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冬至日記范文匯編6篇
一天即將完結,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日記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冬至日記 篇1
冬至節那天,我放學回家,發現爸爸媽媽在做冬至圓,我也想學做冬至圓。媽媽叫我去手洗干凈,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做,可怎么也做不好,一捏就裂開了。媽媽再教我怎樣做,才不會裂開。后來我終于做了四個冬至圓,雖然樣子不好看,可是也蠻好吃的。
冬至日記 篇2
20xx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小雨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傷耳朵沒人管”。大家都應該知道冬至的來歷吧,那是醫圣張仲景為了救助受難的人們,發明的“祛寒嬌耳湯”,后來演變成的一道美食,也叫餃子、扁食。
我是最愛吃餃子了,受霧霾天氣影響,學校放假兩天,我就幫奶奶、媽媽一起包餃子。奶奶做好了餃子餡,媽媽和好了面,我就挽起袖子等著開工了。今天我的任務就是搟餃子皮,別看我人小,干起活來一點也不馬虎呢!媽媽幫我把面做成一個個小小的面團,讓我拿著搟面杖順著一個方向轉圈,把小面團推開。剛開始我沒掌握方法,用力太猛,推開后的面團直接粘到了搟面杖上,媽媽趕緊抓了點面粉,讓我不要太用力,我輕輕一推,沒想到就推開了,我把面團搟成圓圓的面片,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餃子了。
這是我第一次動手搟皮,看著乖乖的小面團到我這里,都像狗皮膏藥似的緊緊地粘住搟面杖,我照著媽媽說的.方法,輕一點,用點干面粉,熟能生巧,真沒想到,一會兒功夫我就搟出這么多餃子皮了。奶奶和媽媽都夸我學的快,說以后吃餃子多了一個搟皮的。我告訴媽媽,下次我還要學包餃子呢!奶奶和媽媽開心地笑了,我也笑了。不一會兒,我們的餃子就好了,吃著自己動手做的餃子,味道美,心里更美!
冬至日記 篇3
說起餃子,人們都有一種親切感。人們都會說餃子如何好吃,但我認為包餃子的過程才是最美的。
因為爸媽都在外地工作,所以我從上小學就開始做飯。廚房里的十八般武藝我是樣樣精通,當然,作為中國傳統食品的餃子也不例外。
盡管要自己包餃子,但我仍然很快樂,因為我享受這個過程。我的餃子屬于“自產自銷”,因此,我可以不注重餃子的外表,隨心所欲,想包成什么樣就包成什么樣。
記得包餃子最搞笑的就是往餃子里放硬幣了。別人家的.餃子是很多人吃,而我包的就是我一個人吃了,每一次我都能吃到硬幣,并且常常以此為樂。這也算是小時候孤獨的我的自娛自樂吧!
我的餃子我做主,我的餃子就掌握在我的手中,想包方就包方,想包圓就包圓,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樂趣。
冬至日記 篇4
冬至日記(一)
我的家鄉福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我們家鄉還有很多風俗和有趣的文化。是不是很有興趣,下面我跟大家講一講家鄉的冬至吧!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令之一,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征。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鵝毛般的雪花和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家鄉的冬至卻別有風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于滿眼的蔥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放學回到家,我來不及放下書包,便匆忙地掀開碗蓋。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這時媽媽及時阻止了我伸出的小臟手,將我拉到水池邊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
“看把你饞的!”媽媽微笑著給我夾了幾個。我狼吞虎咽,好幾個進肚之后,我才開始認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餡。媽媽看我已經吃飽,便和我談起冬至搓丸子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木連生,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非常窮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秋收季節,財主依然上門逼租。木連生為了躲債,背著年老體弱的媽媽逃進深山。他安頓好媽媽,便出來找活干,以償還所欠的債務。幾個月后,木連生拿到工錢,便急忙到森林深處找媽媽,但怎么也找不見。原來他走后,母親思兒心切,天天以淚洗面,竟然哭瞎雙眼,藏身于一個樹洞中。為了找到媽媽,木連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簽穿成串,只要有樹杈的地方,就掛上丸子。冬至這天,丸子的香味飄到媽媽所在的樹洞中,她順著香味,慢慢爬出來。母子終于團圓了。如今,在福州的連江縣,冬至祭祖時依然保持著這一風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籮,籮里盛著糯米搓成的圓圓的丸子,預示家庭團圓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這就是家鄉的'冬至,沒有什么特別的,但是充滿了家鄉的獨特風俗文化氣息,讓我覺得這么有趣,這么溫暖!
