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鬧春節的作文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鬧春節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鬧春節的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又如約而至,給人安靜祥和的感覺,給我的更是一分如約而至的溫暖。
“奶奶我們走吧!”我一邊穿著新衣服一邊對奶奶說著,我正準備走時奶奶叫住我:“去拜年的時候要叫人,不要不說話”邊說邊給我整理穿的別別扭扭的衣服,我立馬問奶奶:“‘皮鞋爺爺’會來嗎?”
我說的“皮鞋爺爺”時原來在奶奶家邊上的`一個裁縫,在我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出去時,我便會自己跑去找他,他總是會像電視里濟公的樣子搖頭晃腦“準確”算出爺爺奶奶去哪了,后來長大了我才知道,奶奶他們不是去河邊洗衣服就是在家廟散步,他只要說一兩個肯定有一個對的,不過我還是會去找他算一算,我們兩個像是兄弟,朋友,更像親人,甚至與小時候我和奶奶鬧別扭,也都會跑去他家里蹭飯,不過每一次蹭飯都會吃兩頓,第一頓是平常的,第二頓就是我最愛吃的。我總是想“遠親不如近鄰”是在說我們。每當過年時他都回來拜年,然后給我一個紅布黃線縫起來的小紅包,他總是會在小紅包的束口處永紅粗繩拴一個小扣,而我總會把小紅包套在手上開心得手舞足蹈。
奶奶用手在我眼前晃了晃說:“一般不會了,他都搬走幾年了,恐怕……”我又一次聽到了同樣令人失望的回答,我和爺爺去拜年時心不在焉的,人都忘記叫了。感覺天空都被塵土遮住了,回家后很早就睡了,在臨睡前只聽見奶奶和一個人寒暄的聲音,之后就睡著了……
清晨,窗外鞭炮聲不絕于耳,太陽照在我的臉上好像在叫我趕緊起床,我不情愿地一翻身,發現了一個束口處有繩口的黃線縫的大紅包。
鬧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也是中國最熱鬧的節日。
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人們在家里忙著洗床單,忙著擦玻璃,忙著準備年貨。菜市場上人山人海,叫賣聲此起彼伏,各種各樣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又大又紅的蘋果、小燈籠似的橙子、紅寶石一樣的提子,讓人垂涎三尺。嫩綠新鮮的蔬菜、紅白相間的豬肉、活蹦亂跳的魚蝦。一切都透著熱鬧忙碌的.氣息!
除夕這天,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火紅的燈籠掛起來,漂亮的春聯貼起來,熱鬧的鞭炮放起來,香香的餃子包起來,精彩的春晚看起來,美麗的花燈賞起來。人們都忙著辭舊迎新。
過年的這天就更熱鬧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聊天、看電視。晚輩給長輩拜年,小孩收到壓歲錢都特別地開心。走親戚也是過年的一個重要習俗。
春節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
鬧春節的作文 篇3
命運的轉盤讓我成了世界的寵兒,我降生到了這個古老的國度——中國,“年”是時間轉換的標志,“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年是中華文化的濃縮,年是中國人抹不去的心結,中國年俗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
正所謂“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悠悠年味漾心處”,新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肇始于上古時代,又歷經夏商周三代的發展,最后于漢武帝時代確立,而我們最喜歡的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
俗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小孩盼過年”,記憶中的春節是穿過一條又一條的老巷;是藏匿在一片又一片的`火紅中;是躍于一對又一對的對聯上美好的字眼里;是掃塵時揚起的星星點點的塵埃;更是一桌熱騰騰的團圓飯,那時候的年是“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新年”。
長大后,年似乎變了味兒,逐漸消失在了棟棟高樓,部部手機中,人們的熱情被冰冷的屏幕所阻隔,失去了最本質最淳樸的味道,或許是人心的淡漠,又或者是人們的熱情消退,人們越來越感覺不到新年的氣氛了。年味,年味,何時“味”已經不在,只剩下一個空有虛名的年了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悠悠地獨步于小徑,想要尋覓,透過窗影,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地吃團圓飯的場景映在了我的腦海里,不覺微風撫來,夾雜著淡淡的飯菜香,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年味一直都在,只是以多元的形式,向人們送去不同形式的新年問候,無論是現代化的微信祝福,還是最樸實的口頭祝福,都是年的一種體現。兜中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打破了夜的寂靜,看到朋友們發來接連不斷的新年問候,我微微一笑,“新年快樂!”——我回復到,屋里的人們還在訴說著酒飽飯足后的話語,時不時爆出一陣又一陣的笑聲,“哎,又沒搶到,今天手氣真差啊”“你搶了多少?”“我搶到了8。88!看來今天必須得發發發啊”“運氣王接著發啊”諸如此類的話語不斷,我想:這便是春節的正確打開方式吧!屏幕前的你get到了嗎?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原是年味藏心處。重尋年味茫茫,頓感情誼深深。給予家人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句溫暖的祝福,年味亦傳達到每個人的心頭。
歷史的車輪碾過泛黃的史冊,唯一留存下來的就是這股節日風,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不變的是我們對家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向往。最后祝大家“豬年摸豬頭,萬事不用愁;豬年摸豬腿,順風又順水;豬年摸豬腿,干活不怕累;豬年行大運,好運滾滾來!”
