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西游記的作文匯總8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xí)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游記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游記的作文 篇1
西游記耳濡目染,不知道我這一寫,會不會改變大家對西游記的初衷,會不會有人罵我。
——題記
網(wǎng)上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流傳這個說法,西游記倒過來看,更能反映社會現(xiàn)狀!這個說法出自哪里?大概從何時傳出?是一個游戲的宣傳廣告嗎?
如來派師徒四人與小白龍去東土大唐去傳教,在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妖怪,打來打去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有后臺的,無論怎么作惡都不受懲罰,八戒和沙僧覺得太黑暗了,無奈一個躲進(jìn)了高老莊,一個鉆進(jìn)了流沙河,只有悟空堅持正義一路斬妖除魔護(hù)送師傅東去傳教。結(jié)果天庭對悟空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如來達(dá)成協(xié)議——我們可以保證唐三藏平安到長安,不過你得把孫悟空這個刺兒頭給辦了,
如來同意了,在一翻陰謀之下,白龍重傷墜入山澗,悟空敗了,被壓在了五指山下,而唐三藏卻拋棄了孫悟空,孤身來到長安,在長安傳完教,被封為御弟,享受完榮華富貴,壽終正寢。就這樣過了五百年,
悟空終于從五指山下逃了出來,一聲不吭,把天庭攪了個天翻地覆,
天庭被逼無奈許諾讓豬八戒化為人身,封為天蓬元帥,沙和尚封為卷簾大將,只要他們能夠殺掉孫悟空。最后的最后,因為兄弟相殘而心灰意冷的悟空去尋找菩提祖師解惑,然后他封印了修為,回到花果山,陪著猴子猴孫過完了平凡的一生,最終在花果山的`山頂化作了一塊石頭……
西游記的作文 篇2
有人說:“《西游記》在四大名著中,既是最好讀的,也是最難讀的。”因為它在充滿童趣的字里行間還有對當(dāng)時社會封建愚昧與宗教的不滿與反對。比如在書中,道士大多都是反派或被害人。我覺得這稍稍有一點過分,但這也從側(cè)面突出了“奇”的'存在,因為吳承恩敢于寫別人不敢寫的!
西游記的作文 篇3
小時候,媽媽教我唱:“唐僧騎馬咚那個咚,后面跟著個孫悟空……”那時候,我不知道孫悟空是誰,也不知道講的是什么故事。
現(xiàn)在我上一年級了,學(xué)會了拼音,可以自己讀書了。我讀了兒歌里的《西游記》,也更全面地了解了《西游記》中的各個人物形象。孫悟空非常勇敢,不怕困難;豬八戒愛偷懶,最喜歡吃東西;沙和尚很老實,就像兒歌中唱的那樣挑著所有人的行李;還有他們的師父——唐僧,非常仁慈。媽媽告訴我,唐僧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他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有孫悟空的機(jī)智勇敢,豬八戒的大智若愚,沙和尚的吃苦耐勞,都非常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好書不厭讀,雖然我還沒有讀完整本書,但我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讀書,我還要讀更多的書,掌握更多的知識,學(xué)習(xí)更多的道理!
