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感想
清明節感想1
今天是4月5號,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早上,我5、6點就被拉起來,胡亂套上衣服,還沒有來的及吃早飯,就被塞進車里,向老家出發。
今天的天氣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掃墓要去的地方多著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爺爺--------有的地方非常遠,但是不管多遠,咱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叔叔們都說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說,不過我自己倒是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欲斷魂三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這些墓里面,和我血緣最近的就是爺爺了。爺爺在我還沒有出生就死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樣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爺爺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傷心,從來不敢給她要。看到別的孩子和他們的爺爺高聲談笑,我心里有羨慕,又傷心。
來到爺爺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拔雜草,清垃圾。沒一會兒,墳墓就煥然一新。爸爸媽媽麻利的從袋子里取出帶印章的黃紙、冥幣,在墳墓前燒成灰,給在陰間的爺爺送去錢財;然后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豬肉,紅彤彤的蘋果------咱們把香點燃,雙手舉香排成三排向爺爺祭拜,隨后,咱們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緬懷去世親人的節日,每年咱們都會回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后。
清明節感想2
清明節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游,我已無心迷戀。又是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么。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然后那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那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清明節感想3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這天就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里趕過來了,為的就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齊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里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就是忘了拿鞭炮了呢?于就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后親切地對我說:“就是啊!我這天確實沒帶鞭炮。”爸爸的話音剛落,我立刻接上了嘴。“那您為什么明明白又不帶來呢?”
爸爸明白我就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于就是對我說:“那就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然后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就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那里,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就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就是多么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禮貌人,好嗎?那此刻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此刻我們面前吧!
清明節感想4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鄉村。那里青山環抱,樹木蔥蘢。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家鄉的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因此一到清明節,我都會跟爸爸、媽媽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爺爺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因為我總想起爸爸跟我說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七歲那年父母雙亡,從此他跟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從小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跟學校的資助念完中學,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范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個堅強的人,沒有因為命運的坎坷、生活的貧困而放棄自己的學業。爸爸在我學習最沒信心的時候告訴了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爸爸是為了讓我明白了: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清明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那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我想告訴他們:“爺爺,奶奶,你們安息吧!你的兒子現在過的很幸福,他用他的堅強換來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的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的人,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
清明節感想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又是一年清明到,天空應時下起了小雨,天灰蒙蒙,不時夾雜著風,感覺冷冷的,有些凄涼,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獨有的韻味。
我們一大家族人,踏在泥濘的小路,提著早已準備好的紙錢,穿過被雨水洗滌過的樹林,來到鐵山坪“祖祖”的墳塋。
作為家族老大---大舅公來到墳前就挽起衣袖奮力拔起墳頭草;二舅公拿出準備好的帕子輕輕的擦拭石碑上的灰土,邊擦邊喃喃自語道:“爸媽,我們來看你們呢。”(男女祖祖合墳)婆婆和姨婆找來棍子掛青,給祖祖打打遮陽傘;伯伯、爸爸、表叔們和我們小字輩兒都清理墳周圍的雜草,大家的動作都輕柔而緩慢。這時一陣風,輕輕吹過,帶著絲絲憂傷。我好像被這憂傷的氣息感染了,鼻子不由的一酸,眼前模糊了,好像回到了小時候。
祖祖生長在農村,特別愛干凈,小時候我的衣服都是她洗的。她特別愛菊花,她常說菊花是花中君子,清麗、高潔。有一次我把口香糖扔到了菊花上,祖祖看見那把臉一沉,嚴肅地對我說:“菊花是能玷污的嗎?”于是,她拿起手帕,輕輕地擦拭著菊花上的口香糖,就像對待她的寶貝似的…..
