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農業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業工作計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業工作計劃 篇1
省農業廳駐宣恩縣珠山鎮封口壩村小康建設工作,今年已經進入第三年。根據封口壩村小康建設工作三年規劃,經與村民群眾廣泛座談和縣委縣政府認真商量,結合駐點村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農村穩定、
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中心,科學規劃,真抓實干,認真抓好駐點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努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穩定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實現駐點村小康建設總體規劃目標。
二、工作目標
大力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重點扶持畜牧業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發展。狠抓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與推廣,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農業產業的“造血”機能,促進駐點村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家園建設,推進文明示范村工作進程,基本解決村民行路難、吃水難等實際問題。確保本年度人均純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實現農民人均年收入2500元的小康建設目標。
三、工作措施
為完成好今年小康建設工作任務,工作隊要認真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爭取“一個支持”、突出“兩個重點”、抓好“三個示范”、落實“四項措施”。
(一)主動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工作,積極聯系縣直相關部門,努力爭取縣委、政府對小康工作的支持
工作隊要積極向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及縣直有關部門宣傳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小康建設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充分認識省委、省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重視、支持和關心,明確小康建設工作的重大意義。努力爭取縣委、縣政府對珠山鎮封口壩村小康建設工作的支持,把小康建設工作與“縣文明示范村”建設有機統一起來,省縣鎮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駐點村的小康建設。
(二)突出“兩個重點”:把圍繞農民增收、調整優化種養結構,確保當年受益作為工作重點;把培植新的`穩定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工作重點,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1、擴大牲豬飼養規模。從省里引進原種“大約克”公豬一頭和二十頭良種母豬,改變牲豬品種單一、退化的不良狀況。狠抓配方飼料入戶、大力推進熟喂改生喂和防疫技術到位。通過良種、良料、良法配套,縮短牲豬飼養周期,提高肉豬品質。力爭年內飼料入戶率達80%,牲豬出欄率提高30%。確保戶平增加出欄商品肉豬一頭,全年出欄牲豬2500頭左右。
2、擴大蔬菜種植面積。該村距縣城僅10公里,且交通便利,海拔高度較高,秋冬季有大量空閑地,非常適宜多種蔬菜種植。計劃發展秋冬商品蔬菜1000畝,延秋蔬菜300畝,推廣新優蔬菜良種,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
3、大力發展優質糧油生產
為加大優質稻的推廣力度,20xx年全村計劃推廣以金優58、金優117、金優207等組合為主的優質稻1200畝;
普及旱育拋秧技術,抓好水稻免耕栽培技術示范,降低勞動強度,節約勞動成本,緩解農村勞力、畜力緊張的矛盾,計劃推廣旱育拋秧面積1200畝,示范推廣免耕拋秧技術200畝;
推廣優質高產馬鈴薯新品種。該村目前的主栽品種混雜、退化嚴重,計劃推廣優質高產品種鄂馬鈴薯3號500畝,占其種植面積的80%以上;
加速雙低優質油菜推廣。今年重點推廣華雜5號等優質油菜品種,確保全村雙低油菜種植面積達250畝。