西游記的作文 篇4
《西游記》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神仙們的法寶了,孫悟空那如意金箍棒更是讓我驚奇不已。
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閃出萬道金光,霞光艷艷,瑞氣騰騰,兩頭是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漂亮極了。如意金箍棒重達(dá)一萬三千五百斤,插在地上,就像蜻蜓撼大樹一樣,除了孫悟空,別人都拔不動,重得不能再重。最厲害的是,那如意金箍棒不知怎么的`,竟然能懂孫悟空說得話,能變大變小,悟空也跟著它一起長,頭像泰山,腰似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那根如意金箍棒上頂青天,下插黃泉,驚得滿山狼蟲虎豹、七十二洞妖王,一個個都嚇得俯伏在地,磕頭禮拜。
如意金箍棒堅硬無比,孫悟空一棒就把李天王的先鋒巨靈神的斧頭砍成兩半,巨靈神慌忙逃走了。如意金箍棒還有神力,經(jīng)過白骨精所在的領(lǐng)地,悟空擔(dān)心妖魔,竟用金箍棒畫一個圈圈,唐僧、八戒、沙僧、白龍馬和行李都在圈內(nèi),白骨精竟靠近不了他們。有了金箍棒,孫悟空就能翻江倒海,當(dāng)白馬被小白龍吃掉時,悟空能把金箍棒變成碗口粗細(xì),在水里使勁攪,弄得白龍頭昏眼花。
金箍棒對孫悟空來說確實很重要,悟空打妖魔鬼怪都靠它,每次使用金箍棒都得心應(yīng)手,我喜歡孫悟空的金箍棒!
西游記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星期天,天空萬里無云不知不覺看起書來。
《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人人皆知孫悟空大鬧天宮,上天入地?zé)o所不能。后來卻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隨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在路途中過五關(guān)闖六將,來到了陀羅莊。一位老者到七絕山很難過,因為上面有妖精。悟空決定上七絕山除妖,孫悟空和妖精不分勝負(fù)。突然,妖精現(xiàn)出原形,原來是一條紅鱗大蟒。孫悟空靈機(jī)一動,等妖精張開血盆大嘴,勇敢的沖進(jìn)了妖精的嘴里,穿過它的五臟六腑,從肚口跳出來,妖精尖叫不停,最后口吐鮮血而死。我覺得這件事說明了孫悟空的勇敢,我也很佩服它。
還有一次,他們師徒四人來到平項山,誰知山下蓮花洞中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想吃唐僧肉。銀角大王設(shè)計讓孫悟空壓在山下把唐僧捉到洞里去了。孫悟空從山里出來,看見兩個小妖拿著寶貝,搖身一變變成了一位道士,兩個小妖見一位道士手中的瓶子覺得好奇怪,便上去問。孫悟空以其人之道還置其人之身,把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凈瓶給拿到手了,救出了師傅。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人要先動腦子,如果對方很強(qiáng),只能智取不能逞強(qiáng)。我長大后也要像勇敢的孫悟空一樣。
西游記的作文 篇6
以前,我最喜歡看的電視劇便是《西游記》了,吳承恩的此作可謂家喻戶曉。其中有一個情節(jié)是真假葫蘆,大致說金銀兩妖想吃唐僧肉,結(jié)果反被悟空打敗,被太上老君認(rèn)領(lǐng)而去。
我不解:為什么悟空不斬草除根?是不忍下手嗎?并不是,白骨精、豹妖等,孫悟空都是一棒置之死地,為何在這時手軟?細(xì)想,原來他們還有一大靠山——太上老君,其實太上老君早就知道此二妖下凡,而他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但不管,還為其求情。再加上悟空與其是老友,當(dāng)然要“給面子”,那二妖自然沒事。
再來看看其它情節(jié),俱是如此,玉兔精的后臺是嫦娥,黃眉的后臺是彌勒佛,所以他們都能棒下逃生。( )只怪白骨精、豹妖沒與“神仙”搞些“關(guān)系”,再使高明的詭計依舊被孫悟空打死。
妖怪被悟空降服后,天庭里的神仙則憑“管教不嚴(yán)”“回去后定會好好管教”“望悟空饒他性命”此等荒唐的理由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帶走了,悟空看著自己的.果實被搶走,除了接受,別無他選.
現(xiàn)代社會也一樣,警察抓住一名小偷,可小偷的哥哥是局長,局長一來,以提拔某某職位為名,輕而易舉地把這事掩蓋過去了,這小偷也就逍遙法外。這種姑息養(yǎng)奸的行為,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國家。國家好比一棵茂密的大樹,很威風(fēng),可里面有許多“蛀蟲”,那這棵“大樹”是茂密不了多久的。
我期望有一天,“神仙”與“妖怪”一刀兩斷,讓“執(zhí)法者”用正義的“鐵棒”砸向每一個“妖魔鬼怪”,使國家昌盛起來!
