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時間:2022-12-23 12:19:55 方宇 新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通用2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殘疾成功人士事跡,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通用20篇)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

  小李,48歲,中共黨員。2000年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右腿落下了終生的殘疾。張海迪“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的一句名言點醒了她。2003年她被選為下店子村婦代會主任,并被選為村黨支部組織委員,邁出了她人生中最靚麗的`一步。工作中,她總是拿出100%誠心來完成各項工作,先后獲得“河北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北省巾幗示范村”“全省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居”“承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村”等省市級榮譽。

  下店子村有各類殘疾人41名,其中60歲以上殘疾人14名,及時為他們辦理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為17名重度殘疾人辦理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8戶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申領雙灤區殘聯下發的每戶800元公共服務性補貼,為9名殘疾人辦理低保,并辦理了殘疾人生活補貼。在2019年第29個全國助殘日,她榮獲“河北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省領導的親切接見。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2

  小徐,雙橋區站前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幼年時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全身70%的骨節變形。

  2006年起,擔任站前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后,暗下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轄區殘疾朋友們排憂解難。堅持定期走訪殘疾人家庭,了解殘疾人家庭的實際狀況。將殘疾人的困難反映給社區、反映給殘聯,讓更多的`人來共同關心幫助殘疾人。專門制作了“愛心服務卡”,上面印有手機號碼,殘疾人只要有困難,隨叫隨到。近幾年,為社區殘疾人的就業問題跑上跑下拓寬門路,創造就業機會。共幫助殘疾人落實就業5名,為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解除了后顧之憂。在工作之余,自學朗誦,多次參加比賽,獲得優異成績。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在小徐帶動下也慢慢地接觸朗誦,經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小徐說,要繼續承擔社會責任,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為殘疾人事業發光發熱。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3

  小于,男,1971年出生,大喚起鄉人,視力一級殘疾,創辦了圍場益康盲人按摩中心。

  從一出生就是失明,但他并沒有喪失生活的勇氣。經介紹,他到北京學習按摩技術,經歷三年苦學。學業學成后,他回到家鄉開始創業。他自己跑辦相關手續、找場所、準備資金,克服各種困難。因為服務態度好技術水平高,客戶多了起來,按摩中心也一點點擴大了。自己創業成功后,他嘗試幫助殘疾人,招收條件具備的殘疾人學徒,傳授給他們按摩技術,對家庭困難免除學費并給提供食宿。這幾年,共招收殘疾人學員18名,F大部分學員獨立創辦按摩店,也將愛心進一步傳給他人。

  他不僅幫助殘疾人,還到敬老院給老人免費按摩。在汶川地震后他主動捐款。他常說,我雖然看不見藍天,但我心中總是擁有不滅的`太陽,它時時激勵著我向上、向上,永不停步,我的帆船就要在黑暗中起航!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4

  小閆,男,1993年11月17日出生,興隆縣籍,出生因早產生病導致重度腦癱,肢體二級,現就讀于河北廣播電視大學。

  2012年經河北省殘聯選拔,入選到河北省殘疾人體育訓練管理中心試訓,后進入河北投擲隊進行訓練,主項標槍,參加2014年河北省第八屆殘疾人殘運會標槍銀牌,2015年四川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標槍銀牌并打破全國紀錄,同年榮獲2015年度最美興隆人稱號。2018年參加河北省第九屆殘運會,獲得鉛球銀牌,鐵餅銀牌,標槍金牌打破河北省殘運會紀錄,2019年杭州全國殘疾人田徑邀請賽,鉛球第二名,2019年天津全國第十屆殘運會經過頑強拼搏,一舉奪得男子標槍F36級全國冠軍,并打破全國紀錄,超世界紀錄,創歷史最好成績,同時榮獲鉛球F36級銅牌。

  小閆正以他頑強的毅力,堅實的.行動書寫著特殊而又美麗的人生。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5

  小張,男,現年63歲,視力殘疾一級,醫療按摩主治醫師,營子區盲人協會主席。他于1987年進入保定按摩專業學校學習。畢業后回到營子區從事按摩工作,在營子區殘聯的幫助下成立了盲人按摩診所。通過幾年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國家盲人按摩主治醫師資格證書,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在《按摩與導引》《按摩與康復醫學》等雜志發表了中醫推拿按摩論文,帶出了2名徒弟。

