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生物作文錦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作文 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現在已經是3090年了,我也成為了月球移民中的一員。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幾種月球上幾種奇怪的生物。
在月球上,稀奇古怪的自然現象和生物可多了。瞧!前面生物的名字叫“水藍藍”。它是一種無腳浮空型生物。它全身藍藍的,就像大海的顏色一樣。“水藍藍”這個名字也是由此而來的。
咦?前面那一團奇怪的火焰是什么?哦!原來那也是一種生物,名字叫“小火苗”。它是月球最奇怪生物排行榜中的第二名,它也是一種無腳浮空型生物。它的.任何身體部位都可以噴火,就連它的排泄物也冒著熊熊烈火。
那么,月球最奇怪生物排行榜中的第一名到底是誰?它就是聞名月球的“清水之妖”!它的上半身是動物的身子,下半身是魚尾巴,可以說是一條“美人魚”!它不但可以在水里游,還可以在陸地上走。在陸地上,它仍然可以行走如飛;在水里,它的速度是無“魚”可敵的。這種魚非常稀少,所以人們一直在保護“清水之妖”。
除了“清水之妖”,還有一種最奇怪的生物。它與“清水之妖”是并列第一。它就是“長弓射手”!它的上半身是人的身體,下半身是馬的身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馬”!“長弓射手”的奔跑速度是豹子的五千六百倍,可以說是生物中的“急速之王”!
這時,太陽篩下了一縷金光,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一場夢啊!如果這個夢是真的話,那該有多好啊!
生物作文 篇2
我們學校有一個綠草如茵,花團錦簇的地方那就是——生物園。
我們的生物園有許多小草,那草綠油油的,微風把小草吹得左擺右擺,非常美麗,讓人感覺像走進大自然。生物園里最美的地方就要數魚池了。魚池里有許多生氣勃勃的魚兒,那魚兒有大有小,有不同的顏色,有的紅白相間,有的全身金黃,有的頭是黃的,而身子卻是紅的。魚池里有假山,那假山會流出清澈的水,上課時學校非常靜,只聽見那悅耳的水流聲,魚池里開了許多蓮花,一些正含苞欲放,一些正開得燦爛。紫色猶如一個美麗的公主,既高貴又大方。紅色的蓮花像一個害羞的姑娘,低著頭,不敢向上望。
走出魚池,許多毛茸茸的小白兔蹦蹦跳跳的過來,我們的.生物園不僅有小白兔,還有那走路特別慢的烏龜,你只要輕輕地碰一下烏龜的某一個地方,它就會馬上縮回自己的頭、手、腳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它就會慢慢地伸出頭、手、腳。
從門一直往前走,就來到植物的世界。那里有仙人掌,那仙人掌身上長滿了刺,如果你不小心弄到它,那你的手指可就疼了。那里還有許多植物,如東瓜、茄子等等。
生物園啊!你真是美不勝舉,你真讓人流連忘返啊!
生物作文 篇3
在我們以前的教室里,有個生物角。它美麗極了,給我們的校園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在生物角的最左邊,有一盆含羞草,只要輕輕一碰它的葉片,它就會不由自主地垂下去,像個害羞的小姑娘,真好玩。它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會時不時地逗逗它,看著它低頭的樣子。真逗!
在它的旁邊,放著一個魚缸,里面有三條活潑可愛的小金魚。我最喜歡的是那條白色的了,股股的.眼睛,常常的尾巴,一條輕紗似的尾巴在水中擺動,嘴里吐著一串串晶瑩的小水泡,真是既美麗又可愛。
在生物角的最右邊,有一只小螃蟹,它小小的殼,嫩嫩的鉗子,細細的腿,一看就知道才出生不久,真是令人百看不厭。它是我們的同學在旅游時從河邊抓到的,聽說剛抓到時,它才只有拇指般大呢!
