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華】重陽節的作文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快到重陽節了,我覺得要為老人做一件事——做重陽糕。不會做!怎么辦?我靈機一動。為什么不做一塊饅頭呢。這也是一塊孝心嘛!
在一天中午,我準備趁爺爺奶奶午睡時做饅頭,給他們一個大驚喜。我先拿出面粉,和了水。可是太稠了,第二次又太稀了,第三次,我終于調出了合適的面糊。下面該把面團捏成饅頭形了,可我怎么捏也捏不像。只好找來一個模具應付一下了。最后該蒸饅頭了,我把饅頭放進了鍋子,開始蒸了。我這時才想起來,忘記在饅頭下墊紙了,這樣蒸出的饅頭可不好吃。我只好再做一個了。可是我太著急了,做什么都做不好。我只好靜下心來,一步一步慢慢做。先和面粉,再印饅頭,最后蒸饅頭。這次我可記住要放紙了。很快,兩個饅頭就蒸好了。我細細的端詳我的作品,圓圓的饅頭上畫著一雙大眼睛、一張小嘴以及一對可愛的長耳朵,最后又飛快地用巧克力醬寫下了:重陽快樂!我十分滿意我做的饅頭。我又抬頭看了看。爺爺奶奶快起床了,我連忙躲了起來。
很快,爺爺奶奶就下了樓,他們發現了這意外之喜,都驚呆了。這是,我從暗處跳了出來,祝福他們:“重陽快樂!”我看見他們眼中蓄滿了感動的淚水。奶奶一下把我抱住。連聲說:“孩子果然長大了,知道要孝順了。”我這時想起了平日里的點點滴滴。最好的',他們總是讓給我。我有什么無理的要求,他們也盡量答應。有一次,我把奶奶的手機摔壞了,媽媽要罵我,奶奶卻一個勁兒的攔著。我的眼中也流下了淚水,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應該的。”我應該感謝你們這么多年讓著我、養著我,謝謝你們!
這次,讓我懂得了感恩。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一個值得愛的人,肯定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才會有一顆善良的心與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秋高氣爽,人們登高,可強健體魄,調劑身心;是發揚我國傳統孝道與報本思源的美德。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奶奶的臉已布滿風霜,無情的歲月在她的眼角與前額,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細細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發上,鋪上了一層層透亮的白霜。而長年累月的操勞使這雙手已不再細膩,結出厚厚的老繭!
在小時候,爸媽為了養家,工作經常要加班,就把我托付在了奶奶家。從小,我覺得奶奶的話好多,好嘮叨,我上了幼兒園,她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想不到上了小學,還是喋喋不休,要注意交通安全、與同學與好、要聽老師的話……
不管風吹雨打,放學時,您總是出現在我的視線里,這么多年來,為我遮風擋雨。
奶奶不認識字,可經常要我把做完的作業拿給她看。她戴著老花鏡,有時把我的作業都拿反了,還鄭重其事地看著,她主要是看括號與橫線有沒有填上字,看完還不斷自言自語地喃喃,好,好!
而在家里,奶奶總是不讓我干這不讓我干那,總是說:“小孩子家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而現在我也學會了頂嘴:“什么呀,什么小孩子家家的,課本的我會了,你不讓我做,我就偏做!”就這樣與奶奶杠上了。后來,奶奶拿我沒辦法,就與我搶著家務活,可我做家務還沒幾天,就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了,而奶奶,卻開心極了。
奶奶每天在忙碌著,每當我一放學,她都給我準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半夜怕我著涼,經常起來給我蓋被子。
奶奶喜歡看閩南語頻道,可我作業一做完,總是搶著遙控器,看我喜歡看的貓與老鼠的卡通片,沒有體會奶奶的感受。
隨著年輪的增長,我心更上一層樓,奶奶的愛,讓我學會了做人,明白了學習的目的。當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也要付諸行動。奶奶喜歡喝茶,我每天將為她沏一壺香飄四溢的茶,為她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梁,揉揉背!學習上,用優異的成績來感恩。在生活中,奶奶教會了我許多,這么多年來,是您教會了我生活的常識!
奶奶,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
在重陽節之際,祝:奶奶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沒想到在重陽節,我即遇到了倒霉的事,又遇到了非常開心的事。
倒霉的事我就不說了,我就想說說非常開心的'事。
美術課,我們小組的小制作得了一等獎。同時,我們是和王易驍組一起并列得了一等獎。
王易驍、陳翰文和翁瑾書一起相互擊掌,王薏萱和我、楊薏含、管林心和王愷心比男生們還要開心,個個臉上都是喜氣洋洋,正笑得很甜蜜呢!
我得意地說:“要不是我說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看別人的長處,我們現在也不會相處的那么好!”
