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通用1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都不陌生吧,根據事跡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1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潛深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其研制難度不亞于航天工程。在這個高精尖的重大技術攻關中,有一個普通鉗工技師的身影,他就是XXX——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職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
10多年來,XXX帶領全組成員,保質保量完成了蛟龍號總裝集成、數十次水池試驗和海試過程中的蛟龍號部件拆裝與維護,還和科技人員一道攻關,解決了海上試驗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用實際行動演繹著對祖國載人深潛事業的忠誠與熱愛。
作為首席裝配鉗工技師,工作中面對技術難題是常有的事。而每次XXX都能見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來養成的“螺絲釘”精神。他愛琢磨善鉆研,喜歡啃工作中的“硬骨頭”。凡是交給他的活兒,他總是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改進安裝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裝精度,確保高質量地完成安裝任務。正是憑著這股愛鉆研的勁,XXX在工作中練就了較強的創新和解決技術難題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項高技術高難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裝調試任務。
已近花甲的XXX仍堅守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為載人深潛事業不斷書寫我國深藍乃至世界深藍的奇跡默默奉獻。如今,他又肩負起了新的挑戰——組裝4500米載人潛水器。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2
今年53歲的XXX,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發動機車間班組長,35年來,他幾乎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即為火箭焊“心臟”——發動機噴管焊接。有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持續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攝氏度,XXX卻咬牙堅持,雙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皰。因為技藝高超,曾有人開出“高薪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聘請他,XXX卻說,我們的成果打入太空,這樣的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他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極致:焊點寬 0.16毫米 管壁厚0.33毫米
“長征五號”火箭發動機的噴管上,就有數百根幾毫米的空心管線。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XXX需要通過3萬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焊縫細到接近頭發絲,而長度相當于繞一個標準足球場兩周。
專注:為避免失誤 練習十分鐘不眨眼
XXX說,在焊接時得緊盯著微小的焊縫,一眨眼就會有閃失。“如果這道工序需要十分鐘不眨眼,那就十分鐘不眨眼。”。
堅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發動機
XXX說,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正是這份自豪感,讓XXX一直以來都堅守在這里。35年,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助推下,成功飛向太空。這個數字,占到我國發射長征系列火箭總數的.一半以上。
匠心:用專注和堅守創造不可能
火箭的研制離不開眾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從藍圖落到實物,靠的是一個個焊接點的累積,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
專注做一樣東西,創造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可能,XXX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3
工作中,憨厚、樸實的我一方面積極向老員工虛心請教,一方面利用休息間隙對產品進行熟悉、組裝、維修,將自己的滿腔熱情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艱苦的努力,務實的工作,很快使我成了公司的業務骨干。 “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決不可以沒有知識”,這是我十分欣賞的一句話,為此,我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鉆研業務上,努力將自己的工作吃透,干好。
隨著公司業務的拓展,工作難度也在加大,因公司業務人員少,一人身兼多職,我的主要工作是代表公司出去招投標、整理投標樣品。在整理樣品的過程中,嚴格把關,因為樣品在投標過程中占的比重較大,會直接影響到投標的結果。有時候遇到提供樣品數量多的情況時,就必須花上好幾天的功夫,而且在整理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難題,這就需要和相關技術人員進行交流,爭取滿足客戶的技術要求。
記得去年我們公司共投了七標段,每個標段七本標書,做好的標書有三箱,再加上樣品七箱,由于投標時間緊迫,也為了安全期間,只能標書隨身帶,我一人拖著沉重的標書和樣品,到了中途的徐州轉車時,已經是疲憊不堪,一想到時間緊,任務重,也不可有半點怠慢,到了菏澤之后,就是緊接著擺放樣品,等擺好之后,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當然這樣投標的次數有很多次,可是我沒有一次怨言,時刻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的得失放之后。
這二年,隨著公司業務拓展。公司通過代理商,業務涉及的省份較多,有新疆、福建、山東、天津等地,出差的頻率不斷的增加。有的時候剛回到家兩天,就收到公司的委派任務。由于是和教育部門打交道,所以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得不放棄休息時間,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見到客戶,經常是周六、周日的時間在路上趕,讓我記憶猶新的是,11月份處理山東、天津的業務。
