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小學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小學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小學作文1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古代,端午節與春節、元宵節、中秋節并列為四大節日,深受人們的喜愛。
“玉粽襲香千舸競”,端午節是吃粽子、賽龍舟的時候。當天,大家都聚在一齊,賽龍舟、吃粽子,其樂融融。這時,大人往往還會給孩子們講為什么要包粽子、賽龍舟,也饒趣味味。
在民間,關于端午節的傳說有很多,其中“屈原投江”的故事流傳最廣。相傳在戰國時代,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可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囚死于秦國。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自殺。
端午節為什么有包粽子、賽龍舟呢?因為當老百姓聞知屈原投江時,都紛紛開船打撈屈原的尸體,婦女們都包粽子,然后都把粽子投到江里給魚兒吃,讓魚兒吃飽后不食屈原的.尸體。可是打撈了三天三夜后,還是沒人打撈到尸體,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當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賽龍舟的。
是啊,像屈原這樣忠心的人真是世間少有,我也必須要像屈原一樣,做一個忠心報國的人!
端午節小學作文2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粽子,劃龍舟。但就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就是什么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就是怎樣來的嗎?
“端午”。“端”就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此時到了唐代,因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就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么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就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采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此時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明白后,竟相劃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從此,劃龍舟,包粽子就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小學作文3
“寶貝,起床了!寶貝,起床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輕輕地喚醒,迷迷糊糊中,媽媽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了五彩絲線,快樂的端午節。這時,我突然意識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起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興致勃勃地向江邊走去。
江邊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著: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準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準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快樂的`端午節。每個人的神情都那么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著香甜的粽子,看著激烈的龍舟表演,欣賞著江邊的宜人風景,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又要吃香噴噴的粽子了。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非常熱鬧。端午節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很有意義。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免職,被趕出都城,流放他鄉。當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可自己又報國無門,最終在陰歷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愛國主義樂章。
今年端午節到了,媽媽特地從超市買了各種各樣、各種味道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撥開粽葉,大口大口地吃著,陣陣的葦葉清香撲入我鼻子里。這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他那種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激勵了我,感染了我。我們是生活在祖國的懷抱的少年兒童,要向先輩屈原那樣,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專心讀書發憤圖強,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端午節小學作文5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那天大家要賽龍舟、吃粽子、熬草藥,把熬好的草藥拿來泡澡。至于端午節的來歷,我們還是不清楚。
今天,在口語交際課上,查老師念㈠班孫時雨辦的小報。
當念到端午節的時候,我非常高興,因為我很想知道端午節的來歷,所以我非常認真地聽查老師念:
屈原是個愛國人士,當年秦國和楚國在打仗,因為楚國的浮敗,屈原跳江自殺。人們劃著龍舟去打撈屈原,又怕江里的魚吃屈原的肉,就把粽子丟到江里去喂魚。后人為了紀念屈原,所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訂為端午節。端午節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告訴你們吧,去年端午節我都去看了龍舟比賽。那天下著毛毛細雨,那雨絲輕輕落在我的小臉上,感覺真舒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龍舟比賽,急的連早餐都沒來得及吃就出發了。
當我們來到賽龍舟的比賽現場,激烈的龍舟比賽開始了。
于是我和爸爸打了一個賭,我賭藍隊第一名,爸爸賭紅隊第一名。兩個隊伍你追我趕,不分上下,剛開始紅隊稍微領先一點點,爸爸得意洋洋得看著我,好像在說:“怎么樣,我說紅隊勝利吧!”我心里暗暗地想:有什么了不起,藍隊你要加油啊!可不要讓我失望呀!藍隊似乎聽到了我的心里話,在離終點一百米的時候,藍隊開始反擊了,最后藍隊反敗為勝贏得了漂亮的勝利。
藍隊勝利了,我高興得真想跳起來,這會兒換我得意地看著爸爸了,爸爸垂頭喪氣地認輸了。這個端午節我過的實在是太快樂了。
端午節小學作文6
早晨,天氣陰沉沉的。幾日來,家里發生了點事情,我一直也沒有走出陰影,時時想起來坐著發呆。走到教室門口,一個孩子看見我"嗖"地鉆進了教室。小家伙又想干什么我心里暗暗地嘀咕著。
走進教室,來了十幾個孩子,都七手八腳放椅子。孩子似乎看出我的變化,都懂事多了。放完椅子,孩子們該值日的值日,該讀書的讀書。漸漸的,教室的人多了,書聲朗朗。那個早晨看見我鉆進教室的孩子時時用眼瞟著我,像在偷偷地觀察著我。我裝著沒看見,時而傾聽著悅耳的讀書聲,時而想著自己的心事微微嘆氣。
"老師,老師——"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我一愣正是那個孩子。"老師,端午節快到了,這是我和媽媽昨晚親手包得粽子,給你捎了兩個嘗嘗。"孩子扒在我耳邊輕輕地說到。"啊,啊,謝謝,謝謝。"我恍然接過孩子手中的.粽子,一陣濃濃的香味迎面撲來,心里頓時蕩起一股暖流……
是啊,快過端午節了,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愛意濃濃的端午節,我吸了一口氣,心里充滿了希翼。
端午節小學作文7
一看到母親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母親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母親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母親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母親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并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母親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小學作文8
我喜歡熱鬧喜慶的春節,喜歡張燈結彩的元宵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逢端午節各地人們都以不同方式過節。
舞獅子、賽龍舟、采艾葉,戴各種象征著平安健康的香包等習俗。特別是用那五彩絲線繡成 的香包,繡工精美,戴在身上,香包那淡淡的清香,直沁人心牌。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的早上是最熱鬧的,天剛朦朦亮,我們就趕緊起床,在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來到清瑩澄澈的江邊,采集晶瑩的露珠洗臉,美麗的江邊早以失去了往日的寧靜,而喧囂異常。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采摘艾葉,用清清的露水洗臉。相傳用五月初五這天的露珠洗眼,不僅瞑目,還能治眼疾呢!