王易驍也說:“鄭心橋,要不是你提醒了我們,我們也不會看到你們的長處!”
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語的夸獎我,我心里多么自豪呀!
真希望下次重陽節,也能像這次重陽節一樣開心!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今年的`重陽節,我是和老年大學的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
本周二,老師帶三年級同學來到了南海子公園,我們看見老年大學的爺爺奶奶正面帶微笑在那里等著我們。老師讓我們排好隊,說:“我要發給每個同學一枝鮮花和一張感恩卡,一會兒我們要把這些東西獻給老年大學的爺爺奶奶,并祝他們節日快樂。”
我們高興地捧著鮮花和感恩卡,跑到爺爺奶奶面前,把兩樣禮物獻給了他們,說:“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老人們連聲說:“謝謝,謝謝!”有一位老人緊緊擁抱著為她獻花的孩子,滿臉幸福地說:“你們是小寶貝,我們是老寶貝啊……”
一位同學獻過花剛要離去,只聽老人激動地說:“來,握握手,握握手!”于是,這位同學伸出嬌嫩的小手,熱情地跟老人粗糙的大手握在了一起。
對于我來說,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因為它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老人也需要關心和愛護,我以后也要尊老,敬老,愛老。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著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后來,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和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臺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
他沖沖忙忙地上臺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說“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說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非常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說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
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細一聽,故事里蘊含著老婆婆的熱情和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的時間過得真快啊!
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的興奮,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見東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后也會在那里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不過,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現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對公公婆婆像對自己的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爸爸和媽媽告訴我: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我們應該敬重老人。
聽了他們的話,我決心用自己的零花錢為在外地眼睛不好的奶奶買一副眼鏡寄過去。很快就接到了奶奶打來的長途電話,她祝我生日快樂,我也祝她節日快樂,還告訴她我給她寄過去了眼鏡。她立刻責怪我不該為她花那份錢,不收。“‘家有老,是個寶’,我們還要照顧您,您卻不收我的禮物,那可是您孫女兒的一份心意啊!”我把所有好的句子都摻了進去,試著說服奶奶。奶奶立刻被我那句“家有老,是個寶”給逗樂了,也接受了“我的心意”。從奶奶的話語中,我可以聽出她今天多一分開心。
看現在社會子女在外地工作的`很多,所以“空巢”老人日益劇增,這些老人晚年非常孤單,子女更應該關愛他們。尊老敬老,本來就是我們小學生該做的,也是爺爺奶奶這十一年來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應得的回報,想起爺爺奶奶這些年為我們做的事,比起來,我們為老人做的事真是太不值一提了,我們差遠了,我們應該送一些更好的禮物報答他們,孝敬他們。
重陽節的作文 篇8
從縣城坐個多小時的車,再走十七、八里的山路,就到了楊家灣——這就是我的家鄉。
楊家灣有二、三十家人,我家住在寨子的中央。由于爸爸、媽媽待人和藹,所以來我家拉家常的人特別多,我家也自然成了聚會點。
對于大自然我沒有多大的欣賞能力,但我只知道楊家灣草青、水綠、山可愛。近年來,經常看到許多外地人來我們這里什么寫生、照相、吃農家飯等等,還不時聽到他們在議論什么“原始風貌”、“世外桃源”等好多我們聽不懂的語言。
家鄉的節氣很多,小朋友們最愛過節氣,但我最喜歡的是重陽節。
每年的九月,糧食收獲,糯谷進倉,大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
“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那幾天大人們碰到就愛說這句話。聽說“老虎要咬媽”,我們小孩非常害怕,但看到他們嬉笑的臉色,我就知道是逗我們玩的。
初八的晚上開始泡起糯米,第二天大清早就上zhènɡ,我們只知道拼命的往灶里加柴。糍粑是非常耗柴的,蒸了快兩個小時,糯米飯的`清香已經由廚房溢進堂屋再散到院壩。我們認為已經蒸好了,但老爸老媽此時才開始搗炒香的黃豆。待它全部變成細面面了,又加上一大包白糖。豆面制好了,他們就起zhènɡ,把雪白的糯米飯倒進duì窩。duì窩是大力士的樂園,你有多大的力都可以盡情往里使。大概有半個多小時,糯米飯完全變成了糍粑,此時男女老少就開始動起手來。
農家人從不吝嗇,糍粑好了,總是對著周圍的人家高喊大叫“我家糍粑好了,我家糍粑好了”,希望有更多的人分享這種無盡的喜悅。
夕陽照在山坡上,金黃的石蒜花光彩奪目。“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九月九……”楊家灣的大大小小都愛唱這首歌,而那“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的古老歌謠將隨風而散,為此,我真的有些感到惋惜。
而今,九月九又要來到了,朋友,來楊家灣嘗嘗我們的糍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