供貨范圍廣,數量大,對當地的情況不熟悉,交流不方便等諸多因素加大了送貨的難度。但是按時交貨是必須的,這關系到公司的形象和信譽。在2012年12月份的'天津送貨中,全市十九個縣區400多所的學校,一開始真的是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后來我慢慢理清思路,制定出一套具體的配送方案。先在天津找好倉庫,公司貨到天津后先在倉庫分好,再一家家去送,送貨過程中每天早上6點起床,到外面零下10度的天氣中進行分貨、配送、裝車等,有好幾天吃飯也是有一頓沒一頓的,晚上一般都是八點左右回到倉庫,和同事按照客戶的意愿商討下一步的計劃,并要考慮為公司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經過十三天時間的配送,按合同要求順利完成天津400多所所學校的配送工作,確保客戶滿意,讓客戶早日驗收匯款。在出去招投標或送貨時,我牢記,我是代表華茂的,我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維護公司的形象,以熱忱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這既是公司對我個人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對我做好今后工作的一種鼓勵,雖然這一年里我沒有什么可炫耀的業績,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始終兢兢業業,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多思考,多關注,為把好產品的質量關盡自己的一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出色的完成各項工作,不辜負公司對我期望。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4
XXX是個80后,但手里的活兒卻讓老師傅們豎起大拇指。他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裝二部圍護系統車間電焊二組班組長、高級技師,主要從事LNG(液化天然氣)船圍護系統的焊接工作。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是個明星工人,所獲獎勵無數:2005年度中央企業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銅獎、2006年第二十屆中國焊接博覽會優秀焊工表演賽一等獎,是當今世界最先進、建造難度最大的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為LNG船核心的圍護系統,焊接是重中之重。圍護系統使用的殷瓦大部分為0.7mm厚,殷瓦焊接猶如在鋼板上“繡花”,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耐心和責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對肩上的重擔,XXX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培養專注度,潛心研究焊接工藝。為了攻破技術難關,他與技術人員放棄休息時間,日夜埋頭圖紙堆中,潛心鉆研技術突破。最終,他主持的實驗取得成功,得到專利方的認可,并用于LNG船實船生產,收到良好成效。
XXX特別注意經驗的積累總結,國內沒有現成的作業標準,他就不斷摸索完善各類焊接工藝,先后參與編寫了多部作業指導書,為提高LNG船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XXX,是中國廣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紅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執著于國家海洋裝備建設的奉獻之歌。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5
焊接技術千變萬化,為火箭發動機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了,XXX就是一個為火箭焊接“心臟”的人。
XXX,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國營二一一廠特種熔融焊接工、發動機零部件焊接車間班組長,特級技師。
30多年來,XXX先后參與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出色完成亞洲最大的全箭振動試驗塔的焊接攻關、修復蘇制圖154飛機發動機,還被丁肇中教授親點,成功解決反物質探測器項目難題。XXX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20多個獎項。
絕活不是憑空得,功夫還得練出來。
XXX吃飯時拿筷子練送絲,喝水時端著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學實驗,他的'雙手至今還留有被嚴重燙傷的疤痕;為了攻克國家某重點攻關項目,近半年的時間,他天天趴在冰冷的產品上,關節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戲稱為“和產品結婚的人”。2015年,XXX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XXX以卓爾不群的技藝和勞模特有的人格魅力、優良品質,成為新時代高技能工人的時代坐標。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6
“在故宮從事古書畫修復35年,可以充分感受到宣紙的膨脹與收縮”,這是XXX。
“修復陶瓷33年,快要退休了,故宮很多地方都沒去過”,這是王五勝。今時今日,提起工匠精神,《我在故宮修文物》中這些“平凡人”的言行似乎有些“不經意”。其實,早在我們注意之前,他們已經在專業、勤懇地守護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很多年了。“工匠精神”其實一直都在。互聯網視頻的傳播,將他們推至臺前,年輕人得以對他們更了解也更佩服。
在這個問題下,確實勤勤懇懇、技藝高超又安貧樂道的傳統匠人們獲得了高贊,然而這就足夠嗎?“恰飯”怎么辦?或許有些人不敢說,我就說出來了吧。而且,更重要的是,只有對傳統文化盤活創新,才能持續發展。最有創造性的人才可以把傳統保護的最為精致——這一點我們早年在NHK的各種紀錄片中也領教過,為什么他們可以把一瓶醬油、一把剪刀做得那么極致。
而現在,從《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等優質IP開始,網生一代開始把傳統精神變成了生活的潮流,這個潮流將越來越大,影響更深和更遠。
修復文物的匠人保護的都是人類的文化遺產,那么非遺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7
XX從事煤礦機電設備維修工作二十余年,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安徽省技能大獎”、“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煤炭系統優秀技術能手”、“淮北礦業集團首席技師”等稱號。
自踏入煤礦這個行業開始,XX以特有的熱情和干勁,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把勤奮工作當成自己最大的樂趣。在工作中堅持用心謀事、務實干事,做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主持參與多項技改革新項目,積極推行機電設備自動化、無人化技術改造。