4、大力發展果茶生產。全村現有高產經濟林面積1070畝,其中茶園320畝,柑桔、白柚300畝,但由于疏于管理,導致產量小、品質差、效益低。今年計劃一方面推廣適用技術和優良品種,全面完成果園、茶園的改造任務,提高果茶生產的綜合效益;另一方面結合退耕還林工程,積極發展優質果茶生產,計劃新建果茶生產基地600畝,其中宣恩白柚300畝,優質茶200畝,黃金梨100畝,以培植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5、加快農業勞動力轉移,促進打工經濟發展。打工經濟作為全村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渠道,也是農民增加非農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要積極引導、鼓勵和組織農民外出打工,重點是抓好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農民工的就業能力。計劃配合有關單位,抓好400人左右的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和指導就業工作,促進農民務工增收。
(三)抓好“三項示范”
1、抓好小康工作隊蔬菜示范樣板。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蔬菜種植積極性,小康工作隊全體成員與縣農業局科技人員,承包土地,自籌資金,在村中心與209國道交界地白果槽,聯合創辦蔬菜種植樣板100畝,其中魔芋10畝,高山辣椒20畝,白玉春蘿卜20畝,高山南瓜50畝,“做給農民看、自己帶頭干”,以點帶面,輻射農戶。
2、抓好種草養羊示范樣板。種草養羊是該縣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之一。在去年試驗示范的基礎上,采取獎勵與補貼結合的辦法,重點培植20個種草養羊示范大戶,規劃戶平養羊20只以上。
3、抓好土雞圈養示范樣板。該村家禽數量很少,而村民房前屋后林地較多,適宜圈地圍網養雞,且符合市場需求,是一個效益明顯、多平快的增收項目。今年計劃重點扶持10個養禽大戶,戶平養禽量在100只以上。
(四)落實“四項措施”
1、積極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中央精神和黨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農民增收問題極為重視,工作隊要配合黨委政府抓好“六到戶”工作: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宣傳到戶,售糧優惠補貼卡發放到戶,新的農業稅負擔卡到戶,實用科技培訓到戶,生產種植指導計劃到戶,增收項目措施到戶,調動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促進增產增收。
2、大力強化基礎建設,為農民致富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籌措資金、組織人力物力,解決好10個村民小組279戶共計1019人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新修9、11兩個村民小組共計5公里左右的組級公路,對前兩年已建的8公里組級公路增鋪砂石料,進行修繕。
大力實施“一建三改”工程,計劃新建沼氣池200口,其中改欄、改廁、改廚100戶。
強化精神文明陣地建設。整修村辦小學教職工宿舍;完成村委會辦公樓和農民科技書屋160平米加層工程;繼續對春蕾女童班的15名學生進行資助和幫扶,確保她們順利畢業。
3、狠抓科技培訓和技術服務,提高農民科學種養水平扶貧先扶智,必須加大科技宣傳和技術培訓力度,切實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計劃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培植科技示范戶等多種形式,技術培訓農民20xx人次;
繼續辦好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封口壩村中專班,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業結構調整和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方面的示范帶頭作用;
加強技術服務力度,在科學種養的關鍵時期,組織專家深入農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傳授技術,隨時搞好技術指導,確保農民增收項目的順利實施。
4、落實責任制管理。各項工作確定有專人負責,在實施前制定詳細、周密的工作計劃,分時期、分階段有條不紊地組織實施。確保不打亂仗,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真正為農民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二OO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農業工作計劃 篇2
一、思路目標
