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總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
1.顯微鏡的構造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
①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觀察
(4)收鏡裝箱
3.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觀察的視野范圍就越小,觀察到數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5.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制成玻片標本,常用的玻片標本:切片、涂片、裝片(注意三者區別,分為臨時和永久的)
6.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虎克觀察軟木薄片,發現了細胞。
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
一.生物類型的不同
細菌沒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細菌全部是由單個細胞構成,為單細胞型生物;
真菌既有由單個細胞構成的單細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個細胞構成的多細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二.細胞結構不同
細菌和真菌都具有細胞結構,屬于細胞型生物,在它們的細胞結構中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但卻存在諸多不同,具體表現在:
1.是細胞壁的成分不同: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
2.是細胞質中的細胞器組成不同:細菌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體外,還有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中心體等多種細胞器。
3.是細菌沒有染色體,其DNA分子單獨存在;真菌細胞核中的DNA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染色體(染色質)。
三.增殖方式不同
細菌是原核生物,為單細胞型生物,通過細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為真核生物,細胞的增殖主要通過有絲分裂進行,因真菌種類的不同其個體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四、細胞大小不同
原核細胞一般較小,直徑一般為1μm~10μm;真核細胞較大,直徑一般為10μm~100μm。
五、名稱組成不同
盡管在細菌和真菌的名稱中都有一個菌字,但細菌的名稱中一般含有:球、桿、弧、螺旋等描述細菌形態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實為乳酸桿菌);而真菌名稱中則不含有。
初中生物實用的方法和技巧
1掌握基本知識要點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初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學科不一樣的特點:面對生物學,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后理解”。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這時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2預習的好習慣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后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
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于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于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
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菌落的大小
觀察菌落 菌落的形態 區別細菌和真菌的菌落
菌落的顏色
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
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接種
恒溫培養
設計實驗方案 設計實驗方案
完成實驗過程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歸納細菌和真菌生存的條件,適宜的溫度、有機物
二、 細菌
1.細菌的發現: 17世紀后葉,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細菌
19世紀中葉,巴斯德研究細菌,說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德
大小:個體微小,高倍鏡或電鏡下可見
形態:單細胞,有球菌、桿菌、螺旋菌
2.細菌形態和結構 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構成,無成形的細胞核;鞭毛、莢膜、芽孢
營養方式:沒有葉綠體,異養型,分為寄生和腐生兩種方式
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環境,可形成休眠體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
多細胞個體:蘑菇:食用或者藥用
1.各種各樣的真菌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觀察比較
單細胞個體:酵母菌:釀酒、做面包等
2.主要特征: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能夠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的個體;體內沒有葉綠素,營養方式屬于異養。
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為分解著參與物質循環
細菌引起人或動物患病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
真菌引起人或動物患病:足癬
2、引起動物或人患病 真菌引起植物患病,小麥葉銹病
生產應用:以菌治蟲
共生的概念
3、與動物共生 真菌與藻類植物共生形成地衣
共生舉例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腸道內細菌與動物(包括人)共生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發酵現象
發酵原理
1.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 發酵技術的應用及其產品
甜酒的制作
分析食品腐敗的原因
2.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 食品保存的原理
分析并歸納食品保存的方法
抗生素的概念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
3.細菌、真菌與疾病的防治 轉基因技術與胰島素
4.細菌與真菌與環境的保護:污水處理廠
初中生物學習技巧
很多人認為生物很簡單,只要多做題,就會提高生物成績。這是錯誤的觀點,學習生物和學習其他理科一樣,都在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初中階段的生物有很多名詞、術語我們是不懂的,所以大家可以采取先記憶后理解的方法,在記好基礎知識后,再去理解重要知識點。
初中生物學習中,有很多實驗。這些實驗是生物學中的重點,每年中考出題時,實驗題都是出題的重點難點。所以,想要學好生物,同學們一定要將生物教材中的實驗、實習和調查等探究活動都掌握清楚。
生物單細胞生物知識點
1、單細胞生物:眼蟲、大腸桿菌、酵母菌、草履蟲、衣藻、變形蟲
2、觀察草履蟲時,棉花纖維使草履蟲得運動速度變慢,利于觀察。從培養液的表層吸一滴是因為草履蟲需要氧氣,都聚集在培養液的表層。
3、草履蟲的結構:
(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肛排出。
(2)食物泡:食物泡隨著細胞質的流動,期中的食物逐漸被消化。
(3)口溝: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溝進入體內。
(4)纖毛:草履蟲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
(5)表膜: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過表膜。
(6)收集管、伸縮泡:把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收集起來,排到體外。
(7)細胞質
(8)細胞核:大核、小核。
4、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魚類的天然餌料)也有害(瘧原蟲、痢疾變形蟲、赤潮)。
5、赤潮是水體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機物排入海洋導致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6、草履蟲是一個生物體,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食鹽對于草履蟲來說是不利刺激,肉汁對草履蟲來說是有利刺激。
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
(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即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機物。故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重要作用
(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這類微生物多營寄生生活,從活的動植物體上吸收營養物質。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真菌引起癬、小麥葉銹病(注意: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導致的)
(3)與動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種生物與另一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的現象,簡言之,互利共生。(1)如真菌與藻類共生形成地衣(2)根瘤菌與豆科植物