“來,擺貢果!” 二舅公一聲呼喚,大家停止了手上的勞動。擺供果、倒白酒、上柱香,撒紙錢,大家一氣呵成。大伯伯點燃第一堆紙錢,我們大家圍成一個圈燒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大家的臉。我凝視著那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 眼前又出現了祖祖的音容笑貌。他仿佛就立在我的身邊,似遠非近,似近非遠,仿佛我們一伸手就能把他抱住。一陣風吹來,還是被無情的風吹走了……
清明節的感想作文4
今年的清明節給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人多車多。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非常繁忙,大街小巷,人來人往,車輛川流不息,把一個本來不大的小山城堵個水泄不通,上山的路上竟然到處都堵車.....掃墓、上墳,這是人們懷念故人、傳遞愛心的傳統文化習俗。但清明節好象超過春節的熱鬧程度,不得不讓人有點想法了。
清明節上墳時 還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上墳的人哭著臉的少,面帶恬淡微笑的人多。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是說上墳的人心情是悲痛和沉重的。但現在上墳的人流中有大部分以上的人是面帶微笑的,這與早晚上下班的人流緊張與疲憊的神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墓地上也有哭泣的`,但那都是些剛剛失去親人沒多久的,哭泣大多都是很短暫的,也許這就是現代人的觀念。畢竟“人死如燈滅”,生生死死的自然法則是不可抗拒的,人們已經把死亡看的很淡、很淡,所以即便是在墓地,也不覺得這就是悲傷之地。在上墳祭祖掃墓的人流中,一群群一對對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他們或是微笑著打著招呼,或是微笑著邊走邊交談,全然沒有為地下之人悲傷的心情,他們更多的是互相問候著家常里短、人情世故、過去未來……總之,愉悅的表情伴隨著掃墓人,全然沒有詩人杜牧描述“欲斷魂”的神色。
人們真的把祭祖掃墓看成了放松心情的日子。人生有苦有樂,活著的人的確不需再為死去的人悲傷,而應該為死去的人高興,因為他們終于脫離了人生的種種苦難了!——不知這樣理解對嗎?不知道清明節去掃墓的人們都有些什么樣的感想呢?
清明節的感想作文5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途中寒食》宋之問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天的喜訊,宣告著溫暖的捷報。但這種溫暖中也略帶悲傷。清明也是一個節日,一個專門為寄托哀思、懷念在天國上安息的靈魂的日子。
每年的這個時候,和煦的陽光下,輕柔的春風中,總有不少人,在心中,默默悼念遠在天國的親人,朋友,或這,一個讓自己銘記深刻的名字,一個身影。
這個日子,懷著一種復雜的情愫,仰天看藍天,想想那個心中默想的人,在天上,也會注視著自己吧!默默不語,在人間與天堂架起一座隱形的天橋,用心去溝通、懷念。清澈的心靈湖面,平靜得沒有一絲雜念,用這樣的安祥、紀念在另一個世界遙望人間的你們。
這個時候,腦海中總浮現出一些身影,靜靜的,如幻燈片放映。有時會想起一個以前同在一個城市中的熟識的人,一個遠方或身邊的已逝的親人;那些以身殉職的戰士;還有在去年汶川地震中遭遇不測的同胞們;還有我或許不曾認識的'陌生人……
墓旁,放一束鮮花,那些墓碑主人在世時喜歡的物品;撣撣碑上的灰塵,燒些紙錢,為那個安息的生靈做祈禱……望著碑上曾經熟悉的照片、名字,前來掃墓的人們有時難已控制悲傷,失聲痛哭;有的沉默不語,若有所思地佇立著;有的顫抖著,低著頭,竭力控制著難過的情緒……看著他們悲痛萬分的神情,我的每根神經也都為此顫抖。這是對心靈的沖擊,也是一次洗禮。
應該說我比他們幸福的多,在我身邊,并沒有特別親近的家人,朋友離世,我可能不會理解到那樣的心痛。固然,換誰,也不愿去體驗一把的。我們都不希望身邊人們的離去。但是,人的死亡,并不是我們簡簡單單就可以控制的。總會有一天,在你的身旁,你最親近的親人或朋友去逝了,你可以坦然地面對嗎?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悲歡離合。"人世間,死亡并不是那么可怕,雖然我們不希望"死亡"降臨,但是請勇敢地面對。每個人都會有面對死亡的那一天,你、我,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只是,如今,我們這些人幸運而幸福地生活在人間,這已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大的恩惠了,"活著,就是幸福。"
想想那些在天國的人們吧,在為他們懷念時,也為自己感到幸運吧!在回憶那些生命時,我們會難過,會悲傷,會哭泣,會感嘆。眼淚之后,未來的路還很長,請化悲痛為力量……
最后,依然祝福另一個世界的你們,愿你們快樂的生活。"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清明節感想6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這平淡的二十多個字,無數次縈繞于我的耳畔。這一刻,我恍然發現其內在竟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四月四日早上,我隨手翻閱著《紅巖》,立刻沉浸在其中。忽然,一陣低沉的鳴笛聲劃破長空,透進窗里,深入我的心坎上。隨即,車輛也跟著長鳴,久久回蕩。緬懷英烈時刻到了。
