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通用15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并且記錄在日記里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清明節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1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非常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夠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2
今天是清明節,理所當然,今天我們要回老家掃墓。
今天早上,媽媽在洗碗,忽然從廚房里傳來了一聲震耳欲聾的杯子破碎聲。嚇死我們了,只見地上一攤鮮血,鮮血從媽媽的手掌心里涌出來,爸爸急急忙忙地載著媽媽往這附近的診所遷移。爸爸媽媽回來了,幸好沒什么事。我突然想起來了今年是我的本命年,鼠沖馬,況且我們家里還有三只小老鼠:弟弟、妹妹,還有小堂妹。總覺得一大早飛來橫禍,很不吉利,肯定又會發生詩什么不幸的事情。
下午2點多的時候,我們一大家子的人都到山上去掃墓,火辣辣的太陽可一點也不心慈手軟,把我們都快曬成“人肉干”了。
雖然今天的'開頭不是很好,但是除了早上之外,其余的時間也都還不錯。唉!迷信真可怕,害得我今天過得心驚肉跳的,可到頭來還不是什么也沒有發生。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3
今天是清明節,所以這首詩一直回響在我耳邊,雖然我沒去踏青、掃墓,可我也能感覺到人們急切的心情。
人們都開車到郊外燒紙,很嗆。我被嗆咳嗽了好幾次。
清明我們去泡溫泉,我舅舅的愛好是除了泡溫泉,還是泡溫泉,所以每個節假日幾乎都去泡溫泉。我們開車在路上,看到了許多燒紙的人,他們很悲傷的樣子,大概是回憶已故的`親人吧!
今天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不過,我還是快快樂樂的。因為清明節是節日,過節不能高興嗎?
清明節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4
今天我和爸爸回到了老家,由于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坐著三輪車來到了麥地里,哇!眼前是一片綠油油的麥苗!我想:今年農民一定會大豐收的!我真想在這兒玩一圈,可是我們的`重要任務是紀念死去的親人。于是我走到墳前,點起一根根香,我的任務完成了。
我跑到一個土山前,看到地上有許多毛毛根,聽爸爸說毛毛根能吃,于是我拔了一些毛毛根,品嘗了一下,味道果然很香。該回家了,我還想著剛才有趣的一幕,但我前邊有一個大土坑,我一下子掉了下去,哎呦嚇死我了,我趕緊爬出土坑。吃一塹,長一智,我今后走路,可得長個眼睛。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5
今天是4月4日,我們去奶奶家做清明,我們大家先上山去給太公太婆們上墳,大人們拿出酒菜給太公太婆們吃,然后點香,燒紙錢,我們拿著香拜了拜,愿太公太婆們保佑我們身體好、學習好!
拜完了我們就回家去包青圓,我看大人們包的挺好的,我也想做做看,我拿起一小塊面團,像用橡皮泥一樣捏來捏去,捏好了一個碗,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子餡放在里面,媽媽說我放得太少了,我又放了一勺進去,這下夠多了,我再把碗口合攏,再把它按扁,一只青圓就做好了。
做好了青圓,再拿去蒸,青圓蒸好了,我吃了三個,其中有兩個是我做的喲,我做的.可好吃了,我覺得比別人的都好吃,因為這是我親手做的。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6
清明節,我、奶奶、爺爺、爸爸、媽媽一起去灌南上墳,知道給誰嗎?我老爺爺。墓地在灌南縣城的南邊,所以我們要走1小時的路程。
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到了墓地,奶奶拿出已經準備好的蜜食和香蕉擺在老爺爺的墓碑前,墓碑上刻著爺爺及爸爸等兩代立碑人的名字。我們一家老少恭恭敬敬的`在碑前磕頭鞠躬,奶奶口中還在念叨著祝福保佑之類的話……出于好奇,我和兩個妹妹一起去別人家的墓前隨便看看,看到一個墓碑竟然被風刮倒了,再看看墓碑下面就只有一些樹葉,真是太凄涼了。
我們上墳完畢后又到了二爺爺家,他家有兩條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狗,但那條小黃狗對我們有些敵意,我和爸爸去買書,熱死我了,買了一本《冒險小王子》,這可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買來的。