  小張掌握了一技之長,有了穩定的收入,他沒忘記在自己困難時是許多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他盡自己力所能及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有一顆最善良最純粹的心。30年如一日,他堅持為困難群眾和老年人免費按摩,為他們祛除病痛。欒大姐多年的腰椎間盤突出,周大娘的頸椎病,還有許多的.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受到他的幫助。在營子區實用技術培訓活動中,他耐心教授常見病和保健按摩知識,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6

  小劉,1988年參加工作,后因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導致肢體殘疾。2014年3月由檔案局轉到豐寧殘聯工作至今。從事殘疾人工作以來,對工作從不推脫,一直以開朗、豪放的精神感染著每一名殘疾朋友和豐寧殘聯干部職工。

  在豐寧殘聯人員少、任務重,全縣“脫貧攻堅”背景下,憑借著熱愛殘疾人工作的一腔熱情,全身心投入到殘疾人事業上。把維護好殘疾人切身利益作為殘疾人工作者追求和目標,他經常走家串訪,主動幫助殘疾人排憂解難。盡管走路不方便,依然堅持帶著微笑去了解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庭情況,并通過與殘疾人本人及家屬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實際困難,利用相關政策給予解決。他甚至累到不能走路打吊瓶,也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

  他關心殘疾人的疾苦,在工作中始終如一地堅守“軍人本色”,用自己的愛心換取殘疾朋友滿意和放心。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7

  小杜,現年47歲,肢體二級,系平昌縣板廟鎮大石社區居民。

  2012年遭遇火災導致全身重度燒傷。他并未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始終頑強不息地與命運抗爭。為了擺脫貧困,他決定自主創業,利用自學的養殖技術探索建立了以養殖業為核心的`脫貧模式,啟動建設土雞養殖場。通過不斷艱辛努力,現每年出欄土雞15000只,存欄7000只,實現銷售額近70余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他知恩圖報,引導周邊村民養雞并毫無保留地免費傳授技術,低于市場價提供雞苗,并幫助村民推銷。還引導村民摒棄“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樹立“安貧可恥,勤勞致富”的觀念。

  2018年被四川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授予四川省脫貧攻堅奮進獎,2021年被縣殘工委授予脫貧攻堅自強不息先進個人,被中央、省、市媒體報道脫貧致富不忘幫鄉鄰的優秀人物。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8

  小李,現年47歲,雙目失明,評定為視力一級殘疾,系南天門管委會紅山村五社居民。

  2005年外出務工,在工地上進行爆破時不幸造成雙目失明,他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沒有自暴自棄,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頑強拼搏,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發展養殖業,年出欄生豬100多頭,年純收入30余萬元。他和他妻子自養母豬、仔豬,雙目失明的他自配飼料、自己飼養、清掃圈舍。憑多年摸索養豬經驗現有成熟技術,在多次豬瘟來襲時,他的.養殖業沒有受到影響。他憑借勤勞雙手,養育三個子女,新建三層的樓房,得到了全村的老百姓尊重和欽佩。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9

  小劉,現年50歲,雙眼失明,評定為視力一級殘疾,系得勝鎮農豐村人。

  他眼雖失明理想卻不盲,一心斗志昂揚奔小康。2007年、2008年、2010年殘聯免費送到成都、巴中、綿陽等地進行專業的按摩技術學習培訓,獲得盲人按摩高級職稱。他忠厚誠實,踏實肯干,克服重重困難,鉆研按摩技術,心中一直懷揣干事創業熱情。

  2011年終于在平昌縣政法街社區開起了一家屬于自己的盲人按摩店,2019年又在平昌三江大道開設了第二家盲人按摩店,共安置13人就業人員其中包括7名殘疾人。通過多方努力實現了創業夢想,不但自主居家創業,還帶動其他人走上就業崗位。近年來,為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以顧客滿意度為己任,不斷到省、內外學習和進修按摩推拿技術,讓按摩推拿水平得到提升,對同行業來說,他的.按摩技術可數一數二,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和好評。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0

