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項目匯報
在學習、工作中,匯報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匯報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最重要的是結果,經驗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你有了解過匯報要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項目匯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項目匯報 篇1
一、項目的實施背景
(一)解決問題需要。
1、醫保現狀。醫保資金的使用控制在人社部門,而病人的就醫診療在醫療衛生單位,資金安全不可控,騙保問題、資金浪費現象在一定范圍內存在。
2、醫療現狀。醫療資源區域分布不合理,相互之間存在技術、信息等壁壘,造成攤大餅式的同質化競爭。非正常手段拉病源、過度醫療等問題比較突出,既造成醫療資源、醫保資金的浪費和財政負擔的增加,又加重了群眾的就醫負擔,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傷害。
3、醫藥現狀。藥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以藥養醫的現象依然存在,藥價虛高的問題仍然突出。藥品費用支出比例過高是造成群眾就醫負擔和財政負擔加重的瓶頸因素。
4、醫政現狀。治療與預防分家,重治療輕預防的現象,防治結合、醫防融合的管理服務機制尚未建立。
5、就醫現狀。就醫秩序紊亂,“虹吸現象突出”,三甲醫院特別是京津地區專業醫療機構人滿為患。
(二)社會群眾需求。
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成為居民的第一死因,耗費了最大的醫療資源和最多的醫療費用,形成了居民最大的心里恐慌,急需有效的應對策略。
(三)上級政策要求。
《健康中國“20xx”規劃綱要》、《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健康xx品質醫療”項目實施的主要政策依據。
二、項目的實施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
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滿足人民多層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讓群眾享受高品質的健康服務。
(二)堅持政府主導。
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動員、群眾參與、專業隊伍支撐”的健康促進體系,構建“無病能防病、防病有指導、有病合理治、治療有協助、診療有監督”的健康保障機制。
(三)堅持大健康理念。
首先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防治融合;推進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其次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
(四)堅持分段實施。
突出重點,試點先行,有序推進。前期主要選擇部分醫療機構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防控體系建設,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擴大。
三、項目的主要目標
(一)合理可及、全健康全維度且群眾積極參與的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二)主要健康風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慢性病發病率、重大疾病發病率明顯降低。
(三)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人民健康素養明顯提升,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四)醫療整體費用逐步減少、群眾就醫負擔明顯減輕的雙贏目標基本實現。
四、項目的主要內容
(一)構建健康聯合體(簡稱“健聯體”)。
以心腦血管疾病為切入點,按慢性病發生發展過程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立由基層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二級醫療機構、地區三級醫療機構及國家專科醫療科研機構等組成的,集預防、治療、康復“三位一體”的健康聯合體,在國家專業醫療機構指導下,建立xx市多病種防治中心,形成層級分明、職責明確、分工協作、上下聯動、高效運轉的防控健康服務體系。
第一,鄉鎮(社區)衛生院。
1、職能定位:
①生活方式管理(入口);
②慢性病危險因素篩查及早診早治;
③疾病后期康復治療;
④重大診療行為的參與及審核;
⑤分級診療建議及轉診;
⑥醫保審核。
2、服務模式:采用以簽約服務、團隊服務為主的2+x模式,即家庭醫生、護士(村醫)專業醫生池內醫生(專業醫生團隊)。
第二,市內二級醫療機構。
1、職能定位:
①慢性病早篩早治;
②慢性病急癥期救治。
2、配套實施:在國家級專科醫院指導支持下建立各類慢病防治中心。按照分階段實施的思路,首先建立xx市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在xx阜外醫院、天壇醫院專業指導下建立規范心腦血管疾病的救治流程。
第三,地區三級醫療機構。其職能定位是:慢性病中后期治療;疑難雜癥治療。
第四,國家級專科醫療科研機構。其職能定位是:慢性病防治規范標準制定;專業技術指導;罕見病例診治。
(二)推動“三醫聯動”改革。
堅持以醫療體系改革為核心,以支付方式和藥品流通體系改革為支撐,推動“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出臺基層醫療機構績效改革方案,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待遇水平和參與健康管理的積極性;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實行差異化報銷,引導群眾注重預防、有序就醫;落實醫藥改革政策,優化藥品流通秩序,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降低醫藥費用。
(三)開展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推行“2+x”團隊服務模式,實行網上簽約和書面簽約相結合,優化以預防為重點的簽約服務包,提升簽約可及性,增強簽約居民的獲得感;強化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職責,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療聯合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發揮家庭醫生在醫保付費控制中的作用,引導有序就醫,雙向轉診;完善家庭醫生績效考核政策,對群眾滿意、表現優秀的家庭醫生,在職稱、工資、福利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增強家庭醫生開展簽約服務的積極性;注重對家庭醫生業務能力建設,提高家庭醫生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
(四)加強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
