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冬至吃餃子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吃餃子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1
東漢時候,有個名醫,叫張仲景。他的醫術高明,不管什么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他是醫圣。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退休回鄉,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散。他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人,衣著單薄,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很難受。
張仲景回家后,心里總掛記著那些爛耳朵的人們,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拾只占棚子,架上衣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格放在鍋里煮,等煮好后,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一只只耳朵形狀,再放在鍋里煮。到冬至那天就開張,專門送給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傷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吃過以后的人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傷都治好了。(點評:冬至,張仲景煮餃子為人們治凍傷,“祛寒嬌耳湯”的誕生。)
以后,每到冬天,張仲景都做“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巧的是,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為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戶戶包餃子吃,并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餃子叫做餃耳呢。(點評:無巧不成書,張仲景的忌日也正好是冬至,人們為了紀念他,冬至包餃子成為風俗。)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2
南陽的張仲景,醫術高超,疑難雜癥,手到病除,人稱醫圣。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那年告老還鄉,正是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鄉親們面黃肌瘦,衣不遮體,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很難受,叫他的弟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凍傷藥。舍的藥名叫“驅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等煮好之后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們,每人給一大碗湯、兩只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驅寒湯,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發熱,天天如此。舍藥一直舍到年三十,人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大年初一,人們就學著嬌耳的樣子做起過年的食物。有人把這種食物稱作“嬌耳”,也有叫“餃子”的,還有叫“扁食”的。人們吃著餃子,不忘張仲景舍“驅寒嬌耳湯”的恩情。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長沙的老百姓除病救災。那年瘟疫流行,他在衙門口架上大鍋舍藥,深受長沙百姓的愛戴。他告老還鄉后,長沙的百姓很想念他,就每年推選幾位有德行的老人,帶著百姓的心意來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染重病,看來活不長了。長沙的老人說希望他壽終的時候葬在長沙。南陽的人那里肯依,兩下就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說:“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的父老情,我生在南陽城,不能忘家鄉的養育恩,我死了,你們抬著我的'棺材,向長沙的方向走,靈繩在哪里斷了,就把我葬在那里”。大家一聽也就無話可說了,張仲景冬至去世了,長沙和南陽都選出精壯的小伙子,人們按照他的遺囑,抬著他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去,棺左是南陽的小伙子,棺右是長沙的后生,到了當年舍“驅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斷了。戴孝的百姓連忙擔土叻壘墳。你一擔、他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墳前修了座廟,就是現在的“醫圣祠”。
張仲景為窮人除疾,舍“嬌耳湯”的事在民間一直流傳。因此,每到冬至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包餃子吃,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3
想起冬至就要到了,我是既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冬至到了,我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餃子了;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氣更冷了,數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聽爸爸說,冬至是一年里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夜晚最長的一天。按照地理課上講,冬至那一天呀,太陽跑得離北半球最遠,也就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了。怪不得,快到冬至了,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太陽公公偏心眼了,把熱量都給了南半球啦!
冬至很重要,家家戶戶都要過的,尤其北方。媽媽說,冬至以后就開始數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會凍壞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會給孩子們包餃子吃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壞了,真有意思!
其實,圍繞冬至,還有好多學問呢。冬至之前是大雪,冬至之后是小寒,小寒之后還有大寒呢,大寒才是最冷的時候。小朋友們,你做好準備了嗎?讓我們開心地迎接冬至的到來吧,可千萬記住要吃餃子呀!
【冬至吃餃子作文】相關文章:
冬至吃餃子作文12-08
冬至吃餃子優秀作文11-22
冬至吃餃子日記08-13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10-11
冬至吃餃子經典句子10-27
冬至吃餃子說說11-09
冬至吃餃子文案12-08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12-09
冬至吃餃子文案12-23
冬至吃餃子話語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