古代,總予人教益,予人傷懷,予人深思,予人博愛。而今,寒食這一節日,卻己銷聲匿跡。
不知是寒食與清明合并,還是清明取代了寒食。清朝過后,過寒食的人愈發罕見了。長達2600多年歷史的寒食節,竟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漸漸被淡忘了。終于,在20世紀的一個寒食清晨,人們失去了對這一天的記憶,腦海中,再無寒食。沒有人注意它,沒有人挽回它。人們只記得清明。
就像雄鷹在空中翱翔,人們只看到了雄鷹,卻忘記了背后給予它生命,養育它的母鷹!
今年,清明的.前一天,我睜開惺忪的雙眼,走出自己的房間,望著客廳墻上的日歷,似是想到了什么,對母親說:“您知道嗎? 今天是寒食節!薄昂?節?一個新節日嗎?”母親微笑著回應,說完便轉身點開煤氣灶,準備做早餐。淡藍色的火焰輕輕晃動,熾熱在鍋底蔓延,愈加旺盛,旺盛著炙烤我的眼我的心。忽覺一陣悲涼襲來,為一個節日的遠去陡然而生的悲涼。
寒食節,人們習慣了點火。
寒食節作文 篇5
前幾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一篇關于寒食節的課文。講的是一個名叫介子推的人,在他的主公重耳逃亡在外的時候,他一直跟隨左右。在重耳餓昏了以后他就把自己的肉割給重耳吃,才得以存活下來。
在重耳當了國君之后他卻忘記了,曾經割肉救自己的介子推的事情。介子推并沒有據理力爭沒有宣功邀賞。而是帶著他的母親隱居綿山。
重耳為了逼他下山接受自己的封賞,就放火燒山?山樽油茖幵副换馃蓝紱]有下山。結果介子推就被火給活活燒死了。之后身為晉文公的`重耳就把每年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晉國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有著高尚氣節的人,而把這個節日一代代傳了下來。
聽完這個故事后,我的感觸很多。同時我也決定以后再這一天里只吃冷食。今天就是寒食節了,我決定不吃熱飯,紀念介子推這個有獨特氣節的人。
【寒食節作文】相關文章:
寒食節作文04-07
寒食節的來歷作文05-27
寒食節有什么傳說_寒食節的習俗03-16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及寒食節的來歷07-05
寒食節知識02-10
寒食節的古詩03-10
寒食節的詩句03-12
寒食節古詩08-04
寒食節的由來11-13
寒食節的對聯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