鬧春節的作文 篇4
過年處處喜氣洋洋!除夕一大早,爺爺在門口貼春聯,媽媽在廚房里準備年夜飯,家中充滿著節日的氣氛。
除夕之夜,我們一家人歡聚一堂,吃年夜飯,品嘗著一道道美味佳肴。我們邊吃邊聊,耳邊時不時響起陣陣鞭炮聲。吃著吃著,我就產生了疑問:媽媽,為什么過春節的時候,要貼春聯,放鞭炮呢?媽媽不慌不忙地說:這是傳統民俗!想聽嗎?我點了點頭,媽媽接著說:放鞭炮在古代是為了驅趕年獸,避邪,現在則是為了增添喜慶,圖個好彩頭;而貼春聯則來自古代的掛桃符,最初春聯是用桃木板制作的,刻上門神的'名字,希望避邪擋災,所以貼春聯、門神是同源的,貼福字又是福臨門的美意;走親訪友是相互祝賀新年,增加感情;紅包是壓歲錢,諧音壓祟,希望壓住邪氣,平安過年。我瞪大眼睛,恍然大悟,原來過春節是這么有講究的呀!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一片祥和與溫馨。
這時,窗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異彩,它們形態各異,五彩繽紛,有的像子彈發射一樣直沖云霄,有的像花兒一樣欣然怒放,還有的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耀眼奪目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春節真是一個熱鬧而溫情無限的節日,我喜歡過春節!同學們,你喜歡過什么節?也來說說吧!
鬧春節的作文 篇5
“砰砰”,外面的煙花已在接連不斷地放著,那可吵得不得了,沒事,因為今天是大年三十嘛!
“砰”,又一聲,我不由自主地打開窗,像一只關在籠里小鳥,想快點看看外面美麗的世界,我一邊急忙地探出頭,一邊用力地推開窗戶。這可憐的窗戶,被我狠狠地一推,撞在了墻上又彈了回來,咦?奇怪,它不但沒有怪我,還和我一起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煙花。
窗外,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應有盡有,有煙花,有發出“噼里啪啦”聲的爆竹,有火光四濺的微型煙花。聲音交雜在,顯出一種不一樣的動聽,就像是林子里各種各樣的鳥兒歡聚一堂,唱起一首《森林交響樂》。“砰!”一個清脆的煙花聲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裝過頭,是一個大人在放,他拿著一個長筒煙花,蹲著身,全神貫注地描準著方向,生怕會打到別人家的窗戶,“啾!”煙花飛上了天,在空中炸開了,像一朵花,點綴了夜晚漆黑安靜的天空。偶爾會有幾個人路過此地,就會禁不住地看上幾眼。突然,另一邊響起了響亮的爆竹聲,“砰砰砰砰砰砰砰!”吵得我連忙捂上了耳朵,閉上了眼,關上了窗戶。
晚上七點多,爆竹和煙花的聲音漸漸小了,可能都回去看春晚了吧!咦,也對,我也該看看了。想著,我們一家人就打開電視看起來。
春晚正式開始了,我們一家聚在一起,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節目,你瞧,爸爸躺在沙發上,還蓋著被子,手里拿著搖控器,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媽媽則是在小板凳上,啃著瓜子,那動作非常流暢,還發出“咔咔”的響聲。“這幾條魚都是我的傳家之寶,它們能跟著我的口令做動作呢!”電視里,一位魔術師正表演魔術。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外面還是可聽見爆竹聲。過年了!我大一歲了!
俗話說得好“民以信為天。”這不,快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做美食呢!
閑暇之余,我去打探了一下情況,媽媽在幫人理發,妹妹在看電視,爸爸還未下班,爺爺在洗菜,奶奶在做我最愛——炸小肉丸。耶!太好了!這下可便宜了我這個吃貨!