西游記的作文 篇7
最近,張紀(jì)中版《西游記》以一張嶄新的面孔出現(xiàn)在全國觀眾的面前,拿重慶影視頻道的廣告語說“魔幻暑期夏令營活動第三季”。對于張紀(jì)中版《西游記》中的魔幻場景,張紀(jì)中在每播放一集后,他就要出來“做下廣告”,稱其為是他們整個制作團(tuán)隊為之奮斗的理想。可見,魔幻是張紀(jì)中版《西游記》的一大看點。
但有些話不得不說,張紀(jì)中版《西游記》也不過是在走回頭路,難逃“舊瓶裝新酒”或者是“換湯不換藥”的罵名,甚至是把藥煎熬了又煎熬,到最后成了沒有藥效的白開水。中國觀眾就特好這一口,你們看嘛,吳承恩老兒寫的《西游記》已經(jīng)先后被拍攝了三次,《三國》被拍攝了兩次,《水滸傳》被拍攝兩次,《紅樓夢》被拍攝了兩次……一個題材被不同的人反復(fù)熱炒,已經(jīng)成為中國娛樂界的詬病。
如果細(xì)讀《西游記》原著,就不會被歷來的三個導(dǎo)演發(fā)現(xiàn)那么多的歡樂。如果說《西游記》是本魔幻類的喜劇熱鬧書,我想,肯定會讓吳承恩老頭兒“罵娘”。原本是一部集人生酸甜苦辣為大成的苦難《西游記》,到了電視劇里,到了觀眾那里,怎么就只剩下了甜,成了惹得觀眾哈哈大笑的喜劇鬧劇?如果不因其寫得神話,我們的張大導(dǎo)演就有可能難發(fā)現(xiàn)點魔幻元素。魔幻點,也就多笑點,也就搶眼點,或者說刺激點,搞笑點。
人們就喜歡這樣被演繹了的變味《西游記》,因為當(dāng)下的人們特別需要歡樂。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得感謝張大導(dǎo)演。
也有媒體說,張紀(jì)中版《西游記》中的臺詞,很不符合原著,或遭“封殺”。我也看了40多集了,臺詞除了不符合原著,而且很現(xiàn)代很突兀很搞笑很雷人,不妨舉一例:烏雞國國王妃想與那假烏雞國國王“親熱”,假烏雞國國王卻想推脫,說出了一句:“我沒有刷牙……”
另外,豬八戒在張紀(jì)中版《西游記》里,完全是個“搞笑角色”,有點“喜劇人物”的味道,他跟孫悟空一唱一和,旅途愉快,沿途風(fēng)景還好。
到西方取經(jīng)痛苦、艱難嗎?不,是公費出資旅游,餓了有當(dāng)?shù)赝恋仄兴_“買單”,打不過了有觀音菩薩救難,而且背景特深,我估計,唐僧師徒四人到如來那取經(jīng),是發(fā)了“紅頭文件”的,是天庭的形象工程,舉天庭之力,解決九九八十一難,求取到一堆大白紙。
我們假設(shè),吳承恩老頭兒寫《西游記》是為了記述自己一生的“游山玩水”,為了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他腦瓜里的想象力,為了描寫苦難的人生經(jīng)歷,那么,張紀(jì)中版《西游記》在前兩處上,表現(xiàn)得比較出色,西行的沿途風(fēng)光比前兩部都好,魔幻效果,特別是孫猴子從八卦爐里出來,毛被燒光了,而前兩部里基本上是毫毛無損,我覺得更符合常識。但此處仍有遺憾,可能是因為猴毛被燒光的原因,猴子卻露出了人形,如果把此處“魔幻”成猴形,就更接近張大導(dǎo)演的意圖。
關(guān)于吳承恩老頭兒描寫《西游記》的苦難人生經(jīng)歷,不啻張紀(jì)中版《西游記》沒有處理好,而且,在前兩部,也同樣沒有處理好。基本上給老百姓更多的是青少年兒童加的是同一作料:邊打妖怪邊看風(fēng)景,笑談佛理,人妖神仙就如當(dāng)下社會,有背景有關(guān)系有錢財,就能克服解決九九八十一難。從中,除了如來、觀音、唐玄奘“鄭重其事”的嚴(yán)樹“佛學(xué)”,其他基本上是游玩人生搞笑人生的。
