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通用22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
在祖國的西北部,有一個被藍寶石般河水簇擁著的美麗自治區——新疆。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靜靜地躺在西北邊陲。而我就在愉快的暑假中,投入了她的懷抱。雖然過了這么久,但她的美麗依舊在我腦海中不斷呈現。
在新疆的高原——巴音布魯克草原中留給我的印象只有一個:馬“野”。在草原中,雄馬個個英俊瀟灑,身材魁梧,好似一位整裝待發的軍人。記得那次,我剛騎上一頭棕色駿馬的馬背,那匹烈馬就一下子成了盯上獵物的.豹子一般,腳下生風,朝遠方的森林奔去。但剛過完一座綠色的小丘,馬又變成了個頑皮搗蛋的猴子,馬蹄一剎,抖抖身上的毛,頭一扭,又往回跑。待我緩過神來,馬已經把我甩下自個兒鬧去了。
那整個新疆留給我什么印象呢?要我說,風是“野”的。走進喀納斯森林深處,微風帶來了樹木的清香,帶走了小道的喧嘩。整個森林顯得異常幽靜。但不過多久,原本清爽的微風一下子就變成了鋪天蓋地的龍卷風。風吹得原本平靜溫順的河流變得狂躁起來,用力擊打著岸邊。狂風還使得那些生活在深山密林的動物們吼叫,好似打擾了它們的午覺。風像個嬰兒,不過多久,又漸漸平靜,山谷又恢復了原貌,好似一切都沒有發生。
新疆的野,讓我看到了一種無拘無束的美,這種美,讓你感到清新,感到愉快,感到自由。這就是那美麗的新疆。這種美是只有在新疆才能體會到的,雖過了這么久,但它的野還是一遍一遍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2
一月十三日,我和媽媽來到了布爾津縣,它隸屬新疆阿勒泰地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雞尾”最高點,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北部是阿爾泰山的最高點友誼峰,是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邊境縣。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和福海縣相連。南北長200公里,東西寬49—82公里,呈葫蘆形,總面積10540.3平方公里,國界線長218公里。
祖國的山河無限壯美,在這里一天之內,可以領略到春夏秋冬四季風光。高處的阿勒泰峰,銀裝素裹,儼然北國寒冬。中山帶則是松林蒼蒼,秋高氣爽。低山帶千里光、百里香等盛開的山花,似雨后彩霞,萬紫千紅,彩蝶紛飛。山下哈納斯湖邊,碧波蕩漾、海鷗鳴叫……
當我們站在與哈薩克斯坦的邊界線上時,心情格外激動,我撫摸著界碑,前面是陌生的國度,望遠鏡里隱約看到邊防哨所。身后是我們偉大的'祖國,邊防哨卡上的五星紅旗格外醒目,全副武裝的解放軍叔叔莊嚴的守衛著我們偉大的祖國的西北大門。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地點,每個人的心情都是莊嚴的,豪邁的,我們為偉大強盛的祖國驕傲,站在邊境線上,愛國之心油然而生。
我默默地下決心,一定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更美好。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3
我的家鄉在那美麗的新疆,烏魯木齊是新疆的首府。在這片幅員遼闊的大地上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比如說有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等。我們各民族間團結友愛,親如一家。我們常說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也離不開,少數民族之間也是相互離不開的。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
我們美麗的家鄉,還有讓人一想起來就會垂涎三尺的.各種瓜果。有那香甜的哈密瓜,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和由葡萄晾曬而成的葡萄干等等啦,這些都是我愛吃的。除了香甜可口的瓜果外呢,還有新疆的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美食哦。想必你聽說過,也品嘗過吧!維吾爾族大叔阿不都拉的馕,吃上一口又香又脆,讓人回味啊!還有抓飯和烤肉呢,其中的美味只有你親口品嘗后才能明白哦!來新疆旅游的游客們都會去品嘗的,吃完后他們會豎起大拇指說:“亞克西”。
大家都知道我們美麗的新疆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不但唱的好,而且跳得也很棒。被稱為“天生的舞者”。是不是很羨慕啊?那就請你來我的家鄉新疆吧!我們會熱情的招待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好友!
啊!介紹了這么多,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啊!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4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雄渾悠久波瀾壯闊,充滿生命力、極具神秘而又令人震撼的歷史畫卷,在一段段影像中,君王的豪情壯志,英雄的文韜武略都融入在這厚重而又漫長的歲月中,在時間與空間之間鋪展開來,風起云涌,鐵馬秋風,浩蕩山河。《中華疆土》《家國天下》形成多元一體的大一統格局,《血脈交融》《共同開拓》中華兒女共建家園……極具濃厚色彩的地域風情,絢爛奪目的文化匯聚于此,猶如涓涓細流,沁人心脾,滋養著一代代天山兒女。不同語言不同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生不息。
知史,能夠讓我們有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開放的姿態去迎接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作出更多的貢獻,取得更好的成績,“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更有“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在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自我激勵,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一生之中,定要付出努力,付諸行動,無悔于短暫人生,無愧于偉大的時代。
江山多姿,如詩如畫,對這片土地包含深情,我們愿它不僅如人們心中那個風景迷人,遙遠而又神秘的邊疆明珠,各族兒女也一定會在時代的激流中,開拓進取,穩步前行,共創美好生活。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5
新疆在我們西北部,她占了祖國的六分之一,也是我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終于,在今年暑假,外公外婆帶著我去了那里,我別提多開心了!