堅持“穩定面積打基礎,完善改制求規范,優化品種攻單產,合理利用增效益”的思路,突出抓好小麥、油菜、蔬菜和飼草等小春糧油經濟作物的種植,著力抓好“六個一”工程的實施和兩個小春亮點的建設,確保小春糧食播面達**萬畝,總產**萬噸;油菜播面達**萬畝,總產**萬噸;蔬菜種植面積達**萬畝,總產**萬噸,促使農業上檔升位和農民增產增收。
二、工作重點
(一)著力實施“六個一”工程。一是以李渡為中心,沿國道212線建立*萬畝小麥良種高產示范基地。二是以曲水為中心,在移山、羊口、大樹等地建設1萬畝優質豌胡豆基地。三是以李渡、龍嶺、吉安為重點,建設1萬畝油菜高產示范基地。四是以河西為中心,在羊口、李渡等鄉鎮沿江建設*萬畝優質胡蘿卜生產基地。五是依托天冠冬菜,建設**萬畝優質冬菜種植基地。六是在木老、大樹、鹽溪、橋龍等鄉鎮建設**萬畝優質飼料飼草種植基地。
(二)努力打造小春四大亮點。一是李渡小春綜合生產大現場。該現場規劃建設1000畝,包括小麥、油菜種植良種良法的推廣,預留行利用等內容。二是大樹飼草種植大現場。依托大樹桂花園畜牧園區,在木老、大樹等鄉鎮集中成片種植優質牧草。三是河西胡蘿卜種植大現場。在河西至羊口沿江村社規劃種植胡蘿卜1萬畝,抓好病蟲防治、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四是曲水空閑地塊利用暨旱地改制現場。在曲水沿212國道線中華壽桃種植地塊發展種植秋菜,豌豆尖等短時節蔬菜;對原滿土種植的地塊實行分廂輪作,充分發揮亮點示范帶動作用。為抓好小春生產,各鄉鎮也要準備30—50畝的小春生產現場,供農民群眾觀摩學習。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抓好“三優”。一是品種優質。為減少病蟲害的影響,各地要引導農民群眾堅決淘汰抗逆性差的小麥川麥30號以下、綿陽29號以下品種,推廣川麥32號、川麥39號、川麥42號、川育16號、川農19號等抗病高產新品種;豌豆主推龍豌1號、中豌4號;胡豆主推成胡14號、15號,保證良種推廣率達到100%。二是技術優良。兩季田要挖好“四溝”,解決濕害;全面推廣以機播、條溝點播、撬窩點播為主的小窩疏株密植,實施小麥“三六”精播,增窩增種保足苗,合理密植,杜絕稀大窩現象;施足底肥,氮磷合理搭配,促進早生快發育壯苗;抓住立冬前后五天最佳播期播種,十一月二十日前完成小麥播種工作。三是布局優化。不斷優化預留行作物的種植,對城郊木老、文峰、大樹等鄉鎮,抓好預留行優質商品蔬菜的種植;對草飼牲畜養殖重點鄉鎮如大樹、龍蟠、橋龍等地,重點抓好優質飼草的種植;其它鄉鎮,重點抓好飼料蔬菜的種植。
(二)保證種植面積。堅決把各地的高磅望天田和無水源保障田全部改旱種小春;充分開發預留行,在預留行種上蔬菜、春洋芋、胡豆或飼料作物,實現小春預留行利用率“保八爭九”(保證達到80%,力爭實現90%)目標;充分利用田坎、地角、坡臺、果園間歇地種植小春,大搞“增間混套”;鼓勵外出務工農民轉租、轉包荒地對撂荒土地恢復耕種。
(三)規范旱地改制。小春仍是滿土種植的地方,要下決心從今秋播種開始堅決改制;改制較早的地方要穩定改制面積,進一步規范預留行;要引導農民根據當地實際,抓好預留行的利用,突出經濟效益,種植蔬菜、豆類和飼料;玉米地塊要繼續按“雙二五”、“雙二八”等規格留好預留行,城郊和平壩地區等有條件的地方,在一、二臺土要大力推行“雙六尺”、“雙五尺”種植模式,實現旱地五至七作。
(四)保證物資供應。各工委、鄉鎮及農業部門要組織力量,清倉查庫,算好種子差口帳,及時組織調運小春作物尤其是小麥的良種,務必要在10月20日前全面到位;供銷、農業等部門要備足肥料、農藥、農膜等農用物資,保證小春生產需要;各工委、鄉鎮,區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加大對假冒偽劣農用物資的查處整頓力度,保護農民利益。
(五)加強宣傳培訓。各級黨委、政府,農業部門、宣傳部門都要抓緊時機,在10月底前圍繞工作重點,采取會議、廣播、墻報、舉辦技術培訓班、召開技術培訓會、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搞好對鄉、村、社、農戶的`小春生產實用技術培訓,做到一家一個明白人,一戶一張明白紙;通過建設小春示范基地,讓群眾樹立以糧為本的思想,把千家萬戶動員起來,努力提高種糧收益。
四、強化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小春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關鍵,為此區委、區政府將成立由區委分管經濟工作副書記任組長、區政府分管農業的副區長任副組長的小春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我區的小春生產工作;農業部門要抓好現場的準備,農資部門要抓好種子、化肥、農藥的組織調運,農機部門要全力以赴抓好秋耕;各工委、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要把小春生產放在當前農村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實行領導、時間、人力“三集中”,實現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員參與共同抓,發動群眾、指導群眾抓好小春生產。