冬至日記(二)
蒼穹四合,猶如圍上了一塊靜置了千年的帷幔。秋天逃跑時,一不小心扯動了這塊沾滿灰塵的帷幔,無數銀白色的灰塵便從天而降。冬天猝然而至,驚動了我的心弦。
我企圖在秋天還未逃遠時,重溫一下秋天留給我的回憶。我翻遍所有的記憶,可是,關于上一個秋天,卻一無所有;我開始有一點驚慌,我開始了翻找我的口袋,可是我翻遍了我所有的口袋,依舊什么也沒有。無盡的迷茫涌上了我的心頭,我張大了嘴巴呆立在風雪之中,任雪在我的口中肆虐。
關于剛剛過去的那個秋天,我不曾留給它什么,除了大把大把虛度了的光陰;它亦不曾留給我什么,除了那數也數不清的遺憾。漫長的心痛過后,突然開始想念,三月的殷紅,七月的濃綠,還有十月,無從去想的十月……
“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再次邂逅這一句詩歌時,才發現自己一直就一個后知后覺的人。
總以為雪萊教給我的是在困境之中的那份自信,何曾想過,這簡單的文字集合里還隱藏著這樣一個讓人的哲理,一個讓人惶恐的警告呢?春天站在冬天身后,就像冬天站在秋天身后一樣。已經錯過一個秋天,可是如若還沉浸在上一個季節所留下的遺憾之中,這樣一個冬天,必將與我擦肩而過。錯過了秋天,是可憐的;可是如果在錯過秋天之后又錯過了冬天,那么這便是可笑的!
記得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忽然間也!比松鷧^區百年光陰,經不住浪費。但在忙碌的人生路上,偶爾停止下來,回頭看一看,緬懷一下那些給予人生歡笑與哭泣的日子,放松一下繃緊了的神經,卻能給人以別樣的享受?墒侨绻烟嗟倪z憾放入時間的行囊之中,那么哪里還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欣賞生命沿途的美景呢,人這短暫的一生,又怎能充實地度過呢?
冬至日記(三)
我今年10歲了,常聽老人講,過去吃餃子是過年過節的事。現在吃餃子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墒牵郧拔抑粫燥溩,卻不會包餃子。
今天是冬至,放學回家,正趕上媽媽包餃子。我就湊上去學著包。只見媽媽包出的餃子一個個的,活像一排排小元寶。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搟面杖搟餃子皮。我從桌子上取個面團,先往桌子上摁了一下,面團變扁了,再用搟面杖把它搟成圓片,雖然不那么圓,也能把面團搟薄了,再往面片上放一些餡,用手把面片對角一折,從頭到尾揑到一起,哈哈,像新月一樣的小餃子包成了。
但是,它的形像與媽媽包出來的餃子比可丑多了,不行,再來一個!這回我多加了餡,餃子也變得豐滿一些!我一個個不停地包了起來,一個比一個漂亮,花邊整齊,亭亭玉立……我心中那高興勁就不用提了,媽媽也表揚我學的快,包得好。
餃子下鍋了,蓋蓮上的餃子像一群大白鵝撲騰騰地飛入水中。我站在鍋邊,看媽媽煮餃子。媽媽一會兒蓋上鍋蓋,一會又打開。鍋里的水開了幾個開后,餃子漂起來了,一個個都鼓滿了氣,活像一個個小舢板在沸水中游。當一陣陣香氣鉆到我的鼻孔時,我急不可耐地先嘗了一個,嗬,這餃子比哪天包的都香,真像我吃的是大白鵝肉餡的餃子呢!