新疆的美食有很多很多。比如:羊肉串、烤羊腿、烤全羊。烤全羊的造型非常獨特:它的頭上戴了一朵大大的紅色的花,嘴里叼著兩顆青菜葉子,真像活了一樣。看到它這樣活靈活現,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放進嘴里。哇!一點膻味也沒有,鮮中帶甜,真好吃呀!
除了美食,新疆的風景也非常優美。天池的風光是最美麗的。平靜的`湖面倒映著一棵棵柳樹的影子,若隱若現的美極了。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水面上波光粼粼。我忽然想起蘇東坡贊美西湖的古詩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天池的美景可與西湖相媲美呢!
新疆的特產也非常多。比如:囊。哈哈,你肯定不知道囊是什么吧?告訴你哦:囊是一種像批薩一樣的餅,它非常硬,是新疆人喜愛的美食。葡萄干大家都聽說過吧!它的味道很甜,而且很有彈性呢!
我為你們介紹了這么多有關新疆的知識,你初步了解了新疆嗎?以后有機會可以去走走看看哦!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6
有一個地方被稱為“神的自留地”,有一個村子被稱為“中國第一村”,有一群人被譽為“神的自留地的守護者”。這個地方叫禾木,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禾木村位于新疆布爾津縣的喀納斯湖畔,是圖瓦人集中生活的居住地。看見禾木的第一眼,我的腦海里就閃現出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是一個恬靜、美麗的村子。一座座風格獨特的小木屋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家家戶戶都有籃球場般大小的院子。人們總喜歡在院子里種滿各色各樣的鮮花,大的.,小的,紫的,藍的,到處都是花影,到處都是花香,好不迷人。
蒼翠欲滴的草地后面,是一片筆直的仿佛要刺破天空的白樺林。白樺林旁有一條清澈見底、一路歡唱的河流。河邊漫步著牧歸的牛馬,悠閑地穿行在一座座小木屋之間。如果爬上山坡站在成吉思汗點兵點將的地方遠眺,你就會看到村中飄著裊裊炊煙,炊煙又籠罩著這一切,仿佛一幅美麗恬靜的畫卷。
禾木村不僅風景優美,還是一個嬉戲玩耍的樂園。我和伙伴們坐在河邊的大石頭上打水漂,看著飛鳥盤旋,聽著河水歌唱,呼吸著清新甜潤的空氣,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棵草或一朵花,陶醉而忘我……
禾木就像是深山中的桃花源,沒有喧嘩,沒有吵鬧,沒有競爭,只有圣潔、清新與美好。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7
我心中的那片綠地來上海七年有余,風俗民情、生活習性,乃至膚質身材都有所改變,已然活脫脫得像個南方姑娘。以致于每次介紹說自己來自那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廣博綠地——新疆之時,無人不驚訝。在我的心中,故鄉新疆是片富饒的綠地,瓜果飄香。長久以來我一直覺得在那里生活,是神的賜福。
于是,我是新疆人總能自豪的說出。但在別人驚訝的眼神中我仿佛看見了另外一種復雜的情緒。我明白,這是因為新疆人這三個字眼勾起了他們某些不好的回憶。我也曾不只一次聽到有人說起對新疆人的映像,在他們的思想中新疆人無非兩種:一種是賣羊肉串的。第二種就是小偷。大家都會在發現丟東西的時候張口就大聲咒罵新疆人,尤記得老師也跟我們講:“出門要躲著新疆人點!”每每這時,我的心都會一顫,“小偷”這兩個字仿佛是對我的一種評判。我想上前去反駁,想告訴他們我心中的那片綠地是那樣的郁郁蔥蔥,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是善良而美好的。
我也有維吾爾族的朋友,他們比起漢人反而更加熱情,更講義氣。而他們所說的"小偷"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也許那只是居住在這個面積占中國土地四分之一的居民的一個零頭。何況很多人認為長著高鼻子、高額頭的少數民族相貌的人就是新疆人。而事實上,新疆絕大多數都是漢族人。他們也被包括在新疆人之列。而這樣的以偏概全傷害了其他更多的善良人的心。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8
我們終于來到了新疆的省會城市——烏魯木齊。聽人說烏魯木齊要晚上九點鐘天才黑,而吐魯番則更晚,要晚上十點鐘天才會黑,這兩個地區的時差和我們衢州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別啊,你知道嗎,我們衢州七點鐘天就黑了,相差了2—3個小時。這個數不讓我大跌眼鏡,我就不姓張,這些人還不得十二點鐘才會去睡覺啊,這不得不讓人吃驚。
新的一天來到了,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葡萄溝。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可算來到了葡萄溝。哦,不,葡萄溝難道也沒逃過沙塵暴的魔爪。看來是的,我們開車一進去,里面一片狼藉,看來空中沙的成分可不少。唉,這廝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候來,害得我們吃飯都吃不好。終于苦難熬過頭,沙塵暴走了。這下葡萄溝的美又回來了,哦,又可以在那長滿了一個個嬌小而又像翡翠般誘人的葡萄架下一邊品嘗葡萄一邊乘涼了。那葡萄一口咬下去甜甜的,十分光滑,而且水分也足,那滋味真是沒的說。
第二天飛快地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今天要挑戰的地方是南山。
