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下冊語文《花的勇氣》評課稿
聽了邱老師的一堂《花的勇氣》,受益匪淺。這篇課文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說實在的,這篇文章不好上,我想根據自己的所聽、所見談幾點自己的所感。
一、導入:溫故知新,水到渠成
在導入環節,老師運用由花想古詩的方法,總共出示了6種常見的花,學生借此復習了和每種花有關的古詩句,溫故知新,復習了古詩,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教材處理上整體把握,抓主線
本文是略讀課文,邱老師首先引領學生復習了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并且牢牢抓住了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經歷的事件和由此對應的人物心情的變化,這符合略讀課文的學習特點。小組內的合作討論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出示的填空題,由事件和心情交錯組成,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理清了課文的整體脈絡:“(無花)失望——(藏花)吃驚——(不見花開)遺憾——(花開原野)驚奇——(氣魄)震撼”這是一組頗具特點的課文脈絡圖,邱老師巧妙地運用這張圖,借此要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中段學生對文章梗概的把握需要方法的指引,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指導。由此圖老師還讓學生說說還能發現什么,這是對文章內涵的進一步挖掘——作者的心情皆因花起。
三、巧妙處理文本,因果倒序教學
在重點環節老師先讓學生感悟花滿原野時讓作者心頭一震的畫面,說說從哪些詞語看出了作者這種心情?通過讓學生對詞語的細細品味來達到對文本的深層認知:“改天換地”寫出了變化大,“全冒出”來體現了變化快……由這一段的教學引入到第二自然段也就是“藏花”時的教學,同樣讓學生挖掘體現作者驚奇的詞語,“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從果到因的反序教學,更能體現對比的巧妙,也更能體現出文中的中心——花的勇氣,由此花兒由藏身到開滿原野的過程更加令人回味,令人印象深刻。借此出示填空題:青草下藏的,不僅僅是花,還是( )。此項語言訓練,訓練了學生挖掘文本深層內涵且合理表達的能力。最后再次回到第七自然段,配樂朗讀,學生一定沉浸在從驚奇到震撼的畫面中,作者心情的變化過程由此也內化到學生的內心
四、讀寫結合,聯系實際
在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中,讀和寫是密不可分的。為了實現知識的遷移,老師又引導學生學習《花的勇氣》的寫法,讓學生寫出種子的勇氣是( );梅花的勇氣是( );青松的勇氣是( )。訓練了學生組織概括語言的能力。
【四年級下冊語文《花的勇氣》評課稿】相關文章:
《花勇氣》評課稿09-14
《花的勇氣》評課稿03-15
《花勇氣》評課稿04-08
《花的勇氣》評課稿集錦05-10
四年級語文《花勇氣》評課稿08-12
《花的勇氣》評課稿5篇03-15
《花的勇氣》評課稿(5篇)03-15
《花的勇氣》評課稿6篇04-19
《花的勇氣》評課稿精選5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