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大發脾氣時的正確做法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性格暴躁,動不動就大發脾氣。你越是嚴厲的教訓,他就越是不服氣,那副樣子仿佛要與人拼命似的!哎,這可怎么辦好呢?
其實,發脾氣行為,是孩子們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情緒行為。不過,改良孩子的壞脾氣時,如果采取強制或壓迫的手段,就有可能使孩子產生孤獨和窒息心理,如果這種情緒長時間得不到化解,就很可能成為隱藏在孩子心靈最深處的“暗流”,孩子就可能會產生心理危機。
作為父母,我們不妨學習一下心理學上的“避雷針效應”,對孩子的暴脾氣進行疏導,使孩子的壞情緒早些宣泄出去。
我們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避雷針”是由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他將一根數米長的細鐵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頂端,在鐵棒與建筑物之間,又用絕緣體隔開。然后,拿一根很細的導線,讓它與鐵棒的底端連接起來,并將導線引入地下,如此就算完成了。
這個看是簡單的方法,卻具有引雷性能和泄流性能的作用,從而將雷電的威力給疏導并宣泄掉了,這樣才保證了保護物的安全。
如果從心理學上來講,“避雷針效應”的寓意則是“善疏則通,能導必安”,而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進行疏導。
所以,對待孩子的不良的情緒,與其堵塞不如疏導。
孩子雖小,也有喜怒哀樂,脾氣與情緒往往比大人還強烈,他們常常感到恐懼不安,悲傷難過,一點小事就會在心充滿困惑和矛盾,這些不良的情緒,如果不能很好的宣泄出去,
作為家長,我們沒必要與孩子硬碰硬,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教育他。可以引導他尋找一種好的發泄方式。
比如,以溫和的態度與孩子講講道理,
讓孩子覺得發脾與耍賴是很無聊的事情,
向孩子表達了對他的接納和關愛,
拉近孩子與我們的心理距離
對正確的要求要行為一定要滿足,
對于良好的行為,要及時表揚獎勵,等方式。
【孩子大發脾氣時的正確做法】相關文章:
孩子多動癥的正確做法12-17
孩子挑食偏食的正確做法12-17
孩子長病媽咪的正確做法12-17
孩子情緒反常父母的正確做法12-19
孩子神經發育遲緩的正確做法12-18
孩子不會選色的正確做法12-18
你的孩子被別家孩子打了家長的正確做法04-12
女孩子長胡須的正確做法12-17
發現孩子愛說謊家長的正確做法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