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社會購物買放心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社會購物買放心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活動,引導幼兒關注食品保質期,并初步嘗試推算保質期。
2、讓幼兒了解保質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照相機、食品若干、各種飲料、食品標價卡
活動過程:
一、超市購物
1、師:今天我們班里開了一個小超市,你們想去購物嗎?
請你去超市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食品,回來的時候要和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在超市里買了什么?價錢是多少?
2、幼兒去“超市”購物
3、幼兒講述自己的購物情況:我買了xxx,它的價錢是幾元幾角。
二、了解食品保質期
1、師:在超市里購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稱、價錢之外還要看什么?
2、師:你怎么知道你買的食品是好的還是壞的?(引導幼兒討論出:購物時還要看食品的保質期)
小結:食品保質期是指保證食品質量的期限。購物食品時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質期。如果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
三、尋找保質期
1、師:你們買的食品上都有保質期嗎?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質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兒尋找保質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發現。
四、推算保質期
1、師:這包食品的保質期是怎么表示的?(九個月)
2、師:九個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經過期了呢?(引導幼兒尋找食品的生產日期,從而推算出保質期限)
3、引導幼兒在包裝袋上尋找生產日期并根據生產日期推算保質期。
師:你的食品是什么時候生產的?它的保質期是多少時間?
小結:食品保質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寫著保質期的長短,有的直接告訴你保質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時間。所以,我們只要仔細地識別一下,就能買到放心食品了。
五、選擇保質期
師:現在這里有幾瓶飲料,請大家根據保質期挑選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飲料。老師也來挑一樣。(故意拿走已變質的酸奶。)
重點提問:
1、你的飲料是什么時候生產的?
2、它的保質期是多少時間?
3、這幾瓶飲料為什么沒有人選?(提醒幼兒)
師:我好渴啊,讓我把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質期。還沒過保質期,應該沒問題。哎呀,這瓶酸奶壞了呀!還沒過保質期,酸奶為什么會壞呢?我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圍繞購物買放心之“保質期”開展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縱觀整個活動,體現了四個重視,也是四個亮點。
1、重視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首先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準確,恰當。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情況以及不同年齡的關鍵經驗對他們的學習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讓幼兒在購物的活動中關注食品的保質期,嘗試推算保質期,了解保質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活動開始我讓幼兒在購買食品的情境展開了學習活動,讓幼兒在現實的情境中學習、使幼兒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通過活動,較好的實現了目標。其次是活動內容選擇恰當,注重各領域間的滲透。本次活動是以科學領域的內容為主,整合了語言、社會、數學等領域的教育內容和表達方式,在圍繞保質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質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產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質期的推算方法。
2、重視活動環節之間的連貫性;圍繞關鍵經驗,用關鍵問題引導活動。從“在超市購物出了要看食品的價錢、名稱之外,還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質期”再到“保質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來推算保質期”,一個一個問題環環相扣,且體現了遞進性和層次性,逐步突破重難點,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連續過程。
3、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綜合利用。在活動中,我給予了積極幫助,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發現、去探索。如和孩子們一起尋找保質期、生產日期,和孩子們一起講述發現,幫助他們梳理經驗等。教師與幼兒融為一體,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活動中投放的活動材料來源于日常教育教學經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實效性。電腦、相機的運用,以及重點、難點內容在黑板上的及時呈現,使活動更直觀生動,易于幼兒理解和認識。幼兒在活動中始終有著濃厚的興趣,活動熱情高漲。同伴之間的交流學習和師生互動也很熱烈。幼兒參與熱情高,發言積極,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互動無處不在,幫同伴尋找著包裝袋上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他們在活動很還自然地學會了合作。活動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動中,語言也比較有激情,從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質期的時候教師有些倉促,準備不夠充分。可以先讓幼兒推算簡單點的日期,如“幾天的”,“酸牛奶”的保險日期比較短,可以讓幼兒根據生產日期為酸奶推算保質期,然后再學習推算“幾個月”、“一年、兩年”的食品。這樣容易讓幼兒進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認識價錢時,我在語言的講解上不夠規范,“4。50元”不應該讀成“四塊五毛”,而應該是“四元五角”。集體教學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給幼兒傳授普通話的規范語言。其次、雖然活動中幼兒已理解了并能正確認讀價錢的數量,但教師還是要讓幼兒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識點掌握得更正確和鞏固。如小數點前面是表示“幾元“,后面是表示“幾角”。
2、對于幼兒的回答急于回應,可以將不確定的答案拋給孩子們“那你們知道包裝袋上為什么要有保質期嗎?保質期的時間為什么有長有短”從而引發幼兒討論思考。不要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讓他們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讓幼兒自己去試一試,說一說,使幼兒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來分析、解答,尊重幼兒的經驗和思維方式。
3、活動內容多了些,如“超市購物”環節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認識和了解,這樣本次活動的內容量就不會顯得太多。
4、活動中孩子們是圍繞教師預設的問題進行活動,如何培養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質疑能力,能否有效圍繞幼兒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活動,還須在以后的活動中嘗試。
【大班社會購物買放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超市購物教案01-02
大班社會為秋游購物教案06-09
大班社會超市購物教案3篇01-02
大班購物教案01-03
超市購物大班教案08-18
大班《購物高手》教案06-22
大班購物教案15篇01-03
大班購物教案(15篇)01-03
大班購物教案精選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