  小張,現年47歲,肢體三級,蘭草鎮梁桐村1組居民。

  90年代初外出務工因機械事故導致右臂扎斷截肢。他沒有因身體的.殘缺自暴自棄,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笑對生活,不甘于落后,有股不服輸的勇氣。為了撐起整個家庭,想方設法尋找生存之路。于是開辦菜籽油加工、從事生豬養殖和建筑施工,創造年利潤40余萬元。通過言傳身教,培養二孩考上重點大學,在村交通要道自建樓房,努力實現了人生價值,是全村發家致富的帶頭人。

  他的先進事跡于2020年12月被縣電視臺宣傳報道,2021年被縣殘工委表彰為脫貧攻堅自強不息先進個人。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1

  1993年12月,小張出生在承德縣倉子鄉馬家營村,一周歲后,患有先天侏儒癥,屬于肢體類殘疾。她身殘志堅,不向命運屈服,自幼就勤勞刻苦。初中畢業后,她不但能幫父母干農活,還堅持鍛煉肢體力量。

  2013年她經市殘聯推薦為省殘疾人運動隊運動員。2014年,她參加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獲F40級女子鐵餅、鉛球第1名,獲“體育道德風尚獎”。2015年,參加田徑世錦賽獲F40級鉛球第4名,同年獲全國第九屆殘運會F40級鉛球第1名之后入選國家隊。2016年,在第十五屆夏季殘奧會F40級女子鉛球決賽中獲第四名。2018年,奪得第三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F40級女子鉛球、鐵餅兩枚金牌。2019年第十次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獲女子F40級鉛球項目冠軍。

  小張憑著勇往直前的`力量,奮勇拼搏的精神,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心和勇氣,不懈堅持和努力,為家鄉爭光的同時,也為自己開拓了一條嶄新的人生之路。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2

  小鮑,女,45歲,出生于豐寧一個小山村。健康陽光的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她10歲的一天,一場車禍奪取了她的右手。身體上的殘缺并沒有讓她向命運低頭,她憑借頑強的毅力,勇敢的向命運挑戰。2009年夏天長到豐寧殘聯工作,學會單手電腦打字,單手硬筆字,還掌握了為殘疾人服務的政策和知識。

  “人身體上的殘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靈上的殘疾”,這是從事多年基層殘疾人工作的小鮑,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她常用這句話激勵身邊的殘疾人,也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詮釋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她說,跑步讓她更加的健康自信,不斷的突破自我。她先后多次參加國家、省殘運會,多次爭金奪銀。特別在2018年第九屆省殘運會上,年近45歲的她奪得“兩金一銀”的好成績。決勝千里需要韌性,人生的輝煌需要堅持,她用自己樂觀與永不服輸的斗志譜寫了一首生命的贊歌,展現了新時代最美殘疾人的形象。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3

  小王,是高新區上板城鎮老爺廟村一名肢體殘疾人,多年來經歷過許多困難、挫折、別人的鄙視與冷眼,但在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活出自己,讓別人看看。

  40年前,小王因中風沒錢醫治,導致左側身體終身殘疾。面對命運的不公,他念完小學便輟學了。生活的波折雖然帶給苦難,但并不能摧毀他的意志。他通過自學養殖家兔,有了養家糊口的能力,并在養兔的8年間獲得了《河北日報》與張家口農專舉辦的'養兔函授班結業證書。他萌生了辦牛場的想法,10年間,起早貪黑、付出了超越正常人幾百倍的努力,最終學到了養牛的技術。自立的他,用僅有的資金置辦了商店及乒乓球之家,供村民們健身、娛樂和平時閑暇時練習書法,在為村民們提供鍛煉休閑場地的同時獲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他更是一個熱愛運動,喜歡鍛煉的健身達人,2018年8月參加了市乒乓球選拔賽,帶著傷痛參加了河北省第九屆殘運會,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4

