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鋒事跡(通用1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都不陌生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跡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跡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跡的材料。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抗疫先鋒事跡(通用1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抗疫先鋒事跡1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許多普通人不普通的靈魂。譬如奮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志愿者們,他們勇擔責任、踐行使命,不斷創造“舍小愛 為大愛”的.先進事跡,充分展現“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的奉獻精神。
市人才服務中心支部委員方榮,今年47歲,家住劉口花園。疫情發生后,她主動請纓,每天在社區門口開展志愿服務,參與蔬菜水果的分發工作。“作為一名黨員,我不能閑著,得出力啊!”這是她常掛嘴邊的口頭禪。此外,她常常在社區微信群轉發防護常識、傳遞抗疫正能量,鼓勵大家堅定信心、共度時艱。
3月5日,如往常一樣,方榮一大早就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值守工作中。可剛吃完晚飯,她突然被家人電話告知,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公公從黃荊小區的住所不慎走失,而家人因疫情無法外出找人。放下電話,方榮焦慮萬分,因為她有公務在身,不能擅自出小區大門。思忖片刻后,她馬上聯系黃荊小區社區書記李同成請求幫助,當晚在李同成書記和社區志愿者的幫助下,其公公被順利找回。
“有國才有家”,為了心中的大愛,方榮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選擇守護劉口花園小區的大家們。雖然在關鍵時刻她沒能親自守護自己的公公,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所作所為對得起黨和人民。這就是一種大愛!我們相信,當無數人的大愛匯聚在一起時,這場疫情就一定能早日結束!
抗疫先鋒事跡2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愿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沖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區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區社區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于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并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后,主動去查找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匯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愿者,感到無比自豪!
抗疫先鋒事跡3
她是一名黨員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她是新臨社區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干部。值農歷新春佳節,席卷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初一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區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里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么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區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沖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巨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溫,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區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信息。
抗疫先鋒事跡4
目前,新冠肺炎重癥人數占確診人數的比例不斷下降,治愈率也顯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重癥醫學專家。17年前他曾參與抗擊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線。他說,我是一名老兵,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童朝暉每天要巡診兩到三家醫院的重癥病房,除了武漢,還要奔赴孝感、黃岡、黃石、鄂州等地指導重癥患者救治。每到一個床位,他都會向主管醫生和護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督促醫護人員專注于每一個診療細節。
17年前,童朝暉在北京臨危受命,擔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無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請纓來到疫情一線。
剛到武漢時,童朝暉用了兩天時間,把當時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醫院的收治情況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詳細的查房筆記,總結新冠肺炎的發病特征,為后續來到湖北的重癥醫務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目前,湖北已匯集了1.9萬多名重癥專業醫務人員。
每天在不同醫院的`重癥病房之間奔走,分析病例、參與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暉還會及時整理發現和思考,寫下診療日記。關口前移,就是他和專家們經過臨床觀察和研討之后,提出的重要診療建議,已經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經過他們的努力,很多重癥患者都在逐步恢復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診,晚上回到駐地,童朝暉還會和國內外的同行們交流會診心得,探討和分享治療新冠肺炎的經驗。
童朝暉是湖北黃岡人,父母就住在離武漢兩個小時路程的黃岡蘄春縣,而來武漢的這50多天,童朝暉卻沒進過一次家門。母親發來微信說:你聽從黨的召喚,從北京來到武漢。我們為你感到驕傲,我們二老在家不出門、不串門,你不必擔心,就是守望你早日歸來。
抗疫先鋒事跡5
今年的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在這個最重要的日子里遇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場抗戰肺炎的激烈“戰爭”由此開始了。
我們身邊的每一人都為這次疫情擔心受怕,我從電視上看到那些白衣天使叔叔阿姨們24小時都在等待命令,只要上級一發話,您們就義不容辭的去醫院和病毒做斗爭,在您們眼里,沒有白天和黑夜,困了,您們就趴在桌子上或睡在地板上瞇一小會。您們沒有好好的吃上一頓飽飯,餓了,您們就吃方便面。由于醫療物資缺少,為了避免浪費,您們害怕耽誤太多的時間去救治病人,您們一天才上一次廁所,有的甚至還穿上了紙尿褲。這種純結、高尚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解放軍叔叔的支援工作也很幸苦。為了不讓各災區的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不足,您們成立了物資運輸隊,將這些物資送到了各個郊區,運輸物資有時候來回就要半天的時間,您們在車子上沒有食物,就隨便找點吃的填飽肚子,生怕錯過一分一秒。到達運送點后,您們還要將那些一堆堆的物資一箱一箱地搬下來,就算累得滿頭大汗,您們也不休息。
在這場疫情戰斗中,有許多報名參加的自愿者們,冒著不怕被感染的風險也沖在了最前面。有的負責來回車輛的登記、有的負責各區域的消毒、還有的負責各醫院的后勤工作等等。您們的.這種愛讓我覺得很溫?