攻克技術難題
2014年,他帶領職工對鍋爐房進行變頻改造,改造后鍋爐的噸標煤產氣量平均提高11.3%,爐渣灰分正常情況下均達到72%,在煤質較好時,能達到80%左右,每產生一噸蒸汽就能節約燃煤40-50Kg,每年可創造經濟價值55萬元。
2016年初,煤炭行業跌入低谷,人員流失嚴重,XX和他的團隊大膽進行技術改革,對煤礦井下主要運輸系統進行集控和自動化革新改造,利用觸摸屏作為上位機控制,PLC作為控制核心,采用485通訊手段,將兩千米的皮帶機和6部給煤機有效結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創造經濟效益超100萬元。
2019年,針對煤礦井下噴漿機原材料浪費情況,他發明并申請專利“一種水泥漿下防沉淀裝置”,有效確保了現場操作的安全性,僅材料一項,每年就可節約費用約20萬元。
潛心鉆研技藝
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最能體現價值。2015年,XX根據煤礦生產需要,大膽提出并實施了主井裝載系統的自動化、可視化方案。該方案實施后不但實現了系統操控無人化,還大大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年創造經濟效益近80萬元。2017年,根據最新“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他又對提升機保護試驗進行完善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提升機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創新培訓方式
2015年,中國煤炭協會命名XX工作室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他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對青工的培訓力度,提高青工的技能水平,讓大部分職工都能一崗多能,從而彌補人員流失造成的不利影響。他還編寫了《故障處理的方法》、《交流提升機故障分析與處理》等教材,并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使用,不斷完善煤礦機電設備的技術更新改造。同時積極開展團隊、師帶徒及職工精準培訓工作,累計培訓職工2000余人,帶徒弟35人,團隊大部分成員都成長為各個廠礦的骨干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8
XXX,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
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XXX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XXX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于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后遺癥,XXX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在無比艱難的兩個多月里,XXX和隊友們挖出了300多千克藥,且成功排除發動機故障,而他由于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工作結束后雙腿幾乎無法行走。
像這樣危險的任務,XXX已不記得完成多少次了。為了杜絕安全隱患,XXX發明設計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
28年過去了,XXX已不再年輕,同時進廠的工友們都已離開或調換崗位,只有XXX一直堅守,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危險的崗位總得有人去干吶!”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9
“學技術是其次,學做人是首位,干活要憑良心。”XXX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腳。
XXX是高級技師,一位堅守航空事業35年、加工數十萬飛機零件無一差錯的普通鉗工。對質量的堅守,已經是融入血液的習慣。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錯可能就意味著無可估量的損失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他用自己總結歸納的“對比復查法”和“反向驗證法”,在飛機零件制造崗位上創造了35年零差錯的'紀錄,連續十二年被公司評為“質量信得過崗位”,并授予產品免檢榮譽證書。
不僅無差錯,還特別能攻堅。在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和大型客機項目的研制和試飛階段,設計定型及各項試驗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特制件,這些零件無法進行大批量、規模化生產,鉗工是進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XXX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淀開始發揮作用。他攻堅克難,創新工作方法,圓滿完成了ARJ21—700飛機起落架鈦合金作動筒接頭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機項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種特制件的加工工作。XXX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一定要把我們自己的裝備制造業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已經55歲的XXX現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10
XXX是北京工美集團的一名鏨刻工藝師,他用純銀精雕細琢鏨刻的“和美”純銀絲巾,在去年北京APEC會議上,作為國禮之一贈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從業二十年來,他追求極致,對作品負責,對口碑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將誠實勞動內化于心,這是大國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國制造的品質保障。
純手工國禮出自我手
北京APEC會議上送給外國領導人和夫人的國禮中有一件看起來是草藤編織的`果盤,里面有一條柔軟的銀色絲巾,絲巾上的圖案清晰自然,賞心悅目。為了分別作出果盤的粗糙感和絲巾的光感,XXX反復琢磨、試驗,親手制作了近30把鏨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鏡下做了5天。
追求極致超越自己
追求極致,這是XXX給自己提的標準。支撐果盤還需要4個中國結作為托兒,工藝標準并沒有規定它們必須是手工加工。技師們準備用機械鑄造出來,再焊接到果盤上,但是,鑄造出來的銀絲上有砂眼,盡管極其微小,XXX心里卻怎么也過不去這道坎。在他心目中,沒有瑕疵,并且是純手工,這才配得上做國禮。
