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農日記集錦九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快來參考日記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農日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農日記 篇1
11月12日 星期一 天氣 晴
今天早晨,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我們崇文實驗學校的六年級同學,來到了蕭山區中小學勞技教育基地。
一進門,我們就興奮地大叫起來。基地內部,綠樹成蔭,中間的拓展訓練區引來了滔滔不絕的稱贊聲,大家都在期待著學農時會發生的.事。
我們要上的第一門課是植花,因為大家的激動,我們一直唧唧喳喳地說個不停。老師簡單地說了一下泥土中植花的方法,我們也躍躍欲試,馬上動起了手。先把泥土攪拌均勻,然后鋪一層泥土,再把黃金菊的種子撒上去,再鋪一層泥土,澆些水就可以了。我把手放到盆子里用力地攪拌著,結果好多泥土都濺了出來,濺在了我們臉上,咦?為什么老師攪拌的時候挺輕松的,可我攪拌起來就全濺出來了呢?難道我攪拌得太慢了?于是我又飛快地攪拌了起來,越來越多濺出的泥土落到了同學的鞋上,好多人已經開始抗議了……
接著我又開始鋪泥土。我抓了一大把,使勁往小鵬子里面塞,很快,盆里的土就滿了,這時老師走過來,說我裝得太多了,我又趕緊挖走了一大把,泥土變得十分猙獰,我蹙眉,怎么會這么難呢?我拿了一把種子,匆匆撒了下來,又急急忙忙鋪了層土,杯子上沾滿了泥土,我洗了洗,又洗了好多水,整塊泥土變得非常濕潤,我看了看自己的,又看了看老師的,為什么就差得那么多呢?
我恍然大悟,這是因為,我們一般在生活中都不做這些事,不去實踐,自然做得不好,所以平時我們不應該只關注學習,我們也應該學會自己做一些獨立的事,而自己不能一味地依賴父母。
這第一門課,就讓我深深地領悟到了這個深奧的道理。
加油!明天會有趣!讓我們一起努力!
學農日記 篇2
今天我們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學農的生活。我們的活動地點在大觀山學農素質實踐教育基地。我們是乘大巴過來的。
上午,我們整理了各自的行李,把枕頭塞到枕套里,把棉被塞進被套,鋪上床單,每每的躺在床上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忘了告訴你,我是寢室的寢室長,我們的室員由諶子璐、陳灝軒、徐馨瑞、徐馨等人。
下午我們進行了定向運動活動,簡單的說,其實就是依照地圖上的畫出的紅圈圈,找出老師們貼在路旁或樹上的點標。我跟諶子璐、席航、魯哲爾(是我們隊的隊長兼導游,簡稱魯導)、韓逍、姜文豪、吳孟元。由魯導帶隊,我們很快找到了6個,韓逍和吳孟元仗著自己跑得快,各找到了3個。我們女生跑得很累,但仍是落在男生后面,心里好不是滋味。魯哲爾雖身為導游,但老是帶錯地方,還我們跑了不少冤枉路。第7個我們在果園里的樹枝上找到了點標當我們在找第9個時,我發現樹枝上有一個點標寫著“54“,我高興地趕快喊同伴過來。心想:我總算找到了1個了。但是在之后的半個小時里,我們迷路了。一條路走了好幾遍,又問了路人,仍摸不著頭緒,最后魯導認真地用指北針和地圖仔細核對,發現第9個點標不是54,而是在一幢房子后面的“26”。找對了正確的路,下面的點標就好找了。但我心里卻既沮喪又開心,沮喪的是點標我又找錯了,這已經是我第二個找錯的`點標了;開心的是我們終于不用像走迷宮一樣,在一個地方來回跑了,可以去找第10個了。最終開心打敗了沮喪。阿,我仿佛看見勝利的曙光正在向我招手!第10個時我的學號——33號。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奔到集合處老師依照我們的成績單,和對每一個空格。我們全對!但是以時間和正確率我們最后只得第2名!但這個活是多么有趣、刺激和富有意義啊。
學農的第一天,在我們的歡笑和汗水中一分一秒的度過了。
學農日記 篇3
