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我家有一只花瓶,從我記事起,就在正屋的條幾上擺著,大人們用它盛茶葉。
它是民國時期的粉彩花瓶,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也應算是不大不小的古器了。今天我又細細觀賞這只瓶,青白色的瓷,很細膩,反著亮光。形狀就如一只普通酒瓶壓縮變埃之后在底部又收了一下腰。不過整體來看很秀氣。在它的腹部繪有精巧的仕女圖:在后花園里,小草青青,花兒爭艷,小橋幽靜,只有流水潺潺。小橋旁的石凳上,坐著一位嬌羞的`小姐賞花,一個丫環手持小扇,站立一旁,在為小姐扇涼。花瓶的另一面,是墨青色的四個秀美的字:美色清華。旁邊有落款。因為用的時間長久,瓶口有些殘破,不過被瓶蓋遮掩,倒不影響美觀。圓形的蓋子上有一個如奶頭的小抓手,蓋上也有圖案,是個纏著玉帶的紫色如意。整個花瓶秀美精巧,古色古香,很有收藏價值。
中華傳統文化,光輝燦爛,博大精深。只要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就是一個小小的花瓶,也蘊含著一個世界,或是一段歷史,或是一個故事,或是一個傳說……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我知道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像老虎枕,風箏,春聯等等,還有中國的風俗習慣,像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
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是風箏,現在我就給你們講講吧!風箏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最早的風箏叫木鳶,后來改成了紙鳶。在紙鳶上裝上竹哨便有了風箏的名字。我還知道山東濰坊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國際風箏節,世界最大的風箏博物館也在濰坊。
我還知道中秋節為什么吃月餅,因為吃月餅是為了紀念李白,我還知道關于李白的一首詩《靜夜思》。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多啊!我都寫不完。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俗話說:瑞雪迎春到,每當天空中紛紛揚揚的飄起雪花的時候,新年的腳步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每到這時我的.心情就是快點讓春節到來,終于農歷的十二月三十日終于到來了。
新年不但熱鬧還很喜慶,下來就聽我介紹介紹吧!我相信人們都很愛吃餃子,到了春節人們到要歡聚一堂吃餃子,給餃子里頭放一個硬幣,誰吃到到有硬幣的餃子誰今年就最有福氣。吃完餃子我們就可以看春節晚會了,春節晚會的京劇讓爺爺看的津津有味,笑話讓媽媽看的哈哈大笑,相聲讓我們看的大笑。到了零點人們都要下樓放炮,傳說每到冬季就有一只叫年的怪獸來吃人,人們聽說“年”害怕大的聲音,人們就拿炮來嚇“年”,從此就有了放炮的習俗。
大年初一家家的孩子都要穿著新衣服到長輩們的家里去拜年。拜完年,長輩們都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
快樂的日子過的真快呀,轉眼,就到正月十五,我們該收心上學了,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中國,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一個具有豐富傳統文化的國家。
前些日子,媽媽給我報了一個書法班,讓我學寫毛筆字。起初我是抗拒的,盡管我很羨慕那些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的人,但我很自卑,覺得自己連鋼筆字都寫不好,更別說毛筆字了。最終,在眾人的鼓勵下,我還是去上課了。
第一節課,老師沒有講太多的知識點,而是先帶我們探索了毛筆背后的故事:毛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載體。它飽含墨汁,記錄下燦爛的文化,繪制出璀璨的`藝術。
關于毛筆的起源,有“秦將蒙恬造筆”的說法。相傳,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征戰,他要及時記錄戰事,以便向秦始皇匯報戰況。當時,人們是用竹簽寫字,雖然竹簽筆的筆尖尖銳,但蘸了墨水寫不了幾個筆畫就沒墨了,還要重新蘸,非常不方便。有一天,蒙恬剪下了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里,做成了一支筆。他用堿水浸泡兔尾毛,去掉了毛上的油脂,一支柔順好用的毛筆就這樣誕生了。其實,據專家研究,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花紋就是用毛筆描繪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也有用毛筆書寫的痕跡。
老師繪聲繪色的話語,深深吸引著我,讓我不得不驚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后的每一節課,我都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努力做到更好。自此,我愛上了毛筆字,更愛上了傳統文化。
中國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不是寥寥幾筆就能描述的。毛筆字,讓我愛上了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上午,秋高氣爽,我們快樂牛牛小隊舉行了第二次小隊活動,跟著課本,來到了河坊街和吳山廣場,尋找中國的傳統文化。
走進河坊街不久,我們就看到一家店門口有個招牌,上面畫著一條卡通的龍,還寫著大大的“龍須糖”三個字,有個叔叔在里面忙著做著什么,一個阿姨招呼我們上去看看。我們往前湊上去看,叔叔面前的柜臺上放著一盆花生芝麻和白糖的餡料,只見他從抽屜里拿出一把像細細白白的毛線一樣的東西,從盆里舀上一勺餡料,放在“毛線”里,然后把它們卷成四四方方的“棉被卷”,放到邊上的盒子里,很快盒子里就有了十床小“棉被”。這就是龍須糖嗎?味道不知道怎么樣?這時候,邊上的阿姨說:“小朋友,買點龍須糖吧!”
看我們大家都很有興趣,媽媽就掏出錢給我們買了一盒。新出爐的龍須糖歸我們了!大家每人拿了一個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迫不及待地把一整塊龍須糖塞進嘴巴,一半的糖露在了外面,嘴里的糖一下子就化了,好粘啊,邊上的小朋友就笑話我,“看看盧知鑒,像不像長了龍須啊!”“你吃這么快,怎么能嘗出味道,日記怎么寫啊?”我趕緊把露在外面的糖咬了下來,一口一口地慢慢吃,甜絲絲的,糖里裹著的花生、芝麻香噴噴的,非常美味。我吃完一塊,舔舔嘴巴,呀,下巴上還真留著一條“胡須”呢!我讓媽媽幫我拍了一張“胡須”照,然后又伸手抓了一塊龍須糖開始吃,邊吃還邊看盒子上的介紹,原來龍須糖已經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龍須是從麥芽糖里抽煉出來的纖幼銀絲精制出來的,它的名字還是明朝正德皇帝給取的.呢。
吃完了龍須糖,我們去了方回春堂,參觀了這家始創于1649年、364歲的中藥老店;然后看了神奇的吹玻璃、有意思的拉大片、捏糖人,還品嘗了糖蝴蝶和杭州有名的定勝糕,體驗了抖空竹這項民間活動,最后還去參館了朱炳仁銅雕館,見識了不可思議的銅雕藝術。
一個上午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探尋傳統文化之旅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地離開了吳山廣場。
【傳統文化的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優秀作文08-25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8-31
傳統文化孝道作文08-16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10-08
傳統文化話題作文12-22
關于傳統文化的作文10-31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11-03
讓傳統文化回家作文11-07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