我躡手躡腳地走到廚房,剛要順手抓一把小肉丸時,一根搟面杖便敲到了我的`手上,“哎喲,痛死我了,奶奶你干什么呀?”“你還好意思吃呀!天天吃,吃得跟年豬一樣,小心長大嫁不出去!”奶奶生氣地說。我笑了笑說:“呵呵,可是本姑娘就是狂吃不胖,再說你孫女兒我人見人愛,長那么好看,還怕嫁不出去?”說罷,便拿起一個小肉丸朝嘴里送去。“啊!真好吃!”我故作回味地說。
奶奶怒了說:“你再吃一個試試,再吃一個試試!我把你皮‘扒’了!”當我又一次把手伸向瓷盆時,這時奶奶暴跳如雷,拿了把刀向我走來,生氣地說:“小丫頭,我還不信我治不了你!”我立馬把小肉丸塞進嘴里,一溜煙的跑了。
半小時后,我再次來到廚房“作案”。哈哈,天助我也!奶奶不在廚房。我從碗廚里拿出了一個大碗,把小肉丸裝在碗里,又從冰箱里拿了一瓶飲料后,就小心翼翼地離開了“作案現場”。
可能是天網恢恢,當我走到客廳時,一只大手有力地按在我了的頭上,我嚇了一跳,就連嘴里的小肉丸也掉下地了落荒而逃。爸爸故作嚴肅地問:“干嘛呢?鬼鬼崇崇的?”我搖了搖手里的肉丸說:“想吃嘛,剛出鍋的,好香哪!”說完,我便在爸爸面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切,還想讓我跟你同流合污,沒門兒!別沒收!正好我也餓了。”爸爸笑著說。
哎,好不容易到嘴的肉丸子就這樣飛走了。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啊!嗚……我的小肉丸!
鬧春節的作文 篇6
“財神到,財神到,到你家口,迎財神,接財神,積善別落后……”收音機里的旋律越來越激昂,車速越來越快,終點越來越近,我的心,漸漸激動起來。
高速路上,無數的車緩慢地前行著,同一條道路,不同的終點,通往家的方向;車上坐著的人,不同的身份,卻都懷著同樣的感情。
又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連空氣都如此親切。不同的是,這里仿佛披上了一件紅色的外衣,看上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紅色,家家戶戶的窗門被貼上了對聯,“福”字,樹上、燈上掛滿了燈籠,仿佛在提醒人們,除夕要到了。這個小鎮,像精心裝扮好的一位母親,微笑著等待她的游子們歸來。
這位安靜平和的母親,在除夕那天,仿佛變成了一位頑皮的女孩,整整吵鬧一夜。
除夕的午睡,夢里醒來,就能聞到從廚房里飄來的香味,就能聽到廚房里剁炒的聲音。大人們不顧睡午覺,早早就在整備晚上的年夜飯。嘴饞的孩子守在廚房門口,等哪道菜一出鍋,就馬上去偷偷嘴,然后用衣袖擦擦嘴角,心滿意足地離開。一道道香噴噴,熱騰騰的菜端上了飯桌,一個個漂泊在外的游子也趕回到家。一家人圍在一起談天說地,幸福洋溢。每一道菜都有一種獨特的味道——母親的味道,家鄉的味道。故鄉特有的白菜釀,把母親的愛意牢牢包著。精致翠綠的`白菜外殼下,有香嫩的肉團。這是奶奶用靈巧的雙手,小心輕輕地做成的。一口咬下,一絲甜蜜融入心房,夾雜著母親的愛。
馬蹄,對于家鄉的人來說,可謂是年夜飯最好的飯后水果了。故鄉產的馬蹄新鮮又便宜,不用煮熟,只需沖沖水,把讓它們身上的泥沙清洗掉,然后削皮,就直接可以吃了。這馬蹄肉甜汁多,澀澀的口感使人喜愛。這小小的馬蹄,也包含了美好的祝福——馬到成功。
吃過,聊過,耳邊斷斷續續的鞭炮聲越來越大,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吵鬧的鞭炮聲中,孩子們拿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煙花,找出一塊空地玩起來。黑暗里點點煙火,這轉瞬即逝的美麗,寄托著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與愿望,綻放在空中。
“大家冇爭斗,快樂無憂,聽只歌輕松下,拋卻恨仇,啦啦啦啦啦啦啦……”歌曲漸漸接近尾聲,回頭望去,離家鄉越來越遠,想念的思緒越來越濃,高速兩旁的景色陌生起來,我的心,突然傷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