迎著和煦的春風,踏上鄉間小路,帶著滿滿的好奇心,為期4天的學農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4月8日上午,經歷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青島市中學生學農實踐基地。提著行李箱的我們,初次踏入8個人的寢室。大多數的同學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出門,過獨立生活。懷著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和獨自出門的新鮮感,我們在學農期間的課程也隨之到來。
學農的課程十分豐富,涉及到了各個方面。有面藝、廚藝、茶藝跟生活密切相關的課程;有果樹管理、種馬鈴薯、種豌豆跟農業勞作有關的課程;還有野炊等野外實踐課程。
我們班的課程項目有野炊、面藝、釀酒、果樹修剪、種馬鈴薯和廚藝。
在這些活動中,我記憶最深刻的當屬野炊了。
野炊,顧名思義就是去野外生火。馬老師為我們準備了地瓜和花生,讓我們自己用鍋和磚頭,木頭將它們烤或煮著吃。我們分了4個小組,我在1組。我們的小組長單煦給我們分配了任務,我和佳姐壘灶,劉書昀和李欣欣撿干草,孫滿江接水刷鍋,單煦和吳長春、金炳成、孔祥生去找木頭。我本以為壘灶臺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不就是找幾塊磚頭隨便堆一堆嘛,太簡單了。但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這壘灶的學問可大了。既要看好風向還要保證鍋再壘灶上的穩定性。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灶臺終于壘好了。我們將干草放在灶底,點燃,加柴。我們準備煮花生,烤地瓜。煮花生的過程還好,就是加水加柴。但是烤地瓜就比較復雜了。我們將地瓜用較細的木棍串起來,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那里的火比較旺盛,地瓜會容易熟透。即使我們前期的準備工作比較熟練,但是還是遇到了麻煩。因為在山上風力比較大,我們離灶臺又近,導致我們的雙眼都被濃烈的煙霧熏出了眼淚。雖然過程十分的艱辛,但是我們的地瓜和花生都非常的好吃。
野炊過后,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除了勝利過后燦爛的笑容,因為如此,我們的地瓜和花生在我們的嘴里也覺得格外香甜可口。
通關這次的學農實踐活動,我增強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提高了團隊合作的意識,學到了許多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相信我們一定會帶著這股韌勁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拼搏向上!
學農日記 篇4
今天,是我學農的第一天,最有意思的就是下午的野炊活動。
中午吃完飯,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談論起野炊的事兒。我在家里就像一個“小公主”,什么事兒也不干。更不要說做飯了。這次可要不做飯還要高難度的野炊,還要自己生火,這一聽,不禁讓我膽戰心驚!
到了下午,那些會做飯的同學胸有成竹地上了“戰場”,而我們這些什么都不會做的同學,只有在旁邊打下手。大家都熱火朝天的忙著,大廚為我們烹飪這一道道美味佳肴,切菜的.同學這在努力發揮自己的刀法,生火的同學熟練地操縱著火候。我洗好米也不空閑,幫忙洗碗,打掃阻力的衛生,幫大廚運食材,發揮出我最大的本領。“快洗!快洗!”組長發出命令。我和林晶宇把袖子卷起,沖著一大堆盤子發起進攻。
我們先在盤子里倒上洗潔精,在用清潔球死命的擦,一點污漬都不放過。再用清水不停地清洗。洗完后,把干凈的盤子運到桌子上,給大廚用。
一盤盤美味佳肴出現在我們眼前,吃著自己做的飯菜,有說不出的甜味。這次野炊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品嘗到父母的辛苦。
學農日記 篇5
