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美術《面點制作》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面點制作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面點制作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面點制作教案 1
活動目標:
1、提高觀察力
2、鍛煉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3、喜歡創作
4、樂于與人分享食物
活動準備:
教具:面粉、油、蜂蜜、雞蛋、微波爐、餐布、圖釘、圍裙
學具:兒童圍裙、小毛巾、面團、塑料小刀、芝麻、彩針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提示幼兒回憶曾見過或者吃過哪些小點心,它是什么樣子的,豐富幼兒經驗,激發幼兒動手制作小點心的興趣。
二、觀察教師和面的過程,發現面和油混合后的變化,并說一說面粉發生了什么變化。
三、組織幼兒動手制作小點心,鍛煉小肌肉的活動能力,鼓勵幼兒積極創作出各種各樣的小點心。請配班老師將做好的點心拿到微波爐中烘烤。
四、組織幼兒談話:說說剛才你做了什么樣子的點心?你要給誰吃?為什么?培養孩子樂于與人分享食物,關心他人的.品質。
五、觀察微波爐烘烤點心的過程,簡單了解烤點心的過程。
六、互相分享烤好的點心,享受勞動的快樂。
面點制作教案 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制作面點的興趣,感受動手勞動的快樂。
2、培養幼兒耐心細致地做事態度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制作面點的技巧,感知面制成面點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叉子、勺子、瓶蓋、硬幣、安全剪刀、安全小刀、筷子、果脯(葡萄干、芝麻、花生、瓜子若干自選)和好的面團每小組一份,已制作好的點心樣品、大面板、牙簽。
2、根據所制面點的需要做好其他物質準備:盛面點用的盤子人手一個、微波爐、圍裙、廚師帽每人一套、保溫桶、臉盆、毛巾。
3、課件:各種點心的圖片、輕柔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面點師的身份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今天系上圍裙戴上帽子知道我們要做什么嗎?今天老師跟小朋友一起當一次面點師。
2、教師介紹各種面點的名稱及方法
(1)出示面點及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并說出各種面點的不同。
(2)教師講述和面的方法,并簡單介紹幾種不同材料做成的面團。
3、帶領幼兒按順序洗手。
4、教師帶領幼兒動手制作面點(輕柔音樂)
(1)鼓勵幼兒用揉、搓、捏等技能制作面點,并啟發幼兒創作性的制作面點如動物形狀、各種器械的形狀,或自選輔助食品。
(2)鼓勵幼兒用不同工具制作面點。
5、加工成熟
(1)幼兒制作完畢送到微波爐蒸熟(引導幼兒討論還可以用什么工具制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清理衛生,把剩余的面和輔助食品送到指定的地方。
(3)洗手
6、品嘗面點: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烤制成熟的面點,分享勞動成果。
7、活動延伸:制作單餅,包水餃等。
活動反思
幼兒藝術教育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活動中,注重兼顧群體需要與個別差異,關注每一個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銳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提供物質材料和技能支持。幼兒不僅僅是看,而是親身體驗。并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及時給予鼓勵與引導,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成功體驗,并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發展。
面點制作教案 3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流操作的過程及方法,體驗制作彩色面點的快樂。
2、通過觀察與比較,發現紫甘藍汁前后的不同,并能用圖畫或符號記錄它的變化。
3、感知紫甘藍汁添加不同佐料后變色的現象。
活動準備
1、紫甘藍汁500毫升、堿一袋、白醋一瓶。
2、面粉兩斤、塑料盆16個、一次性手套一包。
3、每位幼兒一套操作盤(透明塑料杯36個、塑料勺16把、滴管16支)。
4、盤子、毛巾;記錄表每人一份。
5、關于面點點心的圖片。
6、前期有團、揉面粉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鼓勵幼兒回憶生活經驗。
1、引導幼兒回憶在幼稚園里吃過的點心,說說它們的不同。
T:在幼稚園每月的自助餐,廚房叔叔都會用面粉為小朋友們制作各種各樣的點心,你們還記得嗎?
你們發現每一種點心哪里不一樣嗎?(顏色、形狀、味道……)
2、以情景渲染,啟發幼兒通過討論發現不同顏色面點的來源。
T: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小熊一家準備邀請親人和朋友到家里聚餐,它們需要準備不同的顏色的'面點,你們可以幫幫它們嗎?