加快建設和完善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核心的基礎數據庫,強化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管理等應用信息系統數據采集、集成共享和業務協同;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引領作用,開發制作健康醫療應用程序(app),大力推進互聯網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和檢查檢驗結果查詢、隨訪跟蹤、醫保審核等應用,優化形成規范、共享、互信的診療流程;推進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建立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病理、遠程心電診斷服務,完善醫保審核功能,健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機制。
(五)創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以創建省級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和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為契機,推動我市健康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以二級醫院為依托,在xx阜外醫院、天壇醫院指導下建立xx市心腦血管疾病防控治療中心。在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和國家級腫瘤專科醫院支持下建立xx市胃腸道腫瘤防治中心,通過大便潛血、胃蛋白酶原和電子乙結腸鏡、磁控胃鏡膠囊進行早期診斷,結合公共衛生專項和醫療保險,建立腫瘤防控長效機制。開展健康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和健康大講堂活動,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建設以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和“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牙齒、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為主題的健康廣場,開展健康監測評估和健康宣傳教育。
(六)打造特色“品質醫療”。
以醫療標準化為抓手,通過提高衛生管理水平、健康服務質量和醫療技術能力,實現品質醫療。充分利用質量學校,加大對醫務人員培訓力度,并與國家級醫療科研機構建立雙向互通培訓機制,提高醫務人員業務能力;針對病種優化診療路徑,降低診療費用,節約醫療資源,推進治療標準化;與二級以上醫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開通綠色轉診通道,規范雙向轉診流程;推行醫療衛生服務標準化,提高醫療機構服務質量。
五、項目的進展情況
(一)《實施意見》出臺。
xxxx年7月20日市政府召開了政府常務會,出臺了《關于開展“健康xx品質醫療”行動的實施意見》,并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
(二)試點單位確定。
項目的試點單位已經確定:一個社區(驊中社區服務中心)、一個鄉鎮衛生院(官莊鄉衛生院)、兩個二級醫院(xx市中醫醫院、xx市神農居醫院),目前試點單位已經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開展工作。
(三)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平臺初具雛形。
從xxxx年開始衛計局與河北世窗信息股份有限公司、xx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簽訂三方項目合作協議,采用ppp模式進行人口健康信息化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了“一中心、三平臺”建設及與國家、省信息平臺的密鑰對接,數據中心正式運行,大部分醫療機構的系統改造已經完成,數據共享、互聯互通的環境已經形成,居民健康卡的發放條件已經成熟,手機app軟件的開發基本結束,先正在試運行階段。
(四)試點單位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有序推進。
簽約醫生和簽約團隊基本確立,相關的職能、制度和任務正在制定過程中。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牽頭,太平洋保險公司本著雙贏的原則合作參與“健康xx品質醫療”項目,先期投資150萬元用于試點單位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并初步制定了對家庭醫生的`《績效管理考核方案》(征求意見稿)。
(五)主題健康廣場完成選址。
暫定在西湖公園和文星湖公園建設兩個主題健康廣場,先期進行試點,試點成功后在全市逐步推開。
(六)試點單位基層醫改開始破題。
針對基層試點單位的績效改革方案初稿形成,主要包括擴大試點單位的用人權、決策權和收入結余分配權,提高家庭醫生待遇水平,建立獎優罰劣機制等內容。
六、下一步的打算
按照“健康xx、品質醫療”行動的六項重大任務,分項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規劃時間進度表和路線圖,明確具體責任人,初定于10月18日舉行“健康xx品質醫療”啟動儀式,拉開“健康xx品質醫療”行動的序幕。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推進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1、從9月28日開始,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牽頭,聘請國內知名教授專家授課,舉辦xx市第一期健康管理師學習培訓班,先期參加培訓學員200人,培訓結束后經考試合格后為學員發放國家承認的健康管理師資格證。
2、從十月開始,利用半年的時間對全市所有家庭醫生統一培訓一遍。
3、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三級醫院及國家級專科醫療機構進修,從天壇醫院、阜外醫院聘請專家對全科醫生進修培訓。
(二)推進健康聯合體建設。
從現在起利用半年的時間,以試點二級醫療機構為主體,鄉鎮社區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三級醫療機構為依托,在阜外醫院、天壇醫院指導支持下建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在取得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逐步向其他慢性病推廣,在國家級專科醫院指導支持下建立各類慢病防治中心,通過加強健聯體建設,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形成。
(三)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
1、完善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10月底前,全部完成市內各醫療衛生計生服務機構人口健康信息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并聯通國家、省市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納入xx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為大數據分析、遠程醫療、影像檢查結果互認、醫保異地結算等奠定基礎。
2、建設完善三大數據庫。推進全員人口信息庫、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中西醫電子病歷數據庫的建設和應用。
3、開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建立“健康xx”公眾服務平臺,實現網上預約掛號、健康咨詢、健康檔案查詢等服務;以xx阜外醫院、天壇醫院為依托搭建遠程醫療平臺,開展遠程會診、遠程教學和遠程學術交流等業務。
