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說你做》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說你做》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說你做》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插圖和傾聽老師的講解,能夠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
2、在相互的交流活動中能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傾聽別人說話。(重點)
3、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口語交際能力。(難點)
課前準備
提前放置在辦公室的一本書。(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一臉著急):哎呀,我怎么這么糊涂!書竟然落在辦公室了!
生(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我幫你去取!
師(故作鎮靜):好吧!×××,請你到我的辦公室去,在靠門左邊第二個柜子的最下一格有一摞書,那摞書從上往下數第二本是我今天要用的作文書,請你幫我取回來。
生1:(聽得很仔細,一邊聽一邊小聲重復,然后快速跑出去。)
師(故作輕松):這下好了!請大家把學習用品準備好!語文書放在書桌的左上角,練習本放在語文書上,從文具袋里拿出鉛筆和橡皮,放在練習本上。
(生照著老師的要求做,幾個同學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生1:老師,您的作文書取回來啦!(回到座位上坐好)
師(看看作文書,點點頭,故作驚訝):他怎么找得又準又快?
生2(搶著回答):因為老師告訴他作文書在哪兒了,他照著做的。
師:如果讓你去取作文書,你能這么快就找到嗎?
生2(低著頭,撓撓腦袋):不能,老師您當時說的話太多,太長了,我根本沒記住。
師(望向×××):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1:老師,您雖然話說得多,但是說得很清楚,我都聽見了!我把您的話都記在心里,到了辦公室照著做就找到了。
師:看來,要想把別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認真聽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時要想讓別人聽清楚,說話的人應該大聲說,清楚地說,讓別人聽清、聽懂。(板書: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注意聽別人說話。)
設計意圖:建立在生活實際基礎上的交流與指導更能“接地氣”,讓學生立足實際,感悟到“說清”與“聽清”的重要性,為后續的口語交際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繼續情境,明確要求
師:剛才在×××取作文書的時間里,老師要求大家做了什么事?
生3:老師要求我們拿出語文書、練習本、鉛筆和橡皮,并把它們擺在桌子上。
師:老師在要求大家擺學習用品的時候,還提出了具體的擺放位置。請大家看看,你們擺放的位置一樣嗎?
生(相互查看,搖搖頭)
師:老師提出的是同樣的要求,為什么大家的做法不一樣呢?
生2:因為有的同學聽清楚了老師的要求,有的同學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生3:老師站在講臺上說的,說話的時候聲音有點兒小,后邊的同學有點兒沒聽清楚。
師:看來,要想讓別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必須做到兩點——
生(齊聲讀板書內容):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注意聽別人說話。
師:好,現在老師重新提出擺放學習用品的要求,請大家照著做——語文書放在書桌的左上角,練習本放在語文書上,從文具袋里拿出鉛筆和橡皮,放在練習本上。
(生紛紛按照老師的要求擺好,沒有一個擺錯學習用品位置的。)
設計意圖:教師口若懸河地講解,不如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在具體的經歷中真真切切地體會“聽清”“說清”的重要性。
三、游戲活動,戲中明理
1、第一輪游戲:老師說,大家做。
師:請大家把鉛筆、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語文書、練習本、文具袋都放進書包里。
(生照做,教師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點評,鼓勵學生認真聽清命令。)
2、第二輪游戲:同學說,大家做。
生1:請大家站起來,一起拍手,再一起跺腳。
生照做,教師也跟著做,并總結:聽得準、記得牢、說得清。
3、第三輪游戲:我來說,你來做。
分小組活動,一人發布命令,其他人照著做。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課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本環節的三輪游戲,由簡單到復雜,由聽命令到發布命令,使學生明白不僅要聽清,更要說清。實踐引導中總結要領,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
四、活動總結、拓展延伸
師:這節課,我們玩了有趣的“我說你做”游戲,你有什么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嗎?
生1:玩過游戲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認真、仔細地聽清楚別人說的話,才能知道別人要我們做什么。
生2:我以前說話聲音太小,媽媽說我,我也沒在意。現在我知道了,說話聲音小,別人就聽不清楚你在說什么。
生3:我以后要大聲說話,讓別人聽得清楚,在聽別人說話時也要認真聽,知道人家要告訴我什么。
(師指黑板,全班齊讀板書。)
師:回家以后也和家里人玩一玩“我說你做”的游戲吧,而且還要把我們總結的活動秘訣告訴他們啊!