小孩子們則聚在一起,撩起涼涼的江水,互相灑在對方的`身上,他們嬉戲打鬧著,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真是玩的不亦樂乎!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美麗的松花江畔時,我們便踏著晨曦回到家中,品嘗那節日特有的、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粽子。我迫不急待的拿起一個大粽子,扒開粽葉,狠狠的咬了一口,那蜜棗的舔汁,糯米的香味直往嗓子里鉆,好吃極了!
瞧,我們的端午節不僅是有趣的還是開心的美味。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9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20xx年的端午節是:20xx年6月6日。端午也稱端五。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我們的`家鄉杭州每逢端午節到來,在家門上掛艾葉用來驅蟲辟邪,每年這一天餐桌上要有五黃——黃酒、咸蛋、黃鱔、黃瓜、黃魚,吃粽子。
我的家鄉位于杭州市拱墅區,拱墅區是一個歷史積淀深厚,區位優勢明顯的中心城區,著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自古以來就是商賈云集、人文璀璨的商家重鎮,有“十里銀湖墅”之美譽。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近幾年,運河上每年都進行規模盛大的龍舟比賽,吸引了成千上萬名觀眾競相觀看,好評如潮,不僅使得拱墅區名聲大振,更使千年運河蜚聲中外。20xx年京杭大運河全國龍舟邀請賽以“千年運河,秀美拱墅”為主題,力圖通過全國性龍舟賽事彰顯民族文化,充分展示拱墅區圍繞“秀美拱墅”三年行動計劃、“山水健身”品牌建設和城區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百名英豪競渡的壯觀場面,也對進一步推進全民建身活動,全力推動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我愛我的家鄉——杭州,我也愛家鄉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10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前一天。媽媽用靈巧的雙手織了兩個精美蛋袋。端午節當天,媽媽一大早就起來把粽子和雞蛋放在一個鍋里煮,過了一會兒,廚房里就飄出一股濃濃的粽香味,我忍不住想去吃一口了呢。雞蛋煮熟了,媽媽把雞蛋拿到了餐桌上。我和妹妹一人挑了一個又大又堅硬的雞蛋,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入蛋袋中。掛在胸前,像一個裝飾品,很特別!
我和妹妹開始撞蛋了,我們兩個都氣勢洶洶,各不相讓。媽媽一揮手說:“3、2、1開始撞。”我和妹妹同時把自己的雞蛋撞向了對方的雞蛋。“砰”一聲,我的`蛋頭破裂了。我很氣餒,耷拉著腦袋,坐在身旁的爸爸輕輕撫摸著我的頭,安慰道:“這只是一個小游戲,只要你和妹妹玩得開心就好,下一次或許你能贏的。”我點點頭心里舒服多了。媽媽又一聲令下,我們的雞蛋又撞在了一起,神奇的是,我們倆的雞蛋居然都沒有破碎,我破涕為笑了。
撞好雞蛋后,爸爸開始跟我們講起故事來:“漢族人民在端午節還會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比如賽龍舟,人們會坐在龍舟上拿著槳嘿呦嘿呦的劃,看哪一條龍舟先劃到終點,哪一條龍舟就贏得比賽。有些地區的人們會喝雄黃酒,因為雄黃酒是辟邪解毒的。還有些大人會做些端午香囊,送給孩子們掛在脖子上,非常別致,身上還會散發著一股清香!”
