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1
《教育中的愛》,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首先,《教育中的愛》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
其次,《教育中的愛》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教育中的愛》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教育中的愛》,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再次,在《教育中的愛》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我想,這本書會帶給大家的并不是一種普通的愛,而是一種特殊的愛!
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2
愛孩子是每一個人都會的,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怎樣愛孩子才能讓他健康地成長,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都能做好的。再讀《愛的教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愛孩子,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正直、誠實、自信,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要學會愛自己,更要愛他人。這才是真正的“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教育和影響孩子”!
《愛的教育》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說的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安利柯在一學年的學習生活中,和老師,同學,朋友,父母之間發生的一件件小事。安利柯的同學都是一群活潑可愛充滿活力的陽光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體殘疾、有的生活幸福,這些人生活環境不同,性格各異,但是他們身上卻有一種共同點,那就是愛親人,愛同學,愛老師,愛祖國。故事中的卡隆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身體殘疾的耐利,讓其他看不起耐利的人最后不敢欺負耐利。在故事“小石匠”中,小石匠身上的石灰粉弄臟了安利柯家的椅子,安利柯想去擦干凈,安利柯的爸爸阻止了他,因為爸爸怕那個動作會刺傷害小石匠的心。后來安利柯的爸爸在小石匠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擦干凈了。安利柯的父親很細心,他認為小石匠身上有“勞動的痕跡”,不管他的身上是石灰、油漆、還是塵埃,都絕不齷齪。我們的生活中,有幾人能這樣做呢?當同學們的成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故事里的老師給他們的不是責罵,而是鼓勵。當家里發生困難的時候,文章中一家人都是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的,不離不棄。我被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的濃濃的愛意深深感動著,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著深刻的反省……
書里純潔、溫馨的情感,讓我感悟到只有愛才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而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甚至給陌生的人一個溫暖的微笑,都能表示你的愛。愛自己的.父母和同學要容易一些,而愛那些和自己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就不那么容易了。現在很多人崇拜的不是勤勞的勞動者,資:料;來/源,于GZU521學:習;網 http://Gzu521.COm而是腰纏萬貫的有錢人和一夜成名的明星,這是不對的。要愛勞動人民,這也是《愛的教育》的主題之一。這本書的翻譯者之一夏丐尊老師曾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是心靈的鮮花。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愛的海洋,愛的鮮花就會常開不敗。
有耐心,是愛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待孩子缺乏耐心,孩子犯了錯誤,不是靜下心來想想原因,告訴孩子以后怎樣避免,而是高聲呵斥,孩子頂嘴申辯,這樣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激化了矛盾,久而久之孩子對頂嘴吵鬧就習以為常。有許多的家長,雖然在物質生活上給孩子的很多,甚至應有盡有,但是卻沒有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去,沒有成為孩子真正的朋友,孩子對他們的愛怎么會不打折呢?
在孩子的學習方面,我們一刻都不會放松,有耐心、用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去幫助他,呵護他的成長。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孩子的心里有一個結,就是害怕自己被說成是壞孩子,他們希望自己是好孩子,只是自制力差點。我們跟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及時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不要訓斥,更不要指責與漫罵,他會努力地去做、并且會做得很好。
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試一試呢?
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3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母親的希望》。里面的主人公卡隆因為母親去世了而很悲傷,在學校里安利柯等人一直在安慰他,老師也想通過課文來安慰卡隆,但還是沒用,卡隆還是在痛哭。
從中我體會到卡隆非常愛他的母親,他的母親也非常愛他,如今她去世了,卡隆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同學們也很喜歡卡隆,卡隆遭到這么巨大的打擊,同學們當然心情也不好。
一篇一篇慢慢看下去,就像三月里手捧一杯香茗,坐在午后的陽光里,溫暖的感覺溢滿了全身。通篇沒有太多華麗豪壯的句子,卻是那么清新,像琴弦在心底柔柔的撥彈,蕩漾出一圈又一圈感動的漣漪。
文中的主人公安利柯就像是一個小天使,透過天使眼睛看到的世界格外純凈。他帶著我們一起走進了一百四十多年前的意大利,去認識了許多和他同齡的孩子,也認識了這些孩子背后的父親母親。他們中間有完美、漂亮、集所有優點和寵愛于一身的戴洛西,有正直、大氣陽光的卡倫,有孝順、努力還帶著一分羞怯的柯雷蒂,有家庭富足略微傲氣的諾比士和精于做生意的古路非……每個人的個性都是那么鮮明,即使是不完美的孩子,有著這樣那樣的小缺點,但絲毫也不影響他們的可愛。
安利柯這個小天使無憂無慮的生活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家庭里,他的父母毫無疑問也是一對天使,這對天使用自己的言行教會了孩子要同情弱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還要尊重別人的自尊心。教會了自己的孩子要友好和別人相處,寬恕別人的缺點,客服自己的缺點。所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這句話的確如此,正是因為安利柯有著二位仁愛的家長,從小耳渲目染的他才會從心底散發著友善的氣息。
不得不提的還有他身邊的老師,有嚴謹的,有和藹的,有溫柔的,有爽朗的`;無一不是對孩子們充滿了關愛和寬容。書中有一個章節寫著安利柯陪著父親拜訪已經八十四歲高齡的老師,那份濃濃的師生情讓人感動不已,安利柯的父親從自己的老師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把這種美好的素養傳承下來,相信通過安利柯還會一直傳承下去。
一百多年前的人們尚能如此,一百多年后的我們呢?當許多人漸漸被金錢、地位、酒色迷花了眼的時候,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過閱讀好書、親近大自然來洗滌一下自己的心靈,讓人類慢慢回歸最初的美好。
【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相關文章:
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09-10
2023年教師讀《愛的教育》有感03-11
《愛的教育》有感10-05
愛的教育有感03-05
讓世界充滿愛——讀《愛的教育》有感07-30
讀《愛的教育》體會07-05
讀《愛的教育》心得07-24
教師讀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4-21
教師讀愛的教育個人感悟五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