(二)保證資金投入。區財政要預算專項資金,切實增加對小春生產的投入,重點用于技術培訓和推廣、品種改良、病蟲防治、現場準備,區財政對此專項資金要優先安排,確保到位;區級相關部門要將小春生產的相關項目資金專項使用;各工委、各鄉鎮也要擠出一定的資金用于小春生產。
(三)嚴格目標考核。區委、區政府將“六個一工程”的實施、小春亮點的打造及小春生產種植面積、良種推廣、旱地改制、規范栽培、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納入干部崗位目標管理,區委、區政府將組織檢查組,巡回各地檢查生產動態,對抓小春生產特色明顯、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區委、區政府將予以表彰獎勵;對不能按時向區委、區政府交帳的,區委、區政府將予以通報批評。
農業工作計劃 篇3
一、帶領公司銷售部成員共同努力,爭取完成各項任務。
二、規范基礎管理,量化考核指標。
1、推行績效工資制度。個人薪酬由固定工資、績效工資和業務提成組成。
2、對各項工作均事先予以量化,獎罰分明,使一切均有章可循,有章可查,分季度考核結合年終考核,業績的好壞直接與獎金掛鉤,做到獎罰分明。
3、杜絕老好人思想,加大跟蹤力度,強化監督職能,及時記錄,適時引導,定期檢查,避免一陣風。做到善始善終,杜絕虎頭蛇尾現象發生。
三、內部分工明確,促進激勵機制構建。
1、改變負責人硬性分派的做法,使員工共同參與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擇優選用。
2、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責、權、利,定期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并與同期收入、年終獎金相結合,對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不能按計劃完成的與同比例的收入,每下降一個百分點,減少同期收入。
3、對考核成績優異者同時給予升職獎勵,業務員3個月內完成50噸業績升銷售主管,3個月完成80噸業績升區域經理。
四、建立市場網絡和良好客情關系,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1、理順各縣分銷商資源,對客戶、市場按升值潛力分為A、B、C三類市場,對潛力大的市場予以重點開發、維護、宣傳。(A類:近期可以購買的客戶 B類:有購買需求,但要跟蹤3個月以內 C類:有挖掘潛力的原始客戶。)
2、強化終端客戶服務開發工作,配合市場開發進度做地面宣傳,配合廠家專家及當地分銷商服務于終端客戶,增加其滿意度。
3、網絡的建設以終端建設為基礎,產品進入市場并加大開發力度,結合服務工作的開展,整合自身資源優勢,幫助分銷商理順、完善開發新的營銷方案與實施及二級網絡的建設。
4、對市場各級客戶均分類建檔,有專職人員保管,并定期跟蹤監督、及時調整,增加回訪客戶頻率,加強了解,解決實際的困難,增加客戶信任度。
5、公開公司業務投訴電話,對由于業務人員自身問題造成的業務投訴,視情節予以處罰,并及時解決客戶的'投訴,增加其滿意度。
五、強化溝通機制,加速市場信息的收集與轉化。
1、收集真實的市場信息,建立檔案制度,重點對各區域的種植結構、用肥習慣及其他品牌的優勢、宣傳方案等對比找出差距,找出如何整改的信息方案。
2、制訂定期的溝通機制,用溝通來促進管理,融洽關系,增進理解。
3、多與終端客戶聯系,了解一線資料。
六、加強學習,搞好團隊建設。
1、建立學習型團隊,組織公司內、外部的各種培訓外,重點要加強事后的總結與運用。
2、每周六定時召開業務員例會,分析總結一周遇到的疑難問題和分享市場成功經驗,共同探討,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3、與業務人員主動談話式交流,對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從中發現人員的長處與缺點,以便合理安排工作,為其搭建合理的舞臺,充分發揮個人的才能,加強團隊的凝聚力。
七、控制銷售成本
1、增設內勤職能,增加銷售賬目的透明度,定期公布各種業務費用數據。
2、對各種專項費用的投放應遵照雙贏原則,事先與客戶共同對市場加以分析,預測投放的效果,并提出書面建議和協議。事中加大監督事后加以落實評比,如與事先預算相差較大,則由當事人自行解決,或不予以報銷。
3、對日常招待費用嚴格按審批制度,對客戶招待等其他費用弄虛作假、少花多報者一經查實當次費用不予報銷并處兩倍以上罰款。
4、對銷售的各種費用、票據、下鄉時間、路線、當地拜訪客戶的市場資料相結合,如不符不予以報銷。
八、及時處理好市場突發事件做好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制造良好的經營氣氛。
【農業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農業工作計劃07-10
農業發展工作計劃07-19
農業工作計劃 15篇07-10
農業工作計劃 (15篇)07-10
2022年農業工作計劃03-02
縣農業工作計劃三篇04-23
農村農業工作計劃(精選15篇)07-10
農村農業工作計劃(15篇)07-10
農村農業工作計劃15篇06-29
農業發展工作計劃8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