  小王,男,中專,42歲,23歲的那年病魔無情地奪去了他的視力。他在家里人耐心的開導和妻子細心的呵護下,慢慢明白了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首先要有對家庭的責任感。一次偶然的機會,家里叔叔帶著他尋求殘聯幫助,參加市殘聯盲人按摩培訓班。畢業后,先后在吉林省白城市及承德市從事按摩工作。2003年,在寬城殘聯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家里空閑的房間開起了盲人按摩店。開店期間,通過到北京、保定、石家莊等地的參觀學習,按摩技術更加精湛,按摩的人越來越多,在寬城小有名氣。先后被評為市級殘疾人專門協會委員、縣盲人協會主席;獲得省、市級優秀殘疾人榮譽證書;在2015年分別參加省、市技能比賽,分別獲得第三名、第一名。

  他說,今天的成就是黨和政府的關愛才換來的,現在有能力幫助更多彷徨無助且身殘志堅的殘疾人,他將按摩技術傳授給16名殘疾人徒弟,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自立。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5

  小劉,1982年出生在平泉一個小山村。幼小時被查出來雙側髖關節錯位。2002年,她考上了河北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2008年,她開辦愛妻愛子影像館。2010年,殘聯讓她參加了河北省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習過程中,促使她萌生了一個決定,要辦一所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校。2012年,她獲得清華大學殘疾人就業指導師證書,并多次獲得市殘疾人技術能手、市自強模范、平泉市優秀青年志愿者等稱號。

  2019年7月,在平泉市殘聯領導幫助協調下,她著手創辦的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落成。這是承德市首家民辦自主為殘疾人搭建的.就業創業平臺。殘疾人通過在孵化基地培訓,除向企業輸送外,能就業的,可直接在基地內就業;可以創業的,孵化基地內部可以提供場地和部分創業設備。目前,該基地已與承德市各縣區多家愛心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幫扶共識,實現企業委托,定向培訓、輸送培訓合格人才入企業就業的固培模式。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6

  xxx,男,漢族,1966年6月生,小學文化,家住左家鄉螞蚱河村,現任螞蚱河村殘疾人專職委員!拔页3M俗约菏且幻麣埣踩耍谖铱磥,不逃避現實,勇于拼搏,創業者也沒有殘全之別!49歲的xxx,用艱難創業的奮斗過程詮釋著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感悟。

  1982年,xxx因家庭生活窘境而輟學打工,當時吃苦耐勞,意氣風發的他夢想著干出一番事業,然而,命運跟他開了一次不小的玩笑。17歲時,他因意外,造成肢體殘疾,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他迷茫過,消極過,折翼的雄鷹并沒有因此斷掉翱翔的念頭,最終他選擇勇敢的面對這一些,重新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18歲,他踏入社會這個大熔爐,與命運頑強抗爭,一路摸爬滾打,一路風雨泥濘,在黨和政府惠殘政策的幫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房子,組建了溫馨的家庭,創下一份擁有31個大棚的食用菌產業,敘寫了身殘志堅,質樸平凡的人生路。

  “我從不認為自己肢體殘疾就可以回避責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的,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但我不能因為自己殘疾就碌碌無為過一生!碑斘覇柶鹚膭摌I歷程,xxx語氣中多了幾分堅定。他在創業前,除了種地沒有賺錢的其他辦法,2013年,在參加完縣殘聯組織的技術培訓會后,xxx決定種植食用菌。剛開始的他,一無技術,二無資金,在鄉政府的幫助下,他成功申請貸款10萬元作為創業啟動資金,開始了創業的第一步。當時的xxx在食用菌種植領域還是一個“門外漢”,他想盡一切辦法克服技術上的重重困難,在鄉政府安排的老種植戶的引導下,憑著虛心求學,大膽創新的精神,靠著堅強的毅力,精心的經營,在第一年,食用菌便有8萬元的收入。成功的'第一步使xxx干勁更足了,隨著不停的摸索和經驗的積累,他的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種植規模也不斷擴大,xxx靠著自強自立和努力拼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開拓了一番新的事業,可是看著和他一樣的殘疾人,生活依然很困難,x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實在的他有一股闖勁和干勁,更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在食用菌種植期間,他積極帶動其他殘疾人就業,開拓他們的眼界,增強他們面向社會生活的堅強自信心。僅第一年,xxx發出的工資就達5萬余元,他還積極動員周圍村民種植食用菌,毫無保留的給予新的種植戶免費技術指導,成為全鄉殘疾人自強創業的模范。經過三年艱難的打拼,xxx目前已搭建大棚31個,種植食用菌6萬余袋,年收入達6萬元,每年帶動就業人數10余人。