這次,我們五年級展開了一次學農活動,在這次活動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發生了許多趣事。我一下車就和教官一起來到了***內,教官和我們說了一些注意事項就讓我們回到宿舍里去了。剛打開宿舍門,我的心里立刻涼了,床是那么小,被子沒套好,中間過道很狹窄,不過,我很快就適應了,因為這是學農。整理了一下,教官就叫我們去上課。
中午,教官叫我們集合,我和我的室友們都飛快地跑了下去,我想應該是開中午飯了吧!一定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吧!果然,集合完后教官就帶我們來到了飯堂。我看了一下飯桌,只有三盤菜,白高興了一場。教官一喊坐下我們就立刻開動了。可是,教官卻叫我們這一桌起立,教官又叫其他桌的人開飯,他們才開始開飯。站了一會,教官才叫我們坐下,而且教官還對我們說:“下一次要喊開飯才能開飯。”無知的我們被罰了一次。
到了下午,我們開展了選修課程,我報名的是戶外拓展。到了那里一看,原來是部隊里所說的障礙跑啊!教官叫我們兩組兩組的比賽,我遇到的對手是一個高個子。一開始,我和高個子比翻墻,他比我高,所以他翻得比我快,讓他了。到了第二關走獨木橋,我們倆又追平了。后面每一項我都比他快一點,最后我贏了。
晚上,我在快樂中睡著了,我渡過了充實的一天。
學農日記 篇6
——2.3王輝
第三天了,我們仍然奮斗著,沒有一個人退縮。
早上吃過早飯,我們和26中的師生一起出發,去蘋果園的地里拔草,大約走了5分鐘的樣子。我們到了,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碧綠,周圍種滿了蔬菜和水果。有的村民在菜地里除草,灌溉農田。然而,在似乎看起來并不簡單。老師叫我們進到一片蘋果地,每棵樹周圍都是成片的野草。看到二十六中的同學們都動起
了手。我們當然也不甘示弱。迅速的投入到了戰斗當中。同學們一個個仿佛充滿了力量。兩只手像是機器似地,看見草就拔。老師呢,在不停的指揮,但是在拔草的'過程中還有比拔草更有趣的事情。,我們班一個同學在拔草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只蛤蟆。惹得周圍的女同學大驚失色,閃電般的退后,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尖叫聲。
拔草是一項很累的工作。但是跟那些真正干農活的農民們一比,我們的努力還是不值得一提的。我們的工作量還不到他們一天工作量的十分之一。
早晨的活動持續了三個小時就結束了,9:30我們便回到了基地,等待下一項活動。
吃過中午飯,基地領導帶著我們參觀了山溝里的舊農村和新農村。在舊農村還殘留著100年前的房子。從坡底到坡頂,栽種著各種植物,櫻桃樹,梨樹等,很少種植蔬菜。可能與這里的氣候關系有關吧。
參觀了舊農村,我們緊跟著基地領導去了新農村。經過一條大路,放眼望去,我還以為回到了城市呢,齊刷刷的大樓房,一棟接著一棟,弄得我們眼花繚亂。走進內部,樓房的中心處有一座小花園,一些老人都在這里安逸的做著鍛煉。還可以看到有些居民在遛狗。真是一幅怡然自得的畫卷。我們走到小廣場里,基地領導為我們講了話,“新農村的節約特點”基本上城市里的設施,這里面都有,但唯一沒有的就是固定的煤氣傳輸管道,至今人們還只能用液化氣罐。
堅持,堅持,再堅持!!
學農日記 篇7
今天的天氣比以往都熱。今天是學農的第三天了,不知道又會有什么有趣的活動呢?好期待哦!
我們戴著一頂頂遮陽光的帽子,在陰涼的樹蔭的庇護之下走著陡峭,坑坑洼洼的石子路。我們走啊走,前面的發光的洞越來越大。穿過樹林,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株株茶樹,樹上點綴著黯淡的綠和幾抹新綠。老師教我們應該怎樣采茶葉和一些采茶葉的注意事項。說到這,你一定知道了吧!對了,今天的活動就是采摘春茶——采茶葉。我們按照野炊時的的小組進行采茶葉活動。蔡哈一定要遵守一芽一葉的準則。我找到了葉和芽是連一起的一組。我用我的大拇指和食指夾住茶的葉還有芽,用力一掐,將截下來的`芽和葉放在手里。對了,忘記說了,我是左手拿芽和葉,右手采茶葉的。當左手盛到一定程度,就把他們扔進組長——魯哲爾。他背上系著的籃子里。有時在取茶葉,掐茶莖時會流出一股粘粘的濃汁。我們這邊摘光了,又跳到其他地方繼續采摘,樂此不疲。
最后我們班的幾個小組進行評比,姜文豪那一組采的茶葉最多,我們的名次連影子都沒了,好郁悶哪!