一進入南山,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獨擋一面的大山聳立著,小溪從大山間輕快地流出,不時發出“咝,咝,咝”的聲音,好像在告訴我們山上的'奧秘和玄機。開飯之前,我們前去爬山。我一馬當先,先向山頭發起了沖鋒令,姐姐對我緊追不放,我“嗖嗖嗖”幾聲就爬前頭了,后來實在太累了,在半山腰休息了一會兒,又開始爬。哦,前面是大巖石的“戰地”,我可得防著點,我爬著爬著,哦,不小心腳滑了下,幸虧我的運氣好,抓住了一根東西,想把本大爺甩下去,門都沒有。可我一看我手上全是刺,我趕緊拔掉,原來我抓的是一朵有刺的花。我可倒霉了。后來姐姐也趕了上來,我們一起爬到離山頂不遠時,下面傳來了爸爸媽媽的叫喊聲,他們在叫我們下去,可是離勝利只有幾米之差,要放棄嗎?唉,母令不可違,下去吧。
新疆之行,讓我領略了異域風光,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新疆我還會來的。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9
新疆,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也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
家鄉是個瓜果之鄉。一提到瓜果,我情不自禁地就想到吐魯番的葡萄。白色的無核白,堪稱“中國綠珍珠”。紫色的玫瑰香葡萄、紅色紅提、綠色的有葡萄,圓圓的黑珍珠,橢圓形的麗扎馬特……酸甜可口,讓人吃了還想吃。
再說哈密的哈密瓜,吃起來又脆又甜。聽爸爸說,在古代哈密瓜是專給皇帝進貢的貢品呢。還有庫爾勒的香梨,它皮薄汁多香甜可口,爸爸說《西游記》里孫悟空和豬八戒偷吃的人生果就是它呢。還有庫車的小白杏、和田的石榴……真是數不勝數。
家鄉還有豐富的物產。最有名的要算“一黑一白”了。“黑”指的是工人叔叔開采出來的石油和天然氣,不僅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燃料,而且還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白”指的是農民伯伯種植的棉花,白白的'棉花就像天上的朵朵白云漂亮極了。聽爸爸說,新疆的日照時間久,所以新疆的棉花絲絨特別長,在全國都很有名。說不定您身上穿的衣服就含有我家鄉的棉花呢。我真為家鄉有豐富的物產感到自豪。
我的家鄉美景可多了,比如: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水草豐美,牛羊成群,要是騎著馬兒在大草原上奔跑,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終年不化的雪山,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美輪美奐,就像仙境一般。
我的家鄉美食多多,有香噴噴的抓飯、筋道的拉條子、實在的大盤雞、美味的烤羊肉……哈哈,我的口水再一次流了出來。
聽了我簡單的介紹,你心動了嗎?心動不如行動,快到我家鄉來吧,熱情好客的新疆人會用最甜的瓜果,最香的美食,最美的大自然迎接你呢!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0
做一名“石榴籽”式的干部
“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這句話是我來到新疆之后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在這片越占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群眾都是新疆這顆“大石榴”里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籽”。而我們作為一名干部,要做一名“石榴籽”式的干部,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奮力開創新疆工作新局面,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做一粒晶瑩剔透的“石榴籽”,清白為公。石榴之所以受人們喜愛,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石榴的果肉是晶瑩剔透的。如果有壞掉的果肉,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并將其剔除掉。作為一名干部,就要做一粒晶瑩剔透的“石榴籽”,執政清廉,為官清清白白,敢于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要如同于謙在《石灰吟》寫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做一名不貪贓枉法、不徇私舞弊、不以權謀私的兩袖清風、清正廉明的“清白干部”。
做一粒甜入人心的“石榴籽”,為民著想。石榴深受人們喜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榴籽入口是十分清甜可口。作為一名干部,就要做一粒甜入人心的“石榴籽”,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樂于為廣大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將自己的工作切切實實地與老百姓的利益結合起來,做一名為老百姓謀福利、求發展、解難事,讓老百姓真真正正感覺感覺到甜的“百姓干部”。
做一粒內心堅定的“石榴籽”,保持初心。石榴雖然吃起來可口,但好多人覺得吃完果肉還要吐籽太過麻煩。可沒有那硬硬的籽一步步地從土里生根發芽然后開花結果最終變成可口的果實,我們也就不會品嘗到可口的石榴。作為一名干部,就要做一粒內心堅定的`“石榴籽”,黨員干部的初心就如同果肉里所包裹的籽一樣的堅硬。籽是石榴能夠變成可口水果的一切基礎,而我們的初心也正是我們作為干部開展工作的一切基礎。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要牢牢記住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做一名保持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能夠做到“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的“赤子干部”。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1