4、抓好手機健康管理app試點完善推廣,實現手機家庭醫生簽約、在線健康咨詢、健康自測和任務管理、手機醫保費用報銷、預約掛號等功能,推進健康醫療服務便捷化。
(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出臺支持居民簽約家庭醫生的醫保傾斜政策,提高居民簽約的積極性。制定對家庭醫生的相關傾斜政策,賦予家庭醫生醫保審核、轉診綠色通道等權利。力爭到年底,試點醫療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60%以上。
(五)推進主體健康廣場建設。
已定的兩個主體健康廣場加快落實,建立健康小屋(健康監測評估區)、健康促進區和健康講臺,配齊健康檢查設備,健康監測結果直接上傳至人口健康信息平臺。
(六)推進居民健康卡發放。目前xx市已經具備居民健康卡的發放條件并在試點地區發放居民健康卡1950張。結合健康扶貧工作,下一步先為建檔立卡的健康扶貧對象發放居民健康卡,在此基礎上在全市逐步推開。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項目匯報 篇2
一、調查背景
多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于“科學飲食,健康生活”的要求愈來愈迫切。與此同時,日常生活中不科學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們展開了關于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
1.目的: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讓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得到保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犯罪活動,重建信用規范市場秩序。也希望讓青少年學習并掌握食物與營養,食品與健康等知識,從小培養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發揮輻射帶頭作用,引導家庭和社會共同形成“科學飲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
2.時間:7月15日-------8月1日
3.地點:三信超市,銀座商城,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
4.對象:食品安全。
5.方式:實地調查,上網調查。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1.過程:(實地調查)
(1)三信超市
我們小組去了三信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7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0%,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是9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6%。
(2)銀座商城
在銀座商城,我們的組員調查到: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6%,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是9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6%。
(3)學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我們驚訝地發現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有7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攤
在街旁的地攤上,我們驚呆了。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有5%,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10%。
表格:
地點
三信超市
銀座商城
學校附近的小店
恐旁的地攤
綠色商標
70%
80%
50%
15%
生產日期
90%
96%
65%
10%
保質期
90%
95%
75%
5%
質量安全標志
90%
90%
70%
5%
廠方地址
90%
96%
85%
10%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在大型超市購買東西,不在小型超市購買東西,尤其是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等沒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的地方購買東西!
(上網調查)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狀況,就上網查了資料,發現城市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愿意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城市消費者中,最關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僅占0.6%;購買食品時首選質量的占30%,選擇質量和價格并重的占61.7%,選擇“價格優先”的僅占8%;8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好于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只到超市購買食品。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據調查,農村消費者中,74.4%回答會適當考慮食品安全問題,但43.7%仍首選聚格便宜。
2.結果
通過以上調查,我們發現市民高度關注食品安全,我們但是和市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還是有距離。市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加強,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
三、結論與建議
(結論)
1.不要吃街頭小吃,注意衛生。
2.少吃學校附近小店里賣的零食。
3.少吃沒有綠色商標、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安全標志、產房地址的食品。
4.少吃油炸類食品,比如:薯片,薯條,同學們最喜歡吃的“德克士、肯德基”等。
5.不吃沒有營業執照的小型店鋪里銷售的“垃圾食品”。
(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學會了小組成員間的合作與分工,學會了與他人交往,學會了綜合應用信息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還知道:要購買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綠色標志的由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還懂得了用正當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學習并掌握食物與營養,食品與健康等知識,從小培養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發揮輻射帶頭作用,引導家庭和社會共同形成“科學飲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