這場疫情中,我們的老師也非常擔心我們的安危。您每天不定時在群里面發預防冠狀病毒的消息,讓我們每天在班級群里面報平安,您才放心。還有環衛工人,一大早就會看到您們忙碌的背影......
感謝您們為這次抗戰疫情沖在了最前面,我希望您們保護我們的同時也要照顧好您們自已的身體,因為有您們,我相信這場疫情馬上就會結束,我們又可以像以前那樣快快樂樂地上學、放學。
抗疫先鋒事跡6
宋太東,健康管理學院2019級食品質量與安全二班學生,現擔任健康管理學院的學生會主席。近日,宋太東同學帶領學生會成員積極投身學校防疫一線,為學校防疫工作貢獻了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大學生,宋太東同學深知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保護自己的同時,盡己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間,他毅然決然的加入了學院的防疫志愿者隊伍,他說:“只要學校需要我,我就不會停下腳步。”
2022年4月3日,太原市小店區陸續出現了本土病例。學校積極響應太原市防疫政策,立即組織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到目前為止,學校共進行兩次核酸檢測,一次抗原自測。核酸檢測工作開展以來,他不怕苦,不怕累,積極配合學院領導和相關的工作人員。“請同學們有序排隊,保持兩米間距,提前拿出身份證”,他用洪亮的聲音溫馨提醒,并在檢錄工作完成后疏導學生有序離場,保證檢測高效進行。他積極呼吁大家要勇于面對疫情,不要因為疫情亂了陣腳,同時,也希望同學們科學防疫,不信謠、不傳謠,以科學的理念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共同面對。
抗疫先鋒事跡7
大疫當前,能挺身沖在防疫一線,這無疑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覺悟。在阻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有些人避之不及,有些人卻自愿申請到社區一線參加疫情防控,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志愿者!
在單位群內得知河東社區需要疫情防控黨員志愿者,她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向秦靖律師黨支部申請到社區防疫的第一線參加志愿服務。經組織同意被分配到靖邊縣河東社區保險公司家屬樓小區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工作。問題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在上崗前卻無法購買到醫用口罩。即便如此,她沒有任何退縮或埋怨,而是想盡千方百計借了一個一次性口罩即奔赴一線防疫志愿者崗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說,“不要問國家給了你什么,問問你自己能為國家做些什么。在國家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是黨員的天職。”
從早上8點到下午6點,每天負責查驗和管控小區出入人員、登記、宣傳及小區消毒等所有防疫工作。她每天提前到崗,攜手小區管理人員一同做好消毒工作,仔細核對出入小區人員的登記和體溫監測工作,耐心疏導和勸導個別對管控有情緒的業主,用法律人的特有法治素養和人文情懷踐行著黨員志愿者這個不平凡的稱呼。對于一些年邁體弱或不方便的業主,她總是噓寒問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著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或許正是有這樣千千萬萬黨員志愿者的堅守,正是有這樣千千萬萬人的無畏付出,才有力阻擊了疫情擴散的`勢頭,才能讓春天的腳步和美好的生活如期而至。
作為一名律師,在基層社區疫情防控間隙,她又積極響應陜西秦靖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有關編纂防疫法律匯編的構思及建議。在縣司法局和秦靖律師事務所領導的有力指導下,她主動帶頭加班加點匯編了《防控新冠病毒肺炎普法宣傳讀本》第一至第四編的主要內容,內容主要涉及術語解釋、行政執法、公民守法、職務犯罪。她還積極參與了榆林市工商聯合會和榆林市律協共同指導的《戰疫情促發展企業疫情期間涉法問題系列解讀》的編寫工作。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匯編工作的成果得到了縣司法局和市律協的高度認可和贊揚!在疫情防控的艱難時刻,一本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匯編手冊無疑對行政執法、公民守法以及企業復工復產都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張同志于2011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法律碩士專業,2014年參加工作被分配到靖邊縣司法局,2018年調入陜西秦靖律師事務所,成為我所專職律師。她專業素養好,政治覺悟高,辦理的若干件刑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她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黨員標桿和模范帶頭作用;她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用熱情和堅守譜寫了一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阻擊疫情的贊歌!
