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作文四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作文 篇1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設計的看法,也是如此。
作為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筑和設計的資深策展人,保拉?安東尼萊認為:“設計師對社會的作用十分重要,因為他們就像蚯蚓一樣:從泥土中獲取食物、汲取營養、然后再反哺大地,讓土地更加肥沃。”而且“設計師是偉大的合成者,對所有不同的觀點都很好奇。最優秀的設計師把設計當成了一種表達生活和發現世界的方式,樂享其中。”安東尼萊還指出,設計師最后將“領悟到的東西又回饋給了這個星球”。
就此而言,讀者能從下面6位設計師的對話中明顯體會到。而這6位設計師都是活躍在當代國際設計界的意見領袖。通過了解設計師心中的設計,不難看出設計的`定義正在發生改變。比起過去,現在對設計的理解更加寬廣和具有流動性,而且伴隨著責任感。對設計師而言,人們現在對產品的訴求不僅是看起來和用起來好,而且還得能用得長久,對環境的影響要最小。與此同時,要和人們的心靈產生共鳴,在技術和材料的使用上要充滿智慧和想象力。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觸發他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鼓勵有創意地表達。
2、選擇一件童年的趣事來寫,寫出趣味,寫清楚事情的經過以及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
3、自擬作文題目,培養學生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童年趣事的作文,在瀏覽的基礎上摘錄若干個精彩片段。
2、《童年》歌曲磁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觸發回憶。
1、啟發談話,觸發學生對童年生活的回憶。
(1)(播放歌曲《童年》,在樂曲聲中,教師有感情地導入)
同學們,童年生活如一個個美妙的夢,童年生活就像一首首美妙的歌,聽著《童年》這首優美的歌曲,怎能不勾起我們對童年的回憶。因為我們童年的故事也如一顆顆七彩的水晶石,折射著太多的稚趣和歡樂。如果我們把這些童年生活用筆寫下來,那該多么有意思啊!
(2)回憶童年故事,選擇最有趣的事說一說。
2、交流匯報,廣開“材”路。
(1)想想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自己說給自己聽。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各自的童年趣事,暢談各自的感受。
(3)誰愿意把你童年的樂趣和大家分享?
二、指導構思,有序表達。
1、讀寫聯系,領悟表達方法。
(1)課前,老師請同學們讀了許多有關童年趣事的作文,誰愿意把所摘錄的精彩片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2)在如何安排材料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小結歸納:
安排材料的`方法通常有兩種:
順敘——就是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次序來組織安排材料。先發生的事先寫,后發生的事后寫,一步一步從頭寫到尾,寫出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的全過程。
倒敘——就是先寫出事情的結果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然后再回過頭來寫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中間經過怎樣的發展、變化才出現這樣的結果。
(3)引導學生細讀體會,自擬題目,自主選擇表達的順序,列出習作提綱。
2、學生根據習作提綱獨立構思,完成習作初稿,教師來回巡視,相機進行個別輔導。
三、評議修改,完善習作。
1、故事導入,激發學生修改的興趣。“文章不厭百回改”,孔尚任寫劇本《桃花扇》,十五年中作了三次大修改;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大作家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小學生呢?
2、自主評議。自讀習作,看有無添字漏字、有無病句,是否寫具體。
3、小組評議。四人小組相互傳閱習作,互批互改。
4、集體評議。選擇典型習作三篇,師生共同評議。從是否寫出了童趣、是否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了等。結合評議,引導學生對習作口頭修改或補充。
5、各自再次修改習作,進行謄寫。
四、佳作欣賞,激勵評價。
1、分四人小組評賞習作。
2、出示在選材、構思、語言表達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習作,請作者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共享成功發快樂。
3、請本次習作中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朗讀他們的作品,師生共同點評鼓勵。
4、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優秀習作向報刊投稿。
教后反思:
