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英語評課稿 The story of rain評課稿
我有幸聽了鄧老師的課。這是六年級上冊第6單元的閱讀課,這節課是在學過詢問天氣等句型后,要雨的形成過程融到句子和情境中進行學習和運用。
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一直追尋著一種鮮活、輕松的閱讀課的教學模式。今天,在鄧老師的課中找到了一些方法,在這里不妨讓我們細細的品品這節課。
首先:引新設得巧妙自然,在學生紛紛用舊知進行問與答時,郭老師也站了過來,學生就問:What needs water?引導學生說出:People need the water。 The flowers need the water等句子,從而揭示課題。重視舊知的同時,又以此為突破口,以舊引新,步步深入,使新知引得親切、自然,有種潤物無聲之美感。
講授新知時,鄧老師能利用課前在黑板上畫好的簡筆畫進行單詞教學,抓住了語言的句型結構進行了示范和替換,這一舉措拓展了學生思維,又為學生思維發展創設了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嘗試,大膽運用。使學生帶在成就感的說出了:The water come from the……的句式,這看似無意卻是精心的設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新的語言知識點,并扎根在學生的頭腦中。像這樣的以詞擴句,用句達意的方法是對話教學中最好用的CPU了。
最后,看看這節課的一大亮點“鞏固和擴展”。鄧老師以課件閃圖片的形式展示的,操練句型: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讓學生根據圖片復述雨的形成過程。從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鄧老師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了學生爭先發表意見的氛圍,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并且最后鄧老師還用課件出示幾幅環境被破壞的圖片,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從這樣的設計中,我們僅僅開發了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嗎?更重要的是創作和參與吧。
完美的不存在是因為它會停止我們前進的腳步,讓我們繼續探索,在每一次的教學中都能奏出和諧的音符。
【六年級英語評課稿 The story of rain評課稿】相關文章:
英語評課稿12-26
英語評課稿11-08
【精選】英語評課稿07-18
英語課評課稿11-08
英語課評課稿03-23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小學英語的評課稿11-29
英語評課稿范文12-08
小學英語評課稿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