抗疫先鋒事跡8
他是鎮中心衛生院臨床醫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后,被臨時抽調至我縣大酒店臨時隔離點值班。
疫情期間,隔離酒店工作人員休假,她每天除了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癥狀觀察、分發藥品等醫療工作,還要負責配送三餐、消毒房間、垃圾分類處理等等。為了避免接觸傳播,她們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防護服穿在瘦瘦小小的她身上,幾層穿下來把她包裹的像個大球。剛開始的她行動笨拙提著沉重的袋子,在三層樓之間穿梭,送飯、發放生活用品、打包垃圾,往往一天的工作結束,全身都能出好幾身汗,里面的衣物都被汗水浸濕。最為辛苦的是,因防護物資短缺,避免更換,每天不敢喝水,不敢上衛生間。沉重的工作活生生的將她從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瘦瘦小小的小女生變成了全能的女漢子。
因為隔離點采取封閉式管理,隔離人員精神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常常因為不能出門、生活條件不如家里、害怕生病等產生消極思想。其中就有一位被隔離的女士,作為集中隔離人員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她的孤獨可想而知,每天情緒低落不愿多說話,常常一個人發呆。他立即發現了問題,故意找話題和她談心,了解她的`情況,告訴她把自己當成好朋友。幾天下來,那位女士人也變得開朗愛說話,還積極把自己所在的房間打掃的一干二凈。后期她又聽說新被隔離的陳某某怕冷,手腳容易冰涼,她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為陳某某提供了暖寶寶;陳某某思念家人,她馬上與陳某某家人交流,為她帶來家里做的飯菜;2月8日,是陳某某生日,她悄悄聯系了她的家人,為她買了生日蛋糕,下午送飯的時候,將蛋糕默默放在門口,打電話讓陳某某取飯,陳某某打開門,看到蛋糕,激動的落下了淚水,她說,這是她度過的最難忘的一個生日。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盡管疫情無情,但她總能在本職工作以外,體察到每一個人的需要,力所能及的滿足他們,為冰冷的隔離添上了絲絲暖意。
隔離期間,同事們總有親人來探望,帶來了吃的用的,因為她的家人遠在外地,沒有辦法來看她,她只能羨慕的看著別人,曾幾次悄悄的留下了眼淚。她也只是萬千醫務人員中普通的一位,但她同樣擁有那些在本次疫情獻出生命的前輩們不怕犧牲、勇于奉獻自己的精神。面對肉眼看不見的敵人,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她沒有退縮,不懼危險、堅定信念,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期白衣戰士的神圣使命,是勇敢的抗疫先鋒、最美的白衣天使。
抗疫先鋒事跡9
他身為靖邊縣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自接到抗“疫”緊急通知以來,連續四十多天,堅守一線、盡職盡責,帶領醫院感染管理科全體在醫院筑起了一道道隱形的防線,守護著靖邊縣廣大人民群眾和這座城市的安全和健康。
感染管理科負責全院感染防控工作各類方案和制度的制定、全院人員防控知識培訓與考核、防護技術指導、個人防護和消毒隔離監督、醫療廢物規范處置等工作。自醫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他任勞任怨,認真完成醫院部署的各項工作,積極協同各部門聯防聯控。為了確保院內各項感染防控工作規范開展,根據國家衛健委不斷調整的新冠感染防控方案,她總是第一時間制定院內防控方案,細化工作流程,及時組織一線醫務人員進行了6次新冠肺炎院感防控知識專項培訓,合計180余人,并組織在全院開展新冠防控知識科內培訓20余次,考核12次,內容涉及到新冠所有方案、技術指南,覆蓋全院各個科室和部門。現場指導新冠相關醫療廢物消毒、打包、收集和轉運。指導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工作人員規范開展分診、診療工作,有效預防院內交叉感染。同時,她不分晝夜全力配合醫院參與發熱門診、發熱病區和隔離病區等重點部門布局和工作流程設計,不斷細化、逐步規范。她深知院感工作容不得松懈,常常中午累了就拼兩把椅子躺下休息半小時二十分再繼續工作,時常加班到夜深人靜。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把多年的院感工作經驗都傾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為了監督預檢分診工作,發現工作中存在問題,她幾乎每天早晨都提前半個小時到單位,觀察有沒有不經過檢測的人員進入醫院,有沒有發熱患者在院內隨意流動。1月22日一早得知有一例流行病學史的患者,她立即到科室指導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可疑患者隔離、環境衛生消毒,確保各項處置措施安全規范。