瞬間,《紅巖》里的人物似乎全都活了——江姐一甩為鮮血染紅的頭發,許云峰一展革命者無可比擬的才干、品質與氣魄,還有成崗、劉思揚、蘿卜頭。回首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若沒有這樣一群偉大的生命、不屈的靈魂,我們不可能有今日的生活。
三分鐘,一百八十秒的警報聲,哀思充溢我心。嚴冬在春風的撫摸下消退,歲月在奮斗中漸漸遠去,歷史的長河記下了多少英雄的感人事跡,他們為了自己頭頂的`那片藍天,犧牲生命在所不惜。
離去的只是英雄們的軀殼,他們的靈魂將以另一種方式永駐中華兒女的心中。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的那群身著白衣,心有錦鍛,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是時下最值得我們謳歌的英雄!他們同樣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溫暖了冰冷的病房,譜寫了人類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
國旗半垂,舉國同哀,這是對逝者的尊重與緬懷,對生命的珍惜與關愛。這莊嚴肅穆的長鳴寄托著血濃于水的同胞之情,也昭示著中華民族將慨然前行的奮發之志!
逝者安息,山記得你們,海記得你們,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四月芳菲敬英雄!
清明節感想7
雪災過去了,萬物復蘇,20xx年清明節又到了。打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么“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么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里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尸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紙錢只剩下最后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里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感想8
不知這算不算踏青呢?由于下雨天的關系,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都呆在家里看電影,從上午11時多,一直到下午5時才結束(兩部電影)。爸爸突然說要去高淳的一位朋友那兒去吃飯,順便玩一玩。我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到叔叔那里。見媽媽點頭同意了,我也只能默許了。
高淳離東山是有些距離的',所以我們開了一個多小時車子才抵達目的地。叔叔是個生意人,開了德天肥牛和美食城店,他帶了我們去武俠館的一個餐館來飲食,當時已是20時多了,許多店都已打烊,差不多在老街上只有武俠館仍是生意興隆,燈光不滅。叔叔和爸爸去點菜了,我、媽媽、阿姨和另外一個叔叔(是叔叔的助手)找了一個空余的包間等待著香味撲鼻的食物來。不一會兒,他們點的菜把整張桌子都擺滿了,有牛排、紅燒雞塊、豆干燒芹菜、蝦子等等,聽我的講述,對面的你是否已饑腸轆轆、垂淰三尺了呢?
21時左右,我們結束了飲食,叔叔買了單,我們準備出去了,卻還發現有兩對人在吃飯。哇!傾盆大雨直泄下來,我們沒有帶傘,頂著大雨沖進車里。雖然已經22時了,但爸爸媽媽還是去了叔叔的辦公室聊了會兒天,我拿著課外書靜靜的看,等待著他們。
23時了,爸爸媽媽和叔叔告別,這時間不禁讓我嚇了一跳,想象回到家里差不多24時多了,便立馬上了車,躺著睡著了。
這次的“踏青”時間真是長啊!
清明節感想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凜冬漸逝。當點點翠綠綴上柳枝,片片粉紅覆于桃枝。清晨再現聲聲鳥鳴,微風不再凜冽,略帶和煦。春定是悄然而至,靜無聲息。在這多情的四月,多愁善感的不僅只有古代的文人墨客,如今又有誰能靜觀這無盡春光后不為之所動。生思,起念?
清明將至。天氣陰沉,接連數日細雨不絕,小路已滿是泥濘。游人杜牧行走在這小路之上。目及行人,皆雙目縹緲,悲現于面,若有所念。故心念消沉,愈發悲傷。欲借酒消愁,遍尋無果。終遇得一牧童,穿一蓑衣,戴一斗笠,手握羌笛,騎一青牛。便上前詢問酒家何處,牧童沉默不語,只是抬手指向前方開滿杏花的村莊,便悄然離去。看著那開滿杏花的村莊,獨自前行,低頭不語。到時,清酒入口,目至窗外。詩人杜牧輕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夜生春意,清明一暮生相思。曾經在一座古橋之上,一對文人一見如故。只因那日,細雨紛紛。他低頭輕吟‘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的招手做別西天的云彩。她抬頭輕誦‘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字里行間的相思,想念。亦是無可替代的。詩情隨著那一場細雨紛揚到康橋的每一個角落。那場相思隨著時光的推移,更多的是留痕于書籍。一場春念,亦因為細雨的停止,悄無蹤跡。正如別時一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因為你在春季,亦擁有春光的無限柔情。因為你有雨意,亦擁有細雨的無限悲寂。因為你有《清明》,亦擁有杜牧的陣陣惆悵。因為你有《再別康橋》,亦擁有徐志摩的款款深情。因為你為清明,誰能不因你而起一場春念?