來這里好幾天了,每天做飯都是女同志來做,昨天開了個會議,決定7個人每人做一天,我第一個開始,從周一做。今天三頓飯,早上我原來想做煎餅,但是鍋和家里的不一樣,根本煎不起來,浪費了幾個雞蛋和面粉,最后做的稀飯,拌了老虎菜,油炸了饃饃,也算說的過去。中午蒸了米飯,然后白菜、芹菜、辣椒、西紅柿、羊肉混在一起炒了個菜。晚飯做了個西紅柿雞蛋面和炒米飯。一天三頓基本都吃光了,也算不錯了。
在這做飯最麻煩的.是水的問題,主要是沒有下水,洗菜刷鍋是個問題,關鍵是臟水還沒有地方倒,倒路邊渠道,害怕引起污染,倒旱廁,下面就都是水,所以只好節約用水,做了三頓飯,用了一般洗臉盆是5盆水,還是7個人的飯和用的碗,可想而知,想想以前在家那個水龍頭嘩嘩地流,和現在比,真是不可想象。洗衣服就更不敢想了,來這里后還沒有洗衣服,臟衣服都放那,后面再說吧。
今天上午我們開了會,阿圖什市政府辦公室定點下村單位也是我們村,上午秦主任過來我們共同商議了下村工作方案,和設計了工作表。下午村支委召開了干部大會,選舉了工作組組長,來幫助我們下村工作,原本今天就下村的,后來時間來不及了。下午村里停電了,是電費用完了,看來電暖器不能一直開著,要不耗電太厲害,村支書說,半月前才買了500元,這次我們買的電,不能給村里添負擔。
晚上出去走了走,到了村邊小河邊,然后去鄰村工作組了解了下情況,非常感謝他們的招待,還專門煮了奶茶,干果、水果擺了一桌,以前是同事情,現在感覺就象戰友情,我們都是奮斗在第一線——基層農村。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2
在我國遙遠的西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她擁有我國六分之一的領土,她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是我向往多年的地方,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媽媽終于踏上了這塊土地。
你好,烏魯木齊!下飛機的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晚上9點,然而太陽還未西下,這讓我有些詫異,我體驗到了時差帶來的奇妙。迎面吹來的風,有些涼爽,一掃一路而來的炎熱。獨特的見面禮,一下子就讓我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天山,神秘而美麗,我們慕名而來。我們沿著山間的木棧道漫游,一邊呼吸著撲面而來的新鮮空氣,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當我們沿著天山雪水匯成的溪流,登上了天池,群山環抱的天山天池,廣闊而清澈,讓人心曠神怡。
曾經在雜志上看到過一幅畫,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那是雪山腳下的一片湖,湖水如天空一般的湛藍。我都不敢相信,現在,我就站在她的面前-賽里木湖。還是記憶中的藍色,她有時像一面明鏡映照著藍天白云和連綿的雪山,有時在微風中又像翩翩起舞的女孩,我走在她的身旁,用手觸摸冰涼的湖水,撿小石子在湖面打水漂……為了看清湖的.全貌,我們沿著木棧道走上湖畔的山坡,在山坡草地上,我們看見了野生動物在自由地奔跑,我們也騎上了牧民的駿馬飛馳在山坡上。當我們走到了山頂,眺望著賽里木湖的全貌,藍天綠樹襯托著湖水,我都分不清天空和湖面上的倒影,如夢似幻。
那拉提草原遼闊而美麗,藍天白云下,草原一望無垠,駿馬奔騰。漫步在野花遍地的空中草原上,爸爸跟著我,咔嚓咔嚓忙著拍照,他只怕錯過我和草原的美麗時刻,奔跑在草原上,我也仿佛成了一朵綻放的花朵。
廣闊的新疆,處處都是美景。在火焰山,感受似火的熱情;在吐魯番,感受建造坎兒井的智慧,葡萄架下葡萄飄香,我也成了摘葡萄的快樂女孩;在巴音布魯克,感受到了草原的遼闊和草原上云層的變幻莫測,體驗了夏日的冰雹,雨后的彩虹;在喀納斯,在禾木,在烏爾禾魔鬼城……遼闊的土地,美麗如畫的山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用我的熱情熱烈地擁抱著她們。
走進新疆,是我夢寐以求的心愿。當我站在喀納斯湖的山頂上,當我站在那拉提大草原上,看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陽光普照大地,我的心中總是充滿著希望和力量。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3
我帶您去看新疆美景之一——天池。新疆天池位于天山山脈腹地,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境內,博格達山峰腳下,屬高山湖,海拔1088米,天池南北長3.4千米,平均寬度1千米,湖周長9.7千米,平均湖深40米,湖面一般為3.5平方千米,容水量一般為106億噸。天池里的水全是天山上流下的雪水,水如玉汁,清澈透亮,傳說這還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呢! 天池山清水秀,色彩明麗。清澈的河水倒映著兩旁的樹木和前方的天山顯得更藍了;天池如一塊清澈碧透的玉石躺在峻嶺之中,透明晶瑩、平靜如鏡;天空是透明的,湖水是透明的;云海茫茫,絢麗動人。白龍瀑、千年古榆,盡收眼底。駐足在此仿佛讓您走進連綿不斷的畫卷中。
欣賞著怡人的景色,此時您若品嘗著我的家鄉最有名的瓜果——阜康蟠桃,那一定讓您歡暢舒心。阜康蟠桃久負盛名,傳說當年西王母在天池舉行過蟠桃盛會,各路神仙都應邀前來品桃飲酒。蟠桃形如盛菜的盤子,扁平狀,色澤紅中泛綠,綠中透紅,味道極其鮮美。現在"西王母蟠桃"已聲名遠揚了。許多中外游客把"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阜康蟠桃"稱為"新疆瓜果之王"呢!
