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是幾月幾號,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時間九月初九,有著祭祖登高的習俗。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
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有登高望遠、賞菊吟秋的習俗。倡導全社會樹立敬老、孝老、愛老的風氣,作為傳統節日重陽節,它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濃濃情思。
重陽節的美好寓意主要是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兩方面。古時候人們認為九九重陽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民間在重陽節期間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插茱萸、拜神祭祖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含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重陽節的來歷
相傳重陽節的來歷是九月九日黃帝去世之日。在《汲郡家竹書》中說:“黃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為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故司空張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黃帝仙去,其臣思戀閣極,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廟而四時祀之。”從而可見黃帝逝世后,以左徹為代表的群臣對他十分懷念、尊崇,多有祭祀之舉。從漢宣帝開始,就把九月九作為民間祭祖之日。祭祀黃帝分為公祭和民祭兩種。公祭是清明節舉行,而民祭則在重陽節舉行。
一年便有春秋兩次祭祀。這也是重陽節祭祀先祖習俗的重要源頭,也被認為是重陽節的來歷緣由。
重陽節的詩句
1.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2.從來菊花節,早已醉東籬。——劉慎虛《九日送人》
3.重九共游娛,秋光景氣殊。他日頭似雪,還對插茱萸。——權德輿《酬九日》
4.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5.重陽過后,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
6.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王昌齡《九日登高》
7.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王昌齡《九日登高》
8.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張籍《重陽日至峽道》
9.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10.無酒泛金菊,登高但憶秋。——王貞白《九日長安作》
11.重陽雖已過,籬菊有殘花。——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12.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13.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4.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15.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卓文君《怨郎詩》
16.酣歌欲盡登高興,強把黃花插滿頭。——殷堯藩《九日》
17.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18.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高適《重陽》
19.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0.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李白《九日登山》
21.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22.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23.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云。——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24.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25.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重陽節的祝福語句子
1.九九芳辰重陽鶴添壽,愿秋風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輕!
2.秋菊燦爛開笑顏,賞菊吟詩重陽節。登高遙望山高遠,思念切切在心間。茱萸遍插疾病離,祝愿親人體康健。短信送去我心愿,祝福常伴在身邊。重陽節到了,愿你健康如意!
3.賞賞秋菊,心情愉悅,其樂融融;插下茱萸,寓意吉祥,寄滿牽掛;登高望遠,家人安康,遙寄思念;把酒臨風,頻送祝福,重陽快樂!
4.登一座高山心底寬,采一束菊花望遠方。灑一瓶玉液寄哀思,插一枝茱萸祁平安。人一生嶄短如云煙,干一番事業鑄輝煌。重陽節,愿你平安吉祥,只爭朝夕!
5.重陽節到心內酸,兄弟親朋不見面。登高望遠親人盼,遍插茱萸保平安。菊花飄香香味遠,送我祝福到身邊。不求金銀多無限,不求官運多亨通,只愿親人多見面,幸福生活有源泉。重陽節到了,祝你健康平安!
6.九九重陽節,心中思念濃,茱萸作信封,作信紙,捎去心中思,短信表寸心,愿君體健安,仕途步步高,好運常相伴,永做幸福人。祝重陽快樂!
7.我采集一縷丹桂的芬芳,把它凝聚成一團五彩斑斕的祥云,它載著我的祝福飄向你,在重陽節為你送去吉祥與健康;祝重陽節快樂!
8.縷縷清風彌漫著芳香,片片落葉飄落著祝福,重陽齊聚的溫馨在招手,節日假期的在噴薄。我愿化作清風陽光白云,給你載來如意健康財富。重陽節快樂!
9.登高望遠逢兇化吉,菊花飄香幸福來報道,身插茱萸愿你永快樂,遇難成祥生活比蜜甜,重陽糕,菊花酒,打包送給你,祝你九九重陽節過得愉快。
10.秋菊朵朵迎風綻,悠悠清香沁心脾;賞菊品茶樂逍遙,出門郊游樂陶陶;遍插茱萸寄思念,登高遠眺送祝福;祝愿親朋身安康,事事如意享幸福!
11.有老才有小,重陽莫忘多敬老;有空多回家,父母心里樂開花;嘮叨別厭煩,說的全是好經驗;時光容易逝,親情歲月忽已晚;孝敬不嫌早,一片孝心全家好!
12.佳節又重陽,金秋十月爽,日月兩重歸,相映地久長。在這個神清氣爽的好日子,祝全國老人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13.用快樂聚首,用真心開酒,用祝福斟酒,用舒心祝酒,用愜意飲酒;祝你九九重陽節,吃掉幸福,飲盡甜蜜,大醉快樂!
14.送你一杯重陽酒,愿你幸福久久長,送你一棵重陽菊,愿你事業節節高,送你一句重陽日的問候,愿你重陽節快樂。
15.秋高氣爽,彩云追月,桂花飄香,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登高賞菊,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重陽節快樂!
16.且是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蒼龍日暮尚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重陽將至,祝你節日快樂,身體康健。
1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8.又是一年九月九,舍棄一毛祝福你,晴空萬里好時節,賞菊乃是最美景,發條短信祝福你,愿你早早回家,萬事事事順利,重陽快快樂樂!
19.別樣重陽夜,皓月當空掛,黑夜一點明,燈火闌珊處,愿與君共醉!親愛的朋友,我已經準備了茶,重陽糕,茱萸香,這樣的重陽夜就等你與我共賞共嘗!
20.艷陽高照,秋菊飄香。茱萸高掛,重陽來到。登高望遠,祝福滿滿。思念親朋,祈愿多多。祝你重陽佳節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幸福常繞!
21.重陽重陽萬事不難,在這個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祝你們全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22.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23.面對九九重陽風起葉落,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樂觀豁達之心也是保健養生的重要內容。
24.今日重陽想到你,想要相見不容易,真摯祝福送給你,愿你順心又如意。簡單的祝福,真實的關心。重陽節快樂。
重陽節習俗
1.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山區的村民,由于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2.放紙鳶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鳶,線愛長”。紙鳶就是我們所說的風箏,廣東、福建等地一直保留著重陽放風箏的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征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3.登高
(1)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4.吃重陽糕
(1)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2)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5.祭祖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這一天,廣東人稱“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員都要回來“拜太公山”,特別是男丁。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不少地方家族觀念和祭祖觀念正日漸淡薄。
6.賞菊
重陽日,歷來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7.飲菊花酒
(1)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后一并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2)菊花酒漢代已見。其后仍有贈菊祝壽和采菊釀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日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梁簡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是采菊釀酒的事例。
8.佩茱萸
(1)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2)《本草綱目》說茱萸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而古人則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9.吃羊肉面
重陽節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10.歸寧父母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凡有女兒已經出嫁的人家都會準備名酒和糕點,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這便是“歸寧父母”。
名稱由來
1.“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于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
2.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于重陽習俗活動有現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相關文章:
九九重陽節是幾月幾號01-22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05-20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01-06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6篇01-06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6篇)01-06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5篇02-22
2016入冬是幾月幾號07-04
鬼節是幾月幾號201707-03
2017除夕是幾月幾號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