清明節感想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跟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跟我們一樣,幸福跟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跟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跟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并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感想11
七年前,我還是一個小孩子,不懂得太多,生、離、死、別。姥爺去世七年了,對他外貌記憶已模糊,唯一記得的是那些事,關于他疼我、愛護我、關心我的所有事。我不敢保證我還對那些事記憶猶新,因為,他帶給我的太多,多到我數不清,也道不盡,我甚至都還不知道怎樣報答他種種,他就沒再給我機會。但他讓我感到,清明雨上,微雨不涼。
媽說過,姥爺很高,說他當時是村子里最帥的人。姥姥也很漂亮,人們都說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人,也是經歷過許多的。姥爺在我心里有好多面,每一面都詮釋了他的性格。姥爺青年時曾參加過淮海戰役,同村的壯年男子去了好多。姥爺給我的.那一面是鐵骨柔情。戰爭時,姥爺因腿疾要離開戰場。離開前,姥爺的戰友也是同鄉的兒時好友命垂一線,戰友叫姥爺走,不要管他了。姥爺不聽,照顧他一直到戰爭結束,從未離開。
還記得兒時,每次回姥爺家,他就會走到院子中央,拍拍那輛高大而又老成的自行車,說;“走,我帶你去買吃的。”記得我坐在他的車座后面,聽到他自行車在凹凸不平的黃土地上吱呀吱呀的叫,我想,又該上油了吧。當我抱著一大包零食蹦蹦跳跳地出現在媽媽面前,姥爺的自行車已經停好放在院子里,姥爺就拍拍褲腳上的土,笑著坐到對著門的那把椅子上。這一面,是在我心中永不陳舊的疼愛。
七年了,七年了,所有記憶都該模糊,這些事,我怎么總是想起呢?那天姥爺躺在病床上,我說:“姥爺好了可要給我買糖呢!”六歲的孩子懂些什么,現在想起,就覺得我的話多么荒唐可笑,那可是一個突發腦血栓的病人啊。可當時,醫生說,病情已經穩定,什么事也沒有了啊!一切怎么那么突然!姥爺出殯前,六歲的我還不懂得生離死別,我一臉茫然地被媽媽帶到那里,我竟然沒有一點感覺。媽媽當時哭著對我說:“你怎么了,怎么不哭啊!”我怎么了,我當時在想什么,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七年,我無數次的后悔當時的自己,可是,往事已被風輕輕帶走,回不去了。
有人說,清明憶、憶故人。姥爺不是英烈,他是我記憶中鮮活的一面。他有我夢中的故事,還有他教給我的精神。他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他是幾億中國人民中的一份子,但我在心里,他是那幾億星辰中最閃亮的一顆。
清明節感想12
今天是星期____,老師答應今天帶我們去森林公園掃墓。聽說這是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的活動,所以規模很大,這也是我第一次去森林公園游玩。
星期____下午,我早早地來到學校,生怕來遲了會把我丟下。到了學校不久,老師就組織好隊伍,帶著我們出發了。
寵大的隊伍上車后圍的水泄不通熱極了,感覺呼吸都有些困難,還好有____老師陪我聊天。第一站先來到青少年活動中心,一位大哥哥把活動中心的隊旗拿來了,我們便繼續趕路。
到了森林公園后,奇形怪狀的石頭映入我的眼簾。走進大門,右邊是鴿子窩,里面有白、黑……顏色的鴿子,咕咕地叫著,仿佛在歡迎著我們。沿著大門向里走,不久,便來到了“烈士紀念碑”下。我、____、____、____被選為了學生代表,為烈士墓碑敬獻國旗。
活動開始了,拿起國旗,我感覺手里沉甸甸的,此時我知道我手里拿著的不是一般的國旗,而且革命烈士的英魂,也包含著我們所有人對烈士的敬愛。由主持人獻詞后,我們向革命烈士默哀。此時,整個廣場靜悄悄地,仿佛能聽到每個人的心跳聲。宣誓后,我們懷著莊嚴的心情向烈士們敬獻花圈。
活動后,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了烈士陵園,一路上,聽著老師的介紹,我對這莊嚴的紀念碑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聽說紀念碑前的兩個石梯共有2.1米。代表著大慶人民對烈士們的敬愛之心。我懷著無比敬仰之心仰望著墓碑,內心澎湃:烈士們,你們有藍天為伴,并不孤寂,可是今天之后,我也會經常來到這里,陪伴你們。
接下來,老師又帶著我們來到了果成寺,果成寺外金碧輝煌,巍峨、美麗,仿佛皇家園林。沿途更有參天大樹為們,顯示著它的高貴、尊嚴。
今天的森林公園之旅真是讓我大看眼界,我不但度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清明節,更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大開了眼界。活動結束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森林公園。遙望墓碑,我招手呼喚:“再見了,下次清明節再見。”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城市森林給烈士掃墓。