1、《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從課前準備來看,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相關文章,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和表達方法的積累,為順利地完成本次習作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的自主參與、合作學習貫穿在選材、構思、評議和評賞登臺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和引導者。
3、注重了習作方法的指導,根據記事類記實作文訓練的重點和難點,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感悟如何有序地表達,如何抓住重點寫具體等方法,實現了教與學的動態平衡。
4、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重視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首先要求學生自主選擇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來寫,從而使學生習作具備了鮮明的個性色彩。其次,引導學生自主命題,不作過于細致的指導,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表達形式,這樣就避免了束縛學生的思維,真正使學生的習作具有個性色彩。
設計作文 篇3
“題眼”,即題目中的重點詞。它不但透示出作文要記敘的重點,也往往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所以,學會確定“題眼”,不但能夠提高審題的速度,而且也為抓住重點、理清文章思路、寫好作文,打下了基礎。如果不會確定“題眼”,也就很難把命題作文寫好了。
怎樣確定“題眼”呢?可以采取如下步驟:
第一步,用橫線“____”把題目劃分成幾段。如:《動人的一幕》這個題目,就可以劃分為“動人的”、“一幕”這兩段,并在題目下面用“____”標出。
第二步,逐個理解每段詞語的意思。如:“動人的”,指感動人的、令人激動不已的;“一幕”,指某種特定的、比較短暫的情景或場面。
第三步,弄清各段詞語之間的關系,進而找到“題眼”。如:這“一幕”不能是平平常常、司空見慣的,也不能是低下庸俗的,必須是具有某種現實意義而激動人心、令“我”動情的情景或場面。這樣分析思考,也就弄清“動人”一詞原來就是這個題目中的重點,是“題眼”。這就為抓住“題眼”構思、作文,使文章切題、中心突出提供了保證。
除了按照上面講的步驟學習確定“題眼”之外,同學們還可以從題目的形式上,了解、掌握下面一些規律:
(1)題目是一個句子的:句子中“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樣”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往往就是“題眼”。如:《我學會了騎車》、《我迷上了書》、《我愛首都北京》、《這件事教育了我》這些題目,其中的詞語“學會”、“迷上”、“愛”、“教育”就是“題眼”。
(2)題目是一個短語(即詞組)的,主要又有以下幾種情況:題目是偏正短語的,“題眼”多在“偏”上。如:《難忘的時刻》、《讓人高興的變化》,題目中的“難忘”、“讓人高興”就是“題眼”。題目是動賓短語的,“題眼”多在“動”上。如《拔草》、《學畫畫》、《做實驗》,題目中的“拔”、“學”、“做”就是“題眼”。題目是并列短語的,“題眼”多在詞與詞之間的關系上。如:《我和媽媽》、《我與同桌》,題目中的“和”、“與”就是“題眼”。
(3)題目是一個詞的,“題眼”往往就在這個詞的比喻義、引申義上,往往就在這個詞所指事物的本質特點上。如:《蠟燭》,“燃盡自己,把光明獻給他人”,就是蠟燭的本質特點;《春蠶》,“無私奉獻,直至生命完結”,就是春蠶的比喻義。
【思考練習】
(1)什么是“題眼”?為什么要學會確定“題眼”?怎樣確定“題眼”?
(2)審一審下面的題目:
①審好題目中的重點詞語,用線將與其要求相符的內容連起來。
《我幫媽媽洗菜》
寫媽媽一人洗菜。
《我替媽媽洗菜》
寫我一個人洗菜。
《我和媽媽洗菜》
寫我和媽媽二人同洗菜
《我看媽媽洗菜》
寫我和媽媽二人同洗菜,但以媽媽為主。
設計作文 篇4
今天,我們城廂一小的小記者們來到大拇指裝飾公司來設計自己的“小天地”。
一位和藹可親的叔叔接待了我們,他帶我們上了二樓。等我們都到齊后,叔叔就開始給我們上設計課了。他先給我們看了幾幅照片,它們是閣樓、客廳、會所,兒童天地……里面有雙人床、滑滑梯、藍球架、玩具等,有男孩的房間也有女孩的房間,還有親子“小天堂”,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接著叔叔給我們講解了臥室的構造。原來臥室里除了必須的衣柜、床、臺燈以及床頭柜以外還可以布置窗簾、書桌、沙發、椅子、電視機、書柜、鋼琴、空調、電腦……只要每樣物品位置擺放合理,就可以容下許多。
知識學習完后,我們就開始實踐了,叔叔帶著我和幾個小記者到一樓電腦上開始設計我們的臥室了,我們首先拖了兩張床,然后把它們拼在一起,變成一張大床。然后我們把電視機放在墻的位置上,并用鼠標調整電視機的.大小,又把兒童桌和兒童椅放拖了臥室里,又拖入了窗簾和空調。最后,我們把衣柜和床頭柜拖到臥室里相應的位置。設計完臥室后,叔叔把我們的作品打印出來了,一張彩色的設計圖紙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都為自己設計的小天地嘖嘖稱贊。
這次活動讓我當了回小室內設計師,很過癮!
【設計作文】相關文章:
設計校園作文09-08
設計自己作文03-07
設計房子的作文02-11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我設計的小屋作文11-08
設計作文六篇10-04
精選設計作文5篇08-16
【精選】設計作文四篇08-09
【精選】設計作文4篇08-09
【精選】設計作文3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