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習使用“錄音機”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的方法。
(2)通過“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的學習,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對聲音文件進行編輯。
(3)通過欣賞編輯的聲音文件,激發學習興趣,并能對同學們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0.5~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聲音的簡單編輯。
難點:聲音的簡單編輯。
[教材分析與教法建議]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聲音的簡單編輯是在聲音的簡單錄制的基礎上展開的,這部分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及創新能力特別有益,教學中應充分挖掘這一點。
2、教學方法指導
對學生制作的錄音文件進行編輯,學生的興趣較高。教學中可以選擇學生制作的優秀作品進行范例演示,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聲音的編輯主要介紹了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內容比較簡單,建議采用任務驅動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展開教學。
[資料]
1、將聲音文件插入到另一個聲音文件中
在“文件”菜單上,單擊“打開”,定位要修改的聲音文件,雙擊打開該文件。
將滑塊移動到另一個聲音文件中要插入的位置。
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選擇要插入的文件,單擊“確定”按鈕。
注意:只能將某個聲音文件插入到未壓縮的聲音文件中。如果在“錄音機”程序中未發現綠線,說明該聲音文件是壓縮文件,必須先調整其音質,才能對其進行修改。如果將某個聲音添加到現有聲音文件的中間,新的聲音將替換插入點后的原有聲音。錄音機使用波形(.wav)文件。
2、覆蓋(混合)聲音文件
在“文件”菜單上,單擊“打開”,定位要修改的聲音文件,雙擊打開該文件。
將滑塊移動到文件中要混入聲音文件的地方。
單擊“編輯”菜單中的“與文件混音”命令。
選擇要混合的文件,單擊“確定”按鈕。
注意:只能覆蓋未壓縮的聲音文件。如果在“錄音機”程序中未發現綠線,說明該聲音文件是壓縮文件,必須先調整其音質,才能對其進行修改。如果將某個聲音添加到現有的聲音文件中,新的聲音將替換插入點后的原有聲音。錄下的聲音被保存為波形(.wav)文件。
[教案]
[課題]第27課聲音的簡單編輯
[教學目的與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使用“錄音機”截取聲音的`方法。
(2)學習使用“錄音機”混合聲音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截取聲音”和“混合聲音”的學習,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對聲音文件進行編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欣賞編輯的聲音文件,激發學習興趣,并能對同學們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聲音的簡單編輯。
[教學方法與手段]
任務驅動與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錄制好的聲音范例文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會了使用“錄音機”程序進行聲音的錄制,下面,請你欣賞一下老師制作的“江雪”(帶背景音樂)聲音文件,和上節課聽到的有什么不同?
師播放“江雪”,學生欣賞。
生:帶有背景音樂……
師引入課題:第27課簡潔配音自己做。
二、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1、截取聲音
任務:用編輯修改的方法刪除“江雪”文件前后多余的雜音。
(1)學生看書自學。
(2)分組討論交流。
(3)學生上機實踐,教師巡視輔導。
(4)學生演示操作,師生點評。
(5)鞏固深化
打開歌曲或古詩文件,刪除前后的雜音片斷并保存。
2、混合聲音
任務:為“江雪”錄音文件配上背景音樂,使錄音效果更好。
(1)出示任務及背景音樂“江雪音樂”所在位置。
(2)學生看書自學并嘗試操作。
(3)交流。
(4)鞏固深化
打開錄制的歌曲或古詩文件,為它配上一段背景音樂。
(5)欣賞
3、探究實踐
任務:比較“編輯(E)”菜單中的“粘貼混入(X)”命令與“與文件混音(M)”命令,在使用方法與效果上有什么異同?
(1)學生嘗試兩種操作。
(2)分組交流操作。
(3)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三、拓展練習,內化認知
打開資源庫,為不同的古詩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完成配音。
四、交流,完善認知
選擇不同的學生作品進行交流點評,完善學生的審美認知。
五、任務,結束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使用“錄音機”程序進行聲音文件的編輯,希望我們課后好好練習,力爭做個音樂編輯小能手。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 篇2
一、說教材
《彩色世界》是省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上冊)第13課中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它是教材關于畫圖知識鋪墊的延伸,并且貫穿著以后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重點是掌握利用畫圖的涂色、噴槍、刷子、取色等工具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彩色世界的內涵不僅有自然景色,還有人性的美德,從而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這節課是基于網絡環境下整合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畫圖基礎知識教學提高課。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畫圖功能的操作,掌握對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難點:前景、背景的置換
彩色世界豐富內涵的理解、體驗與表現
四、教法闡述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主體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遷移法,并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五、學法指導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教學環境
多媒體電子網絡教室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與能力:
1、通過創情景,解決問題來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圖象處理。
2、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學會套索工具的使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引導學生獲取、利用資源,對學生進行創新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
2、創設情景,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和合作,培養學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團隊精神。
2、通過創設活動情景,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教學重點:在Phtshp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圖象。
教學難點:學會使用“套索”工具操作方法及使用環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軟件,多媒體網絡教室。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展示圖片,白天鵝的家由于受環境污染而無家可歸)通過動畫介紹學習任務。(板書:美麗的天鵝湖) 觀看動畫思考 展示任務,激發學習熱情,滲透環境保護區意識。
二、為天鵝找家。
(出示“天鵝”、 “湖”圖片):我們要使用PHOTOSHOP中的那些命令,怎樣操作,才能把白天鵝送到這個美麗的地方呢?
三、美化天鵝
同學們,象你們那樣做,修飾出來的圖形有什么缺點么?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展示沒有背景的天鵝圖片。
1. 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做出來的么?
2. 這節課我們就要接觸一個新的工具——套索工具。
3、大家想知道這個工具怎樣使用么?
4. 觀看動畫,學習工具的使用。
5. 同學們看完了三個套素工具的`使用你能說出,他們的不同之處 么?
6. 你打算使用哪個套素工具呢?
7. 那么你們就趕快動起來吧!試一試我們所學的工具,看看他能不能幫你創作出美麗的天鵝湖圖片。
四、美麗的天鵝湖
同學們,你們都用你們所學的工具和命令送可愛的白天鵝回到了家,但是一只天鵝自己呆在天鵝湖,她也太孤單了,她還想和更多的天鵝伙伴在一起嬉戲生活。
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孤獨的天鵝完成她的心愿么?
那么大家就行動起來吧,為孤獨的天鵝找到更多的伙伴吧!
(分組學習,共同創作)
同學們不但要給白天鵝找到伙伴,還要注意天鵝湖的整體效果。
1、 天鵝的大小。
2、 不同形狀的天鵝。
五、作品展評
展示作品評選優秀作品 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評價他人作品 培養學生用恰當的觀點評價自己與他人的作品。
六、教師總結
今天大家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白天鵝找到了美麗、溫馨的家,我們的白天鵝有一個禮物要送給大家。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禮物么?(展示動畫:白天鵝的感謝信)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8-26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8-26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熱門】07-13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熱】07-13
【熱門】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7-14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薦】07-14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7-13
小學信息技術下冊教案08-26
小學信息技術畫圖教案07-18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