來到烈士陵園前面,我抬頭望著雕塑感覺它巍峨聳立,心想:這么高!至少得幾十米吧!校長講了這個墓碑的由來,我一聽不由得打了個寒戰,肅敬之情也油然而生,這原來是所有為保衛祖國在戰斗中犧牲的革命烈士的紀念碑呀!
此時,老師在挑選向烈士敬獻國旗、花圈和鮮花的同學,我非常激動,恨不得自己能馬上拿上花、國旗跑上去,獻給為保家衛國而長眠的英雄們。很榮幸,老師選上了我。我從老師的手中接過鮮花,雙手緊緊的`握著,生怕鮮花會從我的手中脫落。我走在臺階上,手中捧著鮮花,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此時,手中的鮮花也變得更加鮮艷無比,它是那樣的珍貴。我把鮮花放在陵碑前,希望這幾束鮮花永遠開放,如同革命烈士的精神一樣永垂不朽。
接下來是敬獻國旗的環節,我們敬著隊禮,這不僅是對國旗敬禮,也是為革命中犧牲的英雄敬禮。我們開始打掃墓碑,我小心翼翼的擦著,好像這碑是橡皮泥做的,稍微一用力就會變形,好像多弄出一點聲音就會驚憂了英雄們的美夢,我一邊擦一邊心里不住地想著。微風在我耳邊輕輕的掠過,親吻著石碑,仿佛她也想送給革命烈士們一些祝福。
英雄們用熱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這樣美好、幸福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做出貢獻,用實際行動祭慰英雄們的靈魂。
清明節感想13
這天就是4月5號,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早上,我5、6點就被拉起來,胡亂套上衣服,還沒有來的及吃早飯,就被塞進車里,向老家出發。
這天的天氣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掃墓要去的.地方多著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爺爺--------有的地方十分遠,但就是不管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叔叔們都說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說,然后但就是我自己倒就是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欲斷魂”三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清明節感想14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銘記歷史,銘記那些偉大的人們,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感想15
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世園會征文,守護甜心之小清明節感受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清明節感受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著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爛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戲而下,咿咿呀呀,歡蹦亂跳地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繅絲姑娘迥然不同:藍布棉襖,黑粗呢短大衣,草綠色長褲,脖子上的紗巾是白的.,扎小辮的頭繩是根黑毛線。么,給校長的一封推薦書,紅領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屈指一算,母親今年已四十歲了,多快啊!打開相簿,看見母親年輕時,身材苗條,臉龐細嫩漂亮。無情的歲月,在母親臉上刻下一條條的皺紋,如今母親已略有中年婦人的身材。這時,我發現,是我們使母親勞累成今日的樣貌。
星星充滿了感情,像頑皮的孩子,在稚氣、執著地注視著人間,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講述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
【清明節感想】相關文章:
清明節感想02-03
清明節感想作文06-03
清明節的感想作文06-10
清明節掃墓感想02-04
清明節感想的作文11-02
清明節的感想作文07-13
清明節感想作文06-26
【精】清明節感想作文03-30
清明節感想小學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