我最喜歡的還是中間的那盆仙人掌,渾身上下長滿了堅硬的刺,像只可愛的小刺猬。令人吃驚的是,我們已經三個月沒給它澆水了,竟然還長得那么好,真是令人佩服。
我喜歡我們的生物角,它美化了教室環境,給我們的課余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生物作文 篇4
剛上初一時,發現功課表里多了許多新的課程,生物即是其中一科。
我的生物老師姓楊,名蝶珊。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她是教生物。她風趣的語言把生物這一門功課上得有聲有色。于是我開始對生物課產生了興趣。學校開辦了生物興趣班,名額有限,我便搶先報名了。
初到實驗室,我就對實驗室桌上的試驗裝置很好奇,滴管是做實驗時滴少量液體用的,這樣方便做試驗,避免了液體的數量不準確。當測量幾毫升水時用量筒度量比較精準……
生物課上,老師教了我們做臨時裝片。它是由載波片、蓋波片和樣本組成。做裝片要注意的是動作要輕盈些,蓋波片很薄,要小心注意別弄破。這項工作對于我這個粗手粗腳的馬大哈是個大挑戰。我先把要觀察的東西取樣放在載波片上,如需要染色或加水,用滴管取一兩滴滴在樣本上,用鑷子夾起蓋波片由載波片的一邊輕放下,才不會出現氣泡,影響觀察的效果,蓋上蓋波片后用吸水紙把多余的水吸掉。這樣,臨時裝片就做好了,可以放到顯微鏡下觀察了。
生物課最多的是做試驗,從最簡單的做起,那就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其實別看它材料簡單:只有裝片和顯微鏡,但是這里面也有一定講究,比如顯微鏡的使用,裝片的放置都關系著這個實驗的效果。通過低倍鏡的觀察,我看到了肉眼見不到的細胞。想不到不足1厘米大的植物葉子中就有成千上萬個細胞。轉用高倍鏡,我才更清晰地看到細胞,不同植物的細胞不一樣,有條狀的、圓的、扁的,還真是千奇百怪。我還看到了綠色植物的葉綠體,細胞中的'細胞核等更微小的東西。
除了觀察細胞外,我們還做鑒定水果維生素C含量的試驗,我們先提取純水果汁,再準備與一定量維生素C結合后會變色的液體,把水果汁滴入等量的液體中,哪一種水果汁滴到液體中的滴數少,證明這種水果富含維生素C。通過試驗,得出的結論是:在蘋果、梨、橘子、橙這四種水果中,蘋果的維生素C含量最高,橘子最少。
通過這個實驗,我知道了橙并不是維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也懂得了只有親自通過實驗證明的東西才比較準確。生物這一門功課真是既樂趣橫生,又耐人尋味。
生物作文 篇5
到xx一中實習兩個多月了,自認為在教學水平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很好的上完一節,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告訴學生。但是我知道在教學方面自己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在近兩周通過聽其他老師的,我發現自己和其他老師的差距還很大。
其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聽高二年級一位老師的,這個老師所帶班級的.生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可以趕超實驗班。我在聽老師的時候,我發現老師上的時候幾乎不用自己說,學生可以把所有要注意的地方說出,整個堂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老師上的節奏特別快,可以說下面的學生都跟著老師一起跑,因為你不跑,再補就太難。一整節內容,我需要兩節講完,而老師只需要二十分鐘就可以講完,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正確率還特別高。我在老師下的時候請教了老師,為什么學生愿意跟著您一起“跑”?