你們經常掃墓嗎?這樣的祭祖我還是第一次參加呢!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7
清明節在以前是思念故去的親人的節日,但在今天,不但是紀念祖先的.節日,還是心情放松踏春的節日。
清明節那天,我們全家去掃墓,走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看到路邊的樹木都發芽了,綠油油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邊,象綠色的草原,回家后,大家分頭買來了食品和鮮花,來到祖先的墓前,我們一起把食品和鮮花放在墳前,爺爺奶奶又燒了一些紙錢,快結束時,我聽到鞭炮的響聲,原來是爸爸在放炮,表示向故去的親人告別。
回家的路止,我想:明年的春天我還要來祭奠,由于他們是我的祖先,是我的親人。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8
清明節快到了,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舅爺爺、阿姨一家人,去給姥姥掃墓,順便去踏青游玩。
一路上,我看到小鳥在枝頭唱歌,河水清澈見底,空氣湛藍深遠,鳥語花香,一片春天的景象。
掃完墓后,我們就向目的地出發了,我們今天踏春游玩的地點是金井茶園。一下車,就聞到一陣清香,我們迫不及待的.進去了。看到這里風景優美,鳥語花香,我們走啊走啊,看到了好多茶樹,綠油油的。我們摘了一大袋,還拍了照想留住這美好的一天。我們繼續往前走,半路上,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池塘,水里還有許多鯽魚浮在水面曬太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池邊,看到了粉紅色映山紅,我摘了幾朵來,送給了我的媽媽。我們走啊走啊,轉了個圈,又回到了原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經過一片草莓地,順便摘了點草莓,一吃,好甜。我們就開開心心的準備回家了,今天的踏春多么難忘啊!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9
4月4日星期六下雨
每當4月4日清明節的時候,我們一家子就人和親戚一起去拜山。
在一路上我看到人們有的拿“金銀衣紙”,有的拿生果,有的拿著燒豬,香……等等這些東西拿到山上拜祭祖先。我爺爺的墳墓就在我家附近的游泳池對面,不用說很快就會到。平時不是清明節的`時候山上都是靜悄悄的,到清明節的時候山上就熱鬧起來。
來到山上我們先把墳墓整理好打掃干凈,把祭品放好然后我們一家人和親戚每個人拿著三支香向墳墓拜幾拜。我許一個愿望,我希望爺爺在天之靈保佑我考試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都考一百分。
接下來就把那些“金銀衣紙”人部燒,最后放花鞭炮,那鞭炮的響聲把我嚇一跳。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念去世的爺爺,希望爺爺在另一個世界里過得更加好。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10
清明掃墓,緬懷先人,既是民族習俗,也是人之常情。但近年來個別地方掃墓名堂越來越多。有人請大仙巫婆為祖宗祈陰德,為子孫求蔭庇;有人出售小紙人,而小紙人又大都是時髦女性模樣,說是要“奉上幾個給老人家浪漫浪漫”;有人嫌冥幣不夠,還制作“存款單”,“存款單”開戶銀行的行長和副行長竟是玉皇和閻羅。
這些做法,褻瀆先人英靈,毒害人們心靈,背離了掃墓的初衷,也玷污了清明節的'“清明”。如果先人地下有知,恐怕也不會同意這樣做。
時代變了,掃墓的方式應當更文明。送上一束鮮花,以此寄托哀思;借培土之機,在墳旁栽上一棵樹,既莊重節儉,又綠化環境。又快到清明節,希望人們自覺遠離封建迷信,要文明掃墓,讓清明節真正變得“清明”起來。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11
我記得每年的清明我都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上墳。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著爸爸媽媽。我又仔細的看了一下要帶去上墳的東西,那么多的紙錢,還有手機、麻將、各種各樣現代高科技,甚至還有搖錢樹,我不由的嘆了口氣。
我國自古就有祭祖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們的祖先,我們的親人,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們,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是他們給了我們的今天,難道我們不應該去祭拜他們嗎?