  殘疾人本身就特別需要他人和社會的關愛,而xxx卻做到了去關愛別人。從他擔任殘疾人專職委員以來,在發展種植好食用菌的同時更是撲下身子一心一意為殘疾人服務,他工作求真務實,勤奮努力,在殘疾人專職委員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提高自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身殘志堅的xxx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殘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強自立,敢于面對現實,樂于面對生活,勇于面對挑戰,以平淡的心態面對人生,雖說在別人看來,他沒有傳奇故事,但他積極進取,勇于拼搏,樂觀向上的開拓精神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常說,“是政府幫助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倍覀兏鼒孕,創業者沒有先后之序,沒有大小之分,更沒有殘全之別。身殘志不殘!身體的殘疾給他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他沒有被這壓倒,他,一個平凡的人,他要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殘月依舊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跡給所有身患不幸的殘疾人一個啟示:弱者不是殘疾人的代名詞,憐憫和同情不是他們的期待,創造與奉獻才是他們真正的追求!

  目前,xxx的食用菌產業已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他表示,他一定不辜負各級殘聯對他的期望,他爭取把食用菌發展的更好,并開辟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殘疾人得到就業,帶領更多的殘疾人,走出一條自強創業的新路,為創建和諧社會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7

  20xx年,25歲的夏因為勤快又熱心,被公開招選進了古城社區,當了一名社區主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與殘疾百姓息息相關的平凡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這些年來,夏旭君心中時刻裝著殘疾人,同殘疾人交朋友,建立了濃厚的感情,她把愛心無私奉獻給了這個特殊的群體。社區殘疾人哪里需要她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她是操持社區殘疾人這個大家庭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操心。她的仁愛溫暖著每一位轄區殘疾人的心坎,大家都親切地稱她"小老夏"。

  一、她以誠心為殘疾人安了一個溫馨的家

  殘疾人是社區人群中最需關愛的弱勢群體,小夏深知"家"對于社區65名殘疾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為了給殘疾人安一個溫暖的家,她多次主動和縣殘聯聯系,取得了縣殘聯的大力支持。20xx年初,松陽縣第一個"社區殘疾人協會"在古城社區掛牌成立了。"殘疾人之家"建起來了,小夏時刻不忘如何讓這個家充滿溫馨和暖意。

  每天到社區走街串巷的轉一圈成了她的"必修課",她發動社區居民去關心、幫助殘疾人,逐步建立了40余名社區建設積極分子參與的殘疾人工作網絡,全面摸清轄區內65名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建立了規范的殘疾人數據庫。

  每逢節日,小夏都把殘疾的孤寡老人接到殘協共度佳節,并組織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家庭。在此之余,為了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小夏又跑社區共建單位,購置了殘疾人文體娛樂用品和電視、VCD等電器,建立了社區殘疾人活動室,經常組織殘疾人開展如游園競賽等各種文體活動。同時,為了便于殘疾人與自己聯系,她還專門制作了"愛心服務卡",上面印有她的手機和電話,殘疾人只要有困難,她是隨叫隨到,毫不含糊。如今,社區殘協被殘疾人親切地稱為反映情況、交流信息、傾吐心聲的一個溫暖的"家"。她,成了這個家真正的"主人"。

  二、她以愛心為殘疾人伸出一雙溫暖的手

  過去,社區殘疾人有什么事都得跑鎮政府或縣殘聯,自小夏擔任了社區殘協主席后,他們有什么就直接找小夏了。小夏以"心系殘疾人,奉獻愛心"為宗旨,為了提高社區單位和廣大居民"扶殘助殘"的積極性,小夏想方設法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建立了社區殘疾人"愛心超市"和"愛心基金"。哪位社區殘疾人亟需生活物品,只要他們看中了哪樣,小夏就會將物品主動送上門;哪一位殘疾人遇上棘手的困難或資金問題,小夏就慷慨解囊或啟用"愛心基金"為他們解燃眉之急。