老師告訴我她的學生首先是被她鍛煉出了,上節奏快,生物這門科目,要講的東西也就那點,其他的而我要求他們下自己消化。至于學生們下去不去自己理解,這個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他們不去預習、復習就會越落越遠。學生的想法咱們不知道,但是一旦有人跟著我的腳步,接二連三就會有人趕上。我上我少講,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講,他們自己講一道就會一道。到最后整個班級就形成了這種風氣。
通過聽老師的,我認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重結論,輕過程,的傳統教學方法在今天已經再不能適應了。學生被動地接受,堂效益是很不好的。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堂教學的效益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到多少,而學生學到多少取決于學生參與堂教學的熱情和主動性。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認為我應該像老師學習讓學生發揮主導作用,在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才能有效體現學生在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堂真正成為他們發揮主體地位的主陣地。
生物作文 篇6
上課鈴聲響了,這一節課是生物課,大家都翻著生物課本,在上課之前再次瀏覽這節課要上的內容。
這時, 生物老師手提著兩個木箱子進來了,真不知道箱子里裝的是啥?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老師調了出來。“我們這節課要觀察‘草履蟲’。”老師環視了一下教室,似乎在窺視同學們的反應,隨手將“草履蟲”三個字端正地寫在了黑板上。“草履蟲?”“什么是草履蟲?”同學們竊竊私語小聲議論著,猜測著。
這時老師并沒有多說話,沉穩地打開了那個讓大家都感到神秘而精致的木箱子——“呀,顯微鏡!”坐在前排的眼尖的同學在老師打開箱蓋的一瞬間仿佛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情不自禁地叫起來。“顯微鏡!”同學們更增加了好奇,更加躍躍欲試,伸長了脖子探視著想從中得知一二。
看到大家望眼欲穿的樣子,老師臉上綻放著笑容,手的動作似乎比往日更加麻利:拿出了一個酷似草坪的小方盤和一個放大鏡,用富有號召力的聲調說看誰慧眼識“蟲”到前面來觀察。
“我!”“我!”“我來——”我和同學們紛紛舉手爭先恐后。
“曹杰,請到前面來!”我幸運地被老師點到了名字。
我迫不及待地來到講臺前,接過老師手里的顯微鏡,按照事前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的操作順序把顯微鏡調整好,彎下腰對準了眼前的“草坪”。哇,翠色的草坪上,真的有草蟲耶,“看到了!看到了!這就是草履蟲嗎”我驚喜地似乎是喊著說出來的。
這時老師問我:“你知道草履蟲長的什么樣?”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草履蟲貌似一只倒置的草鞋。”老師滿意地點點頭,還詼諧地用英語“Very good !”表揚了我。之后又說:“同學們,草履蟲是靠纖維毛的.擺動,旋轉著前進,就像跳舞一樣。”這時一個同學突然站起來問道:“老師,那草履蟲旋轉時會不會被轉暈了呢?如果轉暈了會不會吐呀?”老師風趣地回答:“我又不是草履蟲,我不是草履蟲,我哪知道?這個奧秘只有等待你們去研究了!”這句話逗得同學們大笑。我只覺得太神奇了,真有一種探究的沖動!這時又有同學舉手要前來觀察,老師說大家輪著來看。
同學們爭先恐后而有秩序地沖到講臺前排成了一條“長蛇陣”。觀察后大家都很興奮,回到座位上同學們有的翻開生物課本研究起來,有的用筆將剛才看到的草履蟲畫了下來,有的仍唧唧喳喳地議論著,我前面的一位身著紫色衣服的女孩和她的同桌邊議論邊做著動作,大概是模仿那可愛的蟲兒在旋轉或是跳舞,抑或是……嘔吐?
“叮呤呤,叮呤呤……”下課了,這節課還沒有盡興就結束了,感覺時間很短暫。“小調皮”何斌望著老師提著木箱的背影,晃著腦袋不無遺憾地說:“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可惜呀!”
這一節有趣的生物課過的太快了,大家都意猶未盡,真希望下一次的生物快點到來!
