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選擇》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歷史的選擇》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1
在開學的這一段時間里,我讀了《歷史的選擇》這本書,它引起了我的深思。
90年前,中國只是一個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xxx統治下,人們深受苦難,社會一片黑暗。一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了,進行了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最終建立了新中國。
28年里的苦難生活,凝聚著革命烈士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可是在這些革命烈士們的眼中,這些“苦”都還算得了什么?這讓我想起了那位堅強的而又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江姐”的女革命烈士,她就是江竹筠,她那堅定不移的信念以及活下去的勇氣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為別人著想,而且都害怕苦,害怕累。但我覺得在“苦”與“挫折”面前,應該勇于去面對,不退縮,要有一顆頑強不屈的心。
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換來了當今社會的和平,從此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了,人們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看到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更要懂得去珍惜,去愛護。學習革命烈士的愛國精神,珍惜時間,抓住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學習。還要多運動,做一個優秀的“四好少年”。長大后爭取為祖國更好地發展做出貢獻。
這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傳出了一個溫暖而又美好的大花園,然而我們,就像是這大花園里的花朵,祖國的將來等待著我們這一批未來的小主人去發展,去創造!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2
四年級下學期,學校給我們每個人都發了一本書——歷史的選擇。這本書記述了許多名人的感人事跡,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周恩來的故事,特別是他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名言,令我記憶猶新。曾幾何時,無數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為了中華民族從弱小到強盛,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崛起奮斗不息,為祖國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應該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發奮圖強、認真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為今后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我們的國家也正在日新月異地變強,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綜合實力競爭也同樣在繼續。我們就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如果我們不努力,任由時間在電子游戲和電視中荒廢,那我們的國家怎么能夠保持強盛呢?
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以后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此,我想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送給所有的少年兒童,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
一個惡的引導干部,應當持一種私而記私,以群體害益替沉的立場,不能由于金錢、權力或集體好處而偏動心中的“公正秤”。
《歷史的抉擇》中《領導干部的榜樣——孔繁森》的故事,讓我瞅到孔繁森就是這樣一位干部。他為了國民的利益,為了國度的利益,不計個人得失,15年始終工作在艱難的新疆阿里地域,直到以身殉職。
從孔繁森的精力中我想到咱們身邊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的己比方說爾的爸爸。
爸爸是一名軍我,從大教畢業就在闊別故鄉的處所農作。這里遙離鄉市,四周齊是大山。我們沒去柳州之前,爸爸一年只能回一次野,即便是現在,他也是一個月回來一次。他把本人的時光皆接給了工息,但他不半點牢騷,每遇過年他人回家離散,爸爸還要再大山里守著值班。在他口面,部隊的事就是大事。
有一次禮拜地,爸爸帶我們一訖游街。我們很愉快,果為我們未經良久沒有全家一伏上街了。
剛入了商場爸爸交了個電話,說部隊有些事,須要他親身往處置,當初立刻要歸部隊。望著爸爸難堪的表情,我難功的泣了。最后,爸爸是還臥軍隊的車回去了。我看著爸爸決然分開的.腹影,心境實的難以形容。
有時,我想假如我們每一個人,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能學會以別人為重,以集體為重,以邦家為重,都能像孔繁森,像爸爸一樣瀆職絕責,那我們的社會必定是美妙的、幸福的!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4
1933年下半年,蔣介石發動了對紅軍的第五次大規模的“圍剿”,中央紅軍失利,被迫長征。在長征途中,紅軍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險阻,終于到達了陜北。1936年10月22日,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我最感動的地方是過草地的情景,有許多英勇的烈士犧牲在一個個泥潭中,犧牲的剎那,他們并沒有驚慌失措,而是鎮定地把遺志托付給戰友,把槍扔給同志。看到這里我禁不住流下眼淚,他們太偉大了。過草地,因為糧食不足,紅軍只能挖野菜充饑,后來連野菜也找不著了,只得把牛皮帶、槍皮帶、破牛皮鞋用水煮著吃。多么的'艱難呀!而我們現在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還不珍惜這美好時光,還不在學習上用功努力,怎么對得起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呢?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很激動,久久不能平靜。那么多的英雄烈士:黃繼光、董存瑞、江姐、葉挺等,他們為了祖國的解放與勝利無私的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我們要學習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上也要不怕苦不怕累,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成為國家的棟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5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化的文明之國,不了解歷史,也就不了解中國,那就一起來看看《歷史的選擇》這本書吧。
這是一本講了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時一直到現在的`故事,故事里主要講了一共七個方面,1。共產黨成立2。參加北伐3。創建根據地4。長征勝利5。抗日成功6。奪取民主革命的全國性勝利7。開創中國軍事農業油田的社會主義道路。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8月26日早,國民黨革命軍第四集團軍隊汀泗橋發起總攻,北伐軍打了一天,但進展不大。第二天,葉挺獨立團被調了上來,獨立團繞道敵后,使敵人腹背受敵。最后突破了陣地,獨立團乘勝追擊,沒想到遭到了埋伏。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葉挺大喝一聲“同志們,向前沖啊,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后退半步生,沖啊!”葉挺躍上高臺,向著全團九百多人大喝一聲“上”,戰士們立即沖向敵群。刺刀逼近了逃散的敵軍。很快吳佩孚的指揮部也被占領。
一本書,一段歷史,一份感動,一種精神,一種擁有。寫出了共產黨怎樣平定了中國。等我長大了,也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相關文章: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07-09
讀《歷史的選擇》有感06-15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2篇07-08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篇)01-23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4篇)11-24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2篇)11-23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篇11-25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篇)11-25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2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