  20xx年6月,社區70歲殘疾老人張大媽因心肌梗塞住院,家中困難,交不起醫療費,小夏了解情況后組織了一次捐款活動,社區居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次性捐款近3000元。張大媽眼含熱淚說:"夏主席的愛心感染了大家,我生活在這個社區感到無比溫暖。" 老人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夏旭君處處關心殘疾群眾,心系殘疾百姓生活的高尚情懷。她,用愛心為殘疾人編織了一條"愛心紐帶"。

  三、她以熱心為殘疾人撐起一片溫暖的天

  "悠悠萬事民為先,百姓才是頭上天,我們要以平常心對待每一位殘疾人,任何事情都要說到做到。"這是小夏常說的一句話。近幾年,社區殘疾人的就業一直是夏旭君非常關心的問題。為掌握全面情況,她進張家,出李家,對社區每一位殘疾人的家庭狀況、年齡和特長等基本情況做到了然于胸。然后跑上跑下拓寬門路,掌握信息,并在社區建立了殘疾人與用工單位供需信息網、求助簿,利用社區與轄區單位和縣殘聯的協作關系,創造就業機會。

  早年喪父又患小兒麻痹癥的`年青人葉峰,心理比較閉塞,幾經就業都干不下去,總覺得自己很沒用,針對他的這種思想,小夏用心理幫扶的方法以其身邊典型的殘疾人事例來說服和鞭策他,使其心緒穩定,并通過縣殘聯勞服所安置其到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就業。幾年來,小夏幫助殘疾人和殘疾人的親屬(兒女)落實就業16人,占社區有勞動能力殘疾人總數的47%,為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解除了后顧之憂。在小夏的工作軌跡里,還記錄了一則則為殘疾人幫困助學、落實社區殘疾人生活保障、為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等等而忙碌奔波的事例,不勝枚舉。她,為殘疾人撐起的是一片蔚藍而溫暖的天。

  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嶄新的每一天,抹亮著每一個平凡的日子。她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豐功偉績,只有誠心、愛心、熱心和執著的追求,甘于奉獻的精神。她,用赤誠的心澆鑄著一種信念———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8

  XXX,1977年生,肢體一級殘疾,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國峰銘匠皮具店手工皮具制作維修師。

  伴著喜慶的爆竹聲,齊齊哈爾銘匠皮具護理的第二家門店開業了。這個連鎖店的老板就是XXX,一名肢體一級殘疾的小兒麻痹癥患者,他身殘志堅,艱苦創業,二十多年來,闖出了一條致富路,并帶動其他殘疾人一起創業回報社會。

  XXX出生在內蒙古的一個小山村,三歲時因患上小兒麻痹癥落下終身殘疾,他只能靠兩個膝蓋走路。從小到大經受過無數異樣的目光,他過早體會到了命運的`不公,也磨煉出了他不服輸的性格。16歲時,因為身體原因,再加上家庭收入拮據,初中畢業后就輟學了,媽媽背著他來到齊齊哈爾學習修鞋技術。社區為他辦理了低保,工作人員還經常來XXX家與他暢談,將一份份生活救助物資送到他的手中。結婚時,社區工作人員同他的愛人深入交談,請她善待這個社區一直關愛的殘疾人。舅舅為他引薦了修鞋師傅,XXX當起了補鞋學徒。憑著勤奮的雙手和聰明的頭腦,XXX修鞋的手藝進步很大,師傅不僅不嫌棄他是殘疾人,還經常鼓勵他,把所有的技術都教給他,不到一個月他就學會了修鞋,憑借著不怕苦不怕累的勁兒,幾年后,他有了自己的修鞋攤位。

  雖然只是個路邊攤,每天風吹雨淋,但孫國鋒心里很高興,更有一種成就感,因為“我能養活自己了”。隨著修鞋需求的減少,孫國鋒在做了幾年拉腳的殘運司機后,開始進入皮鞋皮具護理行業。為了更好地服務大眾,孫國鋒踏上了進修的征途,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磨煉,雙手經歷刀口無數次的新生和愈合,他成功了,做出了精美的皮具。