生物作文 篇7
歲月匆匆,轉眼間我就踏入了中學的大門。每當我回憶起小學的一點一滴,總會想起昔日那郁郁蔥蔥的生物園。
我還記得生物園春天那生機勃勃的景象。春風喚醒了萬物,那蒼老的木棉樹不知何時冒出了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在微分的吹拂下,花兒輕輕悄悄地綻放出美麗的笑臉。一朵朵烈焰似火的花兒在生物園里格外奪目。其他的花兒也不甘落后,相繼露出她們天使般的臉孔。在春風的吹舞下,花兒嬌滴滴地扭動著她們纖細的腰。一陣細雨隨風飄來,為這美麗的景色添上幾分神秘的色彩。雨后,一陣陣清新的土壤味撲鼻而來,幾滴珍珠似的水珠在嫩綠的葉子上調皮地滾動著。這時,太陽懶懶地升起,水珠頓時閃耀出金色的光芒,讓人陶醉在這片輝煌中。春天的生物園給人一種樸實的感覺,一個遐想的天空。
夏天的生物園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樹葉被風吹得“瑟瑟”地響,聽著這聲音,讓人心曠神怡。那樹葉錯落有致,燦爛的陽光從樹葉縫中透過,讓人昏昏欲睡。紫荊花開了,綠叢中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粉紫色,紫荊花不像牡丹那樣嬌艷,也不像茶花那樣紅花,更不像水仙那樣柔嫩,它在萬紫千紅的花海中,顯得那樣樸素,那樣大方。湛藍的天空更讓人感覺到生物園里的生氣。
生物園的秋天有種凄慘的美。花兒都零落了,樹葉也變得金燦燦的。一陣風吹來,頓時樹葉漫天飛舞,宛如一群黃色的蝴蝶在空中飛過,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讓人心中升出一種不舍,一絲留念,讓人不得不贊嘆它那種特殊的美。
冬天,生物園籠罩著一種靜謐的.美。蒼勁的樹木露出那久經歲月沖刷的樹皮,孤單著立在那里。但我知道,它的心中有股信念支撐著它: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還記得,這里曾是我們的好去處。小孩可在綠樹成蔭的地方嬉戲玩耍,也可以在這鳥語花香的天堂中竊竊私語。也可以在這兒靜靜地觀賞這欣欣向榮的景象。課后,望著著生物園,會讓人油然生出一種愜意,一種舒適。回想起那鳥語花香、變化莫測的生物園,心中會異常踏實。想起它的芬芳,想起它的幽深,想起它的艷麗,想起它的……簡直讓人回味無窮!
校園難忘,生物園更難忘!
生物作文 篇8
千萬年來,海洋、山脈、河流和沙漠為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演變提供了天然的隔離屏障。然而近幾百年間,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這些屏障漸漸失去它們應有的作用,外來物種們借助人類的幫助,遠涉重洋到達新的生境和棲息地,繁衍擴散,但是,它們到底是朋友還是敵人?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往日濃陰蔽日、綠樹搖曳的島上,長滿了薇甘菊。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于一旦。
這個令人恐怖的“植物殺手”原產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傳到東南亞,給種植香蕉、茶葉、可可、水稻等經濟作物的農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腳踏上了我國海南島的土地。幾年后到達了深圳,在深圳寶安一片4000畝的人工山林里,幾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躪。一些杉樹林已被薇甘菊封殺,一些山頂已被薇甘菊完全覆蓋。
食人鯧,它們撕扯獵物的景象不知讓多少人心驚膽戰,號稱“水中狼族“。 “在中國本土并沒有這種魚”,海洋館的負責人介紹道,“食人鯧原產于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在我國的自然界中沒有天敵。體質強壯、對水質要求不嚴格的食人鯧,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很容易找到適宜繁殖生長的水體,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必將打破現有的生物鏈,威脅土著魚類的生存,就如同侵略者入侵一樣,對生態的破壞不堪設想。”
或許大家并不知道,小龍蝦就是入侵物種。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原產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擴散,給美國五大湖泊的漁業生產和堤壩造成了極大威脅。上世紀20至30年代經日本進入我國南京地區,隨后在江浙一帶迅速繁衍,對當地的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它們會在水稻田堤壩上挖洞筑穴,現在小龍蝦已經在洞庭湖大量繁殖,威脅到堤壩設施。曾經活躍在人們餐桌上的福壽螺、白玉蝸牛在初期都是作為高蛋白食物引入并在我國大力推廣的,然而由于市場原因,被大量遺棄或逃逸,現在已經侵入到農田和自然系統,成為農作物、蔬菜和生態系統的有害生物。