阜康蟠桃不僅外表好看,而且香味俱全。您在品嘗熟透的蟠桃時先用右手輕輕刮去外皮的小白毛,撕開嫩皮,可以看見像哈密瓜一樣細膩綿軟的.肉。粉紅色的汁液如瓊漿玉液,輕輕吸一口,那么柔軟香甜,像喝了蜜糖感覺是那么愜意。如果您來新疆阜康,正逢蟠桃成熟時節,一定要來品嘗品嘗喲! 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百聞不如一見。
飽覽新疆阜康湖光山色;品嘗著鮮美的蟠桃;欣賞著維吾爾族的優美舞姿,定會讓你留戀忘返!怎么樣?各位外國來賓朋友,請到我的家鄉來做客吧!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4
“我們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荒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錦繡江山更壯觀……”《新疆好》這首歌具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它還是新疆人民最愛唱的一首歌。我生活在新疆,新疆的一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疆的春天,獨具一格。他的風不像南方,南方的春風是溫柔的,纏綿的,垂柳是秀麗婀娜的。而我們新疆沙漠上的春風是強勁的,有時它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掀起鋪天蓋地的黃沙,樹枝瘋狂地舞動,干枯的枝條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炊煙一出煙囪,便被撕成無數條煙絲,瞬間就消失了。有很多人不愿意在新疆工作,就以“風沙太大”的理由調走了,然而我生活在新疆,我卻愛上了新疆的春風,因為只有在強勁的春風里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胚芽和芳香。春末夏初,萬木爭綠的時候,新疆特有的沙棗花,便發出濃郁的香氣,招來了成群的蜜蜂,翩翩起舞。
夏末秋初,是新疆最美的時節。到處都是瓜果,葡萄園里一串串葡萄層層疊疊,像珍珠;像瑪瑙;晶瑩透亮,圓潤可愛。在地頭地邊的沙棗樹上掛著一串串紅的、黃的、白的沙棗,它是我們新疆孩子最喜歡的“野食”。紅棗就不用說了,我們若羌的紅棗聞名全國,就連他嘗了都說味道好,它可是我們新疆人民的驕傲。
多么美麗的`季節啊!然而更美的是熱情大方的新疆人民。他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只要你到他們家里去做客,他們總要讓你嘗嘗他們親手做的手抓肉和抓飯。如果你不吃,他們就會生氣的,認為你對他們不是誠心誠意的。為了表示你的真誠,即使你不餓也要吃一點他們雙手捧給你的食物,這樣表示彼此的尊重和信任,對他們勞動果實的最真誠的贊美。新疆各族兒女熱情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新疆做客。
我愛新疆,更愛我的家鄉若羌。我愛若羌的山山水水,更愛若羌的各族人民!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5
暑假里,我們一家三口人,一起討論去哪玩,我們最后決定去新疆。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新疆。真令我大開眼界。因為,我看見了因“一池濃墨沉硯底,萬木長豪挺筆端”而聞名的天池,為它而驚訝。天池的水和周圍的雪山合起來像個美麗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藍藍的天空令人神往,難以想象的美麗。要離開天池的我還依依不舍地在媽媽的'催促下,才帶著無限的留戀,慢慢地離開了。
離開了天池,我們來到了“死亡之海”——沙漠。我看見前面有一群駱駝,他們身上都掛著鈴鐺,在無邊的沙漠里發出動聽的響聲,在沙漠里回蕩。我要邊上的新疆阿姨幫我騎上了駱駝。上去后,我們騎著駱駝向沙漠的深處走去。走著走著,我們就看不到進來的入口了。沙漠真像遼闊的大海。從這里,我終于體會到了“死亡之海”的含義了。
我們和遼闊的沙漠告別之后,來到了著名的火焰山。這里就是孫悟空唐僧師徒遭到困難的地獄。我聽說如果穿布鞋來的話就糟了,那他的腳就會被燒傷,因為地面溫度太高了。當時,熱得我們汗如河流。從整體上看,火焰山像一大盆燃燒的大火,仿似一座山被燒紅了。火焰山寸草不生。我們幾乎是每過一分鐘就喝一口水,游玩一圈后,一瓶水都不夠了。這就是夠熱的火焰山!