我總認(rèn)為,《西游記》原著,是把人生描寫得相當(dāng)苦難的,吳承恩老頭兒是按一個人活八十一歲來設(shè)計九九八十一難的,如果把這些難看成大難的話,那么,一歲一大難,人活著應(yīng)該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辛酸,多么地痛苦。
與其說如來故意設(shè)計了九九八十一難,不如說,人難逃自己的命運主宰。《西游記》原著也主張用虔誠和執(zhí)著能到達(dá)西方極樂,現(xiàn)實生活中,虔誠和執(zhí)著是一個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品質(zhì),但確實非常痛苦,不然也不會有白巖松叫囂“痛并快樂著”。
其實,用“痛并快樂著”來形容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比較恰當(dāng),原著本是痛的`,但到了電視里,卻把“快樂”的元素加以放大。在九九八十一難中降妖除魔,本是件你死我活的斗爭,妖怪常把吃“唐僧肉”掛在嘴巴,可想鏖戰(zhàn)之慘烈悲壯。像這種痛就大大縮水,甚至也被處理成了精彩的打斗場景,巴不得贏來陣陣叫好聲。所以給觀眾的,已經(jīng)是一個快樂喜劇的包,只要精彩、刺激、樂觀,觀眾就買單。
說到這里,什么樣的民眾,就有什么樣的藝術(shù)作品。如果倒過來搞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家,那他必然窮困潦倒。因此,對張紀(jì)中版《西游記》無需作過多批評,在娛樂大眾方面,此劇功不可沒。
如果要思考人生,我主張去讀原著《西游記》:無論你在從事何種職業(yè),手握多大權(quán)力,是否腰纏萬貫,或者你身陷絕境,生活無比困頓,遭遇諸多不幸;你在經(jīng)歷你該經(jīng)歷的,享受你該享受的,人生似旅游,前方有意想不到的困難,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樂或驚喜。
從出生那一秒就開始出發(fā),現(xiàn)在的你,正走在《西游記》的路上。
西游記的作文 篇8
太白金星像是天庭的“外交官”。在玉帝下令圍剿花果山時,是太白金星啟奏,建議招安孫悟空。他的啟奏是很符合玉帝心理的:一方面玉帝不愿意出兵;另一方面面對龍王的告狀,也想給手下做主出氣。太白金星的招安策略正好使招安變得理所當(dāng)然。所以玉帝甚喜,立即批準(zhǔn)。
然而太白金星一到花果山馬上進(jìn)行角色轉(zhuǎn)換,放下“欽差大臣”的架子,抓住悟空喜歡肯定他名頭的心理,張口閉口大王,把悟空弄得高興地要設(shè)宴款待,并馬上答應(yīng)跟著太白金星去天庭接受招安。但如果太白金星按規(guī)矩辦事,以施恩的方式對悟空招安,是行不通的。必須以謙恭的語氣“求”悟空到天宮做官,他才會接受。
太白金星正是抓住悟空天性好勝,喜歡別人奉承,利用他的性格弱點,出色的.化解了一場爭斗。第二次的招安,也同樣取得了成功。
所以,在《西游記》中太白金星可以說得上是我最敬佩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