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音樂《歡迎歌》課后反思
小班的音樂活動好久沒有親身體驗了,好久沒有嘗到小班孩子們甜美的聲音了。今天的網上音樂觀摩活動讓我震撼:一首老歌《小蜜蜂》的旋律在嚴雷老師的創編下,變成了一首熟悉簡單好記又贏得大家喜歡的快樂禮貌歌;多次的演唱形式,采取了不一的角色出現,還運用了各種不一的聲音,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特別是那漂亮的課件制作和課件運用的效應,讓我羨慕不已、五體投地。可見,嚴老師她善于挖掘音樂元素,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了如指掌,并在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不但創設音樂環境,還在活動中營造自由、輕松的音氛圍,讓孩子在音樂環境下加強音樂的感染力,針對個性積極調動幼兒參與性,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
一開始,以一座房子引出,讓幼兒說說覺得會是誰的家,對于孩子們的答案并沒有肯否,而是采用走近點去看看邊慢慢放大房子,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到熊的圖案,從而使他們自己肯定是小熊的家,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也增強了信心。
接著利用課件讓幼兒觀察有誰來小熊家做客,通過小動物來做客的情境,讓孩子們在看看、說說、動動中熟悉了旋律,還調動了幼兒參與的興趣。在學唱中都是以角色的身份來練習,首先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媽媽,接著熊寶寶,然后是熊爸爸,最后分角色來演唱,孩子們在一次次扮演角色中一遍一遍快樂的學唱著,雖然是反復演唱,但由于每一次的要求不同,在情境扮演中學唱,所以孩子們至始至終快樂的演唱,最后以一首活潑有趣的音樂律動中結束。
從這次觀摩活動中,我感悟到要想上好一次音樂活動,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個性,愛唱愛跳是幼兒一種語言,過去我們的教學活動大部分老師都是以老師教,幼兒以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復的演唱,讓孩子機械的練習。在這種情境下孩子們就失去了對音樂的想象、理解,根本不能體驗情感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后的音樂教學中,不但要創設音樂環境,激發興趣,還要做到融入孩子們的世界,做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
【小班音樂《歡迎歌》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歡迎歌教案06-23
小班課后反思08-25
音樂的課后教學反思06-18
音樂課后反思12-05
(精選)音樂課后反思07-06
【精選】音樂課后反思07-06
【熱門】音樂課后反思01-17
音樂課后反思【熱門】01-17
【熱】音樂課后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