我們之后又去了葡萄溝。吃一顆葡萄又吃一口蜂蜜。還有哈密瓜,西瓜,加什瓜……到處都是瓜果飄香。
這就是我國的新疆------美麗而又神秘的新疆,我為它感到自豪!多么令人難忘的新疆啊,這次的新疆之旅,猶如夜晚中那顆明亮的北極星,永遠在我記憶的長河里閃爍!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6
我們坐著車來到了長沙黃花機場,要過一會才登機,可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飛奔上飛機。坐上了飛機,時間也一分一秒的在流動,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哇!我從飛機上往下看,樓房和大廈的燈光如同散落的珍珠閃閃發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到了新疆的喀納斯,一下飛機,我就感受到了北疆的涼爽,我們繼續做旅游車向目的地進軍,這時候盡管大家很疲憊,但是想欣賞喀納斯湖的迫切心情把疲憊一掃而光。經過九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坐上了喀納斯的觀光車,一路游覽被譽為“人間凈土”、“神的后花園”——喀納斯湖。車上的導游向我介紹:“喀納斯里面有三道灣,我們現在就到了神仙灣,他為什么叫神仙灣呢?其實那水里有幾個好似腳印的草灘,人們認為這不是人的腳印,可能是神仙的腳印,所以叫它神仙灣。下一站是臥龍灣,你們聽名字應該知道是水里面有一個龍吧,但臥龍是小島嶼形變化來的。接著我們來到了月亮灣,之所以叫月亮灣是因為湖邊上有無數撐大的巨傘——云杉和水里面的`礁石,遮蓋了湖的一半,形成了一個彎彎的月亮。”導游還說:“喀納斯湖非常漂亮,每天或每個月都會根據天氣變化來調整水的顏色,有孔雀藍、瓦藍色、碧綠色等等,千變萬化,五彩繽紛,而且喀納斯湖很干凈,像是一面大鏡子。
如同走進了這樣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車行森林處,人在畫中游’。”本來秋天的喀納斯湖是最漂亮最美麗的,但是,因為假期有限,所以留下了點小遺憾。后面我們又去新疆有名的天山天池,天山天池是新疆第一高的山,海拔有四千多米。可以清楚的看見藍天白云,如同銀白的綢緞上繡上了幾朵灰色的暗花。天山天池古稱“瑤池”,是孕育西王神話的人間仙境,是5A級旅游景區。我們坐上了觀光車,導游告訴我們:“現在車子行駛在當地人稱的‘金銀大道’上。”“為什么叫‘金銀大道’呢?”“是因為秋天的時候白樺樹的樹葉開始泛黃,都飄落在地上,像是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當冬天來臨時,潔白如雪的雪花從空中降落下來,好像為大地穿上了一件白雪皚皚的外套。所以叫‘金銀大道’一會就到了天山天池,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樹——“定海神針”。我覺得奇怪“定海神針”不是一根棒子嗎?怎么是樹?導游又接著告訴我們:“‘定海神針’是王母娘娘的發氈,在以前,沒定海神針的時候,海浪作怪,經常淹沒村莊使百姓無家可歸,王母娘娘見狀,就把發氈丟進水里,化作定海神針之后,就風平浪靜。接著我們來到了飛龍譚瀑布,飛龍譚瀑布的水清澈見底,宛如有仙女在保護這湖水一般。
我們曾經相繼去了很多地方,有黃山、海南、北京……,可惜,我沒時間給大家一一介紹了。如果你有時間,就請來采訪我吧,肯定會讓你打開眼界的!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7
我的家鄉在那美麗的新疆,烏魯木齊是新疆的首府。在這片幅員遼闊的大地上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比如說有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等。我們各民族間團結友愛,親如一家。我們常說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也離不開,少數民族之間也是相互離不開的。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
我們美麗的家鄉,還有讓人一想起來就會垂涎三尺的各種瓜果。有那香甜的哈密瓜,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和由葡萄晾曬而成的葡萄干等等啦,這些都是我愛吃的。除了香甜可口的瓜果外呢,還有新疆的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美食哦。想必你聽說過,也品嘗過吧!維吾爾族大叔阿不都拉的馕,吃上一口又香又脆,讓人回味啊!還有抓飯和烤肉呢,其中的美味只有你親口品嘗后才能明白哦!來新疆旅游的游客們都會去品嘗的,吃完后他們會豎起大拇指說:“亞克西”。
大家都知道我們美麗的新疆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不但唱的好,而且跳得也很棒。被稱為“天生的舞者”。是不是很羨慕啊?那就請你來我的家鄉新疆吧!我們會熱情的招待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好友!
啊!介紹了這么多,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啊!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8
我的家鄉在新疆吐魯番,說起我的家鄉,那可是世界聞名哦!因為這里盛產著世界上最甜的葡萄,還有唐僧師徒取經路過的火焰山,從遠處眺望,那山脈如同一團火焰。被列為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遠遠望去,猶如一條橫貫城市的長龍……吐魯番的四季猶如一幅凌空展開的美麗的畫卷。
春天的腳步來得最早,北疆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春姑娘卻早已來到了我的家鄉,她手拿毛筆輕輕一揮:小草破土而出、柳樹抽出嫩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這一夜之間,家鄉已變成了花的海洋,杏花開了,那花瓣粉如雪,一朵朵花兒在陽光的照耀下,綻開了笑臉,張開了雙臂,迎接著蝴蝶美妙的'舞姿和小蜜蜂快樂的歌唱。
夏天是水果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水果陸續成熟,五月的桑子,六月的桃杏……那熟透的杏子,輕輕一咬,杏汁流入口中,頓時神清氣爽。七月,西瓜熟了,走進瓜地,那一個個大西瓜像一個個綠色的胖娃娃。在炎熱的夏天,只要吃一小牙冰鎮西瓜,別提有多爽了。八月,葡萄成熟了。不僅品種多,而且很有營養,有無核白、紅玫瑰……顏色有紅的、綠的、粉紅的,五光十色、水透迷人。坐在葡萄架下看著新疆少女曼妙的舞姿,聽著優美的音樂,再吃著香甜可口的葡萄,那生活才叫愜意、美好,如果再來幾串美味的羊肉串,那就更美了。
告別了炎熱的夏天,不知不覺迎來了涼爽的秋天。秋高氣爽、天高云淡。秋天的果園里洋溢著豐收年景喜悅的笑聲,紅棗像一個個小燈籠壓彎了枝頭,石榴綻開了笑臉,露出一顆顆白里透紅的石榴籽,好看極了!取下一顆放進嘴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冬天,吐魯番雖然沒有白色的冰雪的童話世界,但是非常適合老人居住。因為吐魯番的冬天不下雪,盡管天氣寒冷,還是陽光明媚。看!麥西來甫廣場上的爺爺奶奶隨著歡快的音樂盡情地跳舞,那熱情燃燒著整座城市,讓人們忘卻了寒冷的天氣。