作為科室主任,她關心年輕干事,以身作則,說她們抵抗力差,自己卻總是走在感染高風險區域。她幾乎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機會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只要有時間,她穿上白大褂帶上口罩,便深入各科室督導工作,看看醫務人員防護是否到位,工作區域消毒是否規范,每到一個科室都不厭其煩地指導出現可疑患者后隔離、防護等處置措施。甚至上下班碰面的時間,也要為同事們指導個人防護,向保潔人員說明清潔注意事項,在食堂打飯,看到還有人聚集就餐,也要向管理人員指導、強調,這些事情看似微小,但在她看來,院感工作無小事,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在做好本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同時,她有召必應,2月17日起,隨縣衛健局利用一周時間對縣級公立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進行醫院感染防控技術指導,就分檢發熱患者的注意事項、消毒液的使用、工作人員個人防護、醫療廢物的處置等要點進行了詳細的培訓。
她舍小家為大家,自從1月21日以來,她沒享受一天春節假期和周末,幾乎每天奮戰在醫院,同疫情作斗爭。以往作為家里頂梁柱的她,顧不得家人的飲食起居,顧不得孩子的功課輔導,甚至自行隔離,兩周見不到孩子。她輕傷不下火線,2月3日,她忙到下午六點多才下班,由于全城沒有交通車輛,步行3。5公里回家,加之連日來的奔波勞累,致骨折后遺癥腰腿痛復發,但第二天仍然拖著酸痛的腿穿梭在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看看消毒是否到合格,防護是否到位,吃飯是否聚集……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他以“保護患者及醫務人員安全”為宗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抗疫先鋒事跡10
和鼠年春節一起到來的還有新型冠狀病毒,當電視、手機里撲天蓋地的宣傳“不出門,在家待著就是最好的預防……”,明光市氣象局卻有著一位 “不聽勸說,走出家門”的巾幗逆行者—葉晶晶,她放棄了春節假期,深入包保小區進行監督檢查,投身疫情防控氣象服務工作,她說“等到疫情結束那天才是新年。”
噓寒問暖奮斗疫情對策第一線。
當疫情的集結號吹響時,她沒有猶豫,把年幼的兩個孩子交給公婆,與丈夫分別投身抗擊疫情的前線。我們出去監督一定要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不能給孩子帶來風險……她和丈夫早出晚歸,互相鼓勵,在各自的職場保護,戰斗。根據職場的安排,她基本上每天在疫情對策卡上工作,為過去的大眾進行體溫監測和出入調查。對保險區居民的建議調查是一項麻煩的工作。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人不理解和不合作。她從來沒有抱怨過,沒有退縮過,在平凡中表現出她獨特的人格魅力,一如既往地做好預防管理工作,同時她也能幫助居民們解決生活問題。“現在疫情這么嚴重,外來人員和車輛禁止入內,這不僅是為你自己負責,更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她每天都這樣耐心地說服,成功地說服了想外出或者想外出進入住宅區的人。最終,住宅區的爺爺阿姨們從不理解到感謝,不協助自主協助。女孩,你沒吃飯,去我家吃吧。我家在二樓。美女,給你開水。她的心里充滿了溫暖和感激。因為職場人手不足,她被安排夜間工作,一直堅持在社區防疫第一線,第二天早上又趕到職場參加業務值班。
觀云測天保障防疫氣象。
在業務值班工作中,她主動承擔起氣象臺值班室的`衛生清掃及消毒工作,對值班電腦、值班休息室房間及角落進行噴灑藥物消毒,開始,由于缺乏經驗,她的手指被消毒水灼燒成了白色。她說:對每日必須觸碰的儀器設備開展消毒,既是對自身的安全防護,又是對下一班同事的安全責任。同時,她的創新方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來預防疫情,切實發揮了警告。
息發布系統“消息樹”的作用,整合和統籌使用預警信息發布平臺、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天氣預報節目以及微信公眾號、微博新媒體等發布手段,發揮信息覆蓋廣的優勢,根據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部署,第一時間發布權威疫情信息、重要通知、科普知識及政策措施解讀等各類信息,讓更多公眾意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嚴峻性,切實解決防疫信息傳播“最后一公里”問題,在面向農村“最后一公里”信息傳播發布上發揮獨特優勢。每天認真編發《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氣象專報》,利用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平臺每日發布3條防疫知識宣傳短信,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每日頭條分別發布宣傳信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新冠疫情防指的一致好評。