設計意圖:在課堂上,學生明確了“我說你做”的方法,將整個活動延伸至生活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根據這個總目標,我精心設計了本節課的'口語交際活動課。
1、有情境才“能說”。
我們的口語交際課不能局限在課堂里,把它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發學生交流。本節課開課伊始的兩個情境,看似與課堂教學無關,實際卻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連,甚至起到了關鍵性的引領作用。孩子們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說什么,完全沒有了課堂教學的壓抑感和局限感。
2、有氛圍才“敢說”。
由于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膽小、害羞的孩子,沒有當眾大膽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我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互動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領這些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體驗中,放開自己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而且在活動中他們也對“大聲說話”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相信他們以后的語言表達會更自然,更大方。
3、知道重要才“會聽”。
一年級的孩子大都不會傾聽。他們年齡小,對于新鮮事物感到無比好奇,課堂上的表現通常是一雙雙小手舉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來嘴里不停地喊“我來”。他們常常忽略了課堂是需要傾聽的,忽略了傾聽的重要。要想提高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先使他們學會傾聽別人的表達,進而完善自己的表達。因此,在課前的兩個情境中,我特意設計讓順利取書的同學分享成功取書的經驗,讓擺放文具位置不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為什么做得不對,以具體可感的事例,幫助學生真切地理解了“傾聽”的重要。
《我說你做》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真聽取別人說話。
2.能按照要求做相應的動作。
3.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與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注意聽別人說話,養成“聽”的習慣。
2.發指令的同學要聲音洪亮,讓別人聽得見,聽得清。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與人合作的習慣。
2.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游戲的頭飾。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一)教師:你們喜歡玩游戲嗎?玩游戲的心情怎么樣?你們會玩哪些游戲?你們喜歡什么游戲?(指名匯報)
(二)教師出示課文插圖,提問:你們知道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么做的?這是什么游戲?
(三)教師明確并導入:這個游戲是“我說你做”。今天我們也來玩這個游戲。
二、明確規則,了解游戲
(一)教師用課件動畫演示學生做“我說你做”游戲的'情景,學生先看屏幕,認真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看懂了什么。
(二)學生匯報交流。
(三)出示“我說你做”的游戲規則:一個人發指令,其他人做動作。在人數相同的情況下,做對動作的人越多,其所在的小組就獲勝。
(四)教師朗讀游戲規則,幫助學生掌握游戲規則。
三、進行游戲,總結要領
(一)進行第一輪游戲。
1.教師大聲地發出指令“請你抬起一條腿”,學生做抬腿的動作。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
3.進行比賽,評出優勝小組。
4.討論交流,總結要領:大聲說,聽清楚,動作快。
(二)進行第二輪游戲。
1.教師請學生發指令,要求:發指令時,要大聲說,要讓別人都聽得見。
2.指名發出指令,如:把鉛筆放到文具盒里,把書合上,然后坐端正。
3.比賽并評出優勝小組。
(三)進行第三輪游戲。
1.指名發出指令,如:從書包里拿出生字薄,從書包里拿出鉛筆,打開生字薄,寫一個“火”;寫字時要坐端正,握好筆。
2.比賽并評出優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
(一)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發指令時,要大聲說,要讓別人聽得見;要注意聽別人說話,然后按照指令做出動作等)
(二)教師表揚表現好的學生。
教后反思
優點:本節課的講授我利用了很多個小口訣“誰能像我這樣做,我能像你這樣做”“一二三手背后”等,指向性明確又朗朗上口,充分訓練了學生的聽、說、做的能力。
不足:在指導寫字的小口訣出示過程中,很多學生雖然能夠說出口訣,但是做起來仍比較不規范,需要教師的反復示范, 所以我想“光說不練”還是不行的,以后我會在課堂上多多示范,并且對于動作不規范的學生及時的進行指導。
【《我說你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我說你做教學設計02-08
我想對你說03-01
我想對你說作文01-08
我想對你說的作文02-06
朋友,我想對你說02-21
爸爸,我想對你說02-28
爸爸我想對你說03-02
媽媽我對你說作文03-27
媽媽我想對你說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