T:哇!這么多好吃的面點,是怎么變成這樣的呢?
1)引導幼兒討論,并說出理由。
T:也許你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熊喲,可我們要做健康小達人喲,要怎么吃才能讓我們的身體健康又有營養呢?
2)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出蔬菜榨汁,用蔬菜汁來制作面點。
T:什么蔬菜可以榨汁呢?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蔬菜汁,一會兒你可以選擇一種試一試。
二、嘗試運用兩種佐料進行變色。觀察與比較,發現紫甘藍汁前后的不同。
1、鼓勵幼兒猜想,怎么讓蔬菜汁變色?
T:這一種蔬菜汁是什么顏色的呢?它可以變成了藍色嗎?可以變成綠色嗎?可以變成紅色嗎?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T:你們想的辦法可真多,真會動腦筋!瞧!這里有幾種佐料,一起來看看吧!(出示PPT)
T:這是堿,這是酸酸的醋,一會可以幫助你變色喲。(提前錄好視頻,請廚師叔叔簡答講解什么是堿?)
2、出示工具,引導幼兒觀察蔬菜汁與佐料結合后的變化。
T:認識它嗎?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滴管,在變色時它也可以幫助我們。
T:在變色之前,王老師有三個小要求,仔細聽喲:A、每位小朋友選擇一種蔬菜汁和佐料進行操作。B、請選擇相對應的工具進行操作。C、請將你操作的過程進行記錄。
1)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重點指導觀察:幼兒使用工具的情況,引導幼兒記錄操作過程。(提醒幼兒保持桌面的整潔)
3、分享、交流
T:你用什么佐料變出了什么顏色呢?拿起來給同伴看一看。
1)引導幼兒結合記錄表說一說操作的過程。
T:為什么用同一種佐料操作,可變出的顏色不一樣呢?
2)引導幼兒說出佐料使用的量不同。
小結:原來,我們往紫甘藍汁里加入堿和白醋時,它都會變顏色。堿和白醋加入的量不同,變出的顏色也會不一樣。神奇吧!
T:現在變出的顏色是你喜歡的顏色嗎?你還能變出其他的顏色嗎?讓我們再次動手試一試吧。
4、再次操作,引導發現加入白醋的量越多顏色就會變得更紅。
重點觀察:請你在添加佐料時,仔細看一看紫甘藍汁的變化。加入一滴、兩滴、三滴白醋后它有什么不一樣?并進行記錄。
T:誰來說說你的發現。(將不同顏色進行比較)
小結:通過剛才的操作和比較,我們發現紫甘藍汁加入的白醋滴數越多,它的顏色就更紅,加入的堿越多,它就會變成綠綠的,是嗎?今天回家后小朋友們可以跟爸爸媽媽再試一試,說不定變出的顏色和現在的有不一樣。
三、感知面粉與變色后的紫甘藍汁融合在一起的現象,體驗制作彩色面點的快樂。
1、引導幼兒團一團、揉一揉,巧手變彩色面團。
T:營養又健康的蔬菜汁變好了,我們現在一起來揉面粉吧。看看會變成什么呢?