原來,外來入侵種已經到了我們的嘴巴前面。而且,除農業、林業、漁業中已被作為病蟲害治理的美洲斑潛蠅、松材線蟲、美國白蛾等等之外,即使在我國許多繁華都市的'小區、路旁、溝邊、荒地、園圃、操嘗草坪等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地方,也早已成為入侵雜草的天堂。婆婆納、苘麻、蔓陀羅、反枝莧,甚至還包括令美國人聞風色變的三裂葉豚草都隨處可見。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外來雜草共有107種,外來動物40余種,從脊椎動物(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到無脊椎動物(昆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以及細菌、微生物、病毒中都能找到例證。國內最早開展入侵生物研究的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謝焱博士告訴我們:“目前我國的34個盛直轄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無一沒有外來種,除了極少數位于青藏高原的保護區外,幾乎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來雜草。”
關于外來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我國也有初步的統計報告。列舉數字是枯燥的,但我們還是不得不仔細閱讀以下統計報告:保守的估計,松材線蟲、濕地松粉蚧、松突圓蚧、美國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蟲嚴重發生與危害的面積在我國每年已達150萬公頃左右。水稻象甲、美洲斑潛蠅、馬鈴薯甲蟲、非洲大蝸牛等農業入侵害蟲近年來每年嚴重發生的面積達到140萬至160萬公頃。每年由外來種造成的農林經濟損失達574億元人民幣,僅對美洲斑潛蠅一項的防治費用,就需4.5億元,每年打撈水葫蘆的費用需要5-10億元以上。
“生物入侵是世界難題”。據統計,美國、印度、南非外來生物入侵造成的損失每年分別高達150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億美元。解焱博士認為這些都只是保守的估計,還不足以包括那些無法計算的隱性損失,比如外來生物導致本地生物物種的滅絕、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由于改變環境景觀帶來的美學價值的喪失。
其實,我國也有一些生物進入其他地區,成為別處的入侵物種。比如葛藤,作為一種藥材引入美國,然而到了美國后卻大量滋生,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再比如青魚,在中國只不過是一種普通的肉食性魚類,然而不慎傳到美國,已成為美國漁業大害,當地政府甚至出價100美元一條懸賞捕捉青魚。
入侵物種還能直接威脅人類健康 。麻疹、天花、淋巴腺鼠疫以及艾滋病都可以成為入侵疾玻人類對熱帶雨林地區的開墾,為更多的病毒入侵提供了新的機會,其中包括那些以前只在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比如多年前襲擊剛果等地的埃博拉病毒。前面提到的三裂葉豚草,它的花粉是引起人類花粉過敏的主要病原物,可導致“枯草熱“癥,在美國約有20%的人受花粉過敏癥的侵擾。我國國內雖然還沒有大量的報道,但在國外的許多華人到美國后一兩年內就會出現花粉癥的癥狀。目前豚草已分布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地區的15個省市,如果一旦大面積爆發,后果不堪設想。
所有這些,都是“生物入侵“惹的禍。它們的危害之大已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以致有人稱它為“整個生態系統的癌變”
所以,我們也因該大力宣傳這件事情的嚴峻了,不能總抱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了。馬上行動起來吧。
【生物作文】相關文章:
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8-26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08-27
神奇的生物作文04-12
初中《生物的變異》生物教案03-25
生物教案:生物圈08-26
生物課作文03-21
生物鏈作文12-03
校園的生物園作文08-31
學校的生物園作文08-05
美麗的生物園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