端午節是一個團聚的日子,每一個蛋袋里都有著我和妹妹成長的足跡,每一個蛋袋里都蕩漾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
端午節小學作文11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當我讀到這首古詩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農歷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極其隆重而又傳統節日,最主要紀念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懷著對偉大詩人屈原的崇高敬意,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以成了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節日項目。關于端午節,據說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面對國家危難的`時候,多次獻計楚王,由于小人當道而得不到重用,屈原悲憤之下在汨羅江抱石投江而死,當地民眾得到消息,生怕水里的魚會吃屈原的尸體,于是挨家挨戶的包粽子投到江里喂魚,還自發的劃船在江中擂鼓吶喊,以此嚇跑那些想吃屈原遺體的魚,這就是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的由來。
在我們老家攸縣,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都會舉行隆重的龍舟比賽,今年也不例外,我和媽媽還有弟弟來到攸縣洣水大橋,端午節這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整個攸縣的人似乎都聚集在這里,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家伙都在為喜歡的船隊加油吶喊,這個端午節,熱鬧的洣水大橋令我流連忘返。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端午節成了我們傳統的節日,在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緬懷古人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每個人有憂國憂民的思想觀念,更主要是要有屈原那樣愛國情懷,做一個像屈原那樣的愛國之人。
端午節小學作文12
哈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答對了,今天就是紀念愛國主義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快看看我怎么過這天的吧!
早上,我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起了床,好不容易在10分鐘內,把應該在30分之內做的事情全部ok后,剛要把自行車推出去,但媽媽早以代勞了,對了,你知道我去干什么嗎?“是去看賽龍舟!哎!哎……媽你等等我呀!”
中午,我剛吃過午飯,和妹妹一起看起了《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古古怪界大作戰》才沒一會兒,就被媽媽把電視關了。
媽媽問我們有什么事沒做,我們一想,對了,香囊和長命縷還沒有做,我們趕快把拿來材料做了起來。
香包制作很簡單,只要把紅顏色的布或其他顏色的布剪成你喜歡[來源]的.圖案,然后,兩端用剪好了的紅繩穿過去,再在剪好的布上面放上香草,再用針縫好,一個香包就ok了。
長命縷的制作也非常好玩,只需要把紅、橙、蘭、綠、紫五種顏色的彩繩一根一根地編好,然后,套到手上去,也可以把這幾根彩繩放到一起編,這樣套到手上也挺好看的。
啊!今天真難忘!
端午節小學作文13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真懷念家鄉的粽子,雖然這邊也會包,卻少了家鄉粽葉的淡淡清香。
那時家鄉最忙碌的是奶奶,因為她是包粽子的好手。那時我總會跟著奶奶進山,她在山坡上,我在山腳。奶奶在山坡上熟練的割著,而我卻在山腳那采自認為是粽葉的葉子,在征得奶奶的允許后,我開心的刷著粽葉,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那時的我只要能幫助這么點小忙就能開心好一會,好像整個過程都是我做的一樣。重頭戲來了,奶奶熟練的包著粽子,本來想幫忙的我卻被奶奶明令禁止。因為去年的端午節被我弄巧成拙。我在旁邊邊打扇邊問:“為什么要包粽子?”奶奶告訴我,因為這是傳統節日,為了紀念屈原,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等了好幾個小時。
終于我心愛的粽子終于熟了。本想馬上打開吃的時候,媽媽卻說想要給外婆先送去,我放下粽子挑了幾個自認為很好的給外婆送去,一進門就看到擺在桌子上的粽子,我對外婆說:“端午節快樂。”外婆笑著接過我的粽子,從桌子上拿了幾個說:“這是板栗味的',這時紅棗味的,這時臘肉味的。”我邊說謝謝邊接好,一蹦一跳的回到家里,剛跟媽媽匯報了情況,準備吃粽子。突然回想起媽媽昨天跟我說過的話,我掏出一個粽子給奶奶,說:“奶奶辛苦了!”又向家里的長輩逐一發送,最后才輪到自己,這使是媽媽昨天告訴我要孝敬長輩,看著媽媽用眼神給我點了個贊,我開心極了。
端午又要來了,真懷念家鄉的粽子。
端午節小學作文14
今日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著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么,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于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后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面團。揪出一小團的面團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后,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里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后就象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后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面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面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么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奶奶做完這個菜后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于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里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粽子等著大家一起吃呢。今日不僅嘗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制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端午節作文10-31
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2-04
小學作文:端午節08-06
端午節小學作文11-10
端午節趣事的小學作文11-28
端午節見聞小學作文10-13
端午節小學作文【薦】05-30
【精】端午節小學作文05-29
端午節小學作文【推薦】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