1)引導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彩色面團大變身,制作美味面點。
T:哇!我們的面團揉好了,我們一起送到廚房,和廚師叔叔阿姨們一起制作彩色面點吧。
四、延伸活動,品嘗美味面點。
面點制作教案 4
設計意圖:
所謂食雕即美食文化領域中的食品雕刻,就是利用食品的某些屬性進行巧妙的美術雕刻加工,使之成為既可以食用又具有極高欣賞價值的藝術作品,在食品雕刻中,食雕師傅們將五顏六色的蔬菜、瓜果做為首選原料,其作品不但獨具匠心、千姿百態、色彩鮮艷,使人耳目一新,而且能激發人們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激情。
該美工活動《面點食雕》旨在為已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大班幼兒創設一個發掘生活活動情趣,培養動腦、動眼、動手等操作能力,充分發揮其參加美工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以及啟迪幼兒從食品中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發展空間,活動所選用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自發粉)經濟實惠,制作成面團后粘性好,不易碎裂,易上色,易于制成各種形狀,并且可以反復利用,方便幼兒進行美工操作活動。
活動流程:
本活動采用情景引導--角色體驗--小組共商--漸進強化--成果共享的活動組織方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認識食雕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欣賞,并用較完整的語言正確表述美工活動中所運用的基本技能(如:幼兒已初步掌握團、搓、切、壓、刻、剪、粘接等等技能)。
2、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完成平面、立體食雕作品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進行食品雕刻創作,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3、幫助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與別人的作品,培養與同伴的協作能力,并與同伴共享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面團(教師幼兒一起用各種顏色的蔬菜汁或食用色素將面團做成各種顏色,)、師幼共同準備一些泡漲的大小不同的各色豆子、干果(如:黑豆、綠豆、紅豆、棗、花生米等等,)。
2、立體平面食雕作品實物或掛圖、錄像(面點食雕的制作步驟及一些成品、山西面塑圖片)
3、微波爐、電飯煲、盤子、切蛋糕用的塑料刀、叉、勺、各種形狀的果凍盒、剪刀、筷子、牙簽、廚師帽和圍裙。(要求干凈衛生)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技能進行面點雕刻,重點指導立體作品的雕刻。
活動難點:
教師怎樣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也別人不雷同的'食雕作品
活動建議:
一、情景引導—以境激情
1、出示實物平面作品、立體山西面塑圖片,(范例附后)讓幼兒欣賞。提問:
(1)“看看這是什么?知道是用什么做成的嗎?”
(2)“猜猜它們是怎樣做成的?用了什么方法?”
要求幼兒集體回答,教師以表揚的口吻激發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并與幼兒一起將幾種回答結果總結出來。
2、欣賞放錄像。讓幼兒從錄像中判斷剛才總結的幾種結果是否正確,想一想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完成掛圖上的面點作品(請個別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并講出幾種面點的做法。
二、角色體驗——在新型的師幼互動的關系中啟發幼兒自由的表現個性。
幼兒自由組合成小組,戴好帽,系好圍裙,教師巧妙的示范平面作品雕刻(如:教師取面團—搓長條—卷圓圈—用筷子夾成一朵花或用刀切在花瓣、蝴蝶……)。然后請幼兒自由取面團、輔助材料、工具進行操作活動。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參與活動并用啟發式的語言進行指導。
三、小組共商——幼兒互相完善作品,培養與同伴的協作能力。
教師用語言提示各小組幼兒將作品放在一起互相欣賞、講述、評價、再次加工修改,使大家的作品更加完美。
四、漸進強化——保留幼兒的創作激情
全班幼兒一起欣賞作品,自由交流。教師總結幼兒作品的種類,以表揚和鼓勵的方式提出要求,然后將幼兒的作品分別放入微波爐和電飯煲,讓幼兒等待變化(再次觀看錄像,教師進行總結)猜猜一會兒有什么結果。
活動延伸:
全體幼兒共享成功的快樂,分享他們親自制作的面點食品。
附部分欣賞圖片:立體食雕(山西面塑—網上下載圖片)
面點制作教案 5
設計意圖
為什么以生日蛋糕,因為蛋糕色彩鮮艷、圖案豐富漂亮、香甜的生日蛋糕是小朋友們的最愛。孩子們都愛到幼兒園來過生日,每當揭開生日蛋糕盒時,常常會聽見小朋友“啊”的贊嘆聲。因此,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意在引導幼兒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手段,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目的地進行泥塑來表現生日蛋糕,讓他們在制作中感受做“蛋糕”的快樂,初步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和體現美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泥工制作活動,體會做生日蛋糕的快樂。
2.能用搓、壓、團圓等捏泥的基本技能裝飾蛋糕。
3.嘗試用彩泥與其他輔助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制作生日蛋糕。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搓、壓、團圓等捏泥的基本技能裝飾蛋糕。
難點:用彩泥與其他輔助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制作波板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有過搓、捏的基本技能。
材料準備:三層泡沫坯,彩色粘土,PPT,音樂。
活動過程
1.在角色游戲情境中談話,導入活動。
師:我是面點師喻老師,我做的面點不但好吃,而且形狀好看,大家可喜歡了。歡迎小小面點師來到我的操作間。
2.引導幼兒感知生日蛋糕的形狀、色彩以及圖案、造型,激發裝飾生日蛋糕的興趣。
(1)出示PPT,引導幼兒欣賞花色多樣的蛋糕并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
師:我們來看看今天的任務是什么呢?這些蛋糕上有些什么?