  20XX年,XXX有了第一家門店,他本著“顧客至上、質量第一”的原則,技術和人品得到大家的認可,店里的生意蒸蒸日上,業務范圍也從修理皮鞋擴展到皮衣、皮具護理等。店里聘用了3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還陸續招收了16個徒弟,不僅傳授技術,還幫助他們成功就業。

  未來,XXX要把門店擴大,教會更多的殘疾人皮具護理技術,帶動和鼓勵他們創業和就業,脫貧致富,活出自身價值。他堅信,創業者沒有先后之序,沒有大小之分,沒有殘全之別。他們雖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只要心中有夢,一絲不茍去追求,就一定會成功,會創造出奇跡。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19

  XXX,48歲,中共黨員。20XX年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右腿落下了終生的殘疾。張海迪“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的一句名言點醒了她。20XX年她被選為下店子村婦代會主任,并被選為村黨支部組織委員,邁出了她人生中最靚麗的'一步。工作中,她總是拿出100%誠心來完成各項工作,先后獲得“XX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XX省巾幗示范村”“全省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居”“XX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村”等省市級榮譽。

  下店子村有各類殘疾人41名,其中60歲以上殘疾人14名,及時為他們辦理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為17名重度殘疾人辦理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8戶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申領雙灤區殘聯下發的每戶800元公共服務性補貼,為9名殘疾人辦理低保,并辦理了殘疾人生活補貼。在20XX年第29個全國助殘日,她榮獲“XX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省領導的親切接見。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 篇20

  XXX,197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雞西市,20歲時因強直性脊柱炎造成肢體四級殘疾,他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心,向更多殘疾人朋友傳遞了他自強不息的精神。

  初中畢業后XXX自學了理發技術,20XX年開辦了自己的理發店,現在已經是一位有著20余年從業經驗的理發師。

  20XX年,樂觀上進的XXX通過考試,成了雞西市恒山區二道河子辦事處殘聯的一名殘疾人工作者。他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因為這是一個聯系殘疾人的平臺,是走進殘疾人心靈的窗口,能夠幫助到更多的殘疾人朋友。在工作中他團結同事,秉承著熱情服務、敢于奉獻的精神,盡自己的全力做好本職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想在新的工作崗位創造價值,想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更想將自己的這份自強自立的精神感染到每一位和他有著同樣遭遇的人。

  20XX年,XXX加入了二道河子殘聯組建的“陽光服務隊”。他始終心系殘疾人群眾,像對待親人、朋友一樣用自己的熱心、愛心、耐心、誠心服務殘疾人。在日常的入戶走訪中,XXX發現很多行動不便、出行困難的殘疾人出門理發的難題,他制定了一個定期為出行不便的殘疾人上門理發的服務計劃,執行至今。這種免費理發的助殘志愿活動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實實在在地走進了殘疾人的心里,切實地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困難。做一件事并不難,難的是堅持;堅持一下也不難,難的是堅持到底。二道河子殘聯“陽光服務隊”從20XX年成立至今的8年時間里,共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理發千余次,能夠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殘疾人提供便捷服務,XXX他感到很滿足。

  XXX總說,要用感恩的腳步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路,牢記黨恩,回報社會。多年來他堅持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錘煉意志、增長才干、甘于奉獻、勇于擔當,他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殘疾成功人士事跡】相關文章: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09-30

講述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02-16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5篇09-30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5篇)09-30

殘疾人事跡02-24

最美殘疾人事跡12-29

殘疾人物事跡12-22

殘疾人自強事跡12-23

殘疾人成功的事跡12-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三级网站 | 亚洲高清专区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五月网 |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 一本无线乱码不卡一二三四 |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 色视频在线 | 男人下面桶女人视频免费 | 成年人色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男女www|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青草18免费观看网站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导航 | 午夜日韩精品 | 日本免费影院 | 手机看片欧美日韩 | 91麻豆传传媒波多野衣久久看 | 日韩激情成人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欧美精品中文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不卡 |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 日本欧美中文 |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 国产一区国产二区国产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91 | 久久美女性网 | 色之综合网 |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 97青草香蕉依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