我每次清明節上墳時,總有一個奇怪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燒的紙錢,上的香,他們能收到、能看到嗎?我們當然會說,肯定不會啊!可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如果是紀念祖先的一種方式的話,那么我們是不是迷信了呢?
祭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繼續發揚下去吧!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12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到我會我們老家祭拜祖先。
我們老家在舞陽農村,走在路上,綠油油的麥田就像大海一樣廣闊。麥田里有許多墳頭,爸爸說每個墳里都埋葬著逝去人們。來到我家的老墳地,這有一片墳頭,爺爺指著一行五個說:“這個最近的是我的爸爸媽媽,挨著的是我的爺爺奶奶,在過去的是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啦!越往后,離我們的年代就越久。”我們燃放鞭炮,在每個墳前都燒了紙錢,奶奶還放了一些供品,對祖先說了一些追憶的話。
最后爺爺又帶我來到一個很大的墳前,這還立了一個很高的`墓碑。爺爺告訴我這是我們于家的祖先,早在幾百年前的明朝,他來到這里后,我們于家就開始繁衍生息下來。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13
清明節似乎總是與雨分不開的。這個清明節便是一個不下雨的雨天。
那是周二的`上午,陽光明媚的清晨絲絲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臉上美妙極了。
遠足一直走到陳輝陵園。咦?我這個長跑歷來不及格。體力超差的人怎么一點也不累?據說人沉思時不會累。那我呢?總在沉思陳輝吧?
回去的路上,陽光燦爛地直射我的眼,刺地我會不過神來。
驀地回頭,依稀還記得我身旁的陽光強烈而遠處那痕痕絲線般的光線卻輕輕撫摸著身旁的柳枝。柳枝剛剛長出嫩葉,但已頗為可愛。
天空依舊萬里無云,但我心中的甘雨卻已在浸潤我的心田。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14
“清明時節雨紛紛”,早上還是毛毛細雨,可等我們來到溫嶺澤國,雨卻停了。
我一下車,一眼就看到了院子里阿姨正騎著一輛,我之前從沒見過的小自行車轉圈。它沒有把手,中間只有一個很矮的坐椅,前面有兩個小輪子,后面有一個大輪子,后來我才明白這叫“大小三輪車”。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小心翼翼地坐上了獨輪車,先是爸爸在后面扶著我繞了一圈。
后來趁著爸爸沒注意,剛準備騎,可是重心不穩,摔了個“嘴啃泥”。可一想到爸爸常說的:“堅持就是勝利”,我就咬著牙,忍著痛,又站了起來繼續騎。我騎得越來越熟練了,甚至都不明白爸爸的手是什么時候松開的。我開心地笑了,爸爸也看著我笑了。雖然我的`膝蓋現在還隱隱作痛,但我的心里卻是美滋滋的。因為,我不但學會了騎三輪車,而且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干什么事情只要堅持就能做好!”
三年級清明節日記15
時間過得真快,又一個清明節來到了。不知不覺,我的思緒又飛到了上一個清明節……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一天,爸爸開車帶我和媽媽來到了媽媽的老家。到了那兒我發現那邊的人都很忙碌。我很喜歡叫媽媽來和我一起種小樹苗,我先把土挖一個大坑,再把小樹苗種進去,最后再把土培上。每當我種好一棵小樹苗,就會叫媽媽過來看,媽媽看了之后說:“真能干!”種完樹之后,我就和爸爸媽媽舉行一場放風箏比賽,放風箏比賽就是我和爸爸媽媽一人手上都拿著一個風箏,我一說:“開始。”我們就開始放風箏,最后看誰的風箏放得最高誰贏。
不知不覺都到了中午,直到聽見媽媽喊:“吃午飯了。”我才回過神來,從回想中出來。那個清明節過得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