(2)創設情境。
小白兔的電話:“今天是我三歲的生日,我想要一個三層蛋糕,上面有我最喜歡吃的東西。”
師:小小面點師們,你們愿意幫幫小白兔嗎?那我們來看看小白兔最喜歡吃的東西是什么?
(3)討論“彩虹糖、夾心餅干、棒棒糖”的做法,請幼兒進行嘗試制作。
師:你們會做彩虹糖嗎?彩虹糖應該怎么做?
(4)出示蛋糕坯,介紹制作材料。
師:今天老師這里的這個蛋糕漂不漂亮?是的,因為它上面沒有東西,那么我們待會就用彩色粘土幫小白兔做它最喜歡吃的蛋糕。小白兔希望蛋糕上有什么呀?
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提出要求:選擇一種你想做的東西制作完成。中間有顏色的地方不需要裝飾。
(2)教師巡回觀察,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適時適當地介入并給予針對性地指導。
4.展示作品,共同欣賞、評價。
師:“誰愿意來介紹你剛剛用了什么方法裝飾的蛋糕。”
播放《生日快樂歌》,在為小白兔慶祝生日的歌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我今天組織的是小班美術活動:《小小面點師》。為什么以生日蛋糕,因為蛋糕色彩鮮艷、圖案豐富漂亮、香甜的生日蛋糕是小朋友們的最愛。孩子們都愛到幼兒園來過生日,每當揭開生日蛋糕盒時,常常會聽見小朋友“啊”的贊嘆聲。因此,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意在引導幼兒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手段,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目的地進行泥塑來表現生日蛋糕,讓他們在制作中感受做“蛋糕”的快樂,初步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和體現美的能力。
說目標
基于小班幼兒的泥工技能較為有限,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定位在1.喜歡參與泥工制作活動,體會做生日蛋糕的快樂。2.能用搓、壓、團圓等捏泥的基本技能裝飾蛋糕。3.嘗試用彩泥與其他輔助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制作生日蛋糕。
本次活動存在的亮點:
1、選材——生日蛋糕是每個孩子都感興趣的,又是貼近幼兒生活的,幼兒對此次活動非常感興趣。
2、材料新穎——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動手能力還較弱,特別是在泥塑方面,所以我就利用蛋糕坯作為輔助材料。將泥工活動所塑造的造型與輔助材料相結合。裝飾蛋糕上的花紋、圖案(彩虹糖、夾心餅干、棒棒糖)。由于材料的新穎,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的投入,并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東西。
輕松的氛圍——在教學活動沒有重點示范如何制作彩虹糖,夾心餅干,棒棒糖,如何裝飾蛋糕,只是讓幼兒在欣賞各種蛋糕圖片和小兔子的電話引出今天的任務,并問孩子彩虹糖該怎么做,然后讓幼兒嘗試制作,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觀察想象。從孩子回答中進行總結與提煉,因為小班小朋友表述可能不那么清楚。需要老師進行提煉、歸納,用兒童化的表達方式說出來,讓小朋友們理解。不是老師一味地示范與教。使幼兒在一種寬松、自由的氣氛中盡情的表現,所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情感、想法融進了作品中,真正體驗到做蛋糕的樂趣與快樂。
4、情境化——結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從一開始明確角色小小面點師到接單——完成任務——給小兔子過生日。
整個活動下來,我感覺過程比較流暢,目標達成較好。有一個困惑就是我這個活動的重點是棒棒糖,可是從最后的蛋糕效果來看棒棒糖的紋路不是很明顯。是不是換個其他的會更好。操作顏色多點好還是少點好。
【面點制作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面點制作》教案04-05
優質制作面點心得10-18
制作扇子教案02-13
制作手套教案01-08
制作面具教案11-28
《制作汽車》教案02-14
制作賀卡教案06-25
制作賀卡的教案07-02
網頁的制作教案01-30
[手工制作活動教案]廢物手工制作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