學農日記 篇8
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換了一種新的生活,感觸良多。
首先,我學會了自律,規定在生活中很重要。如果從不遵守規定,那么世界會亂成怎樣?無法想象。每天作息時間安排得很嚴,還要把自己的.內務整理得整齊。若不做到,就會扣分并遭到批評。平時在家里沒有什么規矩,到這里來覺得不太習慣。但我學會了自律,我會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其次,我培養了綜合能力。從學校到家里,我較注重學習,但對其它方面總以讀書太忙為借口不去練習。到這里,我感到被子總是疊不好,做手工極其不順手等,我感到了自己的差距。其實,鍛煉其它方面的能力對學習甚至高考都有好處,能使思維靈活,我要認真對待這些任務。
第三,我學會了吃苦。這個地方吃的飯不如學校;要很早起床跑步,晚上還要上晚自習和做作業。每天要消耗不少的體力和腦力。但是,不吃苦怎么能成功?哪有誰能輕松成功?我要吃得起苦。
學農日記 篇9
x月x日星期x天氣晴
今天是星期四,對許多人來說是平凡的一天。可是,對我們,正在學農基地學農的我們非常興奮。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今天是學農生活中最精彩紛呈的一天。
吃早餐的過程就不再贅述了。在這個早晨,我們似乎也特別受到老天爺的眷顧,陽光明媚晴空萬里真的久違了。我們雄赳赳氣昂昂地來到了軍訓場,在水泥地檢閱時,真有幾分軍訓的感覺。我們要去參加的是拓展訓練。
據老師說,先我們去的二班“死”了5個人,讓我們不禁心驚膽戰。不過,在對項目遐想之前,我們先嘗了一下苦。
“OK。”老師威嚴的聲音一響起,我們就想到了軍訓時的劉教官,“現在開始訓練!”我們開始了堪比魔鬼的訓練。過了好一會,蛙跳過后,大家紛紛叫苦連天。接下來的項目對我們也沒有了什么吸引力,我甚至悲觀地認為:我們班也有人會落隊,而且可能更多。
一路的擔心聲中我們到達了第一個項目場地:木樁橋。很多人輕蔑地說“這有何難,二班的人簡直是吃素的!”站在了橋上,我感覺到天旋地轉,一直在“蕩秋千”。但一想到前面的女生都過了,如果我沒過,豈不是成為了她們的笑柄?我邁了出去,順利地過了。我感到后脊背發涼,卻沒有想到更艱難的還在后頭。
后邊的是鐵索橋,在這木樁橋的升級版中,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過去了,可謂是有驚無險。大家在后面紛紛栽了跟頭,落水的噼里啪啦聲中,傳出幾聲落井下石的笑。
下一個項目是“登山”,當然不是真的山,而是專供我們拓展訓練用的假山,嗯,這個項目真的.很簡單。
最有趣的一個項目是同心橋,大家全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卻又害怕被“神隊友”坑。首先登場的是熊澤杭和余堯,他們一開始走得很快,后來漸漸穩了下來。他們很輕松地過關并且印證了一個道理:“魚和熊掌可以兼得。”估計孟子爺爺要在九泉之下氣得七竅生煙了。到了我和陳鑫澤,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會掉下去,成為一個“落湯蘿卜”。你猜我們過了沒?當然過了!后面的王翼航和蘇珩體重最重組不負眾望,滾了下去,引得笑聲連連。
學農的生活即將結束了,我想笑著離開這里,不想留下遺憾。在這里,我們探索了水生生物,參觀了博物館,參加了拓展訓練……我們體會了農民伯伯的辛苦,也深刻地明白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在這里,我懷著最真摯的心寫下這些。
【學農日記】相關文章:
學農的日記06-21
關于學農日記08-29
關于學農的日記06-17
學農感想日記06-21
學農日記4篇08-03
【精選】學農日記4篇07-29
學農日記六篇07-30
【精選】學農日記3篇07-29
學農的日記(14篇)07-31
學農的日記9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