在疫情防控工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誰說女子不如男,明光氣象巾幗一樣撐起了半邊天。沒有驚才絕艷,有的是將心比心和深深根植于骨子里的溫暖、善良。用一如既往的柔情與韌勁,守護著明光氣象人的形象,盡顯巾幗擔當。
抗疫先鋒事跡1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舉國關注,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河南工業大學以黨建引領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校黨委的決策和部署,在疫情面前,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爭做表率,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齊心協力為疫情防控做出積極的貢獻。
王亞培同學是河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級的碩士研究生,兼任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學生助理。作為一名黨員,長期以來,她嚴于律己,勤奮學習,熱心為廣大研究生師生服務,良好的素質和突出的工作業績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是河南省教育廳、共青團河南省委表彰的優秀學生干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亮明身份,敢于發光發熱,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保護自己的'同時,用愛心、細心、耐心、真心、誠心去關心關愛戰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干部、黨員、村民志愿者及環衛工人,為疫情防控工作建言獻策,筑牢家鄉基層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以良好的作風、品行展現了工大研究生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在短時間了解疫情后,她認識到疫情防控關鍵在黨,哪里需要,哪里就應有共產黨員的身影;有國才有家,國家有難,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特別希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家鄉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積極貢獻。為此,她認真學習黨的政策和防護知識,自身采取好防護措施,設計微信推送內容,精心準備宣傳材料。在防控物資極端短缺、絕大部分藥店和超市口罩都已經售罄的情況下,她走遍幾十家藥店累計提前自費搶購了幾百只口罩。
農歷大年初一以來,她深入河南省葉縣昆陽鎮程莊村,利用微信群、發放宣傳冊、小廣播等多種途徑為父老鄉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要通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的最新情況和防治方法,呼吁廣大群眾增強防范意識,提高對疫情形勢和防控措施的認識和理解,逐步消除了之前的抵觸和畏懼心理,使廣大群眾都自覺配合和參與到疫情群防群控行動中來。
她積極協助程莊村干部、黨員和村民志愿者,為進出人員體溫測量,對入村車輛進行消毒,對非必要人員進行勸返,開展入戶排查工作。考慮到工作人員不斷接觸檢查來往人群車輛,危險性高,尤為辛苦,口罩的更換也多,用量大,不易購買,為他們送上自費購買的口罩,感謝他們的奉獻和辛勤付出,希望他們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她利用所學的防控專業知識,為他們講授消毒噴壺的使用方法和消毒液配比方法。她提醒工作人員為了自己的安全,除了定時消毒,還要注意避免與來往車輛人員直接接觸,比如用小喇叭循環播音,進行宣傳,多項合理化建議得到工作人員的認可并予以實施和推廣。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醫生們抗戰前線,環衛工人保衛后方。看到環衛工人工作環境艱苦,往往是沒帶口罩或者戴口罩的方法不正確,她穿梭在大街小巷,為在特殊時期還堅守工作崗位的環衛工人送上口罩,耐心指導他們正確佩戴普及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等。環衛工人紛紛表示學習到了國家政策、防治知識和科學的方法,現在口罩基本都買不到了,這些真是救了急,實在感謝。其實,在王亞培眼中真正該受到感謝的是這些辛勤勞動的環衛工呀!
