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評課稿
《北京》是人教版第3組元的第10課,聽了徐老師的這節課,覺得徐老師的《北京》整堂課布局合理,條理清晰。從整體入手,體會北京的美;通過感悟,朗讀,感悟,幫助學生對語言的積累,又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最后又通過課外拓展交流回到了對北京的認識上,使學生對北京又有了新的了解。
徐老師很重視學生“讀書方法”的培養,在初讀感知時候,出示“讀書要求”,并圍繞要求展開自學。反饋時老師給生字進行歸類,省時又高效。重視多音字的教學,課文中“似乎的似和大廈的廈”是多音字,徐老師讓他們重點記一記。然后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接著緊緊圍繞“北京美在哪里”主線展開,課堂思路非常清晰。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地方?通過反饋及時板書:“天安門廣場柏油馬路立交橋名勝古跡公園”,它們“美在哪兒?”依次展開教學。
在課堂教學流程上,很清晰很簡潔,雖然這篇課文本身結構就很明了,但是徐老師以合理的板書、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質疑的問題如:找一找表示方位的詞語,哪些地方說明了柏油馬路也很美?立交橋美在哪兒?北京還有哪些地方美?問題層層引入,很縝密也很適合,切口小,符合低年級語文教學新課標中關于質疑的要求。
徐老師很好地利用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課堂上徐老師除了教授知識點,還很注重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別是在展示北京美麗的風景圖片時,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向往、熱愛首都北京的感情。
徐老師關心每一個學生,認真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然后都真誠地給予評價。這也是老師的課堂魅力之一。
【北京評課稿】相關文章:
《北京亮起來了》評課稿06-07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課賽評課稿12-17
《掌聲》課評課稿07-30
語言課評課稿04-23
復習課評課稿04-08
課賽評課稿03-08
心理課評課稿01-18
小學美術評課稿-《動物面具》評課稿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