后來,我悟出來一個道理:自己親手包出的餃子比吃現成的更有滋味,自己親手做的事比別人代替干更有意義。
冬至日記(四)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里,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滑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日記 篇5
×月×日星期×天氣×
今天是冬至,外面呼呼的刮著大風,天空還夾雜著雪,這樣的天氣真想賴在床上不起來,無奈,今天我要學素描,我還是硬著頭皮起了床。
從家里到學校要坐好長時間的車,顛簸了一路,終于到了學校。外面的風呼呼的刮著,像一只猛獸張著大嗓門猛烈地嚎叫著,天上的'雪鋪天蓋地而來。雖然屋里還開了暖氣,可我看著這樣的天氣就覺得冷。一直到了放學,雪絲毫沒有停的跡象,我哈著白氣到了車站,這不,我倒霉的時刻就來了。
今天的122路車不知道怎么搞的,左等右等也不見影,我跺著腳,搓著手,縮著脖子,急得像一只熱鍋上的螞蟻。風雪就像故意與我作對似的,越下越猛,風吹在身上與鞭抽一樣疼,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干脆向家跑了起來,但是家離學校實在是太遠了,不一會我就把這一念頭斷了,我靈機一動,想路邊一位大叔借了手機,往家里打了個電話,媽媽讓我“打的”回來,我剛要攔住一輛出租車,就看見122路車正向我駛來,我真是又恨又高興,上了車,回了家。
人們都說今年的冬至“瑞雪兆豐年”可對我來說,今天糟透了。
冬至日記 篇6
二十四節氣中,要說哪個最溫馨,那么一定非冬至莫屬了。因為在那一天,家家都會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團團圓圓,與與美美。仿佛冬至不吃餃子,就與中秋不吃月餅,元宵節不吃湯圓一樣,缺少了節日的氣氛。
往年,我們一家三口都是在這一天中午大吃一頓餃子,媽媽一定會給我包好我最愛吃的三鮮餡。
今年的冬至,中午一放學,我便第一個沖出教室,騎上自行車一路飛奔。剛一進樓道,便聞到從鄰居家中飄出來的餃子的香味,羊肉的,豬肉的.,我好像還聞到了三鮮的。我一步三個臺階,跨上五層,可餃子的香氣不知道為何消失了,我以為自己高興過頭了,使勁吸吸鼻子,仔細地聞了聞。進了家們,瞪大眼睛,望著桌子:“為什么不吃餃子,怎么是面!”然后,就像瘟雞一般腦袋軟綿綿地耷拉下來。媽媽沒好氣地說:“今天下午爸爸才能回來,晚上再吃不可以嗎!”
終于熬到了下午放學,一進家門,爸爸忙過來幫我卸下沉甸甸的書包,媽媽把一盤剛出鍋的餃子擺在餐桌上。餃子晶瑩剔透,猶如皎潔的彎月上畫上了彎彎曲曲的花紋;餃子芳香四溢,一股股記憶中的味道通過鼻子直入腦海。一個個餃子靜靜地躺在盤子里,我輕輕嘗了一口,醇厚的濃汁頓時沖擊著我的味蕾。忙招呼爸爸媽媽坐下,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著餃子,邊談論著各自的見聞。餃子的香味,家中的溫馨,讓我的心仿佛蕩漾在春水里。
深夜,我躺在床上,靜靜回想著晚飯的情景,我忽然明白了,原來冬至最重要的并不是吃一頓餃子這么簡單,而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高興地吃著飯,說說話。冬至是人們把這平凡的日子賦予了特殊的意味,讓這普通的日子變得不普通了,充滿了溫馨。
【冬至日記】相關文章:
冬至餃子日記07-30
【薦】冬至的日記01-13
【推薦】冬至的日記01-13
冬至的日記【熱門】01-14
冬至的日記【熱】01-14
【熱】冬至的日記01-14
【熱門】冬至的日記01-14
【精】冬至的日記01-15
冬至的日記【精】01-04
關于冬至的日記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