長期以來,河南工業大學充分認識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舉措,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高水平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以生動鮮活的形式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大格局,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抗疫先鋒事跡12
2022年初,河南爆發疫情。來自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的谷博鑫同學在完成自我居家隔離檢測之后,便去建設路街道站前社區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志愿者。在得知社區正在招募志愿者后,他果斷報名并加入了大學生志愿者的隊伍。
在他成為志愿者之后,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小區住戶人口排查。他負責59、60號這兩棟樓,需要挨家挨戶地敲門,并讓居民們填寫《小區住戶人口排查情況表》。小區住戶人口排查工作進展很順利,并且每戶人家都很配合,在表明來意之后居民們都會積極地去填寫。在排查過程中,也有一些獨居老人,因年齡大填表困難,谷博鑫同學便代筆由老人口述幫助他們填寫。因有事外出家里沒人的住戶,他便先標記下來,等到第二天中午,趁著飯點重新去住戶家敲門填表。經過反復查漏,再三確認他的任務已完成,他才去社區上交由他負責的'《住戶排查表》。他說:"雖然挨家挨戶排查的過程很累,但是看著那些表上不斷增加的數據,我覺得我的努力很值得。"
他的第二個任務是幫助居民辦理出入證。出入證需要志愿者們更加仔細,確保一個編號對應一個人。辦理出入證工作量很大,但是他們依舊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午,社區為他們準備了餃子和菌湯。晚上,除了安排第二天的全員核酸任務以外,谷博鑫同學負責信息錄入以及參加信息錄入員培訓會,了解第二天全員核酸系統的使用情況和出現意外時的解決方法。
全員核酸當天,志愿者們七點便到了社區,各點位布置好,便開始全員核酸。谷博鑫同學堅持在他的工作崗位,防護服一穿就是一天。當各個點位的工作都陸續完成,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才能脫下防護服,摘下手套,松口氣。
至此,谷博鑫同學所有任務都已圓滿完成。志愿者工作雖然很累,但是他現在回想起來,強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當工作時,居民們的一聲聲問候,是志愿者們疲憊之余的“滿血復活劑”,他們會因此感到非常開心,會因此認為做的這些都是值得的。谷博鑫同學說:"那一句句‘您辛苦了’真的可以溫暖我的一整個冬天,我心里也充滿著‘為人民服務’的滿足感。如果有需要,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加入志愿者隊伍,因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每一個人都是戰士,在國家危難之時,我輩必挺身而出,這是我輩之責任,我輩定當義不容辭!
抗疫先鋒事跡13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春天來了,在這個春天,出現了一個新型病毒“冠狀病”它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把紅紅火火的新年弄的烏煙瘴氣。在這種危難關頭,大家攜起手來。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并向抗擊新型病毒。病毒消除時,舉國歡騰,春回大地時,英雄歸來。
因為這個新的入侵者“新型冠狀病”的到來,人們心情漸漸沉了下去,熱熱鬧鬧的大街變的冷清,人們都呆在家里,不敢出門,紛紛響應國家的號召。許多店鋪也關上了門,街上也偶爾有一個人路過。也只是行色匆匆。春天,一個踏青、戶外活動的好季節。如今,人們窩居家中,與大自然隔離,充滿恐懼與擔心。
面對這些,有許多人退縮了,可有一些人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沖在第一線,他們不是戰士,卻有著比戰士更強大的心理。他們是病床前的戰士,他們就是白衣天使,我們的醫生。他們害怕過嗎?當然,他們看到病危的同胞,他們沒有因害怕而拒絕醫治病人,他們伸出援手,把病毒包圍中的武漢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不停工作,為了病人康復他們選擇犧牲自己的休息時節,臉上口罩的印痕、厚重的防護服,使他們每天飽受身心的`考驗,那么多的病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慢慢康復。
正當第一線戰役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時,我們祖國各界的愛心人士捐款捐物,成為前方勇士們堅強的后盾,為他們撐起一片片藍天,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軍奮戰,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手拉手,肩并肩,一定能戰勝役情。
現在,役情已被控制,抗擊戰役及將勝利,祝我們的英雄早日歸來,祝我們的國家更加美好。
花開時節是歸期。
【抗疫先鋒事跡】相關文章:
抗疫先鋒事跡(精選12篇)10-03
抗疫先鋒事跡(通用8篇)10-02
最新抗疫先鋒事跡(精選9篇)09-27
抗疫先鋒事跡(通用5篇)09-27
護士抗疫先鋒事跡(精選5篇)09-27
宣傳抗疫先鋒事跡(通用8篇)10-02
基層抗疫先鋒事跡(通用6篇)10-03
抗疫先鋒人物事跡(精選10篇)09-27
抗疫先鋒模范事跡(通用10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