我的家鄉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瓜果飄香,我為我的家鄉感到驕傲、自豪,歡迎全國小朋友們都來我的家鄉做客。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19
1月25日,八集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該片首次以歷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維度為視角,用重大考古成果和美輪美奐的視聽影像,完整梳理新疆地區在中華文明大視野下的歷史脈絡。
全片用一個又一個歷史事實,一件又一件珍貴文物,深刻闡明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并存的地區。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編年體史詩的形式,全景權威講述中國新疆的歷史。
八集紀錄片內容涵蓋了新疆地方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文明融合史四大歷史主題,50余位權威專家學者全程參與,采訪國內數十位歷史學者和考古專家,并在英國、法國、德國等地采訪了多位研究中國新疆歷史的國際知名學者。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通過歷史真相,展現中華文明脈絡,深刻再現中國新疆地區數千年歷史演進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種文化融合互通,向今天的.觀眾呈現出一個既雄渾又親切,既悠久又現代,既美麗又多彩的中國歷史畫卷。
為了讓海外觀眾更好地了解中國新疆的歷史沿革,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在創作手法、旁白語態等方面進一步貼近國際受眾,用真實、客觀、可信的歷史敘述、考古成果、文物存證來闡明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駁斥了一些歪曲新疆歷史事實、混淆是非的歷史謬誤和謊言,向全世界講述一個跨越數千年延綿不絕的中國新疆歷史故事。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20
近日,八集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開播。新近播出的《中華疆土》《家國天下》《血脈交融》三集內容,依托適應新媒體時代受眾審美習慣的現代化表達,再現了新疆地區數千年的文明演進與融合互通,深刻揭示了新疆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維吾爾族是經過長期遷徙融合形成的,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新疆是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地區,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中華文化懷抱中孕育發展的等一系列歷史真相。
自然地理,人文歷史
多維度還原新疆的文明之美
占中國廣袤陸地疆域約六分之一的新疆,譜寫著中國歷史上那些激蕩人心的篇章,保留著中華文明與世界各文明交流互鑒的痕跡,是中華民族共同開拓、生生不息的家園。在新疆這塊遼闊的版圖上,不僅有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沙漠、奔騰的河流、生機盎然的綠洲等獨特的自然環境,更有孕育在其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1995年,在以環形分布著民居、水渠、冶煉坊、果園、畜圈等基礎設施的城郭尼雅遺址中,中日聯合考古隊發現了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隸書漢文字樣的織錦護臂殘片。這是新疆地區出土文物中,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中國”二字。如果放大這塊織錦,每個厘米格內接納著兩百多根經線,密度之高,紋樣之復雜,堪稱漢晉時期織錦中的最高水平。制作者繡上的漢字,以及云彩、瑞獸、星宿等共同演繹出天地間的大氣象,凝結著西域人民希冀國運昌隆的美好祈愿。另外,得益于《職貢圖》《雙人獻馬圖》等寶貴畫作文物的留存,西域使臣進貢等歷史場景有了實實在在物質層面的考據,后人才能借此見證中原和西域密切文化交流的歷史時刻。
以“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為創作宗旨,主創人員歷時兩年拍攝了500多件珍貴文物,探尋了百余處重要遺址遺存。圍繞歷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維度,《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強有力的歷史還原和文明敘述緩緩鋪開,讓觀眾跟隨鏡頭掠過盆地、高山、沙漠等灰黃地貌,在與以紅綠藍等鮮明色調為主的歷史文物的對比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
多樣呈現,技術美學
賦予紀錄片現代化表達
雖然大美新疆的故事受到眾多影視創作者的青睞,多次被搬上熒屏,但是《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創新了紀錄片傳統的影像表達,用更現代化、年輕化的語態娓娓道來新疆的歷史人文。以第三視角為統領,結合專家訪談、復原畫面、漫畫講述等形式,《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讓每種元素發揮各自優勢、組合交叉講述,實現了歷史人文紀錄片的敘事革新。
談及張騫出使西域的史實時,紀錄片用動漫卡通形象還原場景,搭配畫外解說詞“張騫翻越帕米爾高原,最遠抵達了今天中亞的阿富汗地區。在出使西域長達13年后,他奇跡般地回來了……”進行故事性講述,活潑而生動。講述結束后,德國哥廷根大學全球史教授夏德明補充表示:“張騫去了塔里木盆地,實際上他在那里被關押了一段時間……中原王朝第一次真正詳細地在地理、文化和政治方面,掌握了塔里木盆地及其以西地區的情況。”同樣的敘事手法還運用在班超出使西域等一系列史實講述中,這成為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的一大亮點。
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在配合背景音效的運鏡和畫面切換間,紀錄片發揮想象力創作的漫畫和復原畫面,為觀眾理解史實提供生動的具象呈現。加之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補充和總結,幾種敘事方式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有效協助故事講述和主題升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俯拍和全景鏡頭為主,輔之以特寫、大特寫等的拍攝手法,讓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呈現出電影般的畫面質感,更為全面展現新疆發展增添了視覺美感。
血脈交融,家國天下
溯源民族團結的歷史足跡
