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級數學《一億有多大》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億有多大評課稿
《一億有多大》這節活動課,戴老師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經歷猜測、實驗、推理等過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動,從而充分感知1億這個數有多大,并獲得成功的體驗。一開始上課,戴老師設計了猜想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興趣。根據兒童愛猜的心理,讓學生猜想1億有多大。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不同,對“ 1億”的猜想也是各種各樣,這些猜想大都是憑感覺的,甚至是隨意猜測;有的學生說:“1億本書摞起來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1億粒大米能裝滿一個房間吧!有的學生說:“大米粒太小,能裝滿一個衣柜吧!”還有些想法不合實際,但他并未扼殺學生的想象,而是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空間,讓他們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使他們在想象和爭論中激起探索的興趣與欲望。
給學生魚,不如教給他捕魚的方法,教學中不僅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更注重讓學生領悟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1億張紙的高度無法測量,學生想到可選100張或1000張紙來測量高度,再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1億本書鋪開的面積難測量,就測量一本書的面積,這樣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問題,一步一步解決,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領悟,由局部推算整體的研究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活動,體會到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積累了許多數學活動的經驗,增加了學習成功的經歷,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1億有多大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1億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讓學生自己活動。戴老師課前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有的學生準備了一定數量的稿紙、有的學生準備米粒、或一定數量的1元硬幣……課堂上讓學生根據準備的東西自由結合成活動小組,各組研究內容與活動步驟的確定,具體實驗的進行等,這些都放手讓學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組合作完成。事實說明,學生的內在潛力是很大的。通過實驗他們推算出了結果,但這些結果比較抽象,很難想象出來,教師適時出示了課前學生搜集的資料,與實驗結果進行對照,學生不禁唏噓一片。學生直觀的感受了1億的大小。整節課,老師讓學生去實驗、去發現、去探究,切實給了學生自主活動的平臺和空間。
【一億有多大評課稿】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一億有多大》評課稿07-22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05-24
《磁鐵有磁性》評課稿03-21
植物媽媽有辦法評課稿12-04
植物媽媽有辦法評課稿04-04
《磁鐵有磁性》評課稿【必備】07-15
《植物媽媽有辦法》評課稿04-08
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評課稿11-08
《磁鐵有磁性》評課稿(4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