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息技術工作計劃模板匯編5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工作計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
一、工作思路
依據市教研院XX-XX學年度上期工作思路和區教科所學年工作計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規范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以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根本目的',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和本區具體情況,積極開展各學段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的研究與指導工作。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服務,著力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綜合素質,使我區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步入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教師培訓方面:通過教材分析、示范觀摩課、專家講座、經驗交流活動、教師賽課、征集教學設計案例等教研活動形式,對全區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培訓,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組織教師參與區、市級以上活動,如,新教材培訓、教師優質課競賽、學科論文評比、聯片教研等活動。吸收兄弟區縣好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模式。
學生素質培養:重點強化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繼續組織我區中學生參加XX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力爭有所突破。
課題研究方面:繼續開展“重慶市中小學教研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子課題《巴南區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教研方式研究》并順利結題。
三、工作安排
8月:制定計劃、落實工作。
9月:組織XX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報名工作。
9月:參加XX年全國高中信息技術優質課大賽。
9-10月:重慶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優質課競賽初賽。
9-10月:信息技術教師教研活動。
10月:組織XX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
10-12月:重慶市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大賽片區賽。
12月:征集信息技術學科優秀教學設計及論文。
1月:總結本學期工作。
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2
信息技術培訓部是負責學校信息技術、電化教學、網絡平臺、信息技術的采集和傳輸、網站、資源庫建設、電化設備、維護維修、教師培訓、教師繼續教育等信息化方面的工作。以繼續教育教材為藍本,以xx市教育局相關要求為依托,以切實提高我校教師綜合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教師博客群中小學教師研修網和xx小學校園網以及校本研修網絡在線交流為平臺,以校本培訓和各種教學大賽活動為載體,以制度做保障,采取激勵機制,切實提高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讓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之路上走的更實更穩。根據xx市教育局有關文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信息技術方面
(一)硬件方面:
1、逐步實現硬件投入,普及班級交互式電子白板。
2、實現校園網絡行為管理服務器的安裝使用。
3、保證校園電教設備的高效運行,及時維修,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軟件方面:
1、進一步完善學校現運行的校園網站、教師電子信息庫,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2、初步實現電子教案網絡化管理、網絡備課、網絡評測,教案統計等。
3、建立起本校的資源管理平臺,實現課件、教學視頻、微課數字化管理。
二、教師培訓方面
(一)師德培訓
1、結合教育局下發的文件,認真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相關的文件和有關書籍。做好學習筆記,寫好學習體會。
2、組織教職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規定》《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并聯系實際進行宣講。深入開展以《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為核心的教育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開展聽講座、討論、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教職員的師德水平。通過師德建設活動,使全體教師的師德素質有較大提高,使全體教師都能做到文明守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形成一個良好的師德風氣。
(二)業務培訓
1、啟動“1、1、1、1”工程,認真作好“1、1、1、1”工程活動方案,“1、1、1、1”工程是:每天寫一板粉筆字,每天寫一篇鋼筆字,每周寫一幅書法作品,每周做一個成品的課件(不含二期制作)。
2、認真做好電化教學培訓,根據國家、省基礎教育資源網應用推薦,省歷屆基礎教育信息資源教學應用優秀成果評選活動參賽的培訓。多媒體教育軟件和農遠優秀成果評選活動的學習進行課件制作,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包括課堂教學實況錄像、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三方面內容的制作、設計、編輯、整合等方面知識的培訓。
(三)繼續教育培訓
