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寒假里,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一拿到這本書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我才讀了一半,就已經被這本書的內容深深地震撼了。故事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十九個月大時,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聽力和視力,還讓她變成了啞巴。
海倫·凱勒七歲時,安妮·莎莉文小姐擔任了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海倫的良師益友,與她相處達50年之久。在莎利文小姐的教育和幫助下,1898年,海倫·凱勒考入了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校,1900年的秋天,海倫·凱勒順利進入了美國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學習,1904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并在此期間寫了第一本書《我的生活》,敘述她如何戰勝病殘,不僅給盲人,而且給成千上萬的正常人帶來了鼓舞。《我生活的世界》、《走出黑暗》、《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愿我們充滿信心》都是她的著作。
讀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遇到困難時,不要向它低頭,反而要更加努力克服困難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于面對困難的心!
如今,很多學生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自殺,有的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有的是因為與同學發生矛盾,還有的是因為感情糾紛。一天,我看到一則新聞:12月22日下午3時,陜西高一女生因學習壓力太大服毒想要自殺。
據介紹,女孩初中學習好,升入高中后努力學習,但是成績不理想。對此,有專家表示,這樣導致女孩心里有落差,因此服毒。
看了這件新聞,我認為:這個女孩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逃避,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但如果海倫也像這個女孩一樣,一遇到困難就放棄,那她就不會考入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校,也不會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學習,更不會成為一個與拿破侖名氣一樣大的名人。
有一次,我做奧數題時,有一道題很難,我想了很久也沒做出來,爸爸和媽媽又不在家,我漸漸有些想放棄,但一想如果海倫·凱特遇到困難也放棄,那么她的一生將一事無成。想到這里,我就又開始做這道題,我反反復復的翻開書思考,堅持總會有勝利,最后,我終于做出來了!那種感覺真開心!
海倫·凱勒頑強拼搏、身殘志堅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現在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條件如此優越,怎么能不好好學習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相關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4-2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4-2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篇04-2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篇04-3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03-2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03-3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5篇04-2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5篇)04-2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作文400字04-2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4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