我們熟知的、從漢朝沿用至清朝的和親政策,不僅帶來了新疆地區上百年的'和平,也為今天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以劉細君、劉解憂等為代表的公主作為皇家使者,為西域帶去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物質商品,也源源不斷地加強了邊疆地區與內地的聯系。從匈奴日逐王歸降、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到唐朝政府在交河故城設立安西都護府,再到清朝繪制《乾隆內府輿圖》框定對邊疆地區有效的管轄范圍,中國歷朝歷代都致力于對新疆的管轄統一。直至1934年,新疆省發布政府令《改纏回名稱為維吾爾布告》,決定統一使用“維吾爾”作為漢文規范稱謂,意為維護你我團結,首次精確表達了維吾爾族名稱的本意。
從具有神秘色彩的古代西域,到繁榮發展的民族自治區,作為中國版圖和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新疆,在一次次的時代檢驗中,愈發明晰與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結。回望維吾爾族的歷史,他們曾在唐朝的幫助下掙脫突厥人的奴役,也曾在天災面前勇敢啟程尋找生存的希望,不斷與各民族血脈相融,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民族團結一家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是歷史留給今天的深刻啟迪,更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血脈精魂中最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2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祖國的西部。那里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是個神奇的地方。
新疆有十個山東這么大,這兒的地形就像疆字右邊的一樣,是“三山夾兩盆”:三個“—”分貝代表北部的阿爾泰上、南邊的昆侖山和橫亙中部的天山;而兩個“田”則分別代表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
新疆最有特色的就是它奇妙的自然景觀。在這里,我見到了一望無邊的大沙漠,見到了山頂終年積雪的一座座大雪山和雪水融化匯聚成的一個個湖泊。在這些湖中,最美的要數喀納斯湖了。清澈見底的湖水在陽光照耀下,金光燦燦,璀璨無比。周圍山上的紅松、白樺,就像一排排威武的戰士,守衛著美麗的喀納斯。
新疆還是一個瓜果飄香的地方,這里有又甜又脆的西瓜、又香又美的葡萄。在著名的吐魯番葡萄溝,我還見到正在陰房里晾曬的成串的.葡萄。維吾爾族老鄉請我們到家中做客,讓我們品嘗香甜的瓜果,與我們一起跳起了熱情奔放的維吾爾族舞蹈。
美麗的新疆的確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這里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 篇22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大多數人心目中的新疆還停留在巍巍天山、荒茫大漠上,停留在一曲羌笛、幾聲胡笳的凄美音色里,而如今的的新疆早已不是故人眼中的模樣。高樓林立的城市,日新月異的農村,四通八達的公路,讓所有來過新疆的人驚嘆,然而更使他們贊嘆的是這里奇特壯美的景色和獨具一格的異域風情。
走進新疆,走進美麗的巴音郭楞,去領略享譽海內外的湖光山色、沙漠風光、草原風情、雅丹地貌。巴音郭楞,蒙古語的意思是“美麗富饒的流域”,在全國旅游資源基本類型中,巴州擁有53種,占全國旅游資源基本類型總量的71.6%,占新疆旅游資源基本類型的85%,湖泊、大漠、草原、高山、冰峰以及眾多的歷史文物遺址形成了一個大的旅游資源格局。遼闊的地域,懸殊的高差,大自然的恩賜,加上人類歷史的鐘愛,形成了巴音郭楞博大、神奇、獨特、多元的自然與人文旅游景觀,成為旅游觀光的圣地。
放眼巴音郭楞遼闊的版圖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是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沙漠腹地沙丘類型復雜多樣,遠遠眺望宛若棲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旺盛的蒸發使地表景物飄忽不定,這時候常會出現“海市聲樓”的幻景。在塔里木河流域生長著占我國90%以上的胡楊,當然這里的胡楊是目前世界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原始胡楊林群落。每次當我走進那些經歷無數歲月洗禮的胡楊樹,我都凝神觀望,駐足思索,內心常會涌起一種久違的英雄情節。
美麗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綠草茵銀、牛羊成群,地勢起伏遼闊,植物種類繁多。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思為“富饒的泉水”。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遍地是優質的“酥油草”。每到仲夏季節,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羊群象白云游蕩,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一年一度的草原東歸那達慕盛會在這里舉行。于200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博斯騰湖景區涉及三縣一市,這里湖邊曲徑通幽、云影倒映,觀不盡的水上風光,數不清的奇卉異鳥,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在詩話營造的天地。
巴音郭楞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的神奇自然景觀,更有那因歷史而被人津津樂道的人文景觀。從張騫鑿空西域到班超保絲路安全暢通;從馬可波羅涉足羅布沙漠到斯文赫定發現樓蘭遺址;從吐爾扈特東歸到人民解放軍進疆屯墾;從馬蘭人創建的豐功偉績到塔里木石油會戰結出的累累碩果;從古至今生活在巴音郭楞這塊熱土上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濃郁古樸的民俗民風;所有這一切都從不同層面展現著巴音郭楞的人文精髓。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紀錄片03-09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03-11
觀《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06-09
觀看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03-09
觀看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8篇04-14
觀看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12篇05-05
觀看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7篇05-03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07-26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