1、按照培訓部工作部署,切實做好我校教師的全員培訓工作,本期將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繼續圍繞“一德三新”,即師德培訓、新理念培訓、新課程培訓、新技術培訓。鼓勵教師自主探索和創造,加強經驗分享、案例教學、合作探究等突出主動性、選擇性、參與性、操作性和體驗性的多種方法訓練。充分利用好三個學習途徑,即:學校培訓體系、衛星電視、計算機互聯網。針對教師的.薄弱環節進行反思,逐漸使繼教工作完善,并完成第三階段的繼教學習,搞好考試(考查)驗收工作,充分完善教師的個人繼教檔案資料和學校的繼教檔案資料。認真做好國培、省培工作,切實做好市本培訓、校本培訓和師本培訓工作,真正讓教師達到學以致用。
2、做好市本培訓區本培訓校本培訓和師本培訓
3、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大學區的電子備課和各類教育教學活動。
(四)信息技術培訓
目標:逐步提高教師的信息應用水平。
1、學習靈活應用電子白板,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教學更豐盈更生動活潑。
2、讓教師動起來投入到電子備課和電化教學當中,學習做微課。
3、提高教師的演示型電子教案制作水平,對教育教學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五)培訓要求
1、所有教師認真對待培訓工作,必須服從學校的培訓安排。
2、培訓期間要進行考勤。每次培訓進行學習簽到,做到有事請假。
3、教師培訓期間認真寫好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認真完成作業。
三、具體活動
1、組織全校教師參加微課評選活動,并將優秀的微課進行成果展示。
2、進行教師基本功比賽。
信息技術培訓部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秉承xx小學的優良傳統,再接再厲,使信息技術培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本校六年級,六年級有兩個教學班。通過上期的學習,學生對WORD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后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使用的是“海南三環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圖片的采集與處理,聲音視頻的采集,幻燈片的制作。
幻燈片的制作是重點,也是難點。另外就是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適當增添了WORD文字編輯排版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3、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4、學會用WORD進行文字編輯排版。
5、通過教學,使學生
了解多媒體素材的多種采集方法與處理方法。
五、教學措施:
本期采取課堂學生自學、教師理論授課、學生上機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上機操作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
課時內容
第一課時講解新學期計劃及安排、編位置,上機操作要求
第二課時指法練習、鞏固以前所學
第三課時圖片的采集與處理
第四課時視頻的采集和處理
第五課時錄音和頻制作
第六課時制作音樂機冊
第七課時感受電子幻燈片
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課改精神,立足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進取能力為重點,更新教師教育理念,積極抓住課改契機,切實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地位,結合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特點,以及計算機特長興趣發展需要,從實際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的需要入手,與各教研組積極合作,大膽開展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的教學研究,落實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去,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相應的提高。
二、工作目標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校園網加強教學信息的交流,加大上網時間,加強理論學習、業務培訓、技術技能的學習和研討,使每位教師都具有運用信息技術組織教育教學的能力。
2、加強學科教學:組織好教師積極參加市、區信息技術展示課的活動,并加強學校之間相互學習的機會,從而推動教師信息技術整體水平的.提高。
3、加強教育研究:運用教學理論知識指導工作,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使學校教學整體水平不斷得以提高。
4、加強資源管理:鼓勵教師積極開發和利用現有資源,制作有創意、有實用價值和保留價值的教學課件。加強學校信息資源的管理工作,做到資源共享。
三、具體工作任務
(一)努力實現教育信息化
1、抓好學校設施建設:
(1)積極推進多媒體網絡活動室的開放。
(2)完善和維護好學校的校園網絡。
(3)做好多媒體電化教室日常管理。
(4)認真做好各辦公室電腦的維護。
2、加強信息技術教學的管理
(1)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加強考核工作,積極開展有實效的教研活動,引導學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暢游。
(2)抓好競賽項目,積極參與區信息技術相關活動,爭取好成績。
3、抓好教師培訓
使全體教師熟悉教育信息網的有關知識,并用好信息化設備,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各自學科的整合。利用現有設備,結合教師意愿,開展藍牙、相片制作等培訓。
(二)努力推進教育手段現代化
1、全面提升現代化教學的水平,繼續充實學校校園網絡的素材,加強學校校園網絡的管理和使用。
2、充分開放和利用現有電教設備,以全面提高課堂效率。
3、全面推進學校信息化工作,抓好信息化技術課的管理及普及,努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1、任教班級學生學科學習情況(好、中、差)分析。
2、學困生情況分析(含學困生名單、現狀和學習困難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級,本欄目內容的填寫可在開學的第一周內完成。)
本人擔任初一年級信息技術課,初二年級分4個班,共178名學生,共中優秀生共有58人,中等生共有81人,學困生共有39人,所任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現象,學困生在學習上懶惰、怕動手動腦。
學困生名單如下:
李俊杰王倩董文龍于鑫潘勝劉瑜萍王靜周佳加袁達華楊歡華鋒董乃祝吳肖秦建芳方圓嵇聚澤蔣行韋棟霞林偉沈亞茜顏瑩芝周勰超蘇真慧洪青藍鈕秋玲程鴻福潘佳欣鮑晨霞周藝談偉馮俠吳霞劉余成張敏張嵐陳杰俞國強沈越陸夢娜
學困生差因分析:學困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記筆記,課后不復習。對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術概念及操作要領不加強鞏固,對信息技術開始有些興趣,以后興趣越來越淡,不知任何知識要想學好都要付出辛勤與汗水。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質量目標。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意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識,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第五章、第六章,具體知識點如下:
閱讀了以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本站編輯還為您推薦更多工作計劃欄目
第五章:了解Excel的功能與主要特點;掌握Excel的啟動與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輸入文字和數據;掌握工作中數據的簡單計算;掌握工作中的數據操作、文字編輯;掌握工作表的打櫻
第六章:了解PowerPoint啟動與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開、保存;掌握設施模板的應用、幻燈片背景的設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種視圖模式的切換;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編輯;掌握插入與編輯圖片文件;掌握觀看幻燈片放映與設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燈片演示效果的設置(動畫、聲音、切換)。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洋思、萬石、郵堂經驗,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學困生提高,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逐步提高,在初二時能通過《信息技術》中級考核。
三、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知識結構體系分析:本學期教學內容共二章,以Excel電子表格作為學習的重點,主要是:利用Excel電子表格軟件計算、統計、分析、匯總數據;利用PowerPoint制作、設置、播放多媒體作品。
技能訓練要求:通過學習Excel電子表格軟件,會計算、統計、匯總、分析數據,制作圖表,并會打印報表;利用多種媒體(文本、圖片、聲音、視頻)合成制作簡單的多媒體作品,設置幻燈片的放映方式。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學期所學知識是數據處理的基礎知識,為以后深入學習計算機流行軟件打下扎實的基矗Excel是優秀的數據處理軟件,學好它為以后踏上工作崗位帶來辦公自動化。PowerPoint是簡單、實用的多媒體制作軟件,對于教學、廣告、宣傳都很有應用。兩章知識是當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熱點知識,學生興趣濃,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關鍵,培養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信息社會才能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自學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電子表格中的數據計算、簡單幻燈片的制作與播放。
難點:電子表格中的數據計算。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認真落實“五認真”具體措施:
一、認真備課:
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領會大綱精神,鉆研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十備:一備滲透德育;二備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方法得當;三備信息技術基本概念;四備信息技術基本操作用語、基本術語;五備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六備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七備信息技術實驗操作的增補及成敗關鍵;八備學生自學提綱;九備操作練習作業精選;十備課堂教學的總設計。
二、認真上課:
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范清楚,教態親切、自然,采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后記。
三、認真布置作業:
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復習工作,以利于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于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四、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
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五、認真組織輔導: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采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對于優秀生可以適當學《考試綱要》以外的知識來充實自己,并在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對于學困生在課上、課后給予更多關心、幫助和指導。對于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信息技術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的工作計劃03-28
信息技術研修工作計劃01-24
信息技術工作計劃07-15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計劃07-29
關于信息技術的工作計劃02-21
信息技術研修工作計劃03-30
信息技術的工作計劃10篇08-05
信息技術的工作計劃5篇08-05
信息技術的工作計劃6篇08-08
信息技術的工作計劃四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