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評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評課稿 1
本節課以今年的酸雨報道,酸雨的形成引出二氧化硫的性質,包括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然后通過實驗讓學生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氧化性、還原性和漂白性。最后通過性質來學習二氧化硫的用途,包括好的用途和不好的`用途——形成酸雨。再讓學生討論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最后加以總結。
優點:
1、導課新穎,通過視頻導課讓學生感受到酸雨在生活中的影子。
2、內容充實,課堂正好完成
3、班級氛圍好,學生配合默契
4、三維目標落實到位,在課本的基礎上進行拓展
5、板書設計是亮點,網絡式板書很新穎,一目了然
6、大膽地地教材內容作了調整,知識聯系廣
7、總結全面,講解清楚,前后呼應,有激情
8、內容很多聯系了生活,將化學生活化,與時俱進
不足:
1、內容上的講解有漏洞:二氧化硫和氧氣結合需要催化劑、加熱,不容易發生的
2、二氧化硫溶解性實驗,無法解釋可逆反應
3、提出問題應該先讓學生解釋,再寫化學方程式,降低難度梯度
4、對整體知識缺乏認識,題目深度不夠
5、氧化還原反應沒有講透,沒有課堂預設
6、節奏單一,時間分配不合理,應該在二氧化硫的性質上花更多的時間
7、在講二氧化硫的性質(本節課的重難點),可以放慢語速,并及時跟上習題加以拓展,否則練習都放在新課結束講,有拖時間的嫌疑。
8、課堂不夠嚴肅,導致學生很隨意,影響課堂效果
通過本次校級匯報課,我受益匪淺,談談自己的感受:
1、每一次公開課之前的準備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因為認真備出來的課的質量和常態課完全不一樣,比較流暢。
2、磨課很重要,之前的一兩節課讓師傅來聽,聽完后一起討論修改,再上,這個過程很受益,會有很多啟發。
3、在以后的課堂里要多注重學生,新老師的特點就是將課堂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沒有讓學生很好的發揮,要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
4、要堅持寫課后反思,每堂課都有很多偶發問題,要記錄下來,形成以后的課堂預設。
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評課稿 2
本節課林靜婷老師非常注重實驗教學對化學學習的影響,以實驗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把二氧化硫的性質及其酸雨的形成、危害、防治等方面知識都講解得非常到位。這樣的情境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知識的構建,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設計思路
整堂課緊扣教學重點,難點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林老師始終貫穿新課程的理念,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二氧化硫性質的設計上,這堂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而是采用實驗探究的模式,讓學生直接觀察實驗并得出結論,從圖片中獲取信息,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實驗能力和讀圖能力。
二、教學過程
林老師主要采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為教學主線,以觀察實驗得出結論為學習方法。從酸性氧化物、氧化還原反應以及二氧化硫的特性三個不同角度組織課堂教學。從日常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鞭炮、石膏像、火柴等物質引入,讓學生感覺化學無處不在,應用非常廣泛。
教學過程中,林老師把比較抽象的問題用大量的圖片和新聞回放來解釋,比如二氧化硫的性質及其酸雨的形成、危害、防治等,都很有說服力。在播放圖片的過程中還利用了對比的方法,比如新舊草帽的顏色和石像腐蝕前后的對比,給學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教學重難點突出,層次明確。教學思想符合時代要求,教學基本功較扎實,教學思路清晰。林老師能熟練運用多媒體,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出發,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課堂設計科學合理,重視學法指導和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謹慎思考,勤于分析,善于總結,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建議
本節課容量偏大,應留一些時間讓學生思考、發言,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習題檢測,以體現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因本節課有較多的實驗,應充分發揮學生分組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把課本上現象不是很明顯的實驗經過自己的思考再加以改進。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實驗中,可用礦泉水瓶子裝二氧化硫,往瓶子里加入水后瓶子變扁,現象非常明顯且直觀,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
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評課稿 3
本節課林靜婷老師的教學設計能夠以問題設置的形式,通過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引導學生觀察物質的物理性質,探究化學性質的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以及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
一、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知識線、理論線并進,從實驗探究學習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同時從其所屬酸性氧化物角度、氧化還原角度、漂白性角度進行剖析,內容豐富,課件設計別具一格,媒體使用、教學素材的選擇合理、新穎,教態自然親和,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融洽,較好完成了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
二、教學亮點
教學設計三維目標明確,思路清晰,設計合理,能夠緊扣教材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學情景引入貼近生活,從熟悉的富含二氧化硫的物質(如鞭炮燃燒產生的氣體)入手,提出問題,引出二氧化硫的性質和用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氧化還原角度對二氧化硫的兩種價態表現的氧化性、還原性進行探究,鞏固了氧化還原的概念、規律。
三、教學建議
課堂容量偏大點,有些內容可以作為課后習題講評時延伸。如學習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方面,對于漂白的幾種類型的比較歸納在此暫時擱下,這樣減少了課堂容量,可以有較為充裕的時間突破本課的重點與難點,更為合理。
實驗現象明顯,可操作性強,應盡量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以提高教學效果。
【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評課稿】相關文章:
《正弦函數圖像和性質》評課稿11-30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評課稿通用12-28
小數的性質評課稿03-20
小數的性質評課稿(精選)07-17
《小數的性質》評課稿09-30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評課稿05-08
《比的基本性質》評課稿03-15
(推薦)小數的性質評課稿10-04
《小數性質》評課稿【必備】07-08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評課稿通用6篇【精華】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