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數學下《自行車里數學》評課稿
今天,觀了老師執教的《自行車里的數學》一堂課,我感觸頗深。總的說來,王老師的這這一堂課遵循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引領人。”一節課下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新知識。現就本節課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首先,王老師把直觀的圖片以及實物自行車展示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初步的印象,明白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一定與自行車有關。再聯系生活,問及學生是否會騎自行車?這更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王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自行車是怎樣向前運動的?”設置懸念這一環節,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想更進一步的了解新知識。
其次,在講授新知這一環節,王老師把握住了這一教學重點。她先引導學生說出自行車是怎樣轉動的,這就是按照《課標》的要求:“要把數學與生活有機的聯系起來。”學生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在逐步的引導中,老師總結出了一個計算公式。公式的推導會讓學生的學習更方便,這就為后面的練習奠定了基礎。
然后,通過新知識的講授后,王老師馬上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練習這一環節,王老師照顧了全體學生,先進行簡單的練習,再逐步推進,進行稍微復雜一些的練習。練習時,王老師還是以學生為主,先讓學生自主練習,再匯報交流。在探究問題時,她還適時讓學生采取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
王老師不僅是一個善于教學的人,還是一個善于傾聽的人。在課堂上她能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及時的采用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對學生有些不太準確的回答也能及時給予糾正。由于老師對學生的重視,使得整個課堂非常的活躍,老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輕松。
總的來說,王老師的這一節課教學設計環環相扣、重點突出;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層層的練習中學到了新知識,并把它們與生活聯系了起來,這就印證《課標》中提出的:“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也有生活”的原則。從王老師的這一堂課,我學到了很多,為我今后的教學獲取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六年級數學下《自行車里數學》評課稿】相關文章:
《自行車里數學》評課稿03-03
自行車里的數學評課稿范文01-11
《自行車里數學》評課稿4篇03-03
自行車里的數學教學設計05-20
數學評課稿12-24
數學評課稿01-28
數學課評課稿03-08
初中數學評課稿12-28
小學數學評課稿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