(3)與動物: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纖維素
(4)與人: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制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生物細菌和真菌知識點講解
1、區別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應該看大小、形態和顏色三方面。
2、培養菌落的方法有四步:配制培養養基、高溫滅菌、接種、恒溫培養。
3、細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
4、顯微鏡的發明人列文。虎克(荷),微生物學之父是法國的巴斯德,青霉的發現是弗萊明(英)。
5、細菌的形態有三種:球形、桿形和螺旋形,故細菌也有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種。如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霍亂弧菌。
初二上冊生物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識點歸納
1、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2、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
(1)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
(2)高溫滅菌;
(3)冷卻;
(4)接種,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的過程。(5)培養,恒定溫度的培養箱中培養,或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
3、觀察菌落:細菌菌落比較小,多數光滑粘稠或干燥粗糙,白或黃色;
真菌菌落比細菌大幾倍或幾十倍,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紅、褐、綠、黑、黃色。
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4、細菌和真菌的廣泛分布:土壤中、水里、空氣中及至人體及動物和某些極端環境,都可以找到細菌和真菌。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或有的要在無氧條件下生存(如泡菜制作)。
只要這樣踏踏實實完成每天的計劃和小目標,就可以自如地應對新學習,達到長遠目標。由為您提供的八年級上冊生物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識點鞏固:期末考試(人教版),祝您學習愉快!
初二生物上冊細菌和真菌的知識點
細菌和真菌
1.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
細菌菌落特點: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點:較大,呈絨毛狀、絮狀蛛網狀,有紅、綠、黃、褐、黑等顏色
2.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養基②高溫滅菌 ③接種 ④恒溫培養
3.培養基:含營養物質的有機物
4.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則厭氧(即有氧時生命活動受抑制)。除少數細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即營養方式為異養)
5.科學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極特殊的環境中,發現了古細菌。古細菌的存在說明:
①古細菌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
② 細菌的分布很廣泛。
上面的內容是初二生物上冊知識點之細菌和真菌,相信同學們肯定已經熟記于心了吧。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更全的初中生物訊息就來關注吧。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種子的萌發
對于生物學中種子的萌發的知識,下面是我們為你講解的知識點。
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需要環境(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完全淹沒在水中的種子不能萌發是因為沒有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自身條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過休眠期的。大多數種子萌發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時一定提供適宜的各種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發芽率達到90%以上的種子才能播種。
2、種子萌發時最先發育突破種皮的是胚根發育成根,然后是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萌發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胚乳(玉米)或子葉(菜豆),所以貧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種子同時萌發。早春地膜覆蓋是為了提高土壤溫度使種子早萌發。
希望上面對生物中種子的萌發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上面的內容學習一定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哦。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種子植物
關于生物中種子植物的知識學習,需要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講解內容。
種子植物
1、種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在玉米種子的剖面滴加碘液,變藍的是胚乳,因為胚乳內有淀粉,淀粉遇碘變藍色。
2、將胚的各個部分(胚芽,胚軸,胚根)都連在一起的是胚軸。
3、我們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發時因為無胚。
4、被子植物(桃樹)與裸子植物(松樹)的主要區別是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通過上面對生物中種子植物知識的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預祝同學們考試成功。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綠色植物
下面是對生物中綠色植物的知識點講解,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綠色植物
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在陸地陰濕處,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如:水綿、海帶、衣藻。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占大氣的90%。
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植株矮小,有莖、葉、假根,無輸導組織。如:墻蘚、葫蘆蘚。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如卷柏、貫眾、滿江紅。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陸地上,有莖、葉、種子,結構復雜。如:油松、云杉、銀杏、蘇鐵、側柏。
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適應陸地生活,有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如:玉米、小麥、毛白楊、。
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這三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稱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種子繁殖后代,所以稱為種子植物。
2"春水綠如染"中的"綠"指藻類植物。魚缸內壁的綠膜指藻類植物。
3"苔痕上階綠"和"應憐履齒印蒼苔"都指苔蘚植物,大樹一側樹皮上的綠色植物是苔蘚植物
上面對生物學中綠色植物知識點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識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單細胞生物
關于單細胞生物的知識點學習,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講解內容。
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上面對單細胞生物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很好成績哦,認真學習吧。
初中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知識同學們還熟悉吧,下面我們來學習哦。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以上對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知識點的內容總結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會做的更好。
【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生物《細菌和真菌》知識點總結06-28
細菌和真菌的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6-24
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06-17
生物八年級上冊細菌和真菌知識點04-12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之真菌和細菌的作用06-23
《細菌、真菌和病毒》生物教學反思12-13
《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生物教學反思07-02
初二上冊生物同步檢測題目:細菌和真菌06-22
初二上冊生物同步檢測:細菌和真菌的分布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