如今,已經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的XXX,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他覺得要干好工藝美術這行還應該懂繪畫,現在有時間就和愛人一起出去寫生、練素描。XXX說,有一天,他一定會拿出一個像樣的繪畫作品,就像做鏨刻那樣,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極致。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XXX之手。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11
身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淮海工業集團量具鉗工、中國兵器首席技師、“三晉工匠”的XXX,從業39年來共完成1.6萬余套專用量具,沒有出現一次質量問題。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看、耳聽和手感,就能使量具達到微米級精度。而今,他的任務就是將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
“帶徒弟是一個技術分享的過程,是快樂的。教徒弟能夠促使師傅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師傅的成功。”多年來,在該集團工會組織開展的師帶徒活動中,XXX總是毫無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憑借特殊的'帶徒體系,成為大家爭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組、不同工種的職工紛紛想要拜他為師。
嚴要求、敢放手。在帶徒弟的過程中,XXX是出了名的嚴格。量具是產品的“先行官”。XXX所在班組生產的專用量規,大多用來檢測軍工零件是否符合標準,所以對量規的精度要求極高。“量規的精度最高可達頭發絲的六十分之一,比繡花還細。”XXX說,雖然對徒弟要求嚴格,但也要讓他們放手去干活。XXX在教授一些理論知識后,會讓每一個“新手小白”盡快上手實踐,大膽嘗試。
一人一冊一方案。XXX會根據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問題,因人而異,制訂出適合其實際的目標,并將自己多年來歸納、總結出的“三要訣加工法”“冷熱配合法”“基準轉換法”等生產中的絕技絕活、先進操作法編寫成冊發給每一個徒弟,幫助他們在工作中少走彎路,快速成長為公司生產的骨干力量。
20xx年,XXX的徒弟劉希以優異的成績入選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山西集訓隊,但高強度的訓練讓他有點吃不消,想要放棄集訓。XXX看出了劉希的心思,說了一句讓劉希至今難忘的話:“天道酬勤。”師傅的這句話一直激勵著劉希。最終,在此次大賽中他取得個人第五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12
XX,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維保總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參加工作29年來,他用一顆赤誠的愛崗敬業之心為公司各種設備及壓力容器的日常維修、維護揮灑著辛勤的汗水,同時也練就了精湛的焊接技術本領。他多次代表公司參加省石化系統及合肥市舉辦的焊接技術大賽并取得驕人的成績,并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安徽省“江淮工匠標兵”、“安徽省職工技術狀元”、“合肥市職工技術能手”、合肥市“廬州工匠標兵”等稱號。
29年來,憑著對焊接技術的熱愛和高度敬業精神,XX不畏寒暑、潛心鉆研,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逐步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焊工、高級技師,匠心凝聚。他用心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技術難題,帶領團隊對公司關鍵設備壓力容器、管道等進行及時返修、焊補,讓這些價值不菲的設備發揮最大的作用,累計維修設備近億元,節約費用達千萬元。
他精湛的技術和務實奉獻的精神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敬佩,被譽為設備“守護神”。2017年,在公司工會的支持下,他領頭成立了“XX勞模創新工作室”。在立足傳統優良技術手段傳承的同時,他不斷研究新材料新技術和產品創新發明,讓焊接維修工作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這一年,他先后攻克了鎳材、鈦材等特種材料的焊接難題,并與工作室的同事們一起參與了一種新型量子泵的制作、安裝,完成了一種戶外鈦板焊接氬氣保護罩的制作,且成功申請了專利。“XX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公司打造三個高地(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創效高地)戰略目標的引領下,積極探索,帶人育人,創造新的操作技術方法,培養出了一支技術過硬的團隊。
多年來,XX及XX勞模工作室開展技師培訓、案例講座、現場帶教等超600人次,培養出技師8名,高級工15人,多功能工人100多名。在2017年合肥市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中,他帶領的團隊取得優異成績,多人取得技師職業資格和技術能手稱號。2018年,“XX勞模創新工作室”繼續砥礪前行,開展了《降低逆變直流焊機的損壞率》QC課題,通過長達半年的努力,最終將公司逆變直流焊機從季度最高損壞率41.2%降到了11.8%,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大幅度地降低了維保費用。2019年,XX帶領工作室成員潛心研究,1月至6月就已提交三項實用新型專利——《臥式換熱器管束安裝方法》、《臥式U型管換熱器管束拆除方法》、《鋼管水壓試驗器》,目前取得了申請受理函,預計在年末三項專利都可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XX以開拓進取、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深深扎根在工作一線,為企業的發展奉獻青春與汗水,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的中國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 篇13
XXX,男,1968年出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國家高級技師、航天特級技師。
自1987年入廠,XXX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火藥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動機點火之后,火藥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動機就很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XXX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這讓他的師傅都望塵莫及。