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故事
光陰時間,歲月如梭,三年前的我還是憧憬著教育事業的師范生,如今,自己已成為300多名學生的老師,每每看著他們青春飛揚的笑臉,聽著那聲聲“老師好”,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幸福。回首這三年多的成長足跡,有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現在的自己說不上優秀,但對將來的教育事業卻充滿著信心和動力。以下請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專業成長故事。
1.深入課堂,大膽嘗試教學研究。
教師立足自身,關注課堂,聚焦課堂,把課堂中生成的問題作為研究的對象,以提高課堂教學績效為出發點,以促進師生發展為歸宿,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即教師的教學研究。
2.把握教研信息,參與教研活動。
英國課程理論家斯騰豪斯提出“教師即研究者”。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參與教研活動、課題研究等多樣化研究活動,不斷提高教師參與校本科研積極性。觀摩各類研究課,通過觀摩、比較和個人實踐,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或從他人的失敗中汲取教訓,促進自我不斷成長。
3.向名師學習,感悟成功的軌跡。
借助學校組織的新老教師“拜師結對”活動,聆聽專家報告,以及“導師制”、外出教研等形式,向名師學習,從名師的成長足跡中體悟成功的經驗。
4.自學、學歷進修。
隨著學科專業知識發展與更新需要,教師專業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再學習。因此,教師應主動閱讀一些專業書籍,進行專業提升。還可以利用學校和教培研中心組織的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拓展視野,更新觀念。但是,教師業務進修和專業提高應把握以下幾點,即首先要立足一個“新”,因為教師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職業;其次要著眼一個“寬”,教師要注意不斷拓寬知識面,滿足教學的需要;再次適當注意一個“!保瑧m當加強專業的深度,做到居高臨下;最后,落實一個“用”,即加強理論與知識的應用,增強所學知識的實用性。
5.同伴互助,借助網絡與同行交流。
教師可以通過集體備課,網絡教研,實現學科課程資源共享,實現教學經驗的分享。
6.積極參加教科研,做一個科研型的教師。
一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科研的支撐,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是教師在新課程中成長有效途徑,通過參加教科研,不僅加強了青年教師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使青年教師迅速地成長起來。
7.制定發展規劃,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教師職業發展是一個終生、全面、持續的過程。有效整合各種因素,科學而有計劃的規劃個人發展規劃,可以使教師職業發展道路將更為順暢,成長的機會將更大。工作要有目標,要有理想,不能毫無目地的走哪算哪。要結合自身實際為自己的發展制定未來發展規劃。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規劃應注意以下幾點:充分認識自我并評估時間與空間環境;分析相關資料,審視發展機會;確立發展目標與行動策略;按目標逐步執行;評價發展計劃。
我一直信奉一位哲人說過的這樣一句話:“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點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
前路漫漫,相信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一定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更自信地站在三尺講臺上,書寫人生的美麗。
【教師成長故事】相關文章:
我的教師成長故事04-21
教師個人成長故事05-09
教師成長故事15篇04-22
教師成長故事(15篇)04-22
教師成長故事18篇05-19
教師個人成長故事【精】05-01
教師成長故事(匯編15篇)04-22
我的教師成長故事6篇04-21
我的教師成長故事(6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